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6127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千斤顶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
背景技术
螺旋千斤顶适用于铁道、车辆检修、矿山、建筑工程支撑和一般重物下降之用,由于携带便利、维护简易、使用安全可靠,广泛适用于流动性强,大吨位起重作业。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千斤顶(授权公告号CN201545659U),其包括底座、固定套筒、升降套筒、举重螺杆、螺母、手柄、小伞齿轮、大伞齿轮和顶举件,固定套筒铰接在所述的底座上,螺母固定在该固定套筒的另一端上,升降套筒滑动地套合在固定套筒上,举重螺杆装配在升降套筒内,其一端与螺母螺纹连接,大伞齿轮装配在升降套筒顶端的传动箱中,举重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升降套筒顶端筒壁伸入传动箱内与所述的大伞齿轮配合连接,手柄贯穿传动箱装配在其箱体上,小伞齿轮装配在位于箱体内的手柄上,大伞齿轮与小伞齿轮相啮合,顶举件转动地装配在升降套筒顶端,在升降套筒的外壁上固定一静锁定部件,在顶举件上设置一与该静锁定部件共同作用可使顶举件位置锁定的动锁定部件,该动锁定部件被一弹性预力压入锁定位置或在一克服弹性预力的外力作用下从锁定位置移出;转动地装配在升降套筒顶端的顶举件是一叉形件,该叉形件是由一水平的工作面和位于该工作面两侧、垂直于该工作面的连接面组成,该叉形件的连接面间隙配合地装配在位于升降套筒顶端传动箱体上的手柄上;固定在升降套筒外壁上的静锁定部件为一大直齿圆柱齿轮;设置顶举件上、与静锁定部件共同作用可使顶举件位置锁定的动锁定部件为一小直齿圆柱齿轮。但这种螺旋千斤顶的壳体的强度较差,容易产生缩孔、缩松、塌边、浇不足、冷隔、变形及裂纹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螺旋千斤顶的壳体的强度较差,容易产生缩孔、缩松、塌边、浇不足、冷隔、变形及裂纹缺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包括内部可装设千斤顶的壳体,所述的壳体由冲压而成的左外壳与右外壳组成,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外壳与右外壳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有上圈以及下圈,其中上圈、下圈的外表面都为光滑面。壳体采用对中分开为左外壳、右外壳独自冲压而成,侧面的手柄,横孔凸台各自冲压,上下圈的外表面通过光滑面直接与外壳经保护焊机焊接固定在一起。下圈的内表面可以设螺纹,用来装配壳体内部的千斤顶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外壳与右外壳的中部以及左外壳与右外壳的结合处都连接有外加强筋。外加强筋能够加强整个壳体的强度,使之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外壳与右外壳的内部都设有内加强筋。内加强筋能够加强整个壳体的强度,使之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外壳或右外壳上连接有手柄,左外壳与右外壳的结合处设有横孔凸台,横孔凸台与左外壳、右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衬套。加强衬套可以加强横孔凸台处的强度,防止其在使用时断裂。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外壳和右外壳上连接有可安装蜗杆的安装孔,安装孔内部设有加强衬圈。蜗杆插入安装孔内后,可以与壳体内的蜗轮啮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左外壳和右外壳上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片,连接片上开有通孔。连接片的通孔可以与其它零部件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用冲压的壳体工艺,对外界生态环境不造成影响,材料消耗极低,抗接强度高,结构简单、合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左外壳与右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左外壳1、右外壳2、上圈3、下圈4、外加强筋5、内加强筋6、手柄7、横孔凸台8、加强衬套9、安装孔10、加强衬圈11、连接片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 本例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如图1、图2、图3,有一个内部可装设千斤顶的壳体,壳体由冲压而成的左外壳1与右外壳2组成,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外壳与右外壳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有上圈3以及下圈4,其中上圈、下圈的外表面都为光滑面,左外壳与右外壳的结合处都连接有外加强筋5,左外壳与右外壳的内部都设有内加强筋6。右外壳上连接有手柄7,左外壳与右外壳的结合处设有横孔凸台8, 横孔凸台与左外壳、右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衬套9。使用时,在壳体内装入螺旋千斤顶即可使用。实施例2 本例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如图4、图5,有一个内部可装设千斤顶的壳体,壳体由冲压而成的左外壳1与右外壳2组成,左外壳与右外壳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外壳与右外壳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有上圈3以及下圈4,其中上圈、下圈的外表面都为光滑面,左外壳与右外壳的结合处都连接有外加强筋5,左外壳与右外壳的内部都设有内加强筋6。左外壳和右外壳上连接有可安装蜗杆的安装孔10,安装孔内部设有加强衬圈11,左外壳和右外壳上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片12,连接片上开有通孔。使用时,在壳体内装入螺旋千斤顶即可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包括内部可装设千斤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冲压而成的左外壳⑴与右外壳⑵组成,左外壳⑴与右外壳⑵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外壳(1)与右外壳O)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有上圈(3)以及下圈,其中上圈、下圈的外表面都为光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壳(1) 与右外壳O)的中部以及左外壳与右外壳的结合处都连接有外加强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壳 ⑴与右外壳⑵的内部都设有内加强筋(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壳 (1)或右外壳⑵上连接有手柄(7),左外壳⑴与右外壳(2)的结合处设有横孔凸台(8), 横孔凸台与左外壳、右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加强衬套(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壳 (1)和右外壳(2)上连接有可安装蜗杆的安装孔(10),安装孔内部设有加强衬圈(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外壳(1) 和右外壳( 上各连接有一个连接片(12),连接片上开有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旋千斤顶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螺旋千斤顶壳体。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螺旋千斤顶的壳体的强度较差,容易产生缩孔、缩松、塌边、浇不足、冷隔、变形及裂纹缺陷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内部可装设千斤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冲压而成的左外壳(1)与右外壳(2)组成,左外壳(1)与右外壳(2)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左外壳(1)与右外壳(2)的顶部与底部分别焊接有上圈(3)以及下圈(4),其中上圈、下圈的外表面都为光滑面。
文档编号B66F3/18GK202148165SQ20112023367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5日
发明者倪国强 申请人:杭州懒汉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