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409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机房电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在小井道情况下的的无机房电梯。
【背景技术】
[0002]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目的,也就是说,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安装于井道内或层门旁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减少空间占有率,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而在中国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
[0003]但现有技术中无机房电梯布置通常采用的是对重侧置的方式,反绳轮与轿厢导轨平行布置,这样就会造成电梯运行时,导轨上会产生较大的侧向力,电梯运行的平稳性能会降低,同时还会加速导向装置的磨损,同时无机房电梯井道常为专用井道,无法与有机房电梯井道通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其通过对重后置的布置方式,并通过曳引机、轿厢、对重之间的夹角布置方式相配合,实现了在传统的有机房电梯井道尺寸内安装无机房电梯,具有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的效果,且通过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钢丝绳穿过轿厢中心点,使得轿厢运行受力均衡合理。
[0006]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无机房电梯,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的轿厢、对重和连接在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之间使二者可沿电梯井道上下方向发生相反运作的曳引系统,所述曳引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的曳引机和机架以及绕设在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绕过对重反绳轮组连接至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绕过轿厢反绳轮组连接至电梯井道顶部,其中,
[0007]所述对重设置在轿厢背后的一侧,所述曳引机位于电梯井道顶部的左后侧或右后侦U,以与对重在空间上构成一预设角度的夹角。
[0008]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轿厢反绳轮组包括设置在轿厢底部的两个轿厢反绳轮,且连接在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钢丝绳穿过轿厢的中心点,并与曳引机在空间上构成另一预设角度的夹角。
[000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轿厢底部的其中一个轿厢反绳轮位于曳引机的正下方。
[001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钢丝绳绕过轿厢反绳轮组后,并通过设置在井道内的绳头板固定在井道顶部。
[001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钢丝绳绕过对重反绳轮组后,并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绳头板固定在井道顶部。
[0012]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曳引机安装在固定于井道顶部的机架上。
[0013]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机架通过与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进行连接,固定于井道顶部。
[00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无机房电梯主要结构布置,采用对重后置的布置方式;且其曳引机采用上置式安装方式,通过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将整个电梯的力直接传递到井道底坑,曳引机安装无需通过井道承力;曳引机布置在电梯井道顶部的后侧左或右角上,与轿厢和对重产生一定夹角。曳引机通过曳引轮与钢丝绳的摩擦力来提升轿厢或对重,曳引轮上一侧钢丝绳通过对重上的两个反绳轮后固定在机架上的绳头板上,曳引轮的另一侧钢丝绳通过轿厢底部的两个反绳轮后固定在轿厢侧的绳头板上,通过曳引轮的转动实现轿厢侧钢丝绳缩短或伸长,从而实现电梯的上升或下降。因此使得该无机房电梯能通过合理的空间布置,从而达到在有机房电梯的井道尺寸内可实现安装无机房电梯。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无机房电梯的立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无机房电梯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9]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0]图1-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电梯的实现形式,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的轿厢1、对重2和连接在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之间使二者可沿电梯井道上下方向发生相反运作的曳引系统3,所述曳引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的曳引机30和机架(未示出)以及绕设在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上的钢丝绳31,所述钢丝绳一端绕过对重反绳轮组32连接至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绕过轿厢反绳轮组33连接至电梯井道顶部,其中,
[0021]所述对重设置在轿厢背后的一侧,所述曳引机位于电梯井道顶部的左后侧或右后侦U,以与对重在空间上构成一预设角度的夹角。采用这种方案通过相对于传统的对重侧置来说,其更利于井道空间的合理利用,且曳引机位置的设定,其与对重之间构成的夹角,使得其布局设计更加合理,节约了空间,使得其能适应有机机房电梯的井道尺寸内安装无机房电梯,具有可实施效果好,可操作性强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2]在另一种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轿厢反绳轮组包括设置在轿厢底部的两个轿厢反绳轮,且连接在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钢丝绳穿过轿厢的中心点,并与曳引机在空间上构成另一预设角度的夹角。采用这种方案在保证了电梯的轿厢能正常安全的提升和下降的工作状态情况下,减少了轿厢反绳轮的个数,结构布局更加精巧,具有可操作性强的有利之处,以适应在布局较小的井道内安装无机房电梯,且通过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钢丝绳穿过轿厢中心点,使得轿厢运行受力均衡合理,运行更加平稳。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3]在另一种实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轿厢底部的其中一个轿厢反绳轮34位于曳引机的正下方。采用这种方案使得曳引机与轿厢反绳轮之间力的作用实施更加有利,且有利于在小井道内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具有可操作性强,可实施效果好的有利之处,以适应在布局较小的井道内安装无机房电梯。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4]在另一种实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钢丝绳绕过轿厢反绳轮组后,并通过设置在井道内的绳头板5固定在井道顶部。所述钢丝绳绕过对重反绳轮组后,并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绳头板4固定在井道顶部。采用这种方案使得通过曳引轮的转动实现轿厢侧钢丝绳缩短或伸长,从而实现电梯的上升或下降,且对井道壁力的作用进行合理分配,有利于电梯产品运行结构的稳定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5]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曳引机安装在固定于井道顶部的机架上。采用这种方案使得曳引机的安装无需通过井道承力,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适应性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6]在另一种实例中,所述机架通过与对重导轨7和轿厢导轨6进行连接,固定于井道顶部。采用这种方案使得轿厢导轨、轿厢与井道构成一个整体,使其在使用之中不会发生干涉,运行更加平衡,稳定性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的有利之处。并且,这种方式只是一种较佳实例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0027]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小井道无机房电梯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2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无机房电梯,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的轿厢、对重和连接在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之间使二者可沿电梯井道上下方向发生相反运作的曳引系统,所述曳引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的曳引机、机架以及绕设在所述曳引机的曳引轮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绕过对重反绳轮组连接至电梯井道顶部,另一端绕过轿厢反绳轮组连接至电梯井道顶部,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对重设置在轿厢背后的一侧,所述曳引机位于电梯井道顶部的左后侧或右后侧,以与对重在空间上构成一预设角度的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反绳轮组包括设置在轿厢底部的两个轿厢反绳轮,且连接在两个所述轿厢反绳轮之间的钢丝绳穿过轿厢的中心点,并与曳引机在空间上构成另一预设角度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所述轿厢底部的其中一个轿厢反绳轮位于曳引机的正下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绕过轿厢反绳轮组后,并通过设置在井道内的绳头板固定在井道顶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绕过对重反绳轮组后,并通过设置在机架上的绳头板固定在井道顶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安装在固定于井道顶部的机架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房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通过与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进行连接,固定于井道顶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机房电梯,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的轿厢、对重和连接在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之间使二者可沿电梯井道上下方向发生相反运作的曳引系统,所述曳引系统包括设置在电梯井道顶部的曳引机,其中,所述对重设置在轿厢背后的一侧,所述曳引机位于电梯井道顶部的左后侧或右后侧,以与对重在空间上构成一预设角度的夹角。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机房电梯其通过对重后置的布置方式,并通过曳引机、轿厢、对重之间的夹角布置方式相配合,实现了在传统的有机房电梯井道尺寸内实现安装无机房电梯,具有布局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的效果,并使得轿厢运行受力均衡合理。
【IPC分类】B66B17/12, B66B7/06, B66B11/00
【公开号】CN205114773
【申请号】CN201520922448
【发明人】冯海燕
【申请人】绵阳科玛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