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8184408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保护膜,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节省保护膜损耗的表面加 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演变与时代的进步,各家厂商皆在自家产品的外观装饰上代表 本身的商标或是一些图案。因此一般物体表面会先经过表面加工处理(例如镭 雕),来达成各式各样的外观装饰。在作业过程中,为了避免物体表面损伤而使 产品报废,所以在物体进入生产线之前,会在物体表面上贴附一张保护膜。已知方法的步骤首先会在物体表面上贴附一张保护膜,之后,再将物体投 入生产线。接着,将保护膜整张撕下,以进行表面加工。最后,待表面加工作 业完成后,将物体表面擦拭干净,再贴附上另一张新的保护膜。因此,在传统作法中,由于在表面加工进行之后,撕下的保护膜可能会因 为巻曲,或者在撕下过程中粘附灰尘等不明原因,使保护膜无法回收再利用,而造成保护膜的损耗。因此,物体在进入生产线的过程至少需耗费两张保护膜 一张为投入生产线前贴附,另一张为表面加工完成后贴附。如此一来,不仅浪 费保护膜,亦需额外投入人力来进行表面加工后贴附保护膜的动作。并且由于 人为贴附动作,使得物体表面损伤的机率增大。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膜,利用至少一条预裁切线以掀起此保护膜的部份表 面,且掀起的保护膜部份表面可再贴附回去,因此可节省保护膜使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表面加工方法,其中掀起的保护膜部份表面可再贴附回去, 因此表面加工后不需额外增加人力来贴附另一张保护膜,以节省人力开销。本发明提出一种保护膜,此保护膜的表面至少具有一条预裁切线。而此预 裁切线是用于撕起或折叠此保护膜的表面,以掀起此保护膜的部分表面,并露 出此保护膜的贴附物体的部分表面。另外,掀起的保护膜部分表面可贴附回露出的贴附物体部分表面。本发明提出一种表面加工方法,此方法首先使用一张保护膜贴附至物体上, 且此保护膜的表面至少具有一条预裁切线,而每一条预裁切线是用于撕起或折 叠保护膜的表面。接着利用预裁切线来掀起保护膜的部分表面,并露出物体的 部分表面。然后对露出的物体部分表面进行表面加工。最后,将掀起的保护膜 部分表面贴附回露出的物体部分表面。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上述的保护膜的表面 具有一条第一预裁切线以及一条第二预裁切线。第一预裁切线是用于撕起保护 膜的表面,而第二预裁切线则用于折叠保护膜的表面。其中每一条预裁切线包 括至少 一个切口以及至少 一个连接处交错排列着。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上述的第一预裁切线 的切口长于第一预裁切线的连接处,而第二预裁切线的切口则短于第二预裁切 线的连接处。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述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上述的第一预裁切线 的切口皆大于一个预设值,而第二预裁切线的切口则皆小于此预设值。而上述 的第一预裁切线的连接处皆小于一个预设值,且第二预裁切线的连接处则皆大 于此预设值。依照本发明的 一 实施例所述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其中每一条预裁切线 皆短于保护膜的长度。且上述的预裁切线组成保护膜部分表面的边界。另外, 上述的预裁切线亦可与保护膜的部分边缘共同组成保护膜部分表面的边界。本发明因利用至少一条预裁切线以掀起此保护膜的部份表面,且掀起的保 护膜部份表面可再贴附回去,使得保护膜能够重复利用。因此表面加工后不需 额外增加人力来贴附另一张保护膜,除了可节省保护膜使用量之外,还可节省 人力,使成本降低。另外,由于表面加工后不需再贴附一张新的保护膜,进而 可避免人员直接接触物体表面而造成损伤,减少人为损伤的机率。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 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困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表面加工方法流程图。图2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保护膜示意图。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另一保护膜示意图。图4A及图4B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表面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避免物体在作业过程中物体表面遭受损伤,因此在作业前会先贴附一 张保护膜。而由于在表面加工后,保护膜因为前述的种种因素而不能再利用, 进而造成保护膜的损耗。因此本发明利用了预裁切线来使得保护膜能够重复使 用。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为明了,以下特举实施例作为本发明确实能够据以 实施的范例。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表面加工方法流程图。请参照图1, 此表面加工方法首先使用一张保护膜贴附至物体上(步骤SllO),且此保护膜 的表面至少具有一条预裁切线,而预裁切线是用来撕起或折叠保护膜的表面, 以掀起此保护膜的部分表面,并露出此保护膜的贴附物体的部分表面。另外, 掀起的保护膜部分表面可贴附回露出的贴附物体部分表面。换言之,即是利用至少一条预裁切线来形成一个掀起部位,且每一条预裁 切线包括至少一个切口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处交错排列着。另外,用来撕开的预 裁切线的切口需长于其连接处,以方便撕开;另一方面,用来折叠的预裁切线 则是为了方便将保护膜的部分表面往掀开方向折叠,以防止保护膜翘曲而影响 表面加工,因此无需撕开,所以其切口则需短于其连接处,以避免折叠用的预 裁切线被撕开。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条预裁切线皆短于保护膜的长度,使得预裁切线在撕 开后仍与保护膜有连结,以方便再贴附回来。另外,上述的预裁切线为组成保 护膜部分表面(即掀起部位)的边界。且上述的预裁切线亦可与保护膜的部分 边缘共同组成保护膜部分表面(即掀起部位)的边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膜制造时,预裁切线的切口只限于切透此保护膜, 并不需切透保护膜背面的离行纸,以方便要贴附的时候容易从离行纸上撕下保 护膜。此外,由于预裁切线的切口及连结处为交错排列,因此在将整张保护膜 贴附至物体上时,保护膜仍旧是完整的一张,并无撕裂的痕迹,因此并不影响 将保护膜贴附至物体上的速度及效果。举例来说,如图2所示,其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保护膜示意图。 使用两条预裁切线, 一条预裁切线用来撕起保护膜的部分表面,而另一条预裁切线则用来折叠保护膜的部分表面。保护膜210利用预裁切线211、预裁切线 212以及保护膜部分边缘来掀起保护膜210的部分表面。而用来撕开的预裁切 线211的切口 (实线)皆大于一个预设值,而用来折叠的预裁切线212的切口 则皆小于此预设值。另外,用来撕开的预裁切线211的连接处(实线间的空白 处)亦皆小于一个预设值,而用来折叠的预裁切线212的连接处则皆大于此预 设值。此预设值可视实施状况来决定,例如根据保护膜210大小及厚度来推算 出一个预设值,使得欲撕开处可以轻易撕开,而欲折叠处则不会容易就被撕开。 另外,折叠的预裁切线需要与否,亦视实际状况而定。举例来说,若保护 膜210较薄,则便不需折叠的预裁切线212,只需利用撕开的预裁切线211以 及保护膜210的部分边缘来掀起保护膜210的部分表面即可。因为保护膜210 很薄,所以可往保护膜210的部分表面掀开方向压一折线,使保护膜210不会 轻易的弹回来。预裁切线的数量则依照实际需求来决定,在此并不限制其数量,以下再以 另一实施例说明。图3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另一保护膜示意图。请 参照图3,保护膜310利用了三条预裁切线,其中预裁切线311及预裁切线312 是用来撕起保护膜的部分表面,而预裁切线313为用来折叠保护膜310的部分 表面,以避免表面加工时,保护膜310弹回来而造成报废。因此,在进行表面 加工时,不需撕下整张保护膜310,只要撕起预裁切线311以及预裁切线312 即可掀开保护膜310之部分表面,待表面加工完成后再将掀开的部分表面贴回 去。而预裁切线311及预裁切线312的设计原理与前述实施例的预裁切线211 相同,预裁切线313的设计原理则与前述实施例的预裁切线212相同,故不在请继续参照图1,当贴附保护膜完成后,接着,便利用预裁切线来掀起保 护膜的部分表面(步骤S120),以露出物体的部分表面。例如利用一欲撕开的 预裁切线、保护膜的部分边缘以及一欲折叠的预裁切线来形成一个开窗部分, 以掀起保护膜的部分表面。然后,便可对露出的物体部分表面进行表面加工(步 骤S130),例如使用镭雕来达成各式各样的外观装饰。最后,便将掀起的保护膜部分表面贴附回露出的物体部分表面(步骤S140)。 换言之,将进行表面加工后的物体擦拭干净后,便可将掀起的保护膜部分表面 再贴附回去。由于预裁切线并未超过保护膜长度,因此在掀开保护膜的部分表 面尚与此保护膜有所连结,只需将掀开的部分表面贴附回来即可。以下即根据上述原理,再举一实施例说明。图4A及图4B是依照本发明一 实施例所绘示的表面加工示意图。在表面加工前的图4A,利用保护膜上的两条 预裁切线来撕起,而利用一条预裁切线来折叠,因此可掀起保护膜的部分表面。 而在表面加工后的图4B,便将掀起的部分表面重新贴附回去。如此一来只需使 用一张保护膜即可,节省了保护膜使用量,进而减少成本。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至少具有下列优点1. 本发明的保护膜能够在撕开后还能重新贴附,以重复利用保护膜,进而 节省保护膜使用量,使成本降低。2. 由于本发明的表面加工方法只需贴附一张保护膜,因此不需额外增加人 力来贴附另一张新的保护膜,以节省人力开销。3. 本发明的表面加工方法由于不需再增加人力来贴附另一张新的保护膜, 因此可减少直接接触物体表面的人员,以降低人为损伤的机率。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保护膜,该保护膜的表面具有至少一预裁切线,以掀起该保护膜的部分表面,露出该保护膜的贴附物体的部分表面,掀起的该保护膜部分表面可贴附回露出的该贴附物体部分表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保护膜的表面具有第一预 裁切线以及第二预裁切线,该第一预裁切线用于撕起该保护膜的表面,该第二 预裁切线用于折叠该保护膜的表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预裁切线包括交错 排列的至少一个切口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处。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裁切线的切口长于 该第一预裁切线的连接处,该第二预裁切线的切口则短于该第二预裁切线的连 接处。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裁切线的切口皆大 于一预设值,该第二预裁切线的切口皆小于该预设值。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裁切线的连接处皆 小于一预设值,该第二预裁切线的连接处皆大于该预设值。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每一上述预裁切线皆短于该 保护膜的长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预裁切线组成该保护膜 部分表面的边界。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上述预裁切线与该保护膜的 部分边缘共同组成该保护膜部分表面的边界。
10. —种表面力a工方法,包4舌使用一保护膜贴附一物体之上,其中该保护膜的表面具有至少一预裁切线; 沿上述预裁切线,掀起该保护膜的部分表面,露出该物体的部分表面; 对露出的该物体部分表面进4亍一表面加工;以及 将掀起的该保护膜部分表面贴附回露出的该物体部分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保护膜及表面加工方法。此方法是利用至少一条预裁切线以掀起此保护膜的部份表面,且掀起的保护膜部份表面可再贴附回去,使得保护膜能够重复使用。因此,表面加工后,便不需再额外增加人力来贴附另一张保护膜。如此一来,不仅可节省保护膜使用量使成本降低,并且可节省人力。
文档编号G12B17/08GK101261883SQ20071003792
公开日2008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8日
发明者娜 周 申请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