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程启闭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8148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高扬程启闭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启闭机,尤其是一种高扬程启闭机,其卷筒主要由两个折线卷筒构成;卷筒内置有行星齿轮减速机;两根缆绳分别跨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后分别向中间位置对称绕设并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挡板引出,在最终引出的两根缆绳上共同套设带有吊钩的滑轮;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上均安装有一个砌块式安全制动器。该高扬程启闭机采用双折线卷筒能够使缆绳在卷筒上卷绕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采用内置式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可以减少整个启闭机的体积,采取缆绳从卷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中间位置对称绕设的方式可使缆绳上的滑轮十分平稳,即保证滑轮上的吊钩不发生左右位移,采用砌块式安全制动器可以保证卷筒安全操作。
【专利说明】高扬程启闭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启闭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扬程启闭机。
【背景技术】
[0002]卷筒是启闭机中的主要部件,缆绳的一端固定在卷筒上并通过驱动卷筒的旋转,实现对缆绳的收放,现有的如附图1所示的卷筒,为了使缆绳能较整齐有序的绕在卷筒上,该卷筒筒身51外圈开设有螺旋形的缆绳槽52,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图1中的卷筒上的缆绳固定端经左侧挡板8上的穿绳孔53固定在卷筒上,缆绳从卷筒的左侧沿缆绳槽52绕向右侦U,在右侧再绕向左侧的第二层缆绳时,这样第二层的缆绳和第一层的缆绳呈现的是交叉的状态,此后每层都是交叉的状态,这样缆绳极易出现混乱堆积的状态,会形成工作过程中的不安全的因素,现有的设备中为了防止缆绳卷绕混乱,会在设备中增加一往复移动的导绳器,导绳器的往复运动联动于卷筒的转动,这样就带来了设备结构上的复杂性,并且这样的导绳器并不完全可靠,增加的装置和复杂的传动关系也会带来新的不安全因素。
[0003]现有启闭机的减速机大都是外设于卷筒的外面,启闭机的电动机、减速机以及卷筒一字排开并依次联接,使得整个启闭机占据空间较大。
[0004]现有卷筒一般采取从左至右依次绕设缆绳的方式,缆绳上套设滑轮,滑轮在缆绳收放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左右位移的现象,滑轮定位困难。
[0005]为了安全起见,现有的卷筒上会配备工作制动器,然而工作制动器常出现失灵的现象,这样卷筒就容易出现异常状况,卷筒上经缆绳起吊的物品就会因自身重量瞬间作自由落体运动,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扬程启闭机,它采用双折线卷筒能够使缆绳在卷筒上卷绕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采用内置式的行星齿轮减速机可以减少整个启闭机的体积,采取缆绳从卷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中间位置对称绕设的方式可使缆绳上的滑轮十分平稳,即保证滑轮上的吊钩不发生左右位移,采用砌块式安全制动器可以保证卷筒安全操作。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扬程启闭机,包括机架,机架上方设置有电动机、工作制动器、卷筒以及绕设于卷筒上的缆绳,电动机的输出轴与工作制动器一端的联轴器相联接,卷筒主要由两个折线卷筒构成;
[0008]卷筒内置有行星齿轮减速机,工作制动器另一端的联轴器与行星齿轮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联接,行星齿轮减速机一端的法兰与机架上的支座相联接并固定于机架上方,行星齿轮减速机同侧的输出法兰与卷筒的输入轴相联接,卷筒的输出轴与机架上的轴承座相联接并固定于机架上方;
[0009]卷筒左右两端和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块用来挡住缆绳的挡板,卷筒的两个折线卷筒中的一个为右旋式折线卷筒,另一个为左旋式折线卷筒,两根缆绳分别跨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后分别向中间位置依次对称绕设并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挡板引出,在最终弓I出的两根缆绳上共同套设带有吊钩的滑轮;
[0010]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上均安装有一个砌块式安全制动器。
[0011]进一步限定:各个折线卷筒具有筒身和筒身两端的挡板,筒身的外圈圆周开设卷绕缆绳的缆绳槽,缆绳槽连续卷绕在筒身上,相邻缆绳槽的距离为导程,所述挡板上开设有穿绳孔,连续卷绕的缆绳槽每周圈由四段组成,依次为第一斜槽段、第一直槽段、第二斜槽段和第二直槽段;每圈缆绳槽上的第一斜槽段和第二斜槽段的始端至终端的走向分别都向卷绕方向倾斜半个导程,而第一直槽段和第二直槽段的走向与筒身轴线垂直;在筒身两端的由于缆绳槽卷绕所形成的截面非全槽形槽段为残槽段,该残槽段的形状为引导缆绳卷绕的凸起状,该凸起状的残槽段横截面外轮廓为鼓起的弧形,弧形的半径与所卷绕的缆绳的半径相一致。
[0012]进一步限定:砌块式安全制动器具有支撑座和支撑架,支撑座上安装有制动盘,支撑架上安装有用来控制制动盘的制动组件,制动组件包括对称分布于制动盘两侧面的滑座、滑动安装于滑座上的砌块、位于砌块底部且用来控制砌块运行的电磁阀以及位于制动盘与砌块之间的摩擦片。
[0013]进一步限定: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的中心线与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中间挡板引出的两根缆绳的中心线相重合,这两根缆绳与中间挡板之间所呈夹角不大于1.5度。
[0014]进一步限定:筒身外圈缆绳槽的第一斜槽段和第二斜槽段对应所夹的中心角分别都为25?45度,第一直槽段和第二直槽段对应所夹的中心角分别都为135?155度。
[0015]进一步限定:摩擦片与砌块之间所呈夹角为I?50度。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高扬程启闭机的优点如下:
[0017]一、采用双折线卷筒能便于缆绳的卷绕,无需使用导绳器,却能使缆绳卷绕的整齐有序,卷绕层数可以达10层以上,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0018]二、采用内置式行星齿轮减速机可以减少整个启闭机的体积和占地面积;
[0019]三、采取缆绳从卷筒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中间位置对称绕设的方式可使缆绳上的滑轮十分平稳,即保证滑轮上的吊钩不发生左右位移;
[0020]四、采用砌块式安全制动器可以保证卷筒安全操作,当启闭机上的工作制动器失灵时,该砌块式安全制动器可以瞬间进入工作状态,有效防止卷绕于卷筒上的缆绳及缆绳上的物品作自由落体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安全保护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扬程启闭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现有的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扬程启闭机的卷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高扬程启闭机的卷筒外圈展开示意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高扬程启闭机的砌块式安全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图5的右视图。
[0028]图中:1、机架,2、电动机,3、工作制动器,4、缆绳,5、折线卷筒,51、筒身,52、缆绳槽,521、第一斜槽段,522、第一直槽段,523、第二斜槽段,524、第二直槽段,53、穿绳孔,54、残槽段,6、行星齿轮减速机,7、轴承座,8、挡板,9、吊钩,10、滑轮,11、砌块式安全制动器,111、支撑座,112、支撑架,113、制动盘,114、制动组件,1141、滑座,1142、砌块,1143、电磁阀,1144、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的高扬程启闭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方设置有电动机2、工作制动器
3、卷筒以及绕设于卷筒上的缆绳4,电动机2的输出轴与工作制动器3 —端的联轴器相联接,该联轴器为梅花状,卷筒主要由两个折线卷筒5构成;卷筒内置有行星齿轮减速机6,工作制动器3另一端的联轴器与行星齿轮减速机6的输入轴相联接,行星齿轮减速机6 —端的法兰与机架I上的支座相联接并固定于机架I上方,行星齿轮减速机6同侧的输出法兰与卷筒的输入轴相联接,卷筒的输出轴与机架I上的轴承座相联接并固定于机架I上方,卷筒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开度仪器和荷重仪;卷筒左右两端和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块用来挡住缆绳4的挡板8,卷筒的两个折线卷筒5中的一个为右旋式折线卷筒5,另一个为左旋式折线卷筒5,两根缆绳4分别跨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8后分别向中间位置依次对称绕设并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挡板8引出,在最终弓I出的两根缆绳4上共同套设带有吊钩9的滑轮10,滑轮10的自重是缆绳4工作荷载的10%,保证缆绳4在空载传绕过程中有一定的预应力;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8上均安装有一个砌块式安全制动器11。
[0030]如图3和图4所示,各个折线卷筒5具有筒身51和筒身51两端的挡板8,两挡板8均垂直于卷筒轴中心线,两挡块8之间的距离为螺距X条数+1/2螺距,筒身51的外圈圆周开设卷绕缆绳4的缆绳槽52,缆绳槽52连续卷绕在筒身51上,相邻缆绳槽52的距离为导程,挡板8上开设有穿绳孔53,穿绳孔53的方向与缆绳槽52的斜槽段的方向相同,穿绳孔53的长度约是缆绳4直径的3?5倍,连续卷绕的缆绳槽52每周圈由四段组成,依次为第一斜槽段521、第一直槽段522、第二斜槽段523和第二直槽段524 ;每圈缆绳槽52上的第一斜槽段521和第二斜槽段523的始端至终端的走向分别都向卷绕方向倾斜半个导程,而第一直槽段522和第二直槽段524的走向与筒身51轴线垂直;在筒身51两端的由于缆绳槽52卷绕所形成的截面非全槽形槽段为残槽段54,该残槽段54的形状为引导缆绳4卷绕的凸起状,该凸起状的残槽段54横截面外轮廓为鼓起的弧形,弧形的半径与所卷绕的缆绳4的半径相一致。
[0031]将缆绳槽52设计成每圈由四段组成的形式,由两段斜槽段完成一个导程的走向,由直槽段完成第二层卷绕的缆绳4有序的叠加,这样当缆绳4有几层绕在卷筒上时,上下层的缆绳4只有在缆绳槽52斜槽段是交叉叠加的,而在直槽段是交错有序叠加的,即直槽段处上层的每支缆绳4正好都处于下层每两支相邻缆绳4之间的凹处,这相当于对缆绳4卷绕时进行了定位,最终,当有几层缆绳4绕在卷筒上时,斜槽段处的直径会略大于直槽段处的直径。
[0032]折线卷筒5考虑到需往复卷绕缆绳4,即缆绳4运动到筒身51两端需要调头改变运动方向,并由于此两处的缆绳槽52有的部分并不是完全的整个形状的槽,即具有残槽段54,所以将残槽段54设计成凸起的弧形,相当于在此处预设了一段缆绳4,这样有助于引导第二层及以后层数缆绳4的走向,使缆绳4在整个筒身51上都卷绕有序。[0033]如图5和图6所示,砌块式安全制动器11具有支撑座111和支撑架112,支撑座111上安装有制动盘113,支撑架112上安装有用来控制制动盘113的制动组件114,制动组件114包括对称分布于制动盘113两侧面的滑座1141、滑动安装于滑座1141上的砌块1142、位于砌块1142底部且用来控制砌块1142运行的电磁阀1143以及位于制动盘113与砌块1142之间的摩擦片1144。
[0034]随着电动机2的正反旋转,滑轮10在缆绳4及卷筒传绕的作用下运动,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挡板8引出的两根缆绳4与所述中间的挡板8之间所呈夹角不大于1.5度。
[0035]为了兼顾缆绳4的导程和尽可能的使直槽段长些,筒身51外圈缆绳槽52的第一斜槽段521和第二斜槽段523对应所夹的中心角分别都为25?45度,第一直槽段522和第二直槽段524对应所夹的中心角分别都为135?155度。这样筒身51上每圈缆绳槽52的直槽段占到一圈的四分之三长,缆绳的卷绕更整齐有序。
[0036]摩擦片1144与砌块1142之间所呈夹角为I?50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扬程启闭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方设置有电动机(2)、工作制动器(3)、卷筒以及绕设于卷筒上的缆绳(4),所述电动机(2)的输出轴与所述工作制动器(3)—端的联轴器相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主要由两个折线卷筒(5)构成; 卷筒内置有行星齿轮减速机(6),工作制动器(3)另一端的联轴器与行星齿轮减速机(6)的输入轴相联接,行星齿轮减速机(6)—端的法兰与机架(I)上的支座相联接并固定于机架(I)上方,行星齿轮减速机(6)同侧的输出法兰与卷筒的输入轴相联接,卷筒的输出轴与机架(I)上的轴承座(7 )相联接并固定于机架(I)上方; 卷筒左右两端和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一块用来挡住缆绳(4)的挡板(8),卷筒的两个折线卷筒(5)中的一个为右旋式折线卷筒(5),另一个为左旋式折线卷筒(5),两根缆绳(4)分别跨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8 )后分别向中间位置依次对称绕设并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挡板(8)引出,在最终引出的两根缆绳(4)上共同套设带有吊钩(9)的滑轮(10); 卷筒左右两端的挡板(8 )上均安装有一个砌块式安全制动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扬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折线卷筒(5)具有筒身(51)和筒身(51)两端的挡板(8),筒身(51)的外圈圆周开设卷绕缆绳(4)的缆绳槽(52),所述缆绳槽(52)连续卷绕在筒身(51)上,相邻缆绳槽(52)的距离为导程,所述挡板(8)上开设有穿绳孔(53),所述连续卷绕的缆绳槽(52)每周圈由四段组成,依次为第一斜槽段(521)、第一直槽段(522)、第二斜槽段(523)和第二直槽段(524);每圈缆绳槽(52)上的第一斜槽段(521)和第二斜槽段(523)的始端至终端的走向分别都向卷绕方向倾斜半个导程,而第一直槽段(522)和第二直槽段(524)的走向与筒身(51)轴线垂直;在筒身(51)两端的由于缆绳槽(52)卷绕所形成的截面非全槽形槽段为残槽段(54),该残槽段(54)的形状为引导缆绳(4)卷绕的凸起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扬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式安全制动器(11)具有支撑座(111)和支撑架(112),所述支撑座(111)上安装有制动盘(113),所述支撑架(112)上安装有用来控制制动盘(113)的制动组件(114),所述制动组件(114)包括对称分布于制动盘(113)两侧面的滑座(1141)、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座(1141)上的砌块(1142)、位于所述砌块(1142)底部且用来控制砌块(1142)运行的电磁阀(1143)以及位于制动盘(113)与砌块(1142)之间的摩擦片(11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扬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在卷筒中间位置处的挡板(8)引出的两根缆绳(4)与所述中间的挡板(8)之间所呈夹角不大于1.5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高扬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51)外圈缆绳槽(52)的第一斜槽段(521)和第二斜槽段(523)对应所夹的中心角分别都为25?45度,所述第一直槽段(522)和第二直槽段(524)对应所夹的中心角分别都为135?155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高扬程启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1144)与砌块(1142)之间所呈夹角为I?50度。
【文档编号】B66D1/34GK203529830SQ20132055592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钟晓东 申请人:江苏武东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