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9324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储油管和多个分油管;所述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与多个所述的液压缸一一对应连接,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二腔体相连通。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输油油路结构使各个油缸的油压更加一致,确保多个油缸更加精确地同步运动。
【专利说明】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液压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尤其是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多缸同步升降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油缸不同步的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a、各个油缸外载荷的偏差,导致各个油缸的阻力不同导致不平衡,其中阻力小的油缸位移量就会大一些山、各个油缸内部摩擦力的不同,如每个油缸的活塞与油缸之间,活塞杆与密封件之间的摩擦的偏差,导致油缸不同步;C、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上液压油的供油油压不同,导致油缸出现不同步;d、油缸使用时间过长后出现活塞与油缸之间内泄漏,导致油缸不同步。
[0003]针对上述的因各个油缸本身的内外受力偏差所导致的油缸不同步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多个油缸的机械刚性同步结构进行解决,当油缸出现不同步现象时靠相互间较强的刚性连接来实现同步。而针对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上液压油的供油油压不同导致的油缸不同步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增加在主输油管路上增加一个同步板来解决。供油泵的液压油压入主输油管路后推动同步板运动,同步板则将压力同时传递给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中的液压油,使各个油缸同步运动。但是,由于输油管路在同步板前方的位置分布不同,同步板运动时,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中的油压依然存在差别,从而导致各个油缸无法精确同步。

【发明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中,使各个油缸的输油管路中的油压更均衡的输油油路结构。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多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储油管和多个分油管;所述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与多个所述的液压缸一一对应连接,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二腔体相连通。
[0006]其中,所述储油管与所述主输油管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分油
管的管径。
[0007]更佳地,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以所述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的分油管的长度均相同。
[0008]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孔板上的通孔孔径一致,且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通孔孔径的比为1.广1.25:1。[0009]供油泵经主输油管压入储油管第一腔体的压力油,通过孔板后,经孔板的整流作用,进入储油管第二腔体的液压油在各处的压力变得更加均衡,因此,液压油进入各个分油管的压力也更加一致,确保各个油缸的同步。长度相同和对称设置的分油管,则确保相对称位置的分油管中压力油所受的管路阻力相同。
[00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多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一级储油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储油管上的多个副输油管、与所述多个副输油管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二级储油管和连接在每个所述二级储油管上的多个分油管;所述一级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一级孔板,所述一级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级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一级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各个所述二级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的二级孔板,所述二级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的二级通孔;各个所述副输油管连通所述一级储油管的第二腔体和对应的二级储油管的第三腔体;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将一个液压缸和所述二级储油管的第四腔体相连通。
[0011]其中,所述一级储油管与所述主输油管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分油管的管径。
[0012]较佳地,多个所述的副输油管以所述一级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
[0013]更佳地,连接在每个所述二级储油管的分油管的数量为偶数,偶数个分油管以所述二级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的分油管的长度均相同。
[0014]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孔板上的一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一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1-1.25:1 ;所述二级孔板上的二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二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1-1.25:1。
[0015]从供油泵压入主输油管的压力油,经两级储油管中的孔板的整流作用后,各个油缸的分油管中的压力油的油压更加一致。
[0016]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使各个油缸的油压更加一致,确保各个油缸精确地同步运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发明中的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1]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该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4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10。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20、储油管30和4个分油管40。储油管30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孔板31,孔板3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通孔。
[0022]主输油管20连通供油泵与储油管30的第一腔体301。4个分油管40与4个液压缸10 —一对应连接,各个分油管40分别与储油管30的第二腔体302相连通。
[0023]其中,储油管30与主输油管20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20的管径大于分油管40的管径。4个分油管40以储油管30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分油管40的长度均相同。4个分油管40采用这种设计,可最大程度地确保每个分油管40内压力油受到的管道阻力相同,从而使各个油缸10中的压力油的压力一致,从而使4个油缸精确地同步运动。
[0024]如图2所示,孔板31上的通孔310均匀排列分布,且孔径一致。为了达到最佳的整流效果,主输油管20的管径与通孔310的孔径的比为1.广1.25:1。
[0025]供油泵经主输油管20压入储油管30的第一腔体301的压力油,通过孔板31后,经孔板31的整流作用,进入储油管30的第二腔体302的液压油在各处的压力变得更加均衡,因此,液压油进入各个分油管40的压力也更加一致,确保各个油缸10的同步。长度相同和对称设置的分油管40,则确保相对称位置的分油管40中压力油所受的管路阻力相同。
[0026]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本实施例的多缸同步升降机也包括4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100。本实施例的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200、一级储油管300、副输油管400、二级储油管500、分油管600。
[0027]主输油管200 —端与供油泵相连,另一端连接在一级储油管300上。一级储油管300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一级孔板310,一级孔板31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第一腔体301和第二腔体302的一级通孔。
[0028]副输油管400的数量为2个,分别与一级储油管300的第二腔体302相连通。两个副输油管400的形状沿储油管300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该中心线垂直于孔板310。每个副输油管400上都连接一个二级储油管500,副输油管400每个二级储油管500上都分别连接有两个分油管600。每个二级储油管500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三腔体501和第四腔体502的二级孔板510,二级孔板510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第三腔体501和第四腔体502的二级通孔。每个副输油管400连通一级储油管300的第二腔体302和对应的二级储油管500的第三腔体501。每个分油管600分别将一个液压缸100和二级储油管500的第四腔体502相连通。连接在一个二级储油管500上的两个分油管600沿二级储油管500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在整体上,两个二级储油管500的分油管600又以一己储油管300的中心线呈轴对称设置,每个分油管600的长度均相同。
[0029]本实施例中,一级储油管300与主输油管200同轴连接。主输油管200的管径大于副输油管400的管径,副输油管400的管径又大于分油管600的管径。
[0030]一级孔板301上的一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主输油管200的管径与所述一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广1.25:1。二级孔板510上的二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副输油管400的管径与二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广1.25:1。[0031]本实施例的输油油路结构,采用了树形结构布局的两级整流方式的设计,从供油泵压入主输油管200的压力油,依次经一级储油管300和二级储油管500的孔板的整流作用后,各个分油管400中的压力油的油压更加一致,从而达到使4个油缸精确同步的目的。
[003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多个同步升降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储油管和多个分油管;所述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孔板,所述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与多个所述的液压缸一一对应连接,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与所述储油管的第二腔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管与所述主输油管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分油管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分油管以所述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的分油管的长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上的通孔孔径一致,且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通孔孔径的比为1.1~1.25:1。
5.一种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用于多缸同步升降机中,所述多缸同步升降机包括多个同步 升降的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油路结构包括主输油管、一级储油管、连接在所述一级储油管上的多个副输油管、与所述多个副输油管一一对应连接的多个二级储油管和连接在每个所述二级储油管上的多个分油管;所述一级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一级孔板,所述一级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级通孔;所述主输油管连通供油泵与所述一级储油管的第一腔体;各个所述二级储油管内设有将内腔分隔为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的二级孔板,所述二级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的二级通孔;各个所述副输油管连通所述一级储油管的第二腔体和对应的二级储油管的第三腔体;各个所述的分油管分别将一个液压缸和所述二级储油管的第四腔体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储油管与所述主输油管同轴连接;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大于所述分油管的管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的副输油管以所述一级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在每个所述二级储油管的分油管的数量为偶数,偶数个分油管以所述二级储油管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分布,每个所述的分油管的长度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多缸同步升降机的输油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孔板上的一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所述主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一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fl.25:1 ;所述二级孔板上的二级通孔的孔径一致,且所述副输油管的管径与所述二级通孔的孔径的比为1.广1.25:1。
【文档编号】B66B1/04GK103991781SQ20141020875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6日
【发明者】谭伟程 申请人:太仓高德升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