电阻发热体及采用该电阻发热体的电阻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296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阻发热体及采用该电阻发热体的电阻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通电而发热的高温发热体,特别涉及在氧化锆质发热体等氧化性气体氛围中耐热性高的电阻发热体及采用了该电阻发热体的可在高温下使用的电阻炉。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电炉有多种,但是,采用了电阻发热体的电阻炉具有容易使用、并容易设定炉内的氛围气体的特征。
特别是,在物质于高温耐热性实验中所要求的那种氧化性气体氛围中,作为可加热到高温的电阻炉的发热体,公知的有氧化锆质发热体、镧铬铁矿发热体等。在这些发热体中,氧化锆具有能够加热到1700℃至2200℃的非常高的温度的特征。
由于氧化锆的电阻率具有负的温度系数,而且,在低温下的电阻值大,所以为了使用氧化锆质发热体,预先设置将氧化锆质发热体加热到规定的温度的预热机构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方面,在氧化锆质发热体动作、且电阻炉达到高温后,不再需要预热机构,而需要对来自于氧化锆质发热体的辐射热进行处理、或确保对高温的氧化锆质发热体进行稳定地通电的机构等。
例如,作为氧化锆质发热体,公知的有,采用了中空氧化锆质发热体的电阻炉JP(A)1144490等。
图7是已有的氧化锆质发热体的一例的说明图,是从上面所看到的图。
如图7(A)或图7(B)所示,在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中央部形成中空的方筒状的发热部2,在发热部的外周表面上轴对称地设有端子部3a、3b,从端子部3a、3b开始设有覆盖发热部的外周表面的热遮挡部4a1、4a2、4b1及4b2。在热遮挡部4a1与4b1之间、4a2与4b2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a、6b,以分别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
而且,图7(C)中,发热部2是方筒状,热遮挡部4a1、4a2、4b1及4b2的内周及外周形成圆筒面,并同样地设有绝缘空间6a、6b。
而且,图7(D)中,发热部2是圆筒状,热遮挡部4a1、4a2、4b1及4b2也形成圆筒面的内周及外周。
这样,通过将热遮挡部4a1、4a2、4b1及4b2配置在发热部的周围,并遮挡由发热部向周围辐射的热,从而有效地进行加热,而且,能够消除或减少配置在周围的绝热部件。
而且,图7(E)中,发热部2是方筒状,热遮挡部4a1、4a2、4b1及4b2的内周及外周形成圆筒面,并使穿过形成于热遮挡部4a1、4a2、4b1及4b2的对置部分上的绝缘空间6a、6b的中心的面与中心轴不相交,图7(F)也与图7(E)一样,发热部2为圆筒状,图7(E)与图7(F)所示的发热体能够对来自于绝缘空间的热进行更有效的遮挡。
但是,由于氧化锆质发热体在预先进行预热从而电阻变小以后进行通电,所以需要在周围设置具有预热发热体等的预热机构。但是,如果来自于绝缘空间的辐射热变大,则预热机构的温度也变高,预热机构的温度上升到耐热温度以上就有预热发热体劣化、熔断、耐用次数减少等危险。
而且,如果端子部的温度变高,则安装在端子部上的铂金等导线熔断的可能性变大,而且,有时因从内部的加热空间通过绝缘空间而扩散的热而使加热空间的温度分布产生不均。
尤其是,从预热机构的绝缘空间的内周一侧向外周一侧投影的面变成特别高温,有时位于该部分上的预热发热体产生早期劣化。
而且,在端子部上形成热遮挡部的部分的构造复杂,并具有在热遮挡部和端子部的连结部等上产生龟裂等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发热体及采用了该发热体的耐久性优良的电阻炉,在氧化锆质发热体等耐热温度高的发热体中,降低了从中心部的发热部向周围辐射的辐射热,减少了所必要的绝热部件的数量,并且减小了对配置在发热体周围的预热机构的热功能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下述电阻发热体,即,在筒状的发热部的外周面上,与该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端子部,在该端子部上结合有与该外周面设置间隔地遮挡来自于发热部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设有绝缘空间地对置,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不能从形成于与发热体一体地设置的热遮挡部之间的绝缘空间看透外部,从而能够防止发热体所产生的热直接向热遮挡部的外侧辐射,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发热体的发热,而且提高温度分布的均匀性,还能够降低对设置在发热体周围的预热发热体的热功能的不良影响,也能够降低作为预热发热体使用的发热机构的耐热温度。
而且,在上述电阻发热体中,发热体是圆筒状体,其外周面具有位于与发热部同心的圆筒状表面上的热遮挡部。
这样,通过使发热体为圆筒状,能够使到加热空间的中心部的距离一定并减小发热体引起的热应变。
在所述的电阻发热体中,至少在发热部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的会合部处不具有平面部。
而且,尽管在中心部的发热体与其周围的端子部及热遮挡部之间产生大的温度差,但是,通过不在作为发热部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相交的部分的会合部上形成平面部,能够降低温度差,且能够降低因端子部的内周部与外周部间的大的温度差而产生的应变所引起的在发热体中产生龟裂等的可能性,所以,能够增加对温度变化的耐久性。
特别优选的是,使热应变影响大的、发热部与接合部的会合部处为曲面而不形成平面部。
在一种电阻炉中,配置有中心炉体和预热机构,中心炉体在将轴方向垂直地配置的中空的发热体的上下配置由以发热体的端子部的最大直径为外径的绝热部件构成的保持部件;预热机构从中心炉体的表面开始设置空隙地在绝热性部件的筒状体内壁面上具有预热发热体,在中空的发热体的外周面上,与该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端子部,在端子部上设有与该外周面设有间隔地遮挡发热体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设有绝缘空间地对置,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
这样,由于通过使穿过发热体的热遮挡部间的绝缘空间而从中心部的发热体直接辐射的热减小,从而降低对设置在预热发热机构上的预热发热体的热功能损伤,所以能够提供可靠性高、耐久性长的电阻炉。
而且,上述电阻炉具有在发热部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的会合部处不具有平面的筒状发热体。
这样,由于能够使因发热体所产生的温度差而施加的应变减小,所以,能够提供发热体耐久性更长的电阻炉。
而且,在上述电阻炉中,发热体是中空的氧化锆质发热体。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阻发热体的立体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电阻发热体的立体图。
图3是说明端子部和热遮挡部的关系的图。
图4是说明绝缘空间的形状的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阻炉的纵剖视图。
图6是说明实施例、比较例的氧化锆质发热体的图。
图7是已有的氧化锆质发热体的一例的说明图,是从上面所看到的图。
具体实施形式本发明使用氧化锆质发热体等耐热温度高的发热体为中心发热体,而且,在筒状的发热部的外周面上,与该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端子部,在端子部上结合有与该外周面设有间隔地遮挡来自于发热部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设有绝缘空间地对置,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所以,发热部的温度遮挡效果变大,可防止作为通电机构而使用的铂金制的导电连接部件的断线、预热机构的发热体的断线等消失,而且能够防止氧化锆质发热体的损伤,并且发现,作为预热机构的发热体,不限于使用高温用的发热体,可以使用耐热温度较低的合金制的发热体。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阻发热体的立体图。
图1(A)中,在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中央部形成有中空方筒状的发热部2,在发热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一对端子部3a、3b,端子部上接合有导电连接导体5a、5b而被供电。而且,从端子部3a开始一体地设有覆盖发热部2的外周面、并遮挡在发热部2处所产生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4a1、4a2,遮挡从发热部2所辐射出的热,同样,热遮挡部4b1、4b2从端子部3b覆盖发热部2地延伸而覆盖发热部2。
而且,在热遮挡部4a1与4b1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a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同样,在热遮挡部4a2与4b2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b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
而且,形成于热遮挡部之间的绝缘空间6a、6b都不是一条直线状,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也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
另外,在本发明中,端部并不意味着点,意味着在热遮挡部的外周面与绝缘空间之间所形成的线。因此,连接端部的直线不仅是连接发热体的上表面的端部的4根直线,意味着连接形成由直线或曲线所构成的端部的线的直线,不仅包含在垂直于轴的平面内,还意味着与垂直于轴的平面相交的直线。
通过具有这种构造,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具有不能穿过绝缘空间而看透的构造。而且,在发热部所产生的热在热遮挡部中得到遮挡,且由于从发热部辐射的热不能直接通过非一条直线状的绝缘空间,所以热能大的一次辐射热不能到达发热体的周围而能够防止对配置在发热体的周围的预热发热体产生热功能障碍。
图1(B)中,在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中央部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发热部2,在发热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一对端子部3a、3b,端子部上接合有导电连接导体5a、5b而被供电。而且,从端子部3a开始一体地设有热遮挡部4a1、4a2并使之从发热部2设置间隔地覆盖外周面,从而遮挡由发热部2所辐射的热,同样,与中空圆筒状的发热部2相同的圆周状的热遮挡部4b1、4b2从端子部3b覆盖发热部2地延伸而覆盖发热部2。
而且,在热遮挡部4a1与4b1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a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同样,在热遮挡部4a2与4b2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b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
而且,形成于热遮挡部之间的绝缘空间6a、6b都不是一条直线状,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都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通过采取这种构造,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具有不能穿过绝缘空间而看透的构造。
这样,在发热部所产生的热在热遮挡部中得到遮挡,且由于从发热部辐射的热不能直接通过非一条直线状的绝缘空间,所以热能大的一次辐射热不能到达发热体的周围而能够防止对配置在发热体的周围的预热发热体产生热功能障碍。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的电阻发热体的立体图,图2(A)涉及的是具有方筒状的发热部的电阻发热体,图2(B)涉及的是具有圆筒状的发热部的电阻发热体。
图2(A)所示的电阻发热体在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中央部形成有中空方筒状的发热部2,在发热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一对端子部3a、3b,端子部上接合有导电连接导体5a、5b而被供电。而且,从端子部3a开始一体地设有热遮挡部4a1、4a2并使之覆盖发热部的外周面,从而遮挡由发热部2所辐射的热,同样,热遮挡部4b1、4b2从端子部3b覆盖发热部2地延伸而覆盖发热部2。
而且,在热遮挡部4a1与4b1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a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同样,在热遮挡部4a2与4b2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b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
而且,形成于热遮挡部之间的绝缘空间6a、6b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都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即,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具有不能穿过绝缘空间而看透的构造。
而且,面对形成于端子部3a、3b和发热部2的外表面以及热遮挡部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的结合部7a1、7a2、及7b1、7b2均由圆筒面形成,而不由平面形成。结果,在发热部的外表面与端子部的会合部3 e处,因发热部的内部与结合部的温度变化而施加的热应变变小,能够制成对温度变化耐久性长的发热体。
图2(B)所示的电阻发热体在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中央部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发热部2,在发热部2的外周面上设有一对端子部3a、3b,端子部上接合有导电连接导体5a、5b而被供电。而且,从端子部3a开始一体地设有热遮挡部4a1、4a2并使之覆盖发热部2的外周面,从而遮挡由发热部2所辐射的热,同样,热遮挡部4b1、4b2从端子部3b覆盖发热部2地延伸而覆盖发热部2。
而且,在热遮挡部4a1与4b1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a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同样,在热遮挡部4a2与4b2之间设有绝缘空间6b以在两者之间不产生短路或电弧。
而且,形成于热遮挡部之间的绝缘空间6a、6b都不是一条直线状,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都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即,内周面与外周面之间具有不能穿过绝缘空间而看透的构造。
而且,形成于端子部3a、3b和发热部2的外表面以及热遮挡部之间的空间中的、发热部与端子部结合的结合部7a1、7a2、及7b1、7b2均由圆筒面等曲面形成,而不由平面形成。结果,在发热部的外表面与端子部的会合部3e处,因发热部的内部与端子部的温度变化而施加的热应变变小,能够制成对温度变化耐久性长的发热体。
本发明中,绝缘空间的形状只要不是从发热部直接将一次辐射热向外部散发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以下,示出其形状的一例。
图3是说明端子部和热遮挡部的关系的图。图3(A)是具有方筒状发热部的图,图3(B)是具有圆筒状发热部的图。
在氧化锆质发热体中,端子部3的内表面3c与外表面3d之间比其他部分厚,由于在内表面3c与外表面3d之间产生了大的温度差,所以在端子部3中产生大的热应变。
特别是,在作为发热部2的外周部与端子部3相交的部分的会合部3e处产生大的热应变。因此,发热部2的外周部与端子部3相交的会合部3e优选为由曲面构成。如果会合部3e由曲面构成,则由于能够避免热应变集中,所以能够避免产生龟裂等。
不仅发热部2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的会合部形成曲面部,热遮挡部与端子部相交的部分也同样优选为由曲面构成。
图4是说明绝缘空间的形状的图,是示出局部的俯视图。
图4(A)是说明图1及图2所示的绝缘空间6a的图,绝缘空间6a由2个倾斜面6c形成,由于连接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交点和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交点的直线8a、8b、8c均与热遮挡部相交,所以一次辐射热不会穿过绝缘空间从发热部到达外部。
图4(B)是说明其它的绝缘空间6a的图,绝缘空间6a均由波状曲面6d形成,由于连接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交点和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交点的直线8a、8b、8c、8d均与热遮挡部相交,所以一次辐射热不会通过绝缘空间从发热部到达外部。
图4(C)是说明其它的绝缘空间6a的图,绝缘空间6a均由作为圆筒面的一部分的曲面6e形成,由于连接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交点和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交点的直线8a、8b、8c、8d均与热遮挡部相交,所以一次辐射热不会通过绝缘空间从发热部到达外部。
另外,由于图4(A)至图4(C)是俯视图,所以将绝缘空间与热遮挡部的内周面或外周面相交的部分作为交点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本发明的发热体是立体,所以本发明中的端部意味着连接以垂直于轴的面切断发热体时的交点的线。
这样,由于从发热部辐射的热不能直接通过不能以一条直线看透的绝缘空间,所以,热能大的一次辐射热不会到达发热体的周围,从而能够防止对配置在发热体周围的预热发热体产生热功能障碍。
而且,虽然绝缘空间的间隔根据发热体的大小而变化,但是优选为2mm~10mm。
图5是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阻炉的纵剖视图。
电阻炉11具有由中空的氧化锆质耐火物构成的扁平的圆筒形状的氧化锆质发热体1,氧化锆质发热体1具有由中央部的圆筒形状部分形成的发热部2和与圆筒形状的发热部相连的圆柱状的端子部3a、3b,铂金线那样的导电连接导体5a、5b连接在端子部3a、3b上,并与加热用电源回路连接。
在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上下配置有氧化锆质耐火物12a、12b,而且,从氧化锆质发热体1设有间隔地配置同心圆状的圆筒状绝热部件13,在圆筒状耐火物的内表面上设有由耐热性合金形成的预热发热体14。绝热部件可以是呈螺旋状卷绕在圆筒面的内表面上的部件,或者也可以是设有棒状、板状部件的部件。而且,这些外表面及上表面下表面由外周部绝热部件15包围。
在图4所示的电阻炉中,中空的氧化锆质发热体在圆筒形状部的外表面上设有圆柱状的端子部3a、3b。而且,在氧化锆质发热体上,与端子部一体地设有热遮挡部,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之间的绝缘空间中如图1、图2所示,具有氧化锆质发热体的一次辐射热不到达外部的构造,所以,在预热发热体上不由氧化锆质发热体的发热部直接辐射一次辐射热,如果将预热发热体从氧化锆质发热体设置规定的间隔,则能够防止预热发热体的热功能损伤,从而能够长期使用预热发热体。
而且,在电阻炉11的上表面上,在比投影预热发热体14的部分靠中心轴的一侧设有上部绝热部件16,在电阻炉11的底面上也同样,在比投影预热发热体14的部分靠中心轴的一侧配置下部绝热部件17。
而且,在电阻炉1的下部设有相对于氧化锆质发热体的圆筒状的内部空间导入被加热的试样18的升降机构19,试样18被导入到加热成高温的加热空间20中。
本发明的电阻炉1通过对预热发热体14进行通电而使氧化锆质发热体的电阻变小,并能够进行充分的通电之后将对预热发热体14的通电切换为对氧化锆质发热体1的通电,从而能够利用对氧化锆质发热体的通电而将加热空间的温度加热到规定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电阻炉11中,由于上部绝热部件16及下部绝热部件17没有分别配置在比预热发热体14的投影部靠近中心轴的一侧,所以,通过对氧化锆质发热体进行通电而被加热成高温时,也适当地从电阻炉向周围进行热扩散,由于预热发热体的温度不较大地上升,所以,作为预热发热体,即使是一般的铁氧体系电阻合金,例如,康塔尔铁铬铝电阻丝也能够充分地耐受。而且,没有必要在电阻炉中设置采用了水等热介质的冷却机构。
本发明的设于氧化锆质发热体与预热发热体之间的空隙优选为10mm至100mm,更优选为20mm至60mm。
空隙的大小小于10mm时,由于对预热发热体的辐射热变大,所以不优选。而且,在大于100mm时,由于预热发热体的加热效率降低,所以不优选。
本发明中所用的氧化锆质发热体可通过添加有作为稳定化剂的氧化钇、氧化钙、氧化镁等的稳定化氧化锆制造,作为稳定化氧化锆,优选为通过氧化钇进行稳定化,稳定化剂优选为整体的5~20质量%。
而且,作为氧化锆,尽管氧化锆粉末的烧结物也可以,但是氧化锆粉末与氧化锆纤维的混合物相对于热应力能够具有较大的强度。而且,作为氧化锆纤维,优选为直径在0.1μm~20μm、长度在0.1mm~50mm的范围内。而且,作为氧化锆粉末,优选为含有0.1μm~1000μm的粉末。
可以以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等为粘结剂将氧化锆粉末与氧化钇氧化锆纤维进行混合并成形,从而进行烧结。而且,除了氧化锆粉末、氧化锆纤维外,还可以加入氧化锆溶胶、锆盐水溶液等。
尽管在端子部上接合作为通电导体使用的铂金线、铂铑合金线,但是,优选为在通电导体的接合部上填充氧化锆浆液而接合。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将氧化钇稳定化氧化锆粉末100重量份、直径5μm的氧化钇稳定化氧化锆纤维100重量份与甲基纤维素5重量份和水70重量份混合,并通过压力成形在100MPa的压力下成形。在100℃下干燥24小时后,在1800℃下烧结,制造图6(A)所示那样的空间宽度为6mm、形成V字形的绝缘空间的发热体。发热部的外径为48mm的、内径为40mm,发热部的长度为40mm,端子部的长度为25mm。
用该氧化锆质发热体制造图5所示的电阻炉。
图5中,从氧化锆质发热体的端子部的前端部开始设置40mm的空间地配置直径为240mm的绝热部件,该绝热部件在内径为180mm的圆筒的内表面上配置有预热发热体,在绝热部件周围配置一边为325mm、厚度为42mm的方柱状的绝热部件,而且,在上部及下部配置由b1=25mm的氧化铝·二氧化硅纤维构成的绝热部件,在上部及下部的绝热部件的外侧,于预热发热体的投影部的中心轴一侧,进一步配置厚度b2=25mm的上部及下部绝热部件,制造在氧化锆质发热体的周围设有预热炉的电阻炉。
将其周围用配置有多个直径为4mm的开口的厚度为1.2mm的低碳钢制的冲孔金属覆盖。
对预热发热体通电,并在氧化锆质发热体的温度到达1100℃后,将对预热发热体的通电切换为对氧化锆质发热体的通电,将氧化锆质发热体的加热空间稳定地加热到2000℃,结果,尽管预热炉内的温度最高达到1300℃,但在所使用的预热发热体的耐热温度以下。
而且,本实施例的电阻炉能够将循环实验稳定地进行到150次,该循环实验是以5℃/min的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并在2000℃下保持1小时,以5℃/min的速度降温。
实施例2
除了发热部的外径为130mm、发热部内径为120mm,发热部的长度为150mm,端子部的长度为40mm、并利用CIP成形在150MPa的压力下成形这点外,其余与实施例1一样地制造氧化锆质发热体,将其设置在于内径300mm的圆筒的内表面上装载有预热发热体的预热发热机构的内部,制造比实施例1大型的电阻炉并进行了运转,结果能够与实施例1一样地进行长时间运转。
比较例1除了采用图6(B)所示那样的设有间隔为6mm的直线状绝缘空间的发热体作为发热体这点外,与实施例1一样地制造电阻炉,进行了与实施例1一样的循环实验,结果在20次中,预热机构的发热体产生了断线。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电阻发热体通过将覆盖中心部的发热部的热遮挡部一体地形成在与发热部连接的端子部上,而且在形成于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上的绝缘空间中设置不能看透内侧和外侧的通路,从而不会将在发热部所产生的热的一次辐射热直接向热遮挡部的外部辐射,因此,热遮挡部的作用充分,从而不对配置在发热体周围的预热发热体等产生热功能损伤,预热发热机构的劣化减小,重复使用次数增加,而且,由于端子部的温度上升变小,所以能够制造与端子部连接的白金线等导线的耐久性提高的、耐热耐久性长的电阻炉。而且,在发热部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的会合部处不形成平面部时,能够获得不易产生热应变且耐久性长的电阻发热体。
权利要求
1.一种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在筒状的发热部的外周面上,与该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端子部,在该端子部上结合有与该外周面设置间隔地遮挡来自于发热部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设有绝缘空间地对置,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是圆筒状体,其外周面具有与发热部同心的圆筒状的热遮挡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发热部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的会合部处不具有平面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发热部的外周部与端子部的会合部处不具有平面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是氧化锆质发热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是氧化锆质发热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是氧化锆质发热体。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阻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是氧化锆质发热体。
9.一种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在电阻炉中,配置有中心炉体和预热机构,中心炉体在将轴方向垂直地配置的中空的发热体的上下配置由以发热体的端子部的最大直径为外径的绝热部件构成的保持部件;预热机构从中心炉体的表面开始设置空隙地在绝热性部件的筒状体内壁面上具有预热发热体,在中空的发热体的外周面上,与该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端子部,在端子部上设有与该外周面设有间隔地遮挡发热体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设有绝缘空间地对置,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阻炉,其特征在于,发热体是氧化锆质发热体。
全文摘要
一种电阻发热体及将其配置在中心部上并将预热发热体配置在周围的电阻炉,电阻发热体是下述的发热体,即,在筒状的发热部的外周面上,与该外周面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端子部,在端子部上结合有与该外周面设有间隔地遮挡来自于发热部的辐射热的热遮挡部,极性不同的热遮挡部设有绝缘空间地对置,在连接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面对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内周面的同极一侧、对极一侧的端部的直线的两端部以外的部分上有热遮挡部,而且,在连接面对至少任一绝缘空间的热遮挡部的外周面的端部和内周面的端部的直线上有对置的热遮挡部。
文档编号H05B3/62GK1499897SQ200310104618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9日
发明者森胁正弘 申请人:品川白炼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