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20628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平面旋转机构,尤其指一种可将被支撑物,例如平面监 示器于平面旋转(亦即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时,其一侧边角偶沿着 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
背景技术
按平面监视器,例如液晶监视器、液晶电视或等离子体电视...等,因
具备有质轻、薄化及无辐射线等优点,故己逐渐取代传统的显像管(CRT) 监视器。为使得平面监示器得以站立,其背面由一连接组件将该平面监视 器与一基座连接,且该连接组件与平面监视器间设有一铰炼,使该平面监 视器具有倾斜角度调整的功能。
而为提供平面监视器多样化的观看型式,例如中国于2006年3月8 曰授权公告的CN 1244852C号专利「在倾斜结构方面得以改进的监视器」 (对应于美国第6,822,857号专利为例,该监视包括一监视器主体,其背面 固设有一监视器支架,而一基座组件上方的基座铰炼枢接于一连接组件的 下端,该连接组件的上端具有一主铰炼,其枢接于一主支架,该监视器支 架与主支架以一枢轴部件予以枢接,使该监视器主体及监视器支架由该枢 轴部件可在该主支架上进行平面旋转。由于监视器主体底缘与基座组件间 具有一高度,若该高度小于监视器主体底缘一角隅至枢轴部件的距离,则 在进行平面旋转时,该监视器主体底缘角隅将触及桌面,而有可能损及监 视器主体,而为改善该项严重缺失,该连接组件必须具备高度调整的功能, 以在进行平面旋转,必须先行调整该监视器主体至基座组件间的高度大于 监视器主体底缘角隅至枢轴部件的距离,方能令监视器主体进行平面旋 转。惟随着平面监视器的尺寸越来越大,或长宽比例,例如16: 9的规格, 使得监视器主体底缘角隅至枢轴部件的距离更是大幅地增加,而使得前述 的平面旋转机构难以因应。再者,如美国专利公开第US 2006/0223596号专利即公开一种「旋转 滑动型的移动通讯端装置」,其是由一主体及一滑动件(Slider)所组成,该 主体具有一对导轨,该对导轨是在主体中央部两侧具有不同的曲度及长 度。而该滑动件前面具有一液晶显示屏幕,用以输出不同的视频讯号,该 滑动件背面设有一对耦接凸柱;当该对耦接凸柱沿着对该导轨滑动时,该 滑动件相对于主体的方位直立向改变成水平向。事实上,该专利是以一行 动电话作为实施例,在进行平面旋转时,该滑动件是沿着主体上移并逐渐 倾斜,直到滑移至定位,使滑动件在主体上呈水平向设置。由于该专利并 非用于监视器,因此,其无须考虑监视器本体至基座组件间的高度,且在 旋转滑动时,该滑动件是先行上移,而后旋转,其并无平移的行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被支撑物,例如平面监视器在平面旋转时,不致 使其底缘角隅碰撞桌面,且在旋转过程中,该平面监视器能保持稳定地运 动,不致造成摇晃,乃相关业者亟待克服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以期能克服公 知监视器在平面旋转时,其底缘角隅容易碰撞桌面的严重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 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 一基座; 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 支臂; 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 该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 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以及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 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 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 的前;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 个导柱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 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 互换。
本发明所采取的另一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 其包括 一基座; 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 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固定件一侧边上 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第二及第 三导槽; 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 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
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的前;以及一扭力弹簧, 为一 W型弹性体,其中央部位套接于第一导柱,两外端则固定于该第一 导槽下方两侧,该扭力弹簧的中央部位可随第一导柱的移动,使其于上、 下移时分别形成释能、蓄能状态;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 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导柱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 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 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再一进步地说,本发明提供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
一基座;
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
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 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 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以及
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 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
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
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 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 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一导槽呈倒V型,而第 二、第三导槽则为长曲线状的拋物线,该第三导槽上端部通过第二导槽, 并与其交错。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两导槽的第二、第三导槽 的交错位置设有一限位件,其具有一开口向下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位于该 第二导槽上,并具有与该第二导槽符合的曲度,使该第二导引柱移动至该 交错位置时,可被该限位槽导引并继续沿着第二导槽移动。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二导槽上端部设有一第 一定位凹部,而第三导槽通过该交错位置设有一第二定位凹部,以分别作 为第二、第三导轨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的导 柱各自套接一摩擦垫片。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各导柱于对应的导槽各自套 接一套管,且各导柱的活动端套接一垫片,并与一端封件结合。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旋转件前方开设根据视频
电子协会VESA所制定的至少一通孔。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基座与支架间接由一铰炼 的枢接,使该支架相对于基座可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 一基座;
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
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 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
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
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 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 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以及
一扭力弹簧,为一 W型弹性体,其中央部位枢接于第一导柱,两外 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导槽下方两侧,该扭力弹簧的中央部位可随第一导柱的 移动,使其于上、下移时分别形成释能、蓄能状态;
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 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系沿着其自身底缘先 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 换。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扭转弹簧由两个V型的第 一、第二扭簧所组成,该两扭簧内端供轴地枢接于第一导柱,而两外端则 固定于该第一导槽下方两侧。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一导槽呈倒v型,而第
二、第三导槽则为长曲线状的拋物线,该第三导槽上端部通过第二导槽, 并与其交错。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两导槽的第二、第三导槽 的交错位置设有一限位件,其具有一开口向下的限位槽,该限位槽位于该 第二导槽上,并具有与该第二导槽符合的曲度,使该第二导引柱移动至该 交错位置时,可被该限位槽导弓I并继续沿着第二导槽移动。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二导槽上端部设有一第 一定位凹部,而第三导槽通过该交错位置设有一第二定位凹部,以分别作 为第二、第三导轨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固定件与旋转件之间的导 柱各自套接一摩擦垫片。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各导柱于对应的导槽各自套 接一套管,且各导柱的活动端套接一垫片,并与一端封件结合。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旋转件前方开设根据视频
电子协会VESA所制定的至少一通孔。
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基座与支架间接由一铰炼 的枢接,使该支架相对于基座可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
本发明的效果在于,由固定件与旋转件以轨道式设计,使该旋转件相 对于固定件平面旋转时,可在无须考虑被支撑物至基座间的高度限制,以 及被支撑物的尺寸或长宽比例,即可进行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使 被支撑物的侧边角隅不致撞击桌面。再者,由本发明导槽的特殊造形设计, 以及导柱与扭转弹簧的结合,使平面旋转时具有省力及自动定位功能。


图1为本发明支撑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组立后的立体图。
图4至图6为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支撑装置的背视平面流程图。 图7至图9为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支撑装置的前视立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进一步揭示本发明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图1 为本发明支撑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发明支撑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
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组立后的立体图,图4至图6为被支撑物平面旋转 时该支撑装置的背视平面流程图,图7至图9为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支 撑装置的前视立体流程图。
如图1至图3所示,基本上,本发明的支撑结构是由一基座1, 一支 架2, 一固定件3,及一旋转件4所组合而成。
其中,基座l为一座体,其具有至少一座脚ll,以便于摆设于桌面。 该基座1上方得以由一铰炼12枢接一支架2,使该支架2相对于基座1可进行
倾斜角度的调整。
支架2设于基座1上,前已述及,该支架2可由一铰炼12枢接于基座1, 或者可将该支架2直接结合于基座1上。该支架2前方具有至少一支臂21, 其用以连接固定件3,使该固定件3固设于该支架2的前方。
固定件3为一板体,其接装于该支架2前方的至少一支臂21,使该固 定件3底缘与基座1的座脚12具有一段高度。为使后叙的旋转件4得以 在固定件3前方平面旋转,该固定件3相对于图4所述的被支撑物的右上 方及对角线位置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导槽31及第二导槽 32。其中,该第一导槽31呈倒V型,而第二导槽32则为长曲线状的拋物 线,并于其上端部设有一第一定位凹部321,以作为第二导轨44上移至终 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请再参阅图1及图2,为使该旋转件4可稳定地在固定件3前方进行 平面旋转,第一、第二导槽31、 32之间另设有一第三导槽33,其呈长曲 线状的拋物线,且上端部通过第二导槽32,并与其交错,且设有一第二定 位凹部331,以作为第三导轨45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旋转件4亦为一板体,其前方开设根据视频电子协会VESA所制定的 至少一通孔41,以便与被支撑物,例如平面监视器连接,使本发明的支撑 装置得以支承该被支撑物。为使该旋转件4具有平面旋转的功能,其右侧 及右下方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31、 32及33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 一柱孔42,以便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43、 44及45的通过,且导柱43、 44及45继续穿越对应的导槽31、 32及33,使导柱得以在导槽内 滑移。而为减少各导柱于导槽内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故导柱43、 44及 45套接一套管46,使各套管46可在对应的导槽31、 32及33内平稳及滑 顺地移动。最后在导柱43、 44及45的活动端各自套接一垫片47,并与一 端封件48,例如防脱螺帽结合,即可将该旋转件4连接于固定件3前方的 状态。
其中,为减少旋转件4在平面旋转时,其与固定件3形成面对面的大 面积摩擦,故在两板体间的各导柱43、 44及45套接一尺寸较小的摩擦垫 片49。此举,可减少两板体的摩擦面积,从而获致平面旋转时阻力减少的 效果。
再者,为增加平面旋转时的省力及自动定位功能,该第一导柱43于 第一导槽31内的起始点位置结合一W型扭转弹簧5的中央部位,如图所 示,该扭转弹簧5中央部位共轴地枢接于第一导柱43的套管46,其两外 端则由公知的结合组件6,例如螺丝固定于该第一导槽31下方两侧,使该 第一、第二扭簧51、 52处于蓄能状态。如图所示,该扭转弹簧5是由两 个V型的第一、第二扭簧51、 52所组成。
尤有进者,前已述及,该第二、第三导槽32、 33于上端位置系呈交 错状,为避免该第二导柱44上移至该交错位置时,会侧向移动至第二定 位凹部331,而使平面旋转因该第二导引柱44移至错误的第三导槽33而 失败。而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在于该交错位置设置一限位件7,其经由片 体折弯而形成一开口向下的n形限位槽71,该限位槽71恰好位于该第二、 第三导槽32、 33交错位置,并符合该第二导槽32的曲度,使该第二导引 柱44移动至该交错位置时,即被该限位槽71所导引,而得以继续地向上 移动。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组立后的立体型态,其中,在基座l上方的支 架2前方接装一固定件3,其下缘与基座1间具有一段高度,而该旋转件 4则由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43、 44及45枢接于固定件3对应设置的第 一、第二及第三导槽3K 32及33内的起始端(亦即各导槽的底端部),此 时,可将一被支撑物,例如平面监视器通过复数个通孔41,而水平向接装 于该旋转件4前方,使两者合为一体。请参阅图4及图7,所描述的是被支撑物8,例如平面监视器水平向
接装于支撑装置前方,此时,复数个导柱43、 44及45位于对应设置的复 数个导槽31、 32及33内的起始端(亦即下端点)。而W型扭转弹簧5中央 部位套接于第一导柱43的套管46,并处于蓄能状态。
如欲平面旋转,使用者仅需拨动被支撑物8侧面,使各导柱43、 44 及45由起始点沿着对应的导槽31、 32及33向上移动,使该被支撑物右 下角隅先沿着固定件3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此时,该第一、第二 扭簧51、 52释能,而提供该被支撑物8及旋转件4上移的弹力,从而获 致省力的效果。如图5及图8所示,当第一导柱43移动到该第一导槽31 的最高点(死点)时,该W型扭转弹簧5处于伸展的释能状态,该第二导柱 44恰好移动到该第二及第三导槽32、 33交错位置的限位槽71,而第三导 柱45则移动到该第三导槽33的三分之二的高度,尚不及该交错位置。
此时,使用者再施予外力与该被支撑物8,使该第一导柱43越过该第 一导槽31的最高点后,则由该被支撑物8自身的重量,使该第一导柱43 沿着该第一导槽31的下坡轨道移动,使该W型扭转弹簧5被压縮而蓄能, 而提供一反弹力予第一导柱43,以减少其直接撞击第一导槽31终止点的 力道,而第二、第三导柱44、 45则沿着第二、第三导槽32、 33进入其终 止点的第一、第二定位凹部321、 331 ,进而形成如图6及图9所示的态样, 此时,该被支撑物8己由水平状态变成直立状态。
所以,经由本发明的实施,由固定件与旋转件以轨道式设计,使该旋 转件相对于固定件平面旋转时,先平移一小段距离,然后旋转,可在无须 考虑被支撑物至基座间的高度限制,以及被支撑物的尺寸或长宽比例,即 可进行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再者,由在固定件及旋转件之间设置 复数个摩擦垫片供导柱通过,可大幅降低该固定件及旋转件的摩擦力,使 平面旋转的过程更为顺畅。进一步地,由本发明第一导槽的特殊造形设计, 以及该第一导柱与扭转弹簧的结合,使平面旋转时具有省力及自动定位功 能。
本发明所描述的,为较佳实施例的一种,举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 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者,倶不脱本发明的 权利要求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一基座;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以及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一导 槽呈倒V型,而第二、第三导槽则为长曲线状的拋物线,该第三导槽上端 部通过第二导槽,并与其交错。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两导槽 的第二、第三导槽的交错位置设有一限位件,其具有一开口向下的限位槽, 该限位槽位于该第二导槽上,并具有与该第二导槽符合的曲度,使该第二 导引柱移动至该交错位置时,可被该限位槽导引并继续沿着第二导槽移 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二导 槽上端部设有一第一定位凹部,而第三导槽通过该交错位置设有一第二定 位凹部,以分别作为第二、第三导轨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固定件 与旋转件之间的导柱各自套接一摩擦垫片。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各导柱于 对应的导槽各自套接一套管,且各导柱的活动端套接一垫片,并与一端封 件结合。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旋转件前方开设根据视频电子协会VESA所制定的至少一通孔。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基座与 支架间接由一铰炼的枢接,使该支架相对于基座可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
9、 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一基座;一支架,设于基座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 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 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 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 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以及一扭力弹簧,为一 W型弹性体,其中央部位枢接于第一导柱,两外 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导槽下方两侧,该扭力弹簧的中央部位可随第一导柱的 移动,使其于上、下移时分别形成释能、蓄能状态;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 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系沿着其自身底缘先 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 换。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扭转弹 簧由两个V型的第一、第二扭簧所组成,该两扭簧内端供轴地枢接于第一 导柱,而两外端则固定于该第一导槽下方两侧。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一导 槽呈倒V型,而第二、第三导槽则为长曲线状的拋物线,该第三导槽上端 部通过第二导槽,并与其交错。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两导 槽的第二、第三导槽的交错位置设有一限位件,其具有一开口向下的限位 槽,该限位槽位于该第二导槽上,并具有与该第二导槽符合的曲度,使该 第二导引柱移动至该交错位置时,可被该限位槽导引并继续沿着第二导槽移动。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第二 导槽上端部设有一第一定位凹部,而第三导槽通过该交错位置设有一第二 定位凹部,以分别作为第二、第三导轨上移至终止点时的定位与容置。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固定件 与旋转件之间的导柱各自套接一摩擦垫片。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各导柱于 对应的导槽各自套接一套管,且各导柱的活动端套接一垫片,并与一端封 件结合。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旋转件 前方开设根据视频电子协会VESA所制定的至少一通孔。
17、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中,该基座与 支架间接由一铰炼的枢接,使该支架相对于基座可进行倾斜角度的调整。
全文摘要
一种支撑装置的平面旋转机构,其包括一基座;一支架,设于基座的上,其具有至少一支臂;一固定件,接装于支臂前方,使固定件底缘与基座具有一段高度,该固定件一侧边上方、对角线位置及两者间分别设置具有不同曲度及长度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以及一旋转件,其对应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槽的起始点位置各开设一柱孔,以分别供第一、第二及第三导柱通过柱孔及对应的导槽,使导柱可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且令旋转件接装于固定件之前;由此,当旋转件随着前方所连接的被支撑物平面旋转时,该些复数个导柱在对应的导槽内滑移,使被支撑物一侧边的角隅沿着其自身底缘先平移一小段距离,而后旋转,使该被支撑物形成水平向与直立向的旋转互换。
文档编号H05K7/16GK101551053SQ20081008589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日
发明者李勇达, 许有村 申请人:兆利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