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376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有机EL(场致发光)显示装置通过使电流独立地流过各像素所具有的有机EL元件,使该有机EL元件发光,其发光亮度与该电流量大致对应。
当长时间使有机EL元件发光时,将产生有机EL元件劣化,亮度下降的问题。
当在各像素的集合、即显示部显示图像时,该图像是显示亮度小的所谓的固定图案,如果长时间持续显示,则容易产生所谓的余像现象。
因此,通过测量流过有机EL显示装置的各有机EL元件的电流总量,得到显示部的平均亮度,在该平均亮度高时,控制施加在有机EL元件上的电压,使得实际的显示亮度比通常低,这样的技术已为人们所知。
当象显示白的部分多的图像时那样画面整体明亮时,即使降低整个画面的显示亮度,也不会太影响显示品质,但是,如果象显示黑的部分多的图像时那样画面整体较暗时,如果降低明亮的部分的显示亮度,则会影响显示品质。
在以下文献中描述了这样的技术。日本特开2003-330421号公报发明内容但是,由这样的结构构成的有机EL显示装置,在应用于在显示部中央的大部分之外的其它区域上显示图标等所谓的固定图案(显示亮度的变动少的图案)的装置的情况下,有时强调该区域的亮度,从而该部分有余像的可能性。
本发明就是根据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显示部相对地产生亮度不同,作为整个显示部也能避免可能产生余像的显示装置。
以下,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有代表性的发明的概要。
(1)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有配置在显示部内的多个像素,并具有对各像素独立地输入信号的第一电极、以及对该各像素输入相对于该信号成为基准的信号的公共的第二电极,通过电地分离上述公共的第二电极,将上述显示部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包括根据来自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装置;生成与该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相应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施加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上的装置;根据来自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装置;对该平均亮度信息和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的装置;通过该比较,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时,选择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大时,选择具有比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大的电压的辅助基准电压的装置;以及将该选择了的电压施加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上的装置。
所谓平均亮度信息是能特定单位面积的亮度的数据群。具体而言,对于有机EL元件,从阴极电极流出的电流值、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之间的电流值或电位差表现二极管特性,因此,它们能特定单位面积的亮度。
所谓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是指降低亮度的电压。
(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在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比较中,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差,在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从最小值变动到最大值的范围电压值的14%~20%的范围内时,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
(3)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是在基准电压上加上与在第一区域得到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对应的电压而得到的。
(4)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辅助基准电压是在基准电压上加上在对各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电压的发光电源部得到的分压而得到的。
(5)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各区域的平均亮度信息是根据差动放大器的输出值得到的,该差动放大器具有与该区域的第二电极面积成反比的放大率。
(6)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上述第一区域位于显示部的中央。
(7)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有配置在显示部内的多个像素,并具有对各像素独立地输入信号的第一电极、对该各像素输入相对于该信号成为基准的信号的公共的第二电极、以及控制在上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流过的电流的第三电极,通过电地分离上述公共的第二电极,将上述显示部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包括根据来自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生成与该第一平均亮度信息值对应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且将基准电压施加到该第二电极的装置;根据来自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平均亮度信息,并对该第二平均亮度信息和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的装置;通过该比较,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时,选择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大时,选择具有比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大的电压的辅助基准电压的装置;以及当驱动第一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与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相应地生成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且在驱动第二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通过上述选择而选择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或辅助基准电压的任意一个电压的装置。
(8)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7)的结构为前提,在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比较中,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从最小值变动到最大值的范围电压值的14%~20%的范围内时,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
(9)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7)的结构为前提,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是在基准电压上加上与在第一区域得到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对应的电压而得到的。
(1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7)的结构为前提,辅助基准电压是在基准电压上加上在对各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电压的发光电源部得到的分压而得到的。
(11)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7)的结构为前提,各区域的平均亮度信息是根据差动放大器的输出值而得到的,该差动放大器具有与该区域的第二电极面积成反比的放大率。
(1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7)的结构为前提,上述第一区域位于显示部的中央。
(13)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7)的结构为前提,各像素的第一电极构成为公共连接在显示部的各行上,由其驱动电路进行扫描;在驱动第一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与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相应地生成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的运算、以及在驱动第二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通过上述选择而选择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或辅助基准电压的任意一个电压的运算,是按照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扫描定时进行的。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上的结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电路图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5A、图5B、和图5C是用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和辅助基准电压的关系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情况的说明图。
图6是与图像一起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概略的一个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它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像素的亮度大小与驱动信号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例。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在除了微小的周边之外的中央部具有显示部(displayarea)AR。
在该显示部AR具有排列成例如矩阵状的像素,在其x方向(行方向)和y方向(列方向)分别具有240×320的像素。
并列设置在行方向上的各像素(像素群)沿着列方向被依次选择(扫描),分别按照它们的选择定时对该像素群的各像素输入像素信息,从而驱动这些像素。
这里,上述像素群的选择是通过提供使各像素中设置的开关元件中构成该像素群的各像素的开关元件公共导通的扫描信号(scansignal)而进行的,该扫描信号由设置在显示部AR的外侧的扫描信号驱动电路(driVing circuit for generating scan signal)V生成。
此外,上述像素信息的提供是通过分别经由导通了的上述各开关元件向该像素提供图像信号(image data signal)而进行的。该图像信号由设置在显示部AR的外侧的数据信号驱动电路(driving circuit forgenerating data signal)He生成。
该图像信号其本身不具有只使本像素的发光层发光的电位,所以通过未图示的电路(用图6说明),从在显示部AR的外侧设置的发光电源电路(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electroluminescence)LPC导入与该图像信号对应的电源信号(power signal(ex.current))CRL。
各像素具有夹持发光层的一对电极,通过使上述电源信号通过各电极流向该发光层,该发光层发光。如果进一步详细描述,则以提供上述电源信号的电极为阳极AD,以施加相对于该电源信号成为基准的电位的电极为阴极CD,该发光层以与从该阳极AD流向阴极CD的流过发光层的电流对应的发光量发光。
此外,上述显示部(display area)AR由在其y方向被划分为例如第一显示部AR1、第二显示部AR2、第三显示部AR3的3个显示部构成。各显示部AR1、AR2、AR3的划分不是在肉眼观察时能个别识别的,意味着它们只不过是在电结构上不同。
即,在显示部AR1、显示部AR2、显示部AR3中,控制为提供给各像素的阴极CD的相对于图像信号的基准信号(referential signal(ex.referential voltage))BV是不同的。
具体而言,在第一显示部AR1中,这些像素的阴极CD彼此公共化,从设置在显示部AR的外侧的基准电位电路(first circuit forsupplying referential voltage)BVC1对该阴极CD1提供电位。此外,在第二显示部AR2,这些像素的阴极CD2彼此公共化,从设置在显示部AR的外侧的基准电位电路(circuit for supplying referentialvoltage)BVC2对该阴极CD2提供电位。在第三显示部AR3中,这些像素的阴极CD3彼此公共化,从设置在显示部AR的外侧的基准电位电路BVC3对该阴极CD3提供电位。
换而言之,在各显示部AR1、AR2、AR3的边界,像素的阴极CD电地分离,对这些分离了的各阴极CD提供独立生成的基准信号。
上述各显示部AR1、AR2、AR3与例如移动电话的显示装置的实际情况一致,例如第一显示部AR1为第1行到第54行的范围,第二显示部AR2为从第55行到第302行的范围,第三显示部AR3为第303行到第320行的范围,正中的第二显示部AR2构成为主显示部。
图3是与信号线一起描绘配置为矩阵状的各像素中一个像素的等效电路的一个实施例的图。
在图3中,有通过提供来自栅信号线GL的扫描信号而导通的第一薄膜晶体管(控制晶体管)TFT1,来自漏极信号线DL的图像信号(image data signal)按照该定时,经由该薄膜晶体管TFT1到达构成电容元件C1的一对电极的一个电极。上述电容元件C1用于存储数据。
另一方面,有机EL元件LED的亮度由设置在对它提供电流的电流供给线CRL上的第二薄膜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FT2控制。
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电极连接在上述电容元件C1的另一个电极上,据此,与电容元件C1中保持的电压对应的电流从电流供给线CRL通过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写入有机EL元件LED的发光层中,该电压与来自漏信号线DL的图像信号相对应。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复位线CNL和由它控制的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该第三薄膜晶体管TFT3介于上述电容元件C1的另一端与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和有机EL元件LED的连接点之间。
该电路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和有机EL元件LED起到反相器电路INV的作用,该有机EL元件LED还作为该反相器电路INV的负载来工作。
图4是表示上述像素的等效电路的动作的时序图。
提供给栅信号线GL的扫描信号从Voff变为Von,在1个水平期间(horizontal period)、即选择1行像素群的期间中保持该状态。这时,第一薄膜晶体管TFT维持导通状态。
当该扫描信号从Voff上升到Von时,提供给复位线CNL的信号从Voff上升为Von,该信号为Von时,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为导通状态。
另一方面,来自漏极信号线DL的图像信号经由第一薄膜晶体管TFT1存储到连接在其上的电容元件C1的一个电极上,在其另一个电极侧的节点输入(Vin)和节点输出(Vout),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电位。
提供给复位线CNL的信号从Von变为Voff,第二薄膜晶体管TFT变为截止,在该阶段,节点输出(Vout)保持与上述图像信号对应的电位,该电位成为反相器电路INV的工作阈值,该反相器电路INV保持截止状态。
在各像素的驱动期间,对漏极信号线DL提供由三角波信号组成的驱动信号,因此,节点输入(Vin)的电位渐渐下降。
然后,如果节点输入(Vin)的电位低于与图像信号对应的节点输出(Vout)的上述电位,则施加在构成反相器电路INV的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的栅极上的电压使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导通,电流从电源供给线CRL流向有机EL元件LED。
然后,如果节点输入(Vin)的电位超过节点输出(Vout)的电位,则上述第二薄膜晶体管TFT2变为截止,停止对有机EL元件提供电流。
图8是与来自图4的漏极信号线DL的图像信号(EL驱动信号)对应地描画的图,表示亮度的大小依赖于反相器电路INV的导通期间。
图1是表示对图2所示的显示部AR中的第一显示部AR1、第二显示部AR2、第三显示部AR3分别提供基准信号(referential signal)的基准电位电路(circuit for supplying referential voltage)BVC1、BVC2、BVC3的结构的图。
首先,说明在显示部AR中成为主显示部的第二显示部AR2。来自发光电源LPC的电源(例如15V)电流从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的阳极AD通过发光层LED到达第二阴极CD。该第二阴极CD如上所述,在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中是公共的。
该第二阴极CD连接在基准电位电路BVC2上,来自该第二阴极CD的电流流过电阻R2,因电压降而在该电阻R2的两端产生电位差。
该电阻R2的两端的各电压施加在差动放大器DA2的各端子上,由此,作为该差动放大器DA2的输出,得到第二显示部AR2的平均亮度信息(information for specifying average brightness)。
这里,在后述的基准电位电路BVC1、BVC3中也设置具有与差动放大器DA2同样的功能的差动放大器,但是,该差动放大器DA2的放大率比基准电位电路BVC1、BVC3的差动放大器小。这是因为显示部AR2的像素数量比显示部AR1、AR3多,取入该基准电位电路BVC2中的电流大的缘故。换而言之,差动放大器DA2的放大率与该显示部AR的第二阴极CD的面积相对应,具有与该面积成反比的关系。
该平均亮度信息分别输出到后述的基准电位电路BVC1和BVC3中,并且输入到基准电位电路BVC2内的模拟加法器电路AA中。
对该模拟加法器电路AA提供基准电压(例如0V),输出峰值强调基准电压(referential Voltage being emphasized peak)BVEP(例如0~3V),该输出峰值强调基准电压为在基准电压上加上与上述平均亮度信息对应的电压而得到的值。
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经由缓冲器电路BM2并通过上述差动放大器DA2的电阻R2施加到显示部AR2的第二阴极CD上。
据此,当第二显示部AR2上显示的图像的平均亮度高时,峰值强调基准电压的值与它对应地增大,能减小施加在该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的有机EL元件上的电压,相反,当平均亮度低时,峰值强调基准电压的值与它对应地减小,能增大施加在各像素的有机EL元件上的电压。
如上所述,当画面象显示白的部分多的图像时那样整体明亮时,即使降低整个画面的显示亮度,也不会太影响显示品质,但是,如果画面象显示黑的部分多的图像时那样整体较暗时,如果降低明亮的部分的显示亮度,则会影响显示品质。
接着,在第一显示部AR1上,来自发光电源部LPC的电源电流从第一显示部AR1的各像素的阳极AD1通过发光层LED到达第一阴极CD1。该第一阴极CD1如上所述,在第一显示部AR1的各像素中为公共的。
该第一阴极CD1连接在基准电位电路BVC1上,来自该第二阴极CD2的电流流过电阻R1,因电压降而在该电阻R1的两端产生电位差。
该电阻R1的两端的各电压施加在差动放大器DA1的各端子上,由此,作为该差动放大器DA1的输出,得到第一显示部AR1的平均亮度信息。
该差动放大器DA1如上所述,比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差动放大器的放大率大。这是因为第一显示部AR1比第二显示部AR2的像素数量少,取入到该基准电位电路BVC1中的电流小的缘故。
来自第一差动放大器DA的平均亮度信息输入到比较器COMP1的一个端子,与输入到该比较器(comparator)COMP1的另一端子的来自上述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表示比较结果的信息输入到选择器电路(selector)中。
这里,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与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相比足够大,则该比较器COMP1输出由例如逻辑值“1”组成的信息,如果几乎相等,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如果足够小,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
当该平均亮度信息与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几乎相等时,表示要比较的输入电压的差在例如0.5V以内。即,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大于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1”组成的信息,如果小于0.5V,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
后述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在0V(最小值)~3V(最大值)之间变动,上述0.5V设定为其范围的电压值3V的约17%的值。尽管严格来讲存在亮度差,但是,该亮度差是与观察者在肉眼上能识别为亮度几乎相等的范围对应的亮度差。
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比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小0.5V以上,则比较器COMP1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
对输入来自比较器COMP1的信息的上述选择电路SLT1,除了提供上述信息之外,还提供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和来自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的辅助基准电压SBV,上述选择电路SLT1根据上述信息,输出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和辅助基准电压中的任意一个。
例如,当上述信息的逻辑值为“1”时,选择辅助基准电压,为“0”时,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
这意味着如果第一显示部AR1的平均亮度信息大于第二显示部AR2的平均亮度信息,则选择辅助基准电压,如果小于第二显示部AR2的平均亮度信息,则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
对上述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提供基准电压(例如0V),把该基准电压和对上述发光电源部LPC的电压进行分压而得到的输出电压相加而得到的电压作为上述辅助基准电压输出。该辅助基准电压例如设定为与峰值强调基准电压的最大值相同的值。
此外,从上述选择电路SLT1输出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或辅助基准电压,经由缓冲器电路BM1作为阴极电压Vcath施加到第一显示部AR1的第一阴极CD。
在第三显示部AR3中,其结构虽然与第一显示部AR1相同,但是还是进行一下重复说明。
来自发光电源部LPC的电源电流从第三显示部AR3的各像素的阳极AD通过发光层LED到达第三阴极CD。该第三阴极CD如上所述,在第三显示部AR3的各像素中为公共的。
该第三阴极CD连接在基准电位电路BVC3上,来自该第三阴极CD的电流流过电阻R3,因电压降而在该电阻R3的两端产生电位差。
该电阻R3的两端的各电压施加在差动放大器DA3的各端子上,由此作为该差动放大器DA3的输出,得到第三显示部AR3的平均亮度信息。
来自第三差动放大器DA3的平均亮度信息输入到比较器COMP3的一个端子,与输入到该比较器COMP3的另一端子的来自上述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表示其比较结果的信息输入到选择电路中。
这里,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与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相比足够大,则该比较器COMP3输出例如由逻辑值“1”组成的信息,如果几乎相等,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如果足够小,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即,与基准电位电路BVC1的比较器COMP1一样,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比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大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1”组成的信息,如果小于0.5V,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如果比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小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
对输入来自比较器COMP3的信息的上述选择电路SLT3,除了提供上述信息以外,还提供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和来自上述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的辅助基准电压,上述选择电路SLT3根据上述信息,输出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和辅助基准电压中的任意一个。
当上述信息的逻辑值为“1”时,选择辅助基准电压,为“0”时,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
此外,从上述选择电路SLT3输出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或辅助基准电压经由缓冲器电路BM3施加到第三显示部AR3的第一阴极CD上。
图5A~图5C是表示根据上述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情况,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BVEP和辅助基准电压SBV中的任意一个的说明图。图6表示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大致外观。在图6中,符号(a)表示第一显示部AR1,(b)表示第二显示部AR2,(c)表示第三显示部AR3。
首先,图5A表示以下的情况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部AR中,在其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上进行例如OS的菜单显示,而在第二显示部AR2上进行象例如网络浏览器的内容那样在黑底上显示白色。即,在第二显示部AR2进行亮度比较小的显示。
这时,从来自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的第二阴极CD的平均亮度信息得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作为第二阴极电压(V(cath)2=1V)施加在该第二阴极CD上,并且选择3V辅助基准电压,并作为第一阴极电压和第三阴极电压(V(cath)1、V(cath)3=3V)施加到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的各像素的阴极CD。
作为对图像信号(电压)的基准电压,各阴极CD的阴极电压具有V(cath)1、V(cath)3>V(cath)2的关系,所以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相对于第二显示部AR2的显示所需的亮度,以更低的亮度显示。
此外,图5B表示在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显示部AR中,跨整个区域,即第一显示部AR1~第三显示部AR3进行例如烟花的显示的情况。
这时,从来自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的第二阴极CD的平均亮度信息得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1V),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作为第二阴极电压(V(cath)2=1V)施加在该第二阴极CD上。而且,在BVC1和BVC3中,检测到该平均亮度信息和来自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的平均亮度信息几乎相等,并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1V)作为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的各阴极CD的第一和第三阴极电压(V(cath)1、V(cath)3),并施加到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的各像素的阴极CD。
这时,第一显示部AR1的平均亮度或第三显示部AR3的平均亮度与第二显示部AR2的平均亮度的比较,如上所述,当与各平均亮度对应的电压差在0.5V以内时,判断为第一显示部AR1~第三显示部AR3的各像素的亮度几乎相等,并进行上述的控制。
据此,第一显示部AR1~第三显示部AR3分别以均等的亮度显示。
图5C相对于在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进行例如OS的菜单显示,示出了在第二显示部AR2象例如电子邮件的内容那样在白底上进行黑字的显示的情况。即,在第二显示部AR2上,进行与第一显示部AR1或第三显示部AR3相比,亮度比较大的显示。
这时,在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的阴极CD上施加该峰值基准电压,并且选择峰值基准电压(3V)作为第一阴极电压和第三阴极电压V(cath)1、V(cath)3,并施加到第一显示部AR1和第三显示部AR3的各像素的阴极CD。
这时,作为施加在各阴极CD上的电压,也可以施加辅助基准电压(3V),但是,由于峰值基准电压变成3V或接近它的电压,所以与图5B时一样,原封不动使用峰值基准电压。
实施例2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被称作所谓的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在该FED中,具有与实施例1所示的效果同样的效果。
在此,接下来,说明将像素配置为矩阵状的FED中的各像素的基本结构。
在具有减压、惰性化的空间并且彼此相对的各衬底中,在一个衬底的该空间侧的面上,具有在x方向并列设置的各像素上公共形成的阴极CD、在y方向并列设置的各像素上公共形成的控制电极GD。
阴极CD和控制电极GD中间隔着层间绝缘膜彼此绝缘,在该像素的控制电极的中央形成有贯穿其下层的绝缘膜的孔,阴极CD的一部分从该孔露出。
在露出的阴极CD的上面形成有照射电子的导电材料,利用该导电材料(阴极CD)和上述控制电极之间的电位差ΔV1从该导电材料发射电子。
另一方面,在上述各衬底中另一个衬底的上述空间侧的面上,在与各像素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荧光膜(在该部位以外形成有遮光膜),另外,覆盖该荧光膜,形成有公共底形成在各像素上的阳极AD(透明导电膜)。
在上述导电材料和阳极AD之间产生有电位差ΔV2(>ΔV1),把从该导电材料发射的电子吸引到阳极AD侧,使上述荧光体发光。当不产生上述电位差ΔV1时,即使在阴极CD和阳极AD之间存在大的电位差ΔV2,因为它们充分分离,所以不从导电材料发射电子。
因此,起到类似于真空管的作用,在以下的说明中,用与真空管相同的符号表示各像素,该真空管的阳极对应于阳极AD,栅极对应于控制电极GD,阴极对应于阴极CD。
在图7中,由上述结构构成的各像素配置为矩阵状,构成显示部AR,在该显示部AR的外侧配置有阴极驱动电路KD和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
阴极驱动电路KD的各信号线Y001~Y768分别连接在排列在图中x方向上的各像素的阴极CD上,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的各信号线X0001~X3072分别连接在排列在图中y方向上的各像素的栅电极G上。
而且,各像素的阳极ADP通常公共连接,但是,第一显示部AR1的阳极、第二显示部AR2的阳极和第三显示部AR3的阳极在物理上分离地形成。换而言之,第一显示部AR1的各像素的阳极AD彼此之间公共连接,第二显示部AR2的各像素的阳极AD彼此之间公共连接,第三显示部AR1的各像素的阳极AD彼此之间公共连接。
与实施例1一样地划分显示部AR,并要检测施加在各显示部AR1、AR2、AR3上的流过阳极AD的电流。此处与实施例1不同,在上述划分中使阳极AD分离,这是因为上述像素为以下结构,即从阴极CD照射电子,结果是电流从阳极AD流向阴极CD的方向。
并且,第一显示部AR确保例如第1行到第128行,第二显示部AR2确保第129行到第704行,第三显示部AR确保第705行到第768行。
第一显示部AR1的阳极AD1连接在阳极电位电路AVC1上,第二显示部AR2的阳极AD2连接在阳极电位电路AVC2上,第三显示部AR3的阳极AD3连接在阳极电位电路AVC3上。
阳极电位电路AVC1、阳极电位电路AVC2、阳极电位电路AVC3各自的结构,在由其得到各显示部AR1、AR2、AR3的平均亮度信息的部分,以及将第二显示部AR2的平均亮度信息与第一显示部AR1、第三显示部AR3的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的部分中,与实施例1所示的基准电位电路BVC1、基准电位电路BVC2、基准电位电路BVC3一样。因此,对与实施例1具有相同功能的对应构件赋予相同的符号。
但是,与实施例1不同的结构在于首先,在第一显示部AR1的第一阳极AD、第二显示部AR2的第二阳极AD、第三显示部AR3的第三阳极AD上,分别通过连接在差动放大器DA1上的电阻R1、连接在差动放大器DA2上的电阻R2、连接在差动放大器DA3上的电阻R3施加有基准电压。
与实施例1不同,是因为为了进行亮度的修正,要改变施加在各像素的控制电极G上的电压。
而且,具有模拟加法器控制电路AAC,对该模拟加法器控制电路AAC输入以下所示的3个信号。
其一是在阳极基准电路AVC2中,在那里得到的平均亮度信息上通过模拟加法器电路AA加上上述基准电压而得到的信号。该信号相当于实施例1中所示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以下称作峰值强调基准电压。
作为第二个信号,是通过选择电路SLT1从由阳极基准电路AVC2得到的平均亮度信息和从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得到的信号中选择的任意信号。从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得到的信号相当于实施例1所示的辅助基准电压SBV,以下称作辅助基准电压。
这里,在选择电路SLT1上输入来自比较器COMP1的输出,与实施例1所示的信号一样。即,在比较器COMP1中,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与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相比,大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1”组成的信息,如果在0.5V以内,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如果小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
在上述选择电路SLT1中,在输入其中的上述信息的逻辑值为“1”时,选择辅助基准电压,为“0”时,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
作为第三个信号,是通过选择电路SLT3从由阳极基准电路AVC2得到的平均亮度信息和从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得到的信号中选择的任意信号。从辅助基准电压生成电路SSC得到的信号是辅助基准电压。
这里,在选择电路SLT3上输入来自比较器COMP3的输出,与实施例1所示的信号一样。即,在比较器COMP3中,如果该平均亮度信息相对于来自基准电位电路BVC2的平均亮度信息,大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1”组成的信息,如果在0.5V以内,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如果小0.5V以上,则输出由逻辑值“0”组成的信息。
在上述选择电路SLT3中,输入其中的上述信息的逻辑值为“1”时,选择辅助基准电压,为“0”时,选择峰值强调基准电压。
此外,在上述模拟加法器控制电路AAC上,从上述阴极驱动电路KD输入阴极电压输出定时信号,与该信号的输入相对应,分别输出与上述3个信号对应的信号。
即,在阴极驱动电路KD扫描第一显示部AR1时,输出与从阳极基准电路AVC1的选择电路SLT1得到的信号对应的信号,在扫描第二显示部AR2时,输出与从阳极基准电路AVC2的模拟加法器电路AA得到的信号对应的信号,在扫描第三显示部AR3时,输出与从阳极基准电路AVC3的选择电路SLT3得到的信号对应的信号。
而且,来自模拟加法器控制电路AAC的输出输入到模拟加法器电路AAA。该模拟加法器电路AAA,在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向显示部AR的各输出上加上来自模拟加法器控制电路AAC的输出。
即,向第一显示部AR1输出的来自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的信号,利用由阳极基准电路AVC1得到的信号进行电压控制,向第二显示部AR2输出的来自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的信号,利用由阳极基准电路AVC2得到的信号进行电压控制,向第三显示部AR3输出的来自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的信号,利用由阳极基准电路AVC3得到的信号进行电压控制。
因此,不言而喻,模拟加法器控制电路AAC并不限于来自控制电极驱动电路GD的信号,也可以与上述一样地控制来自阴极控制电路KD的信号。
由此,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取得与实施例1同样的效果。
上述的各实施例是以用于例如移动电话的显示装置作为一个例子,但是,不言而喻,并不限于此。在其它一般的显示装置中,也能直接应用。
上述的各实施例也可以分别单独或组合使用。这是因为能单独或相乘地起到各实施例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具有配置在显示部内的多个像素,并具有对各像素独立地输入信号的第一电极、以及对上述各像素输入相对于该信号成为基准的信号的公共的第二电极,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地分离上述公共的第二电极,把上述显示部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包括根据来自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装置;生成与该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相应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施加在该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上的装置;根据来自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装置;对该平均亮度信息和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的装置;通过该比较,当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时,选择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当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大时,选择具有比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大的电压的辅助基准电压的装置;以及把该选择的电压施加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上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比较中,当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差,在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从最小值变动到最大值的范围电压值的14%~20%的范围内时,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是在基准电压上加上与在上述第一区域得到的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对应的电压而得到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基准电压是在基准电压上加上在对上述各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电压的发光电源部得到的分压而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区域的平均亮度信息是根据差动放大器的输出值得到的,该差动放大器具有与该区域的第二电极面积成反比的放大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区域位于显示部的中央。
7.一种显示装置,具有配置在显示部内的多个像素,并具有对各像素独立地输入信号的第一电极、对上述各像素输入相对于该信号成为基准的信号的公共的第二电极、以及控制在上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流过的电流的第三电极,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地分离上述公共的第二电极,把上述显示部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包括根据来自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生成与该第一平均亮度信息值对应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且在该第二电极上施加基准电压的装置;根据来自上述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平均亮度信息,并对该第二平均亮度信息和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的装置;通过该比较,当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时,选择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当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大时,选择具有比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大的电压的辅助基准电压的装置;以及当驱动上述第一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与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相应地生成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且在驱动上述第二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通过上述选择而选择的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或辅助基准电压的任意一个电压的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比较中,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和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的差,在上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从最小值变动到最大值的范围电压值的14%~20%的范围内时,上述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是在上述基准电压上加上与在上述第一区域得到的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对应的电压而得到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基准电压是在上述基准电压上加上在对上述各像素的第一电极提供电压的发光电源部得到的分压而得到的。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区域的平均亮度信息是根据差动放大器的输出值得到的,该差动放大器具有与该区域的第二电极面积成反比的放大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区域位于显示部的中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像素的第一电极构成为公共地连接在显示部的各行上,由其驱动电路扫描;在驱动上述第一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与上述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相应地生成的峰值强调基准电压的运算、以及在驱动上述第二区域的各像素时在对其第一电极或第三电极施加的电压上加上通过上述选择而选择的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或辅助基准电压的任意一个电压的运算,是按照来自上述驱动电路的扫描定时进行的。
14.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对多个阳极电极相对配置一个阴极电极的由多个发光元件构成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不同的阴极电极构成的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根据流入阴极电极的信号求各显示部的平均亮度信息的装置;当亮度比上述第二显示部大时,控制施加到该第一显示部的阴极电极的信号,使得降低该第一显示部的亮度。
15.一种显示装置,具有对多个阳极电极相对配置一个阴极电极的由多个发光元件构成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不同的阴极电极构成的第一显示部和第二显示部;分别测量流过上述第一显示部的阴极电极的电流和流过上述第二显示部的阴极电极的电流;当流过上述第一显示部的阴极电极的电流比流过上述第二显示部的阴极电极的电流大时,减小上述第一显示部的阴极电极和上述第一显示部的阳极电极之间的电位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显示部和上述第二显示部由形成在同一衬底上的发光元件构成;各发光元件由配置成矩阵状的有源元件驱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在上述阳极电极和上述阴极电极之间具有有机发光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即使在显示部相对地产生亮度不同,作为整个显示部也能避免产生余像。通过电分离公共的第二电极,把显示部至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根据来自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一区域的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相应地生成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并施加在该第一区域的第二电极上;根据来自第二区域的第二电极的电流得到该第二区域的第二平均亮度信息,对该平均亮度信息和上述第一区域的上述平均亮度信息进行比较;通过该比较,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小时,选择上述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当第二平均亮度信息的值比第一平均亮度信息的值大时,选择具有比该峰值强调基准电压大的电压的辅助基准电压。
文档编号H05B33/14GK1746956SQ20051009843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7日
发明者丰田裕训, 加藤真一, 古家政光, 奥中正昭, 德田尚纪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