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起升机构和起重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11347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卷筒、起升机构和起重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筒、起升机构和起重机。其中,所述卷筒包括: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面板上的第一中轴;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上的第二中轴,所述第二中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上。所述卷筒的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卷筒、起升机构和起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卷筒、起升机构和起重机。

【背景技术】
[0002]用于桥式或梁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通常包括安装于框架上的卷筒、减速和电动机等。减速箱作为低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其把电动机或其他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较少的齿轮啮合至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减速箱的输出轴与卷筒连接,带动卷筒转动,卷筒再通过钢丝吊起重物。
[0003]现有技术中,卷筒具有中轴,所述卷筒的中轴通过轴承结构连接到起升机构的框架上。在卷筒吊起重物的过程中,中轴随卷筒旋转,中轴不仅受到重物向下的重力,而且还会受到对称循环应力,安全性差。因此,现有技术中卷筒的中轴通常都会做的较粗,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卷筒的中轴安全性差。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筒,所述卷筒包括:筒体;安装在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安装在所述第一面板上的第一中轴;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上的第二中轴,所述第二中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上。
[0006]可选地,还包括轴承座结构,所述轴承结构嵌入在所述轴承座结构中。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中轴与所述轴承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轴承座结构的外圈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轴承结构包括沿第二中轴延伸方向排列的两个轴承。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中轴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
[0010]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升机构,所述起升机构包括:上述的卷筒;与所述卷筒的第一中轴连接的第一端板;以及与所述卷筒的第二中轴连接的第二端板。
[0011]可选地,所述卷筒的第二中轴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0012]可选地,所述卷筒的第一中轴通过轴承结构和轴承座结构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端板上、且与所述卷筒通过齿轮连接的减速箱;以及与所述减速箱连接的电动机。
[0014]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述的卷筒,或者上述的起升机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的筒体具有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中第二面板上安装有第二中轴,所述第二中轴通过轴承结构与所述第二面板安装。后续将卷筒安装到起升机构的框架上,卷筒旋转吊起重物的过程中,第二中轴不会随着卷筒旋转,因此第二中轴仅受到重物向下的重力,不会受到对称循环应力,安全性更高,第二中轴也无需做的更粗。
[0017]对应地,本实用新型的起升机构和起重机也具有上述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所示的起升机构的第二中轴和第二面板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技术的卷筒的中轴不仅受到重物向下的重力,而且会受到对称循环应力,安全性不高。
[0021]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研究了现有技术中起升机构的卷筒结构,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卷筒中轴都采用动轴,即中轴与卷筒之间固定连接,而中轴与起升结构的框架之间通过轴承结构连接,导致了在卷筒旋转吊起重物的过程中,中轴随着卷筒转动,不仅受到重物向下的重力,还会受到对称循环应力,安全性差。
[0022]基于以上研究,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卷筒,所述卷筒的中轴为定轴,中轴不会随着卷筒的旋转而转动,在吊起重物的过程中仅受到向下的重力,不会受到对称循环应力,安全性高。在同等条件下,卷筒中轴可以做的更细,节省了成本。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4]需要说明的是,提供这些附图的目的是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的限制。为了更清楚起见,图中所示尺寸并未按比例绘制,可能会做放大、缩小或其他改变。
[0025]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起升机构包括了本实用新型的卷筒。
[0026]所述卷筒包括筒体110,第一面板121,第二面板122,第一中轴131和第二中轴132。所述筒体110为圆柱形,所述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为圆形,且所述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分别安装在所述筒体110的两端,所述第一中轴131和第二中轴132为圆柱体,所述第一中轴131安装在所述第一面板121的圆心位置,所述第二中轴132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122的圆心位置。
[0027]所述筒体110、第一面板121、第二面板122、第一中轴131和第二中轴132的材料为铸钢、合金钢或者其他具有适宜强度的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110的长度为50cm?77cm,直径为16cm?40cm,第一面板121和第二面板122的尺寸与所述筒体110的尺寸匹配,所述第一中轴131的长度为5cm?1cm,直径为3cm?4.5cm,第二中轴132的长度为17cm ?25cm,直径为 3cm ?5cm。
[002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筒体110、第一面板121、第二面板122、第一中轴131和第二中轴132的材料和尺寸仅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可能会做出相应的变化,例如当所述卷筒用于更大或更小吨位的起重机时,所述筒体、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一中轴和第二中轴的尺寸会相应增大或减小。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轴13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面板121上,例如,所述第一中轴131焊接在所述第一面板121上。所述第二中轴132通过轴承结构(未标示)和轴承座结构160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122上,所述轴承结构装配嵌入所述轴承座结构160内。所述第二中轴132与所述轴承座结构160内的轴承结构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面板122与所述轴承座结构160的外圈连接。
[0030]具体地,请参考图2,图2是图1所示的起升机构在第二中轴132和第二面板122的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1]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结构包括沿第二中轴132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一轴承161和第二轴承162,所述第一轴承161和第二轴承162构成的轴承结构与轴承座结构160共同连接所述第二中轴132和第二面板12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122与所述轴承座结构160的外圈固定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面板122焊接在轴承座结构160的外圈上。所述第一轴承161和第二轴承162的外圈装配嵌入所述轴承座结构160的内孔,所述第一轴承161和第二轴承162的内圈与所述第二中轴132连接。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122通过两个轴承161、162以及轴承座结构160与第二中轴132连接,两个轴承可以分别承担部分的卷筒吊起重物时施加在第二中轴132上的向下的重力。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二面板122通过轴承结构和轴承座结构160与所述第二中轴132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卷筒旋转吊起重物的过程中,第二中轴132不会随着卷筒转动,仅受到重物向下的重力,而不会受到对称循环应力,动轴变为静轴,安全性高。也就是说,在性能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卷筒的第二中轴尺寸可以更小,成本更节约。
[0033]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结构也可以仅包括一个轴承或者更多个轴承。本实用新型对连接第二中轴和第二面板的轴承结构包含的轴承的数量不做限定。
[0034]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升机构。
[0035]请继续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起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起升机构包括了上述的卷筒,与所述卷筒的第一中轴131连接的第一端板210 ;以及与所述卷筒的第二中轴132连接的第二端板220。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升机构的第二中轴132与所述第二端板220固定连接,使得第二中轴132在卷筒旋转的过程中不会转动。
[0037]本实施中,所述卷筒的第一中轴131通过轴承结构150和轴承座结构151与所述第一端板210连接,所述轴承结构150装配嵌入所述轴承座结构151内。所述第一中轴131与所述轴承结构15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板210与所述轴承座结构151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结构151的外圈设置有卡槽(未标示),将所述轴承座结构151安装在所述第一端板210上后,在所述第一端板210的与所述卷筒相对的一侧安装卡环(未标示),嵌入所述轴承座结构151外圈的卡槽内,用于固定所述轴承座结构15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轴131为动轴,在卷筒旋转的过程中会随着卷筒旋转。
[0038]本实施例中,所述起升机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端板220上的减速箱300,以及与所述减速箱300连接的电动机400。
[0039]所述减速箱300作为低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其把电动机400的动力通过减速箱300的输入轴上的齿数较少的齿轮啮合至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所述卷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齿轮(未标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筒体110的位于所述第二面板122的靠近减速箱300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减速箱300的输出轴上的齿轮与所述筒体上的齿轮啮合,为所述卷筒传递大扭矩的动力,吊起重物。
[0040]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所述起重机包括上述的卷筒,或者上述的起升机构。
[0041]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卷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 安装在所述筒体两端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 安装在所述第一面板上的第一中轴;以及 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上的第二中轴,所述第二中轴通过轴承结构安装在所述第二面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座结构,所述轴承结构嵌入在所述轴承座结构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轴与所述轴承结构连接,所述第二面板与所述轴承座结构的外圈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二中轴延伸方向排列的两个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轴与所述第一面板固定连接。
6.一种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 与所述卷筒的第一中轴连接的第一端板;以及 与所述卷筒的第二中轴连接的第二端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第二中轴与所述第二端板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的第一中轴通过轴承结构和轴承座结构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卷筒通过齿轮连接的减速箱;以及 与所述减速箱连接的电动机。
10.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
【文档编号】B66D1/30GK204125095SQ201420498309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韩韬, 冯培成 申请人:科尼起重机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