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282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上方没有机房的无机房电梯系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于阻断驱动装置和转向绳轮在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的振动向电梯井的侧壁传播的技术。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各种电梯井上方没有机房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以便有效利用建筑物内的空间并避免与阳光直射等有关的问题。图6示出了本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先前提出的一种无机房电梯系统。在图6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对重2被支承在由未示出的左、右轿厢导轨引导的轿厢1的后面,以便在电梯井内垂直移动。对重2由未示出的左、右对重导轨引导。在右轿厢导轨和右对重导轨上或者在左轿厢导轨和左对重导轨上水平支承有一架台3。安装在架台3上的驱动装置4驱使曳引轮5转动。如图6所示,电梯井的右侧壁附近设有一下部转向绳轮6,而电梯井的后壁附近设有一上部转向绳轮7。
提升部件8的在曳引轮5和前联结件9f之间延伸的部分8a至8c围绕右上绳轮1a和左上绳轮1b缠绕,以便以2∶1的绕绳比悬挂轿厢1。提升部件8的在曳引轮5和联结件9r之间延伸的部分8d至8i围绕下部转向绳轮6、上部转向绳轮7以及对重绳轮2a和2b缠绕,以便以2∶1的绕绳比悬挂对重2。
这种已知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即,对重2能移动足够的垂直行程,提升部件8可平滑地延伸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且可在轿厢1上进行集中的维护工作。
在图6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架台3支承在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因此,必须防止由驱动装置4、下部转向绳轮6以及上部转向绳轮7产生的振动通过导轨向建筑物传播。通过改变上部转向绳轮7的位置以使提升部件8能进一步平滑地延伸,可进一步延长提升部件8的使用寿命。通过改变用于控制驱动装置4的运行的控制盘CP的位置,仍然存在提高无机房电梯系统的空间效率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隔振结构,以用于支承如上所述包含在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驱动装置以及上部和下部转向绳轮。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改进无机房电梯系统,以进一步延长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提升部件的使用寿命并进一步提高无机房电梯系统中轿厢的空间效率。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具有电梯井但在电梯井上部没有机房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由轿厢导轨引导而在电梯井内垂直移动的轿厢;由对重导轨引导而在轿厢后面的沿电梯井后壁延伸的空间内垂直移动的对重;在电梯井顶部处轿厢上方的空间内设置于轿厢的右侧或左侧的曳引轮;用于驱使曳引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地支承所述驱动装置的架台;固定在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的架台支承装置;以及插置在架台和架台支承装置之间的隔振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中,驱动装置在运行以使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振动。由于在所述固定地支承着驱动装置的架台和所述架台支承装置之间插置有隔振装置,所以由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由于所述隔振装置不受常规隔振装置所受到的空间限制,因此所述隔振装置的体积(容积,capacity)可足够大,其中所述常规隔振装置包括保持在驱动装置和架台之间的橡胶隔振器。由于隔振装置可彼此间隔足够远,因此隔振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可较小。从而,可以可靠地阻断由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向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的传播。
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可包括上部转向绳轮,以用于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朝向对重延伸的部分,该上部转向绳轮可支承在架台上。
在该无机房电梯系统中,上部转向绳轮在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振动。由于在所述支承上部转向绳轮的架台和所述支承装置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例如橡胶隔振器,所以由上部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由于上部转向绳轮设置在架台上方,因此可使提升部件的较长的部分从该上部转向绳轮向下延伸。这样,提升部件可围绕上部转向绳轮平滑地延伸,从而延长了该提升部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可包括下部转向绳轮,所述下部转向绳轮支承在连接到所述架台并从所述架台向下延伸的支承架上,以用于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从曳引轮向下延伸的部分。
在该无机房电梯系统中,下部转向绳轮在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振动。由于支承下部转向绳轮的支承架连接在架台上,而在架台和支承装置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例如橡胶隔振器,因此由下部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架台、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由于下部转向绳轮设置在架台下方,所以可使提升部件的较长部分从下部转向绳轮向上延伸。因此,提升部件可被平滑地缠绕在下部转向绳轮上,从而可延长提升部件的使用寿命。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支承装置可设有开口,提升部件的垂直延伸的部分可通过所述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提升部件和支承装置不会相互干涉。因此,提升部件可更合适地延伸并且支承装置可被设置在最佳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可包括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的控制盘,该控制盘设置在这样一空间的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的区域内该空间在电梯井的后壁和一包括轿厢后表面的垂直平面之间延伸,该控制盘还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邻近的对重导轨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的控制盘设置在上述位于包含轿厢后表面的垂直平面与电梯井的后壁之间的空间内,并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
由于控制盘既没设置在轿厢右侧壁和电梯井右侧壁之间的空间内,也没设置在轿厢左侧壁和电梯井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所以可将轿厢形成为其宽度几乎等于电梯井的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电梯井的宽度可以几乎等于轿厢的宽度,因此该电梯井的宽度比包含相同宽度的轿厢的常规电梯系统的电梯井的宽度小。因此,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提高了空间效率。由于在架台和对重导轨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以防止由驱动装置和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对重导轨,因此所述振动不会影响控制盘即精密设备的功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具有电梯井但在电梯井上部没有机房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由左、右轿厢导轨引导而在电梯井内垂直移动的轿厢;由左、右对重导轨引导而在轿厢后面的沿电梯井的后壁延伸的空间内垂直移动的对重;曳引轮,该曳引轮在电梯井顶部处的空间内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设置,并且能够围绕在水平面上与所述侧壁和后壁斜交的转动轴线转动;用于驱使该曳引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地支承该驱动装置的架台;固定在所述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的上部的架台支承装置;以及插置在架台和架台支承装置之间的隔振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驱动装置在运行以使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振动。由于在所述固定地支承驱动装置的架台和所述架台支承装置之间插置有隔振装置,所以由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由于所述隔振装置不受常规隔振装置所受到的空间限制,因此所述隔振装置的体积可足够大,其中所述常规隔振装置包括保持在驱动装置和架台之间的橡胶隔振器。
当驱动装置和曳引轮同轴时,该驱动装置的轴线与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斜交地延伸,并且该驱动装置的大部分由例如右轿厢导轨和左对重导轨支承。因此,右轿厢导轨侧的隔振装置和左对重导轨侧的隔振装置可彼此相隔足够远,从而隔振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可较小。
由于架台可支承在包括右对重导轨侧隔振装置的三个隔振装置上,因此每个隔振装置上的负荷都很小。从而,可将每个隔振装置都设计成最佳尺寸,并且能可靠地阻断由驱动装置产生的振动向电梯井壁的传播。
通过适当地确定曳引轮的转动轴线与电梯井的侧壁之间的角度,可提高确定左、右轿厢绳轮的位置的自由度。
提升部件可围绕左、右轿厢绳轮缠绕,以便通过适当地调节曳引轮的转动轴线与电梯井的侧壁之间在水平面上的角度来使提升部件在水平面上通过轿厢的重心。
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可包括靠近电梯井后壁的上部转向绳轮,该上部转向绳轮具有垂直于电梯井后壁的转动轴线,并且被转动地支承在架台上以便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朝向对重延伸的部分。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上部转向绳轮在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振动。由于在所述支承上部转向绳轮的架台和所述支承装置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例如橡胶隔振器,所以由上部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
由于上部转向绳轮设置在架台上方,因此可使提升部件的较长部分从该上部转向绳轮向下延伸。这样,提升部件可平滑地缠绕在上部转向绳轮上,从而延长了所述提升部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可包括下部转向绳轮,所述下部转向绳轮设置在曳引轮下方并靠近电梯井的侧壁,各下部转向绳轮都具有垂直于电梯井侧壁的横向转动轴线以便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从曳引轮向下延伸的部分;以及在架台下方支承下部转向绳轮的支承架;其中所述支承架包括一对垂直件、在所述垂直件的下端部之间水平地延伸的水平件以及保持在该水平件和所述垂直件下端部之间的隔振装置,其中所述垂直件的上端部连接在固定于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的支承装置上并从该支承装置垂直向下延伸。
在该无机房电梯系统中,下部转向绳轮在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产生振动。由于在支承下部转向绳轮的支承架的垂直件和水平件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例如橡胶隔振器,因此由下部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由于对安装该隔振装置所必须的空间没有任何限制,所以该隔振装置的体积可足够大。由于隔振装置可彼此相隔足够远,因此隔振装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可较小。这样,可将每个隔振装置都设计成最佳尺寸,并且能可靠地阻断由下部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向电梯井的侧壁和后壁的传播。
通过增加纵向件(垂直件)的长度,可使提升部件的较长部分从下部转向绳轮向上延伸。因此,提升部件可平滑地缠绕在下部转向绳轮上,从而可延长所述提升部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可包括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的控制盘,该控制盘设置在这样一空间的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的区域内该空间在电梯井的后壁和一包括轿厢后表面的垂直平面之间延伸,该控制盘还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邻近的对重导轨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用于控制驱动装置的运行的控制盘设置在位于轿厢后壁和电梯井后壁之间的空间内,并且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
由于控制盘既没设置在轿厢右侧壁和电梯井右侧壁之间的空间内,也没设置在轿厢左侧壁和电梯井左侧壁之间的空间内,所以可将轿厢形成为其宽度几乎等于电梯井的左右侧壁之间的距离即电梯井的宽度可几乎等于轿厢的宽度,因此该电梯井的宽度比包含相同宽度的轿厢的常规电梯系统的电梯井的宽度小。因此,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提高了空间效率。由于在架台和对重导轨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以防止由驱动装置和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传递到对重导轨,因此所述振动不会影响控制盘即精密设备的功能。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架台可包括垂直于电梯井的后壁并沿电梯井的侧壁延伸的侧部支承梁、沿电梯井的后壁横向延伸的后部支承梁、平行于曳引轮的转动轴线并固定地支承其上的驱动装置的斜向支承梁以及连接所述侧部支承梁、后部支承梁和斜向支承梁的连接件。
所述支承梁和连接件可被单独地运送到电梯井顶部,从而可通过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所述支承梁和连接件紧固在一起来形成所述架台。因此,在安装无机房电梯系统时,可将支承梁、连接件等容易地运送到电梯井的顶部并在该处进行组装。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所述侧部支承梁、后部支承梁和斜向支承梁可通过加工具有开口侧的型钢而形成。
支承梁的开口侧有助于在通过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所述支承梁紧固在一起来组装架台时在所述支承梁中插入工具,从而使架台易于组装。通过组装型钢而形成的架台具有高的刚性并且可以以低成本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斜向支承梁的相对的端部位于侧部支承梁和后部支承梁上并紧固在其上。
其上支承有驱动装置的斜向支承梁可被高刚性的侧部支承梁和后部支承梁牢固地保持。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后部支承梁可设有开口,提升部件的从上部转向绳轮向下延伸的部分通过所述后部支承梁的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侧部支承梁可设有开口,提升部件的从曳引轮向下延伸的部分通过所述侧部支承梁的开口。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支承装置可设有开口,提升部件的垂直延伸的部分通过所述支承装置的开口。
因此,架台的支承梁和所述支承装置可被安置在导轨之间的预定位置,从而可有效地延长提升部件。


图1是从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右前方看过去的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机房电梯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基本部分的放大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从右后方看过去的透视图;图4是图3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基本部分的透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的俯视图;图6是常规无机房电梯系统的典型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1-5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在下文的说明中,轿厢门移动的方向称为横向,乘客走出轿厢的方向称为向前的方向,乘客走进轿厢的方向称为向后的方向,电梯轿厢移动的方向称为垂直方向。与图6中所示的无机房电梯系统的提升部件的部分相对应的提升部件的部分由相同的参考号指示。
图1-5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具有轿厢10,该轿厢由右轿厢导轨11R和左轿厢导轨11L引导而在形成于建筑物内的电梯井S中垂直移动。设置在轿厢10前侧部的开口中的右侧门12R和左侧门12L沿横向移动以进行打开和关闭。支承轿厢10的轿厢架具有在轿厢10上方沿水平方向横向延伸的上梁13、在上梁13的右端部和轿厢10的底部之间垂直延伸的右垂直梁14R以及在上梁13的左端部和轿厢10的底部之间垂直延伸的左垂直梁14L。
如图5所示,在轿厢10和上梁13之间的空间内设有一在水平面内与上梁13成一定角度地延伸的绳轮支承梁15。绳轮支承梁15与轿厢10的顶壁间隔开。绳轮支承梁15的中间部分的上表面与上梁13的中间部分的下表面相连。绳轮支承梁15延伸使得上部轿厢绳轮16R和16L的相应转动轴线倾斜而与曳引轮20的转动轴线成角度θ。
右上轿厢绳轮16R和左上轿厢绳轮16L分别被可转动地支承在绳轮支承梁15的右端部和左端部上。施加在右上轿厢绳轮16R和左上轿厢绳轮16L上的用以悬挂轿厢10的向上的力分别通过绳轮支承梁15、上梁13和右垂直梁14R以及左垂直梁14L传递到轿厢10的底部。
右上轿厢绳轮16R和左上轿厢绳轮16L关于轿厢10的重心G对称。换句话说,上部轿厢绳轮16R和16L设置成使得提升部件8的在上部轿厢绳轮16R和16L之间水平延伸的部分8b横穿一经过轿厢10的重心G的垂直线。右轿厢导轨11R和左轿厢导轨11L关于轿厢10的重心G对称。因此,轿厢10可被稳定地悬挂而不会倾斜。
如图5中所示,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的对重17由右对重导轨18R和左对重导轨18L引导,以便在这样一空间的靠近电梯井S的右侧壁SR的右手侧区域内垂直移动所述空间在电梯井S的后壁Sr和轿厢10的后表面10r之间延伸。对重17的上部支承有右对重绳轮17a和左对重绳轮17b,以用于围绕垂直于电梯井S的后壁Sr的转动轴线转动。
在上述空间的靠近电梯井S的左侧壁SL的左手区域内设置有一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1的运行的控制盘CP,其中所述空间在电梯井S的后壁Sr和轿厢10的后表面10r之间延伸。控制盘CP由连接在左对重导轨18L上的多个托架B保持。
如图1-5中所示,曳引轮20设置在电梯井S的右侧壁SR的顶部处相对于纵向大致靠近中间的部分。曳引轮20的转动轴线倾斜成在水平面上与右侧壁SR成角度α,从而曳引轮20的转动轴线在水平面上倾斜地延伸到右侧壁SR和后壁Sr。
驱动装置21设置在曳引轮20的后面并与之同轴,以用于驱使该曳引轮20转动。驱动装置21安装并牢固地保持在一水平架台30上,该水平架台30保持在相应的对重导轨18R和18L的上端部以及右轿厢导轨11R的上端部。
参照图4和5,架台30是通过组装三个支承梁31、32和33以及连接板34而形成的。右侧支承梁31在右轿厢导轨11R的上部和右对重导轨18R的上部之间靠近电梯井S的右侧壁SR水平地延伸。右侧支承梁31是横截面为U形的槽钢。后部支承梁32在对重导轨18R的上端部和18L的上端部之间靠近电梯井S的后壁Sr水平地延伸。后部支承梁32是横截面为U形的槽钢。斜向支承梁33平行于曳引轮20的转动轴线延伸,并且其相对的端部固定地安装在支承梁31和32上。斜向支承梁33是横截面为U形的槽钢。水平连接板34连接在右侧支承梁31的后端和后部支承梁32的右端相应的下表面上,从而使右侧支承梁31和后部支承梁32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架台30是通过使用螺栓和螺母将支承梁31、32和33以及连接板34紧固在一起而形成的。因此,在安装无机房电梯系统时,可容易地将支承梁31、32和33以及连接板34运送到电梯井S的顶部并在该处进行组装。均具有一个开口侧并用作支承梁31、32和33的槽钢有助于使用螺栓和螺母进行组装作业,从而有助于组装架台30。
如图4所示,架台30被水平地支承在第一支承装置36、第二支承装置37和第三支承装置38上,该第一支承装置36固定在右轿厢导轨11R的上部,该第二支承装置37固定在右对重导轨18R的上部,该第三支承装置38固定在左对重导轨18L的上部。支承装置36、37和38可例如通过组装厚钢板和型钢来形成。
作为隔振装置的第一橡胶隔振器41、第二橡胶隔振器42和第三橡胶隔振器43分别被保持在右侧支承梁31的前端与第一支承装置36之间、连接于后部支承梁32的连接板34与第二支承装置37之间、后部支承梁32的左端与第三支承装置38之间,以便阻断从架台30到导轨的振动传递。
参照图2和4,两个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设置在右侧支承梁31的正下方,并被支承在支承架50上以便转动,其中它们的转动轴线在水平面上横向延伸。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可围绕它们的转动轴线转动。支承架50的相对的端部固定地连接在第一支承装置36和第二支承装置37上。
如图2和4中所示,支承架50具有从第一支承装置36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一垂直件51、从第二支承装置37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垂直件52以及在垂直件51和52的下端部之间在水平面上纵向延伸的水平件53。所述件51、52和53均通过加工高刚性的型钢而形成。在水平件53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和第一垂直件51的下表面之间以及在水平件53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和第二垂直件52的下表面之间分别保持有第四橡胶隔振器54和第五橡胶隔振器55,以用于阻断从水平件53到垂直件51和52的振动传递。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由固定在水平件53上的托架56支承以便在水平件53上转动。
如图4所示,上部转向绳轮24由一托架24a支承以便围绕一水平的纵向转动轴线转动,该托架24a牢固地连接在架台30的后部支承梁32的右端部的上表面上。在后部支承梁32的右端部内形成有垂直开32a。提升部件8的从上部转向绳轮24垂直向下延伸的部分8f和8g通过该后部支承梁32的垂直开口32a。在连接板34和第二支承装置37中分别形成有垂直开口34a和37a。
如图2所示,在架台30的后部支承梁32的左端部的上表面上连接有后部联结件9r。提升部件8的一端联结在该后部联结件9r上。连接在左轿厢导轨11L的上部的托架9a保持有一前部联结件9f。提升部件8的另一端联结在该前部联结件9f上。
提升部件8例如由10个平行的直径为5mm的绳索构成,并围绕曳引轮20缠绕。提升部件8具有轿厢提升段,该轿厢提升段包括从曳引轮20朝右上轿厢绳轮16R向下垂直延伸并经过右侧支承梁31的前端部附近的部分8a、在上部轿厢绳轮16R和16L之间延伸的水平部分8b以及从左上轿厢绳轮16L向上延伸并联结在前部联结件9f上的部分8c。提升部件8的轿厢悬挂段以2∶1的绕绳比悬挂轿厢10。
如图5所示,上部轿厢绳轮16R和16L关于轿厢10的重心G对称,轿厢导轨11R和11L关于轿厢10的重心G对称。因此,轿厢10的重力不会在水平方向上较大地偏离作用于轿厢10上的提升力。因此,轿厢10可被平稳地悬挂而不会倾斜,并且能够平稳地垂直移动而不会抖动。
如图4所示,提升部件8具有对重提升段,该对重提升段包括从曳引轮20向下朝前面的下部转向绳轮22垂直延伸的部分8d、在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之间延伸的水平部分8e、从后面的下部转向绳轮23向上朝上部转向绳轮24垂直延伸的部分8f、缠绕在上部转向绳轮24上并向下垂直延伸到右对重绳轮17a的部分8g、在对重绳轮17a和17b之间延伸的水平部分8h以及从左对重绳轮17b向上延伸并联结在后部联结件9r上的部分8i。该对重提升段以2∶1的绕绳比悬挂对重17。
当驱动装置21运行以垂直地移动轿厢10和对重17时,该驱动装置21产生振动。由于牢固地保持着驱动装置21的架台30安装在由支承装置36、37和38支承的橡胶隔振器41、42和43上,因此支承装置36、37和38被与振动隔离。因此,由驱动装置21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右轿厢导轨11R以及对重导轨18R和18L传递到电梯井S的右侧壁SR和后壁Sr。
由于橡胶隔振器不受在驱动装置和架台之间放置橡胶隔振器的常规技术所受到的空间限制,因此所述橡胶隔振器41、42和43可具有大的体积。由于橡胶隔振器41、42和43彼此之间可相隔足够远,因此橡胶隔振器41、42和43在垂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可较小。这样,可将橡胶隔振器41、42和43设计成最佳尺寸,以便可靠地防止由驱动装置21产生的振动的传播。
与曳引轮20同轴的驱动装置21在电梯井S的右侧壁SR和后壁Sr之间斜向地延伸。因此,驱动装置21的大部分重量可由右轿厢导轨11R和左对重导轨18L支承。由于第一橡胶隔振器41和第三橡胶隔振器43彼此相隔足够远,因此橡胶隔振器41和43在垂直方向上的弹簧常数可较小。由于架台30支承在三个橡胶隔振器41、42和43上,因此每个橡胶隔振器41、42和43上的负荷都很小。因此,能可靠地阻止由驱动装置21产生的振动向电梯井S的右侧壁SR和后壁Sr传递。
当轿厢10和对重17垂直移动时,所述两个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转动并产生振动。由提升部件8施加在所述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上的向上的外力随轿厢10和对重17的垂直移动和停止而变化。由于橡胶隔振器54和55分别被保持在水平件53的前端部的上表面和第一垂直件51的下表面之间以及水平件53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和第二垂直件52的下表面之间,因此由所述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产生的振动以及外力的变动不会通过右轿厢导轨11R和右对重导轨18R传递到电梯井S的右侧壁SR和后壁Sr。
当轿厢10和对重17垂直移动时,上部转向绳轮24转动并产生振动。由提升部件8施加在该上部转向绳轮24上的向下的外力随轿厢10和对重17的垂直移动和停止而变化。由于牢固地支承着上部转向绳轮24的架台30支承在安装于支承装置36、37和38上的橡胶隔振器41、42和43上,因此由该上部转向绳轮24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右对重导轨18R和左对重导轨18L传递到电梯井S的右侧壁SR和后壁Sr。
由于上部转向绳轮24支承在架台30上,因此上部转向绳轮24与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之间的垂直间隔可增大。可通过调整支承架50的垂直件51和52的长度来任意确定所述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的垂直位置。因此,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可与上部转向绳轮24隔开较长的距离。因此,提升部件8的从曳引轮20经由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以及上部转向绳轮24延伸到对重绳轮17a和17b的部分8d、8e、8f和8g可更平滑地延伸,从而可进一步延长提升部件8的使用寿命。由于提升部件8的所有部分都被均匀地拉紧,因此轿厢10在启动时不会垂直抖动,并且可防止由于提升部件8与绳轮的凹槽的侧壁相接合而产生噪声。
由于上部转向绳轮24支承在架台30上,因此上部转向绳轮24和对重17永远不会相互干涉。因此,对重17的垂直行程可以足够长。
在根据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中,用于控制驱动装置21的运行的控制盘CP设置在这样一空间的靠近电梯井S的左侧壁SL的左手侧区域内所述空间在电梯井S的后壁Sr与轿厢10的后表面10r之间延伸。因此,可将轿厢10形成为其宽度几乎等于电梯井S的右侧壁SR和左侧壁SL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电梯井S的宽度可几乎等于轿厢10的宽度,从而电梯井S的宽度比包括相同宽度的轿厢的常规电梯系统的电梯井的宽度小。由于由转向绳轮22、23和24产生的振动不会传递到保持着控制盘CP的左轿厢导轨18L,因此所述振动不会对控制盘CP即精密设备的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在水平面上,控制盘CP设置在左对重导轨18L的左手侧,而驱动装置21和架台30设置在左对重导轨18L的右手侧。因此,由控制盘CP的重量引起的使左对重导轨18L弯曲的弯矩的方向,与由驱动装置21和架台30的重量引起的并通过第三支承装置38使左对重导轨18L弯曲的弯矩的方向相反,因此这些弯矩可相互抵消。因此,由驱动装置21和架台30的重量引起的左对重18L的弯曲程度(挠度)可显著减小。
尽管已说明了体现本发明的无机房电梯系统,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变型。例如,橡胶隔振器可由缓冲装置替换,每个缓冲装置都是通过将弹性件一例如螺旋弹簧和减震装置一例如液压减震器(oil damper)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在前文所述实施例中,支承下部转向绳轮22和23的支承架50固定在第一支承装置36和第二支承装置37上,第四橡胶隔振器54和第五橡胶隔振器55分别被保持在水平件53和第一垂直件51之间以及水平件53和第二垂直件52之间。支承架50的第一垂直件51的上端部和第二垂直件52的上端部可直接连接到架台30的下表面上,从而可省略第四橡胶隔振器54和第五橡胶隔振器55。
工业适用性从上述说明中可清楚地了解,根据本发明,在轿厢和对重垂直移动时由驱动装置、下部转向绳轮和上部转向绳轮产生的振动不会通过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侧壁。提升部件可在上部转向绳轮和下部转向绳轮之间平滑地延伸,从而可延长提升部件的使用寿命。该无机房电梯系统的轿厢具有较高的空间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电梯井但在电梯井上部没有机房的无机房电梯系统,所述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由轿厢导轨引导而在电梯井内垂直移动的轿厢;由对重导轨引导而在轿厢后面的沿电梯井后壁延伸的空间内垂直移动的对重;在电梯井顶部处轿厢上方的空间内设置于轿厢的右侧或左侧的曳引轮;用于驱使该曳引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地支承该驱动装置的架台;固定在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的架台支承装置;以及插置在架台和架台支承装置之间的隔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上部转向绳轮,以用于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朝向所述对重延伸的部分,该上部转向绳轮支承在所述架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支承在连接到所述架台并从所述架台向下延伸的支承架上的下部转向绳轮,以便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从曳引轮向下延伸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设有开口,所述提升部件的垂直延伸的部分通过该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的控制盘,该控制盘设置在这样一空间的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的区域内该空间在电梯井的后壁和包含轿厢后表面的垂直平面之间延伸,该控制盘还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邻近的对重导轨上。
6.一种具有电梯井但在电梯井上部没有机房的无机房电梯系统,所述无机房电梯系统包括由右轿厢导轨和左轿厢导轨引导而在电梯井内垂直移动的轿厢;由右对重导轨和左对重导轨引导而在轿厢后面的沿电梯井的后壁延伸的空间内垂直移动的对重;曳引轮,该曳引轮在电梯井顶部处的空间内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设置,并且能够围绕在水平面上与所述侧壁和后壁斜交的转动轴线转动;用于驱使该曳引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地支承该驱动装置的架台;固定在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的上部的架台支承装置;以及插置在架台和架台支承装置之间的隔振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包括靠近电梯井后壁的上部转向绳轮,该上部转向绳轮具有垂直于电梯井后壁的转动轴线,并且被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架台上以便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朝向对重延伸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包括下部转向绳轮,所述下部转向绳轮设置在曳引轮下方并靠近电梯井的侧壁,各下部转向绳轮都具有垂直于电梯井侧壁的横向转动轴线以便引导悬挂轿厢和对重的提升部件的从曳引轮向下延伸的部分,以及在架台下方支承下部转向绳轮的支承架;其中所述支承架包括一对垂直件、在所述垂直件的下端部之间水平地延伸的水平件以及保持在该水平件和所述垂直件下端部之间的隔振装置,其中所述垂直件的上端部连接在固定于轿厢导轨和对重导轨上的支承装置上并从该支承装置垂直向下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机房电梯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运行的控制盘,该控制盘设置在这样一空间的靠近电梯井的右侧壁或左侧壁的区域内该空间在电梯井的后壁和包含轿厢后表面的垂直平面之间延伸,该控制盘还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邻近的对重导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台包括垂直于电梯井的后壁并沿电梯井的侧壁延伸的侧部支承梁,沿电梯井的后壁横向延伸的后部支承梁,平行于曳引轮的转动轴线并固定地支承其上的驱动装置的斜向支承梁,以及连接所述侧部支承梁、后部支承梁和斜向支承梁的连接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支承梁的相对的端部位于侧部支承梁和后部支承梁上并紧固在其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支承梁设有开口,所述提升部件的从所述上部转向绳轮向下延伸的部分通过所述后部支承梁的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承梁、后部支承梁和斜向支承梁是通过加工具有一个开口侧的型钢而形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支承梁设有开口,所述提升部件的从所述曳引轮向下延伸的部分可通过所述侧部支承梁的开口。
15.根据权利要求6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机房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设有开口,所述提升部件的垂直延伸的部分通过所述支承装置的开口。
全文摘要
当轿厢和对重上升和下降时产生于驱动装置和上部、下部转向绳轮内的振动不会从导轨传递到电梯井的壁面。在支承驱动装置(21)和上部转向绳轮(24)的架台(30)与相应导轨(11R,18R,18L)的支承装置(36,37,38)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41,42,43)。此外,在支承下部转向绳轮(22,23)的支承架(50)的垂直件(51,52)与水平件(53)之间保持有隔振装置(54,55)。这就切断了振动从驱动装置(21)、上部转向绳轮(24)和下部转向绳轮(22,23)向电梯井的侧壁传递的路径。
文档编号B66B11/00GK1774384SQ20048000979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4日
发明者和泉一裕, 川崎干, 浅见郁夫, 石井隆史, 浦田尚纪, 藤村俊, 东雅之, 仓光昌裕 申请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