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440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导轨升降的电梯,并且本发明尤其适应于实现良好的电梯乘用舒适性。
背景技术
由于电梯沿着在铅垂方向上设置的导轨升降,所以在电梯轿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了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一般由与导轨接触的滚轮、以轴支撑该滚轮的杆件、以及以一定的力将滚轮按压在导轨上的弹簧等构成。为了改进电梯轿厢的乘用舒适性,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内容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对电梯轿厢的倾斜度进行检测,以改变由滚轮施加在导轨上的按压力。在该发明中,具备一种机构,该机构根据对电梯轿厢的倾斜度进行检测的传感器的输出,驱动安装在弹簧端部的致动器。
专利文献1特开平4-365775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引导装置所具有的3个滚轮上分别安装了致动器,所以引导装置的结构复杂且价格昂贵。并且,在安装电梯时,一般将处于自然长度状态的弹簧按入,从而以一定的力将弹簧按压在导轨上。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其将致动器安装在该弹簧的端部上,而没有在安装作业以及初期调试作业的方便性方面作出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具有结构简单并安装方便的引导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滚轮设置在导轨的两侧并夹住导轨,并且通过一个驱动装置控制由该滚轮施加在导轨上的按压力。该驱动装置通过一个在与滚轮同一方向上进行水平运动的可动构件、与该可动构件连接的一对棒以及弹簧、根据电梯轿厢的振动和倾斜度等对以轴支撑滚轮的杆件进行控制。
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够构成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防振用引导装置,能够提供一种乘用舒适性良好的电梯。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梯整体侧视剖面图。
图2是传统结构的引导装置的侧视剖面详图。
图3是图2中的引导装置的水平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引导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图4中的引导装置的水平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水平剖面图。
符号说明1-导轨,2a、2b、2c-滚轮,3a、3b、3c-杆件,4a、4b、4c-螺旋弹簧,5a、5b、5c-棒,6a、6b、6c-固定用螺母,7a、7b、36a、36b-弹性构件,8-支撑台,9-支持板,10a、10b、10c-轴,33-致动器,34-圆头螺丝,35-可动构件,37-线性引导构件,41a、41b-引导装置,42-防振橡胶块,43-电梯轿厢,44-电梯门,45-支撑框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中的电梯装置整体的侧视剖面图。在电梯的升降通道内,在铅垂方向上设置了左右一对呈T字型剖面形状的导轨,电梯轿厢43沿该导轨1上下移动。其中,由于导轨1在安装时会出现高低差和扭曲等,而该高低差和扭曲等作用于电梯轿厢43而使其产生强制移位。一般来说,为了防止由该强制移位产生的振动传递到电梯轿厢43上,在电梯轿厢43与轿厢框架7之间设置有防振橡胶块42。并且,轿厢框架7被构造成在其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了引导装置41a、41b,从而使电梯轿厢43能够沿着导轨1上下移动。
以下,关于安装在轿厢框架7上的引导装置41a、41b,参照图2以及图3,对从两侧挟持导轨1凸部的滚轮2a、2b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引导装置的侧视剖面图。首先,滚轮2a、2b分别由一对杆件3a、3b轴支撑,该等杆件的下端通过支杆支撑在支撑台8上。其中,滚轮2a、2b必须设置成即使当电梯轿厢43发生横向摇摆,或者由于乘客乘入而导致电梯轿厢43的负载出现不平衡,其也不会与导轨1脱离。为了将滚轮2a、2b按压在导轨1(未图示)上,螺旋弹簧4a、4b以其自然长度受到压缩的状态安装固定在杆件3a、3b上。
为了能够方便地调节由滚轮2a、2b施加在导轨1上的按压力,比较理想的是采用一种能够自由改变螺旋弹簧4a、4b长度的结构。为此,一般采用如下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紧固由支撑台8固定的棒5a、5b的端部上所设置的螺母6a、6b以改变螺旋弹簧4a、4b的压缩量。此外,为了防止电梯轿厢出现异常倾斜,分别设置了弹性构件7a、7b,由该等弹性构件7a、7b发挥制动器的作用,从而避免杆件3a、3b超过规定的旋转角。
图3是引导装置的俯视剖面图。该引导装置41a、41b中设置了夹住T形导轨1并对其施压的三个滚轮2a、2b、2c,以及以轴分别支撑上述滚轮的杆件3a、3b、3c。并且还设置了螺旋弹簧4a、4b、4c,该螺旋弹簧4a、4b、4c通过该杆件3a、3b、3c分别从三个方向将滚轮2a、2b、2c按压在导轨1上。此外,为了在与所述导轨1的各个面垂直的方向上按压滚轮2a、2b,棒5a、5b以及螺旋弹簧4a、4b与杆件3a、3b的中心线同轴设置。为了能够方便地实现上述结构,所述棒5a、5b、5c的一端固定在例如呈コ字形状的支撑台8的平坦面上。
以下,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连接在引导装置支撑台8上的支撑板9上安装了致动器33。该致动器33例如通过圆头螺丝34以及耦合器(未图示)与可动构件35直接相连。其中,可动构件35与致动器33一样,例如通过线性引导构件37安装在支撑板9上,而能够仅在与滚轮2a、2b的摆动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水平运动。在可动构件35的两端连接了左右一对的棒5a、5b,螺旋弹簧4a、4b的端部通过设置在该棒端部的螺母6a、6b固定。采用这一结构后,通过向致动器33发送指令,对可动构件35的水平动作进行控制,就能够改变螺旋弹簧4a、4b的压缩力。其中,向致动器33发送的指令信号根据设置在电梯轿厢43中的加速度传感器(未图示),或者对电梯轿厢43与导轨1之间的间隔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未图示)的输出决定。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引导装置的俯视水平剖面图。可动构件35设置在例如コ字形状的支撑台8的内部,其左右两端上连接了棒5a、5b。可动构件35与棒5a、5b能够通过致动器(图4中的33),在图5的X方向上进行水平移动。在如此的结构中,支撑台8在俯视水平剖面中设置成比该等棒5a、5b更靠近电梯轿厢侧(图5中的Y方向),该支撑台8与棒5a、5b之间的距离为长度L。采用这种结构,针对支撑台8,在棒5a、5b的X方向的移动范围方面不需要在局部设置缺口(在引导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从而能够形成价格便宜的结构。
一般来说,杆件3a、3b由支撑台8以支杆支撑,能够仅仅在一个旋转方向进行摆动。理想的是,杆件3a、3b的中心与螺旋弹簧4a、4b的中心处于相同的轴线上,应避免过度的弯矩作用在以支杆支撑滚轮2a、2b的轴11a、11b、11c或者支撑台8上。根据本发明的设置,没有必要例如使杆件3a、3b的剖面形状在Y方向部分突出,因此能够形成价格低廉的引导装置。此外,可动构件35的两端设置了由弹性构件36a、36b组成的干扰构件,即使致动器33万一出现故障,也能够将可动构件35的移动范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还能够缓解对支撑台8所造成的冲击力。
此外,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的引导装置的水平剖面详图。在本实施例中,可动构件35的两端具有凸部或者弯曲部分,棒5a、5b固定在该部位上。并且,该可动构件35设置在支撑台8的外侧。
以轴支撑滚轮2a、2b的杆件3a、3b由方柱构成时,从滚轮2a、2b的中心到杆件3a、3b的中心的在Y方向上的距离由滚轮厚度以及杆件的宽度决定。
在不设置驱动装置的引导装置中,由于需要将棒5a、5b固定在支撑台8上,因此支撑台8的Y方向的位置一般设置成比棒5a、5b更靠近导轨1侧。根据本结构,针对这种现有的电梯,能够使用现有的引导装置的支撑台8,追加设置可动构件35以及致动器33等的驱动机构。并且,由于没有将可动构件35设置在支撑台8内部,所以能够扩大可动构件35的移动范围,能够用廉价的U字形钢构成可动构件35。与第1实施例相同,在支撑台8或者可动构件35的内侧设置了一对弹性构件36a、36b,即使致动器33万一出现故障,也能够将可动构件35的移动范围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还能够缓解对支撑台8所造成的冲击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梯,由在升降通道内的沿铅垂方向设置的一对导轨、以及沿该导轨升降的电梯轿厢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从两侧夹住所述导轨并对其施压的一对滚轮、与一对棒连接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可动构件、一端固定在所述棒上的弹性构件,通过对所述可动构件的运动进行控制的致动器,控制由所述滚轮施加在所述导轨上的按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对所述电梯轿厢的横向摇摆或电梯轿厢的倾斜进行检测的装置,并根据该检测量对所述可动构件的水平动作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以支杆支撑所述杆件的支撑台,在引导装置的水平剖面内,设置得比所述棒更靠近电梯轿厢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构件的两个端面,或者以支杆支撑所述杆件的支撑台上设置有一对弹性构件,所述可动构件的移动量被限制在规定值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其特征在于,在引导装置的水平剖面中,所述可动构件的剖面形状被形成为两端弯曲的コ字形状,所述棒固定在该弯曲部分中。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具有结构简单并且价格低廉的引导装置。该电梯由设置在升降通道内的一对导轨(1)、以及沿该导轨(1)升降的电梯轿厢(43)组成,其中,具有从两侧夹住所述导轨(1)并对其施压的2个滚轮(2a、2b),并且通过1个致动器(33),对由该2个滚轮(2a、2b)施加在所述导轨(1)上的按压力进行控制。用于将滚轮(2a、2b)按压在导轨(1)上的螺旋弹簧(4a、4b)由连接在可沿水平方向移动的可动构件(35)两端上的棒(5a、5b)固定。并且,通过致动器(33)的控制力,能够根据电梯轿厢(43)的振动和负载不平衡的状态改变螺旋弹簧(4a、4b)的压缩力。
文档编号B66B7/04GK1772587SQ20051012021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野口直昭, 宫田弘市, 三好宽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