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道以及一种机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49992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滑道以及一种机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道以及一种机箱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机箱的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兼容不同种类的板卡。可拆卸滑道是在机箱类设备上便于拆卸和安装以使机箱支持不同种类板卡的滑道装置。将可拆卸滑道安装在机箱上时,必须与机箱紧固连接,以保证拉手条单板在滑道前后滑动时,滑道能够保持固定状态。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一种常用滑道装置,主要包括两部分滑体机构11和固定机构12。其中,滑体机构11作为支撑拉手条单板前后滑动的主体;固定机构12用于将滑体机构固定在机箱上,起到固定滑道的作用。固定机构12上设置有紧固螺钉121。
请结合参看图2,其为图1所示滑道在机箱内部的安装示意图。支撑板21可以是机箱的底板或者是机箱的中间隔板。在支撑板21的前面板211上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内壁有一个螺钉孔212。可以看出,滑道的固定机构12主要是通过其上的紧固螺钉121,拧入支撑板21前面板211上的螺钉孔212来完成滑道和机箱之间的固定。由此可知,支撑板21必须具有相当的厚度,才能够为紧固螺钉121提供固定空间。
但是,目前的机箱集成度越来越高,需要插设的拉手条单板种类以及数目都非常多,因此,机箱通常要具有多层结构,不同层次之间通过中间隔板进行隔离。如果采用图1所示的滑道进行安装,根据图2已经清楚知道隔板(支撑板21)必须具有足够厚度,但是隔板厚度增加必然占用了机箱内部的有限空间,导致机箱内部空间利用率较低,如果是多成结构的机箱利用率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进而能够容纳的拉手条单板数量十分不理想。
此外,由于滑道具有一定长度,仅仅是通过紧固螺钉121将端部固定于机箱上,并不能保证拉手条单板在滑体机构12上进行滑动时,滑道能够完全保持固定状态。因此,需要在机箱内部设置一个配套限位机构22对滑体机构12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拉手条单板滑动时滑体机构12不会左右晃动。但是配套限位机构22体积较大、还需要另行开设模具进行生产,必然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道装置,以解决现有滑道通过端部螺钉固定于机箱,导致机箱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滑道,包括滑体机构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以及推动所述张合结构张开的致动部。
优选的,所述卡扣部还包括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嵌设于张合结构中靠近致动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卡扣部还包括顶触结构,所述顶触结构固接于张合结构靠近致动部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张合结构包括第一张合瓣和第二张合瓣。所述第一张合瓣和第二张合瓣的末端呈向外侧弯曲的斜面状。
在所述张合结构从闭合到张开的过程中,所述致动部触接卡扣部顶端。所述致动部为直体式紧固螺钉。
所述致动部设置于滑体机构的前面板。所述卡扣部连接于滑体结构的顶部或底部。
一种机箱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滑体机构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以及推动所述张合结构张开的致动部;所述箱体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对应的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张合结构的末端卡固于所述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设置于箱体顶板和/或中间隔板底侧,为所述板件冲压而成的抽桥。
优选的,所述张合结构包括第一张合瓣和第二张合瓣,所述张合瓣的末端呈向外侧弯曲的斜面状。
优选的,所述卡扣部还包括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嵌设于张合结构中靠近致动部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卡扣部还包括顶触结构,所述顶触结构固接于张合结构靠近致动部的顶端。
所述卡扣部连接于滑体结构的顶部或底部。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当滑道安装在机箱内部时,通过设置于滑体机构上的致动部推动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使得卡扣部直接卡固于箱体,从而将滑道位置固定。可以看出这种结构的滑道不是像现有技术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因此不需要箱体提供固定螺钉的厚度空间,因此提高了箱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尤其在多层机箱结构中的效果更为突出,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拉手条单板。
此外,由于与滑道配套使用的机箱只需设置工艺简单的限位部,就能起到固定滑道的作用,无需另开模具,节省了生产成本。


图1为现有的一种滑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滑道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滑到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固定结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张合结构的闭合状态示意图;图6为张合结构的张开过程状态示意图;图7为张合结构的最大张开角度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机箱装置实施例的安装过程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机箱装置安装完毕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所示A部位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固定机构卡固在抽桥91上的整体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利用致动部进行的小幅度直线运动,推动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进行大幅度的张开运动,使得卡扣部能够卡固于箱体的限位部,进而将滑道固定于机箱内部。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公开的滑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所述滑道100包括滑体机构31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32,固定机构32包括卡扣部321和致动部322。为了更清晰的介绍固定机构,请同时参阅图4,其为图3所示固定结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滑体机构31主要由滑道支架313、前面板311以及后面板314组成。滑道支架313用以为拉手条单板提供支撑作用,具体结构多种多样。图中示出的滑体支架313采用的是中间镂空型的结构,其高度可根据实际单板需要设置。在支架313底侧设置有两排突起315,在这两排突起之间可以插入拉手条单板。此外,后面板314也可以不单独设置。总之,滑体机构的具体结构、尺寸多种多样,只要具有能够为单板提供滑动及支撑的板面即可,置于板面的具体结构可以是实心连续结构,也可以是一排间断性的突起等等,种类繁多不再一一赘述。以下主要介绍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技术特征固定机构32。
致动部322设置于滑体机构31的前面板311上部,在与致动部322对应的位置设有通道孔312,以便致动部322能够沿着通道孔312做前后运动。优选的,致动部322为直体式紧固螺钉,对应的,通道孔为螺纹孔。所谓直体式是指螺钉的螺纹部分和十字头部分的外围口径相同,即螺钉可以沿着螺纹孔一直拧到螺纹孔的尽头。当然,所述紧固螺钉也可以为一字头螺钉。
与致动部322位置相对应,卡扣部321连接于滑体结构31的顶部,即滑道支架313的上部。需要说明,如果致动部322设置于滑体机构31前面板311的下部时,卡扣部321就相应的连接于滑体结构的底部,只要致动部322和卡扣部321基本处于同一水平面即可。卡扣部321包括三部分顶触结构、转轴结构以及张合结构。所述顶触结构包括两个对称的顶触片41,所述转轴结构包括两个对称的转轴42,所述张合结构包括两个对称的张合瓣43。张合瓣43的末端呈向外侧弯曲的斜面状,使每个张合瓣43看起来像个扳手形状。
具体而言,转轴42嵌设在张合瓣43的一端,转轴42与张合瓣43靠近致动部322一端的距离较近,与远离致动部322一端的距离较远。张合瓣43以转轴42为轴心进行转动,转轴42底部可以固接在滑道支架上,例如焊接或粘接等。在张合瓣43的前端固接有顶触片41,每个顶触片41与对应的张合瓣43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为分体结构,两者焊接或铆接在一起。甚至,可以不设置顶触片41,因为张合瓣43必然具有一个前端面,这个前端面即可起到顶触片41的作用,只是没有顶触片41的可接触面积大,效果不是最好。致动部322可以触接到顶触片41的前表面。
由于在滑道100的安装过程中,致动部322和卡扣部321处于运动状态,因此,为了更好的描述致动部322和卡扣部321之间的位置关系,请参考一组不同状态示意图。图5为张合结构的闭合状态图,图6为张合结构的张开过程状态图,图7为张合结构的最大张开角度状态示意图。
从图5可以看出,初始状态时,致动部322没有接触到或者是刚刚触碰到顶触片41,致动部322几乎没有给顶触片41任何推力,而且左右两个顶触片41之间具有一定宽度的初始挤压空间44。由于顶触片41没有受到任何推力作用,与其固接的张合瓣43自然也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虽然张合瓣43具有以转轴42为中心转动的能力,但根据力学基本原理可知,在张合瓣43没有受到推力作用的情况下,其是不会围绕转轴进行转动的。因此,初始两个张合瓣43处于自然闭合状态,即固定机构32的张合结构处于闭合状态。此后致动部322沿着通道孔312向前推进,即顶住两个顶触片41并对其施加前推力,此时固定机构32进入图6所示状态。
随着顶触片41受到致动部322的推力作用,顶触片41将这个推力传递给与其固接的张合瓣43,进而张合瓣43在该力的作用下绕着转轴42进行转动。具体而言,左侧的张合瓣43绕着左侧转轴向外侧转动,右侧的张合瓣43绕着右侧转轴向外侧转动,两个张合瓣43就逐渐分开,处于张开状态。需要注意,致动部322并不是与顶触片41全面积接触,通常情况下,致动部322只会触接到两个顶触片41相互靠近的内侧部分。因此随着致动部322向前不断地推动顶触片41,两个张合瓣43逐渐张开,同时两个顶触片41之间的挤压空间44也随之变小。当挤压空间44缩小到几乎为零,即两个顶触片41相互靠近的两边完全碰撞到一起时,致动部322已经无法再沿着通道孔312继续前进,即两个张合瓣43张开到最大角度,如图7所示状态。
上面结合图5至图7的状态图,分析了卡扣部321在致动部322推动作用下的具体运动状态。可以看出,实际上,顶触片41到转轴42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一个短臂,而转轴42到张合瓣43末端的距离相当于一个长臂,当所述短臂在致动部322的推动下转动一个很小的角度时,所述长臂就需要转动一个较大的角度,即利用了杠杆原理。
下面结合滑道安装在机箱当中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
请参阅图8,其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机箱装置实施例的安装过程结构示意图,所述机箱装置包括滑道100和箱体81。滑道100的内部具体结构已经在前文进行过详细描述,因而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主要介绍箱体81的具体结构和滑道100的安装、拆卸过程。本实施例中的致动部322为紧固螺钉,对应的通道孔312为螺纹孔。
箱体81包括顶板811、底板813、中间隔板812以及外围板。需要说明,如果机箱只需要容纳一层拉手条单板时,是不需要设置中间隔板812的,如果机箱需要容纳多层拉手条单板时,设置多个中间隔板812。顶板811的底侧设置有两排抽桥91,其具体结构请参看图9。
滑道100在插入箱体81之前,首先将紧固螺钉322拧松,两个张合瓣43还原到闭合状态,即勾缩到滑道100两侧面的内侧。将呈上述状态的滑道100沿着顶板811底侧的两排抽桥91推进,即如图8所示状态。当滑道100完全推入箱体内部后,用螺丝刀将紧固螺钉322拧紧几个丝扣的距离。前面根据图5至图7三个状态图已经详细介绍过卡扣部321在紧固螺钉322推动作用下如何运动,因此这里只简要叙述。随着紧固螺钉322的逐渐拧紧,两个张合瓣43以转轴42为轴心转动张开,当紧固螺钉322拧紧到最大限度,即张合瓣43已经张开最大角度时,停止紧固螺钉322的继续推动。此时该机箱装置就变成图9所示状态,即图8所示机箱装置的安装完毕的结构示意图。
可以看出,当张合瓣43完全张开后,其向外侧弯曲的斜面状末端431卡固于一个倒立状的抽桥91中,可以参看图10所示的A部位放大结构示意图。抽桥91是设置于箱体81顶板811的底部,从图中只能看到一侧抽桥,实际在滑道100的另一侧也设置了一排抽桥91,这两排抽桥91是并列放置,他们中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滑道100宽度,因此在滑道100初始插入箱体81时就是沿着这两排抽桥之间的空间推进的,换而言之,设置于顶板811底部的这两排抽桥91在滑道安装时起到了导向作用。
此外,由于滑道100进入箱体81的过程中,两个张合瓣43处于闭合状态,其在紧固螺钉322推动下逐渐张开,在张开最大限度时,张合瓣43的斜面状末端431扣在了一个抽桥91上,而且紧固螺钉322顶住顶触片41使得张合瓣43不能收回,即卡固在该抽桥上。请参看图11所示的固定机构32卡固在抽桥91上的整体状态结构图。可以看出,在张合瓣43完全张开后,抽桥91又起到了限位作用。进一步,抽桥91实际起作用的是与末端431接触的那个边,因此抽桥91的具体结构就有多种多样,甚至可以只是一个片状结构,可以将满足上述限位作用的结构(如抽桥)统称为限位部。限位部可以直接通过顶板811冲压而成,无需任何额外模具,生产过程十分简单。此外,如果中间隔板812的下层也同样用于插设拉手条单板,那么也在中间隔板812的底侧设置限位部,具体方法和顶板811相同,因而不再赘述。
当滑道需要从箱体81中拆卸下来时,只需将紧固螺钉322拧松,由于张合瓣43的末端431是成斜面状,因此在没有紧固螺钉322的推动力下,张合瓣43很容易从抽桥91中滑出。所以,工作人员在将紧固螺钉拧松后,只须将滑道100向外轻轻拽出,即可使得张合瓣43末端431脱离抽桥91,张合瓣43收缩到滑道100两侧面的内侧,即基本呈闭合状态。此外,如果抽桥91是一个簧片,在拧松紧固螺钉322后即使不向外拉,张合瓣43也会在簧片的反向弹力作用下,自动恢复到闭合状态。
通过上述记载可知,本发明公开的滑道固定机构不仅占用箱体内部非常少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能够容纳更多数量的拉手条单板,而且安装、拆卸也非常方便。此外,与滑道的张合瓣配套、起限位作用的限位部生产简单,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成本。
上述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滑道,包括滑体机构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以及推动所述张合结构张开的致动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还包括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嵌设于张合结构中靠近致动部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还包括顶触结构,所述顶触结构固接于张合结构靠近致动部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结构包括第一张合瓣和第二张合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合瓣和第二张合瓣的末端呈向外侧弯曲的斜面状。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张合结构从闭合到张开的过程中,所述致动部触接卡扣部顶端。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部设置于滑体机构的前面板。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部为直体式紧固螺钉。
9.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连接于滑体结构的顶部或底部。
10.一种机箱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滑体机构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以及推动所述张合结构张开的致动部;所述箱体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对应的限位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结构的末端卡固于所述限位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机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设置于箱体顶板和/或中间隔板底侧,为所述板件冲压而成的抽桥。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结构包括第一张合瓣和第二张合瓣,所述张合瓣的末端呈向外侧弯曲的斜面状。
14.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还包括转轴结构,所述转轴结构嵌设于张合结构中靠近致动部的一端。
15.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机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还包括顶触结构,所述顶触结构固接于张合结构靠近致动部的顶端。
16.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连接于滑体结构的顶部或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道,包括滑体机构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以及推动所述张合结构张开的致动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机箱装置,包括箱体和设置于箱体内部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滑体机构和设置于其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具有张合结构的卡扣部,以及推动所述张合结构张开的致动部;所述箱体设置有与所述卡扣部对应的限位部。
文档编号H05K5/00GK2877203SQ20062001267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李柏根 申请人:杭州华为三康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