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6691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港口装卸设备抑尘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洒水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门式起重机因其通用性好、可装卸货物种类多而在港口装卸工作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使用门式起重机进行煤炭等散货作业时,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粉尘污染问题。目前,港口散货装卸码头多是在堆场、码头地面设置喷枪,通过对货垛进行喷水来抑制扬尘。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尘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1、抑尘范围小,无法实现立体式、全覆盖抑尘。地面抑尘喷枪易受位置、水压等客观因素影响,对门机取、放料及门机抓斗运行过程中的扬尘抑制能力不足。2、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由于地面洒水除尘设备控制功能相对单一,不能依据设备作业情况进行按需洒水抑尘作业,导致了抑尘效果不理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为此需要发明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抑尘效果好、水资源利用率高的新技术——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解决门式起重机作业无法实现立体式、全覆盖抑尘,同时现有抑尘效果不理想、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式起重机下部机架平台、转柱平台和拉杆上面设置喷洒水装置,在门式起重机的抓斗垂直上方的抓斗直臂象鼻梁额头上设置喷洒水装置。所述各个喷洒水装置连接供水管,各个喷洒水装置的供水管上有控制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设置在门式起重机周围的传感器。本发明效果是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为提升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过程中的扬尘抑制能力提供了解决办法。通过在门式起重机不同位置设置的洒水设备以及洒水控制器依据门机工作状态对各洒水设备设备的控制,实现抑尘对于污染源的自动跟踪,达到了提升抑尘效果、降低了水资源消耗的目的。


图1是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示意2是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水路控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在门式起重机下部机架平台1、转柱平台2和拉杆3上面设置喷洒水装置,在门式起重机的抓斗垂直上方的抓斗直臂象鼻梁额头上设置喷洒水装置。门式起重机上装配的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1、在门式起重机门架平台、转柱平台、拉杆等设置若干喷洒水装置抑尘喷头,见图1,保证抑尘范围的360°全覆盖,同时在象鼻梁额头设置雾化抑尘喷头,以水雾由上到下对抓斗运行过程中的扬尘进行抑制,实现立体式抑尘。如图2所示各个喷洒水装置连接供水管4,各个喷洒水装置5的供水管上有控制电磁阀6,控制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7,控制器连接设置在门式起重机周围的传感器8。传感器为灰尘粉尘传感器。具备污染源自动跟随功能。喷水设备在喷水控制器的控制下,依据门式起重机旋转角度、抓斗开闭状态等状态信息,适时开启相应的喷水设备,保证污染源时时处于被控制状态,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该技术应用于港口装卸用门式起重机上。通过将高压水引入门式起重机,由抑尘控制器依据设置在门机各个机构的传感器反馈信息判断门机工作状态并由PLC控制设置在不同位置喷头的电磁阀自动跟随污染源进行洒水除尘作业,从而实现全方位、立体式洒水抑尘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门式起重机下部机架平台、转柱平台和拉杆上面设置喷洒水装置,在门式起重机的抓斗垂直上方的抓斗直臂象鼻梁额头上设置喷洒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个喷洒水装置连接供水管,各个喷洒水装置的供水管上有控制电磁阀,控制电磁阀分别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设置在门式起重机周围的传感器。
全文摘要
一种门式起重机煤炭作业自动跟随洒水抑尘技术,在门式起重机门架平台、转柱平台、拉杆等设置若干抑尘喷头,保证抑尘范围的360°全覆盖,同时在象鼻梁额头设置雾化抑尘喷头,喷头由控制器和电磁阀控制以水雾由上到下对抓斗运行过程中的扬尘进行抑制,实现立体式抑尘。备污染源自动跟随功能。喷水设备在喷水控制器的控制下,依据门式起重机旋转角度、抓斗开闭状态等状态信息,适时开启相应的喷水设备,保证污染源时时处于被控制状态。同时工作范围内无污染物的设备能够自动停止,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文档编号B66C13/00GK102275820SQ20111014717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日
发明者佟继东, 刘 东, 刘军民, 史立洲, 张学忠, 曹金海, 王金芳, 苏玉江 申请人:天津港焦炭码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2年06月05日 05:22
    一项过硬的技术创新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