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551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利用加热件烹饪食物的烹饪器具。更具体地,本 申请的目的在于一种待设置于烹饪器具的加热件后面的反射体(reflector)。
背景技术
现有多种类型的烹饪装置,例如微波炉、烤炉,以及炉具或炉灶。通 常,炉具或炉灶通过使用炉头加热烹饪容器来加热容纳在该烹饪容器中的食 物。
电炉灶(electric cooktop)大体上包括玻璃板,在该玻璃板上放置烹 饪容器;至少一个加热件,设置在玻璃板下方并且利用电能工作;以及反射 体,其设置成位于加热件后面并围绕该加热件,用以反射由该加热件发出的 热和辐射。
通常,这些在电炉灶内使用的加热件发出伴随有光的热。位于加热件上 方的玻璃板通常由能够使由加热件输出的光透过的材料制成。因此,由加热 件输出的光经由玻璃板传递到炉灶的外部,使得使用者能够观察到这种光。 这有助于使用者确认这些加热件正在工作。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某些相关技术的炉灶中,玻璃板的直接位于加热件上方的部分可被照 射,以使得玻璃板的某些部分被照亮而其余部分保持暗黑。因此,使用者可 能觉得玻璃板未被均匀地加热。换言之,即使玻璃板被加热器充分地加热,但由于来自加热器的光仅显示为狭窄的环形,使用者仍可能觉得加热器的功 率不足。此外,使用者可能认为玻璃板的暗黑部分未被加热。由于使用者可 能会将手放在玻璃板的暗黑部分上,这就增大了发生意外的风险。
相关技术的炉灶还可能由于从现有炉灶的反射体反射的热和光仅聚集 在玻璃板的选定部分上,而使玻璃板的局部部分被过度加热。此外,由相关 技术的炉灶的加热器产生的热和光可能被从反射体反射回到加热器自身。因 此,加热器可能发生过热并被损坏。另外,由于相关技术的炉灶的反射体的 效率相对较低,因此相关技术的炉灶在热效率和响应性方面并不能使消费者 满意。
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板,该板上放置待加热 的物体;安装在板下方的加热器;以及反射体,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加热器下 方,其中反射体将从加热器发出的热和光朝向板反射,并且其中反射体产生 待形成在板上的、加热器的多个影像。
而且,反射体可包括一反射面,该反射面包括两个具有不同曲率的部分, 其中这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在板上形成加热器的单独的影像。
另外,这两个部分的曲率中心可位于反射面的与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同时,反射体可包括一反射面,该反射面包括三个具有不同曲率的部分, 其中这三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在板上形成加热器的单独的影像。
而且,这三个部分的曲率中心可位于反射面的与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而且,反射体可包括位于加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 以及位于加热器的第二侧的第三反射面。
该第三反射面可为弓形,并且第三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二反射面的 与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同时,反射体可包括位于加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面,以及位于加 热器的第二侧的第二反射面。
而且,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可为弓形。
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 与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反射体可包括位于加热器下方的过热防护部,并且其中该过热防护部防止热被直接朝着加热器向回反射。 而且,加热器可为环形。
反射体可以包括朝向环形加热器的中央突出的穹顶(dome)。 而且,穹顶的顶部可位于加热器上表面的上方。 而且,在穹顶上可形成有至少一个凸形带状部(band)。 在穹顶上可形成有多个同心的凸形带状部,并且其中每个凸形带状部在 板上形成环形加热器的单独的影像。
加热器的直径可约为反射体直径的0.5到0.8倍。
而且,加热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可位于反射体总高度的约0.4到0.8倍的 高度处。
而且,穹顶的高度可约为反射体总高度的0.5到0.9倍。 而且,穹顶的直径可约为加热器直径的0.5到0.9倍。 同时,加热器可包括第一加热器,并且反射体包括第一反射体,并且还 包括安装在板下方的第二加热器;以及第二反射体,其至少部分地安装在 第二加热器下方,其中第二反射体将从第二加热器发出的热和光朝向板反 射,并且其中第二反射体产生待形成于板上的、第二加热器的多个影像。 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可独立地工作。
而且,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可为环形,并且其中第二加热器围绕第 一加热器。
第一反射体可包括位于第一加热器的中部下方的第一穹顶状反射面; 以及至少部分地位于环形的第一加热器周缘外侧的第二反射面。
第二反射体可包括位于第二加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面;以及位于 第二加热器的第二侧的第二反射面。
而且,第二反射体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均可为弓形。
第二反射体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位于第一反射面和 第二反射面的与第二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碳加热器发出且透过玻璃板的热谱(thermal spectrum) 要比由现有技术的康泰尔加热器(kanthal heater)或卤素加热器发出的热谱 更宽。因此,在碳加热器的情况下,穿过玻璃板直接加热食物或烹饪容器的辐射能更大,从而能够提高效率。
而且,在炉头的玻璃板上形成加热器的多个影像,从而使玻璃板能够被 更均匀地加热,因此使用者将会相信玻璃板的表面被均匀地加热。如此,提 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使产品更具有吸引力,并防止了意外的发生。
另外,过热防护部确保了从反射体反射的热不会在加热器处被直接向回 反射,使得可以防止加热器过热。
此外,当在炉头中安装多个加热器时,热量和热生成区域能够被更好地 控制,进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 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是示出具有烤炉和电炉灶的炉具的立体图2是示出可安装在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中的炉头的一个实施例的分解 立体图3和图4是当反射体为平的时的炉灶的炉头的剖视图和平面图; 图5和图6是当反射体的中央具有穹顶时的炉头的剖视图和平面图; 图7和图8是当反射体的中央具有穹顶、并且在加热件下方的穹顶上形 成突起部(projections)时的炉头的剖视图和平面图; 图9是炉头结构的剖视图10和图11是当如图9所示的反射体设置在加热件下方时的炉头的剖 视图和平面图12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炉头的立体图13是图12中的炉头被沿剖面线I-I线剖切的剖视图14是示出借助图13所示的炉头形成在玻璃板上的图案的平面图15是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炉头的平面图;以及
图16是图15的炉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是具有电炉灶的炉具的立体图。炉灶(C)设有多个炉头(burner)100a、 100b、 100c及100d。另外,该炉具还可包括烤炉(O),借助设置在 炉灶(cooktop) (C)下方的门(d)来打开与关闭该烤炉(O)。烤炉(O) 可设有利用电能工作的加热器,以及将微波辐射到烤炉(O)的烹饪室中的 磁控管。控制面板P包括用于控制烹饪器具的控制器。
虽然这里示出了炉具,但是炉灶的炉头也可作为独立的产品提出。这种 炉头也可置入到厨房餐桌中以方便使用者使用。
炉灶(C)的上表面设有玻璃板110。玻璃板110可由玻璃、陶瓷或其
它类似的材料制成。板iio上的指示线可用于告知使用者位于下面的加热件
的位置。板110可形成为不带有凸出的隆起或凹陷的平面,以使其容易清洗。 在板110的下方设有多个炉头100a、 100b、 100c及100d。上述多个炉 头100a、 100b、 100c及100d可形成为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尺寸/形状,以便可 以使用不同尺寸的容器来烹饪食物。所述炉头中的至少一个炉头可以为长形 的,以便有效地加热长形的烹饪容器。尽管炉头100a、 100b、 100c及100d 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是迥异的,但这些炉头的基本结构大体相同。
图2示出了将被设置在炉灶的玻璃板下方的炉头的第一实施例。在下文 中,为了便于说明,将炉头100a、 100b、 100c及100d统称为炉头100。炉 头100包括产生热的加热器120,以及将从加热器120发出的热和光反射到 玻璃板110的反射体200。
优选地,加热器使用由电能加热的电气元件。在优选实施例中,可使用 碳加热器。碳加热器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由碳形成的电阻加热件位于气密 的石英管的中央。石英管的两端被最终加工为具有气密性,并且加热件通过 连接器电连接至炉头的外部电极。石英管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以防止碳电阻 加热件的氧化。
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加热件优选地形成为圆形或马蹄形()。这种形状 也与典型的烹饪容器的形状相对应。但是,加热件不局限于这些形状,并且 可形成为直杆形或卵形。因此,对加热件的形状并无限制。
反射体200形成为围绕加热件120的周围,以使反射体能够将由加热件 120产生的光和热向上反射到玻璃板110。例如,反射体200可由铝及其它 的反射材料形成。反射体可经过特殊处理,例如硬面处理(hard face process), 以提供高的耐热性和反射率。如图2所示,围绕反射体200的底面和侧面的基板(baseplate) 140可 设置在反射体200的下方。基板140用作炉头100的壳体,并用于防止从反 射体200传来的热被传递到烹饪器具的其他部位及该烹饪器具的外部。
加热件120的两端可露在反射体200和基板140的外侧,以使它们能够 连接到接线端。温度调节装置(thermostat) 160可用于防止加热器120过热。 温度调节装置160的操作杆161可在穿过反射体200之后设置在反射体200 内部。如果加热器120变得过热,则操作杆161操控温度调节装置160以停 止向加热器120供电,使得能够有效地防止加热器因过热而被损坏。
同时,如图2所示,炉头100设有一个或多个支撑件150。这些支撑件 150支撑加热件120,以使加热件120与反射体200隔开,并使加热器120 不会向下垂。
当向加热器120供电时,加热器产生光和热。 一部分光和热被直接漫射 到玻璃板。其余的大部分光和热通过反射体200被反射,从而使所述光和热 基本上全部被导向玻璃板110。
被导向玻璃板110的热和光中的一部分穿过玻璃板,直接加热放置在玻 璃板上的烹饪容器和/或食物。其余的热和光则加热玻璃板,从而使放在玻璃 板110上的烹饪容器和/或食物借助于热传导而被加热。
玻璃板110由具有一定透明度的材料制成。因此,使用者可观察到加热 器120的一个或多个影像,这些影像通过直接来自加热件的光和被从反射体 200反射的光而形成在玻璃板110上。加热器120在玻璃板110上的影像使 得能够确定加热器120是否处于工作中以及玻璃板100是否被加热到一定的 程度。
如果加热器的影像占据了玻璃板110的较宽区域,或者这些影像形成在 若干位置上,则使用者会觉得有若干加热器被使用,加热器的功率是充足的, 并且玻璃板110被均匀地加热。为了获得这些效果,反射体形成为在多个位 置处将来自加热器的光和热反射到玻璃板上,以便在玻璃板上形成加热器的 若干影像。
如图3和图4所示,当反射体200a具有竖直的侧壁和平的底面时,在 玻璃板上形成加热件的一个影像llla。因此,使用者仅能观察到一个影像。 如上文所述,如果使用者只看到加热件的一个影像,则使用者可能认为加热件不具有足够的加热功率,并认为来自加热件的热未被均匀地分配。
在下文描述的多个实施例中,反射体利用倾斜的表面沿若干方向反射
光,以便能够在玻璃板110上形成加热器的若干影像。在优选实施例中,反
射体包括相对于玻璃板倾斜而非竖直的侧部。更特别地,反射体的靠近加热
器侧部的表面可形成一弧形(arc),该弧形的曲率中心位于反射体背后。换 言之,反射体的侧表面可以呈凸形。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器120呈环形。反射体的底部中央 可形成有朝着加热器中央的空间向上突起的穹顶210b。在此实施例中,穹顶 的顶部高于加热器的顶部。
穹顶的下周缘具有凸出地朝向加热器120突起的第一带状部。反射体的 侧壁220b向下及向内倾斜以形成凹面形状。此外,优选地,反射体的侧壁 220b与其底部相连之处是圆的,而非成角度的。注意,沿穹顶的下周缘形成 的第一带状部212b形成了具有与反射体的邻近部分斜度不同的反射面。
利用如图5所示的反射,在玻璃板上形成了加热器120的四个影像,如 图6所示。最亮的第一影像lllb通过从加热器120直接发出的光形成。显 现在第一影像lllb内侧的第二影像112b和第三影像114b借助于穹顶210b 的侧面形成。最后,显现在第一影像lllb和第三影像114b外侧的第四影像 116b借助于反射体220b的侧面形成。由于光被反射体的多个不同的反射面 反射,因此在玻璃板上形成多个影像。
图7和图8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反射体形成加热器的更多个影像。 与上文所述的实施例类似地,反射体的底部的中央可形成有凸出地突起的穹 顶210c。沿穹顶210c的下周缘形成第一带状部212c。反射体的周缘的表面 220c倾斜并具有凹面形状。穹顶210c的上端具有比图5和图6中实施例的 穹顶210b的上端更平缓(更浅)的圆形上表面。因此,该实施例中的穹顶 的顶部与加热器120的上表面近似平齐。而且,穹顶210c的上表面的大部 分呈弧形形状。第一带状部212c凸出地形成为具有弧形的截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反射体的底部上,直接在加热器120的下方设 置过热防护部230。过热防护部230在穹顶210c和侧部220c之间从反射体 200c的底部突出。如从上方观察,过热防护部230围绕穹顶210c。如图7 中所示,过热防护部230的两侧为凹入的。在本实施例中,在玻璃板上形成加热器的五个影像。第一影像111C、第
二影像112c、第三影像114c及第四影像116c借助于上文中结合图5和图6 所示的实施例描述的反射体的多个部分形成。第五影像115c形成于第三影 像114c的内侧。第五影像115c借助于穹顶210c的圆形上端形成,并且通过 将穹顶的上端设置在与加热器的上端同一高度处而进一步形成。
如图8所示,加热器120的影像并不会借助于过热防护部230形成,这 是因为过热防护部230直接设置在加热器120的下面。过热防护部230并不 形成加热器的另外的影像,而是将从加热器120向下漫射的光反射到其它方 向,以防止加热器120的下表面被由反射体反射回的光加热。如此,防止了 加热器120过热,并且提高了炉头的效率。另外,过热防护部230可使得邻 近第一影像lllc的第二影像112c和第四影像116c更亮且更清晰。
图9示出了具有替代的反射体结构的炉头的另一个实施例。反射体200 的底部205的中央包括穹顶210。如从上方观察,穹顶210位于加热器120 的中部。穹顶210的侧面可设有多个同心的带状部212、 213及214,每个带 状部均呈凸起的形状。带状部212、 213及214具有弧形截面,并且它们被 从穹顶210的下部到穹顶的上部设置。
另外,反射体的内周缘的反射面220可相对于玻璃板110倾斜,并且该 反射面可具有朝向加热器120突出的凸起形状。换言之,该弧的曲率中心(C) 位于与加热器120相反的一侧。
第一带状部212可沿穹顶210的下周缘设置。第二带状部213设置在第 一带状部212的上方,第三带状部214设置在第二带状部213和穹顶210的 上端之间。穹顶210的上端可平滑且圆滑地形成,并且穹顶210的上表面设 置在加热器12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优选地,位于高度H3处的穹顶210 的上端215被设置成比位于高度H2处的加热器的中心更高。
优选地,加热器120的直径D2与反射体200的直径Dl之比近似为0.5 到0.8。优选地,加热器120的中心的高度H2与反射体的总高度H1之比近 似为0.4到0.8。优选地,穹顶H3的高度与反射体700的总高度H1之比近 似为0.5到0.9。而且,优选地,穹顶210的直径D3与加热器120的直径 D2之比近似为0.5到0.9。此处,对穹顶210的直径D3的测量未将第一带 状部212包括在内。虽然图9中并未示出过热防护部230,但反射体的底部可设有与图7所 示的过热防护部相似的过热防护部230。
如图11所示,图9所示的反射体在玻璃板上产生加热器的六个影像。 第一影像111借助于从加热器120直接发出的光形成。刚好显现在第一影像 111内侧的第二影像112借助于第一带状部212形成。显现在第二影像112 内侧的第三影像113借助于第二带状部213形成。显现在第三影像113内侧 的第四影像114借助于第三带状部214形成。显现在第四影像114内侧的第 五影像115借助于穹顶210的上端形成。最后,显现在第一影像lll外侧的 第六影像116借助于凸形侧面220形成。
当加热器的六个影像形成于玻璃板上时,使用者会认为存在有比安装在 炉头100中的单个加热器更多的加热器,并且使用者会更容易相信玻璃板110
被均匀地加热。事实上,由于从加热器120漫射(diffUse)的光和热被聚集 在玻璃板IIO上的若干分散的位置处,因此玻璃板IIO会被更加均匀地加热。
图12到图14示出了具有两个加热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炉头包括第一加 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第一加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均可以为上 述的碳加热器。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为环形或 马蹄形()。此处,第一加热器320设置在炉头的中央,第二加热器420设 置在第一加热器320的外侧并与第一加热器320同心。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能够被独立地控制。 换言之,第一加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可以同时工作,或者可以仅使用 一个加热器。这使得可以获得烹饪所需的合适的功率,并且使用者能够控制 所用的热以及炉头的热生成区域。
由于通常仅需使用小型烹饪容器来烹饪少量的食物,因此,优选的是将 炉头设计成使其能够有效地加热小型烹饪容器。同时,如果必要的话,炉头 必须能够加热大型烹饪容器。
为满足上述的要求,第一加热器320的功率可被设计成高于第二加热器 420的功率。优选地,第一加热器可被设计成用于提供炉头的总热量的60%, 而可将第二加热器设计成用于提供炉头的总热量的另外40%。因此,当使用 小型烹饪容器烹饪食物时,即使当仅有第一加热器320工作时,也能获得足 够的功率。当必须使用大型烹饪容器烹饪食物时,第一加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均工作,从而使得能够获得烹饪大量食物所需的大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反射体被设置在多个加热器的下方。第一反射体300 被设置在第一加热器320的下方以将来自第一加热器320的光和热反射到玻 璃板110。第二反射体400被设置在第二加热器420的下方以将来自第二加 热器420的光和热反射到玻璃板110。第一反射体300和第二反射体400可 由如铝材料形成,并且可经过特殊处理(例如,硬面处理等)以提供高的耐 热性和反射率。
在第一加热器与第一反射体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加热器支撑件 350,在第二加热器与第二反射体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加热器支撑件 450,以防止第一加热器320和第二加热器420下垂,并保持第一加热器320 和第二加热器420的位置。
第一反射体300包括第一反射面332,其反射漫射到第一加热器320 的一侧的热和光;以及第二反射面333,其反射漫射到第一加热器320的另 一侧的热和光。由于第一加热器320为环形,因此第一反射体300的底部中 央可形成为具有朝向第一加热器320的中央突出的穹顶330。形成第一反射 体300的内周缘的侧壁可形成第二反射面333。侧壁可相对于玻璃板110倾 斜并且呈凸形。此外,该反射面可具有一个以上的斜度。优选地,第一反射 面332和第二反射面333均相对于玻璃板110倾斜。
第一反射体300可以与上文参考图5和图11所描述的反射体基本上相 同,因此省略对其详细的描述。
如图12和图13所示,由于第二加热器420以环形形状形成在第一加热 器320的外周缘处,所以第二反射体400同样可以环形形状形成并围绕第一 反射体300的外周缘设置。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体和第二反射体可以 是分离的,或者至少分离地形成。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反射体和第二反射 体可以是同一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当第一反射体300和第二反射体400为分 离地形成时,其制造更为简单并且极少产生制造缺陷。当第一反射体300和 第二反射体400为一体地形成时,制造缺陷则更为常见。
第二反射体400包括第三反射面432,其反射漫射到第二加热器420 的一侧的热和光;以及第四反射面433,其反射漫射到第二加热器420的另 一侧的热和光。第三反射面432和第四反射面433可具有类似于第一反射面332和第二反射面333的形状并且可以相对于玻璃板110倾斜。
优选地,第三反射面432和第四反射面433并不形成为具有恒定的斜度 (slope)。相反地,它们形成为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斜度。为此,第三反射 面432和第四反射面433可形成为朝向第二加热器420突出,因此它们呈凸 形。可替代地,它们可形成为具有不同斜度的弯曲的反射面。
同样地,第二反射体400的底面可设有上文中结合前述实施例描述的过 热防护部。
图14示出了通过本实施例在玻璃板上形成的加热器的影像。第一影像 511借助于从第一加热器320直接发出的光形成。显现在第一影像511内侧 的第二影像512借助于第一带状部334形成。显现在第二影像512内侧的第 三影像513借助于第二带状部335形成。显现在第三影像513内侧的第四影 像514借助于第三带状部338形成。显现在第四影像514内侧的第五影像515 借助于穹顶330的上端形成。显现在第一影像511外侧的第六影像516借助 于第一反射体300的第二反射面333形成。
第七影像611借助于从第二加热器420直接发出的光形成。显现在第七 影像611内侧的第八影像612借助于第二反射体400的第三反射面432形成。 最后,显现在第七影像611外侧的第九影像613借助于第四反射面433形成。
虽然炉头B仅具有两个加热器320和420,但是加热器的多个影像借助 于第一反射体300和第二反射体400的多个反射面被显示在玻璃板110上。
在需要更大的加热功率的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三加热器 (未示出)和第三反射体(未示出)。第三加热器将比第二加热器420更大, 但第三加热器将具有与第二加热器420近似相同的形状。类似地,第三反射 体将与第二反射体相似。当第二加热器与第三加热器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
并且第二反射体与第三反射体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时,将使设计和制造成本 保持为较低,并使生产率提高。
虽然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具有圆形和环形的反射体,但是替代实施例可具 有其它形状的反射体。
图15和图16示出了当加热器形成为直形时的炉头。该实施例的炉头包 括玻璃板110(参见图1),多个设置在玻璃板110下方的直的加热器720, 以及将加热器720的热和光反射到玻璃板100的反射体。反射体700形成为适于将来自这些加热器720的光反射到玻璃板110,以便在玻璃板110上形 成每个加热器元件的多个影像。
反射体700在加热器元件720的侧部处形成有反射面730。这些反射面 730相对于玻璃板110倾斜。为了形成加热器元件720的多个影像,所述反 射面成形为弧形并朝向加热器元件720突出,并且这些反射面能够形成为具 有不同的斜度。换言之,这些反射面730呈凸形。能够理解的是,无论加热 器元件720的形状如何,反射体700均可被形成为使得能够在玻璃板110上 形成加热器的多个影像。
与现有技术的灯式加热器(lamp heater)相比,上文所述的碳加热器输 出大量的热。自加热器产生的一部分热透过玻璃板110,以直接加热放置在 玻璃板110上的食物或烹饪容器。其余的一部分热加热玻璃板110,而被加 热的玻璃板IIO通过热传导间接地加热烹饪容器。
工业实用性
通过上文的描述,显而易见地,本发明具有以下几个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碳加热器发出且透过玻璃板的热谱要比由利用现有技术 的康泰尔加热器或卤素加热器发出的热谱更宽。因此,在碳加热器的情况下, 穿过玻璃板直接加热食物或烹饪容器的热辐射能更大,从而能够提高效率。
而且,在炉头的玻璃板上形成加热器的多个影像,从而使玻璃板能够被 更均匀地加热,因此使用者将会相信玻璃板的表面被均匀地加热。如此,提 高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并防止了意外的发生。
另外,过热防护部确保从反射体反射的热不会被直接反射回加热器,使 得可以防止加热器过热。
此外,当在炉头中安装多个加热器时,热量和热生成区域能够被更好地 控制,进而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板,该板上放置待加热的物体;安装在所述板下方的加热器;以及反射体,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加热器下方,其中所述反射体将从所述加热器发出的热和光朝向所述板反射,并且所述反射体产生待形成于所述板上的所述加热器的多个影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一反射面,该 反射面包括两个具有不同曲率的部分,并且所述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在 所述板上形成所述加热器的单独的影像。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两个部分的曲率中心位于 所述反射面的与所述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一反射面,该 反射面包括三个具有不同曲率的部分,并且所述三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均在 所述板上形成所述加热器的单独的影像。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三个部分的曲率中心均位于所述反射面的与所述加热器相反的 一侧。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位于所述加 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面,以及位于所述加热器的第二侧的第三反射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三反射面呈弓形,并且 所述第三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与所述加热器相反的一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 位于所述加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面;以及 位于所述加热器的第二侧的第二反射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 射面均呈弓形。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与所述加热器相 反的一侧。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位于所述加热 器下方的过热防护部,并且所述过热防护部防止热被直接朝着所述加热器向回反射。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加热器为环形。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反射体包括朝向环形的 所述加热器的中央突出的穹顶。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穹顶的顶部位于所述加 热器顶面的上方。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在所述穹顶上形成有至少一 个凸形带状部。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在所述穹顶上形成有多个同 心的凸形带状部,并且每个凸形带状部在所述板上形成环形的所述加热器的 单独的影像。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加热器的直径约为所述 反射体的直径的0.5到0.8倍。
1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加热器的纵向中心轴线 位于所述反射体的总高度的约0.4到0.8倍的高度处。
1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穹顶的高度约为所述反 射体的总高度的0.5到0.9倍。
20.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穹顶的直径约为所述加 热器的直径的0.5到0.9倍。
2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 所述反射体包括第一反射体,并且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板下方的第二加热器;以及第二反射体,至少部分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加热器下方,其中所述第二反 射体将从所述第二加热器发出的热和光朝向所述板反射,并且所述第二反射 体产生待形成于所述板上的、所述第二加热器的多个影像。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能够独立地工作。
23.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均为环形,并且所述第二加热器围绕所述第一加热器。
24.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一反射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加热器的中央下方的第一穹顶状反射面;以及 至少部分地位于环形的所述第一加热器周缘外侧的第二反射面。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二反射体包括 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第一侧的第一反射面;以及 位于所述第二加热器的第二侧的第二反射面。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二反射体的第一反射 面和第二反射面均为弓形。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第二反射体的第一反射 面和第二反射面的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的与所 述第二加热器相反的一侧。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玻璃顶炉具的炉头,包括加热件(320)及反射体(300)。反射体(300)成形为适于将向下发出并到达加热器侧面的热和光向上反射回炉头的玻璃顶。反射体(300)成形为适于在玻璃板上形成加热器的多个影像。如此,确保了玻璃板被均匀地加热。另外,还可令使用者相信存在着比实际安装在炉头上的加热器更多的加热器。
文档编号H05B3/74GK101606431SQ200780051043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
发明者朴炳旭, 李荣峻, 白丞祚, 金亨俊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