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板、加热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6975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加热板、加热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硅橡胶电加热板、加热带。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加热板、加热带外层只有一种绝缘体——硅橡胶或玻璃纤维。由于硅橡胶的自身特征——容易老化,致使电加热板、电加热带的发热元件裸露在外与被加热物体直接接触,而容易发生漏电、火灾等一系列重大事故。而玻璃纤维作为绝缘体,它虽可以阻燃,但它与发热元件不能紧密结合而形成一整体,并不能真正与外界绝缘,特别不能在潮湿的地方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阻燃、轻便、绝缘度高的电加热板、加热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它由中间发热元件层和上、下绝缘组合层复合而成。
上、下绝缘组合层又有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和上、下硅橡胶层复合而成。上述硅橡胶能耐高温到250℃。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薄片状,它具有很好的柔软性,完全可以与被加热物体紧密接触,可使用在平面、曲面上。由于发热元件为经过排列后的镍铬合金电阻丝或镍铬合金电阻片,可以根据被加热物体的形状制成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各类不规则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除湿、保温、加热等一系列功能,并且柔软、轻便、安全,绝缘度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断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导线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它由中间发热元件层2和上、下绝缘组合层1、3复合而成。上、下绝缘组合层1、3又有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1.2、3.2和上、下硅橡胶层1.1、3.1、1.3、3.3复合而成。
具体生产过程如下先将一层硅橡胶与无碱玻璃纤维布复合成一整体,而后再涂上一层硅橡胶作为一绝缘组合层。再将发热元件镍铬合金电阻丝或镍铬合金电阻片2均匀排列在一该绝缘组合层1,上面再覆盖一层绝缘组合层3,经过平板硫化机热压而成一硅橡胶电加热板、加热带整体。该硅橡胶电加热板、加热带一般标准厚为1.5mm。最后用耐高温导线与硅橡胶电加热板、加热带内的发热元件电连接,如图5。
实施例二参见图2,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实施例一的表面覆盖一层金属板4如铝板,由于金属板可以辅助散热,特别是铝板散热快,重量轻,这样就使电加热板的热效率提高,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各种柜体、箱体的除湿、保温、加热。
实施例三参见图3,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实施一的表面少一层硅橡胶1.1,这样既可保留了电加热板或加热带的柔软性,又提高了电加热板的热效率,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实施例四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一的一表面加上一层金属网5和一层绝缘组合层6,绝缘组合层6又由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6.2和上、下硅橡胶层复合6.1、6.3而成。主要用于防爆场合。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其特征在于它由中间发热元件层(2)和上、下绝缘组合层(1、3)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其特征在于上、下绝缘组合层(1、3)又有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1.2)和上、下硅橡胶层复合(1.1、1.3)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其特征在于上绝缘组合层(1)或下绝缘组合层(3)的表面再覆盖一层金属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其特征在于上绝缘组合层(1)由上无碱玻璃纤维布层(1.2)和下硅橡胶层(1.3)复合而成,下绝缘组合层(3)有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3.2)和上、下硅橡胶层(3.1、3.3)复合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其特征在于上绝缘组合层(1)或下绝缘组合层(3)的表面再加上一层金属网(5)和一层绝缘组合层(6),绝缘组合层(6)又由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6.2)和上、下硅橡胶层复合(6.1、6.3)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加热板、加热带,由中间发热元件层(2)和上、下绝缘组合层(1、3)复合而成。上、下绝缘组合层(1、3)又有中间无碱玻璃纤维布层(1.2)和上、下硅橡胶层复合(1.1、1.3)而成。本实用新型阻燃、轻便、绝缘度高。
文档编号H05B3/10GK2792074SQ20052006936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8日
发明者朱树勤, 卫亚萍 申请人:江阴市盟友电热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