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塔以及移动式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3055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塔以及移动式基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升降塔以及具有所
述升降塔的移动式基站。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移动通信基站多为固定式基站,即按一定设计基准期,在特定的场 地进行建设并长期使用的基站。其包括通信塔及与之配套建造的固定式通信机房。这种结 构的基站存在建造周期长、建造成本高等缺陷。 当固定基站需要拆迁,或者需要在短期内扩展基站的通信容量(如遇各种短期大 型展会等)时,为了保证网络覆盖的要求,运营商需要采用临时性基站,通常的解决方案 是,采用移动通信车利用其集成系统进行网络覆盖,但移动通信车的运行成本很高,并且不 适用于无人看管的野外使用,而且由于其天线挂高受限。其扩展通信容量的作用有限。 作为移动基站必要组成部分的通信塔,现有技术的做法是,采用角钢塔、管塔等传 统铁塔来支撑天线。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通信塔的建造周期长,建成的通信塔体积通常很 大。由于体积很大,当通信塔被运至通信基站时,接下来的搭建通信塔也很困难,往往需要 征用大片土地才能完成通信塔的搭建工作。当基站需要拆迁时,这种通信塔由于体积较大, 也不便于拆卸,更不便于拆卸后通信塔的运输机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塔,其便于运输机动,并容易 搭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基站,其便于搭建并且具有 较强的抗倾覆性能。 对于本实用新型升降塔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升降塔, 包括支撑系统、至少两节塔身以及升降系统,所述至少两节塔身包括通过所述支撑系统支 撑定位的第一节塔身、套设于所述第一节塔身并可在所述升降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 一节塔身升降的第二节塔身。 对于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基站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移 动式基站,包括通信机房以及升降塔,所述升降塔具有上述结构,所述通信机房的底座与所 述升降塔的支撑系统固定连接。 这样,当所述第二节塔身收縮至所述第一节塔身内时,可节省空间,并方便运输, 当升降塔被运送至施工地点时,可通过所述升降系统驱动而使所述第二节塔身伸出,搭建 起来也很方便。而且由于设有支撑系统,其抗倾覆性能大大提高。而所述移动式基站采用 了所述升降塔,并将所述通信机房的底座和升降塔的支撑系统固定连接起来,从而使得基 站具有较强的抗倾覆性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升降塔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基站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升降塔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升降塔2包括支撑系统、 升降系统、位于所述支撑系统上的第一节塔身21、套设于所述第一节塔身21并可在所述升 降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节塔身21升降的第二节塔身22、套设于所述第二节塔身 22并可在所述升降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节塔身22升降的第三节塔身23。所述第 一、第二、第三节塔身21、22、23均为由圆钢管通过焊接组成的格构式桁架,其截面呈正三 角形。天线3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第三节塔身23的顶端。 以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 请结合参照图1及图2,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底座20、支撑杆27、以及第一拉索28。 所述底座20包括底架201以及支撑于所述底架201和地面之间多个调平装置202。调平 装置202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大致相同。本实施例中,其数量为四个,并位于底架 201相对的两边外侧。而通信机房1则可被安装在底架201另外两边中的一边上。当然, 由于三点可确定一个平面,理论上,调平装置202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而当施工地点的地 基表面情况比较复杂时,可增加调平装置202的数量,调平装置不仅可设在底架201外侧, 还可以设在底架201下部等需要调平的位置。所述底架201由多个钢构固定连接而成,并 通过螺栓将所述第一节塔身21固定在其中心位置。由于底架201的面积较大,故可保证所 述升降塔2的稳固。为了进一步增强其抗倾覆性能,所述调平装置202中至少一个通过沿 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撑臂203分布在所述底架201周围,本实施例中,四个调平装置202均与 支撑臂203连接。这样,设底架201的边长为L,支撑臂203的长度为B,当没有设置支撑臂 203时,升降塔2的重心到底架201边缘的力臂大约为L/2。当设置支撑臂203时,升降塔 2的重心到底架201边缘的力臂大约为L/2+B,底座20的稳定性显著增强。由于设有底座 20,升降塔2的抗倾覆性能大大提高,同时也为拉索和支撑杆(详见后述)等稳固系统的设 置创造了条件,也为其与通信机房的固定连接提供了方便。 请参照图3,所述支撑杆27的一端通过所述底座20定位,其另一端支撑于所述第 一节塔身21 。由于各节塔身的截面呈正三角形,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27的数量为三个, 当然也可以多于三个。所述第一拉索2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塔身21,其另一端与所述 底座20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3,所述升降系统包括第一滑轮组件24、第二滑轮组件25以及一巻扬装 置26。所述第一滑轮组件24包括第一钢丝绳241、与所述第一节塔身21顶部C点固定连接的第一滑轮242以及与所述第二节塔身22底部B点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轮243,所述第一 钢丝绳2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塔身21顶部A点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巻扬装置26 连接,其中部依次与所述第二滑轮243、第一滑轮242连接。所述第二滑轮组件25包括第 二钢丝绳251、与所述第二节塔身22顶部D、 F两点固定连接的第三、第四滑轮252、253以 及与所述第三节塔身23底部E点固定连接的第五滑轮254,所述第二钢丝绳251的两端分 别与所述第一节塔身21顶部A点、C点固定连接,其中部依次与所述第三滑轮252、第五滑 轮254以及第四滑轮253连接。这样,当所述巻扬装置26巻绕所述第一钢丝绳241时,第 二滑轮243即受第一钢丝绳241的拉力而向上运动,进而拉动第二节塔身22上升,从而使 第二节塔身22伸出所述第一节塔身21。由于第二节塔身22上升,而第二钢丝绳251的两 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节塔身21顶部,第二钢丝绳251即拉动第五滑轮254上升,从而使第三 节塔身23伸出所述第二节塔身22。这样,整个升降塔2即被打开。当然,应当理解,所述塔 身的节数还可以为两节、四节或者更多,当所述塔身的节数增加或减少时,只需依照上述结 构原理调整所述升降系统即可。 请参照图1及图3,所述巻扬装置26可固定在底座20上,也可固定在所述第一节 塔身21的侧边。其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巻扬装置结构相似,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照图4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基站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移动式基站包括 通信机房1以及上述升降塔2,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座11与所述升降塔的支撑系统固定连 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机房1的底座11和所述升降塔2的底座20对应位置设有至少 一个螺孔(图中未示出),并通过设在所述螺孔内的螺栓固定连接。 另外,所述移动式基站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拉索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拉索 29的数量为两个,通常情况下,第一拉索28和第二拉索29的数量之和不少于三个。所述两 个第二拉索29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节塔身2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所述通信机房 1的底座固定连接11。所述第一、第二拉索28、29以及支撑杆27在水平方向上大致均匀地 分布在升降塔2的周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升降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系统、至少两节塔身以及升降系统,所述至少两节塔身包括通过所述支撑系统支撑定位的第一节塔身、套设于所述第一节塔身并可在所述升降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节塔身升降的第二节塔身。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至少三个通 过所述底座定位、并支撑于所述第一节塔身的支撑杆。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通过所述 底座定位,并连接于所述第一节塔身的第一拉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架以及支撑于所述底架 和地面之间的至少三个调平装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装置中至少一个通过沿水平方 向延伸的支撑臂分布在所述底架周围。
6. 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塔还包括套设于 所述第二节塔身并可在所述升降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二节塔身升降的第三节塔身。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系统包括第一滑轮组件、第二滑 轮组件以及一巻扬装置,所述第一滑轮组件包括第一钢丝绳、与所述第一节塔身固定连接 的第一滑轮以及与所述第二节塔身固定连接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与所述第 一节塔身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巻扬装置连接,其中部依次与所述第二滑轮、第一滑轮 连接;所述第二滑轮组件包括第二钢丝绳、与所述第二节塔身固定连接的第三、第四滑轮以 及与所述第三节塔身固定连接的第五滑轮,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节塔身 固定连接,其中部依次与所述第三滑轮、第五滑轮以及第四滑轮连接。
8. —种移动式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机房以及升降塔,所述升降塔具有权利要 求7所述的结构,所述通信机房的底座与所述升降塔的支撑系统固定连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机房的底座和所述升降塔 的支撑系统对应位置设有至少一个螺孔,并通过设在所述螺孔内的螺栓固定连接。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式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基站还包括至少一个第 二拉索,所述第二拉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塔身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通信机房的底 座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塔。所述升降塔包括支撑系统、至少两节塔身以及升降系统,所述至少两节塔身包括通过所述支撑系统支撑定位的第一节塔身、套设于所述第一节塔身并可在所述升降系统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节塔身升降的第二节塔身。所述升降塔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通信机房配合使用,当其与通信机房配合使用时,所述通信机房的底座与所述升降塔的支撑系统固定连接,构成移动式基站。这样,当所述第二节塔身收缩至所述第一节塔身内时,可节省空间,并方便运输,当升降塔被运送至施工地点时,可通过所述升降系统驱动而使所述第二节塔身伸出,搭建起来也很方便。而且由于设有支撑系统,其抗倾覆性能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B66D3/06GK201486198SQ20092013465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0日
发明者余翔, 华荣, 叶志凯, 杨庆华, 汪洋, 阮连发 申请人:深圳市海生机房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