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具有在一些区段中非线性连续楔形嵌件的复合玻璃板的热塑性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8881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在一些区段中非线性连续楔形嵌件的复合玻璃板的热塑性薄膜。发明背景复合玻璃板当前用于许多地方,特别是在机动车建造中。在此,术语“机动车”在广义上定义并尤其涉及道路机动车、飞机、船舶、农业机械或甚至工作器械。复合玻璃板也用于其它领域。这些包括例如建筑物玻璃以及信息显示器,例如在博物馆中或作为广告显示器。在这些情况中,复合玻璃板通常具有层压到中间层上的两个玻璃面。该玻璃面本身可具有曲率并通常具有恒定厚度。该中间层通常具有预定厚度,例如0.76毫米的热塑性材料,通常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由于复合玻璃板通常相对于观察者倾斜,出现重像。这些重像是由于入射光通常不是完全透过两个玻璃面,而是至少一部分光首先被反射并在此后才透过第二玻璃面而造成。这些重像在暗处特别可察觉,特别是在强照射光源,如迎面来车的前灯下。这些重像极其令人困扰。复合玻璃板通常也用作用于显示信息的平视显示器(HUD)。在此,使用投影装置将图像投影在复合玻璃板上以向观察者的视野中投入信息。在机动车领域中,将投影装置例如布置在仪表板上以在相对于观察者倾斜的复合玻璃板的最近玻璃面上朝观察者的方向反射投影图像。但是,一部分光仍进入复合玻璃板并且现在例如在距观察者的视角较远的玻璃面和中间层的内边界层上反射,然后在一定的错位下离开复合玻璃板。在此,相对于要显示的图像,也出现类似效应——幻像(Geisterbilder)效应。在此应观察到,对于一个眼睛位置的幻像的传统补偿始终造成对于其它眼睛位置的更严重幻像。幻像的纯传统补偿在某些情况下也造成观察到对于在透射中的重像的过补偿。这导致各观察者受到混淆或在最坏情况下接收到错误信息。至今,已尝试通过不再相互平行地,而是以固定角度安置玻璃面的表面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例如通过使中间层具有线性递增和/或递减的厚度实现。在机动车建造中,通常改变厚度以在朝向发动机舱的板下端提供最小厚度,而该厚度朝车顶线性递增。换言之,该中间层具有楔形。但是,已经证实,迄今的楔角分布不能足以将平视显示器的幻像减至最低。基于这种情况,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重像以及幻像方面的改进。发明概述通过用于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具有在一些区段中非线性连续楔形嵌件的复合玻璃板的热塑性薄膜实现该目的,其中该复合玻璃板在垂直方向上在从观察者视角看的下端比在上端距观察者更远,其中在配有该热塑性薄膜的复合玻璃板中,所述热塑性薄膜位于两个玻璃层之间。术楔形嵌件是指具有非恒定厚度的嵌件,特别是热塑性薄膜。这是专业领域中的常规名称。楔角是在该嵌件的表面之间的位置处测得的角度。该楔形嵌件在厚度方面非线性连续。该楔形嵌件或热塑性薄膜具有厚度的非线性连续分布/变化。线性连续变化相当于传统的恒定楔角。非线性连续变化来自不恒定的楔角特性(Profil),其中楔角依赖于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该楔角特性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在一些区段中”是指所述分布适用于该嵌件的至少一个区段。特别地,该嵌件可具有在楔角特性的分布方面不同的多个区段。该热塑性薄膜至少具有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具有连续的非线性楔角特性的第一区段,以在第一区段的区域内将平视显示器的幻像减至最低,其中该热塑性薄膜在第一区段中以及在其它区段中还进一步将在透射中的重像减至最低。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分布防止或减轻垂直错位的重像或幻像。垂直的楔角分布,无论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有利地,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的另外的楔角分布,也可以防止或减轻水平错位的重像或幻像。这些特别可出现在水平方向上高度弯曲的玻璃(所谓的全景玻璃)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扩展实施方案中,该热塑性薄膜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氯乙烯(PVC)、聚氟乙烯(PVF)、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丙烯酸酯(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PUR)和/或它们的混合物和共聚物的材料。在本发明的还另一方案中,该热塑性薄膜在下缘具有小于1毫米,特别小于0.9毫米的厚度,且优选大于0.3毫米,特别大于0.6毫米的厚度。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扩展实施方案,该热塑性薄膜在第一区段外的区域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楔角特性,其为了防止在透射中的重像而具有恒定或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变的楔角。在该热塑性薄膜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在该热塑性薄膜的第一区段的中心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在一些区段中大于在第一区段内的不同水平位置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在第一区段内在该热塑性薄膜的中心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在0.8mrad至0.2mrad,优选0.75mrad至0.15mrad之间变化,而在该热塑性薄膜的中心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在大约0.6mrad至0.1mrad,优选0.4mrad至0.2mrad之间变化,其中从下端到上端的楔角是与下端或与上端的距离的函数,其中该函数是至少二次函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热塑性薄膜具有降噪作用。由此可以有利地降低穿过配有该薄膜的复合板的噪音传递,因此可以降低由环境噪音和行驶噪音带来的干扰。可以借助多层,例如三层的热塑性薄膜获得这种效应,其中例如由于更高的增塑剂含量,内层具有比包围其的外层更高的塑性或弹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热塑性薄膜可具有至少一个着色区。在该板的上缘的这种着色区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作“阴影带”-借此可以降低刺眼的阳光对驾驶者的干扰。该热塑性中间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可具有防晒或防热功能。例如,该热塑性中间层可含有在红外区域中反射性的涂层或IR吸收性添加剂。该涂层或添加剂可布置在本发明的具有楔角的热塑性薄膜上或中。或者,可以将附加热塑性薄膜,例如经涂覆的PET薄膜引入该热塑性中间层中。在本发明的复合板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或第二玻璃板可具有功能涂层,优选在其面向热塑性薄膜的表面上。这样的功能涂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例如导电涂层、可加热涂层、IR反射性涂层、低辐射涂层、防反射涂层、赋色涂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复合板具有加热功能。该加热功能可涉及整个板面或仅其一部分。可以例如借助嵌在热塑性中间层中的金属丝或借助在玻璃板之一上或在中间层的薄膜上的导电涂层实现这样的加热功能。本发明还提出具有本发明的热塑性薄膜的复合玻璃板以及该热塑性薄膜或该复合玻璃板的相应制造方法以及平视显示装置,以及该热塑性薄膜和配有其的复合玻璃板的用途。本发明的具有可变厚度的热塑性薄膜可以是具有降噪作用的薄膜(所谓的“消声薄膜”)。这样的薄膜通常由至少三层构成,其中例如由于更高的增塑剂含量,中间层具有比包围其的外层更高的塑性或弹性。该复合玻璃板除本发明的热塑性薄膜外还可含有着色嵌件。这样的嵌件通常布置在复合玻璃板/挡风玻璃的上部区域中并应降低太阳光对驾驶者的干扰或刺眼。它们通常被称作“阴影带”。该复合玻璃板可具有功能涂层,例如IR反射性或吸收性涂层、UV反射性或吸收性涂层、低辐射涂层、可加热涂层。优选在玻璃板之一的面向该楔形嵌件的表面之一上施加该功能涂层,在此防止其腐蚀和损坏。该复合玻璃板还可以在玻璃板之间含有具有功能涂层的嵌入薄膜,其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成。例如具有IR反射性涂层的这种经涂覆的PET薄膜可购得并因此容易引入复合玻璃中。附图简述例如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图1展示在透射中的重像形成的原则性关系,图2展示在反射中的幻像形成的原则性关系,图3展示具有楔形中间层的复合玻璃板的示例性结构,图4展示用于补偿在透射中的重像的示例性楔角特性,图5展示示范各种眼睛位置相对于平视显示器的关系的示例性装置,图6展示对符合不同眼睛位置的HUD区的各种角点(Eckpunkt)示例性测得的楔角值,图7展示用于补偿在反射中的幻像的示例性楔角特性,图8展示重像角在复合玻璃板上的示例性分布,图9展示幻像与在复合玻璃板的HUD区上的所需HUD图像之间的距离的示例性分布,和图10展示用于补偿单个区段中在透射中的重像和用于补偿另一区段中在反射中的幻像的在穿过HUD场的横截面中的示例性楔角特性的组合视图。参考附图的发明详述图1借助光束图像描绘在透射中的重像形成的原则性关系。在此假设曲面板1。该曲面板在光束进入曲面玻璃板1的位置处具有曲率半径(R+D)。现在从光源3发出光。该光射到该板上并根据已知折射定律在第一界面上从空气向玻璃的过渡处和在第二界面上从玻璃向空气的过渡处折射并到达观察者的眼睛2。该光束被描绘为实线P。从观察者的视角看,光源3看起来位于位置3'。这被描绘为光束P'。但是,除被称作初始光束的光束P外,该光束仅部分以上述方式在玻璃/空气第二界面上折射;较小部分在第二界面上反射并再次在第一界面上反射另一次,然后该光束穿过第二界面并到达观察者的眼睛2。这种光束,所谓的二次光束被描绘为虚线S。从观察者的视角看,光源3也看起来位于位置3''。由初始光束P'与二次光束S围住的角度η是所谓的重像角。为了解决这种重像,现在可以提出,在图1中假设基本平行的两个边界层之间提供楔角。依据J.P.Aclocque“Doppelbilderalsst?renderoptischerFehlerderWindschutzscheibe”,Z.Glastechn.Ber.193(1970)第193-198页,可以依赖于玻璃板的曲率半径和光束的入射角根据下列关系式计算重像角:,其中η是重像角,n是玻璃的折光率,d是玻璃板的厚度,R是玻璃板在入射光束位置处的曲率半径,且φ是相对于该板的切线上的法线的光束入射角。在平面玻璃板的情况下,重像角η根据下列公式依赖于由玻璃表面形成的楔角δ。因此,通过将上述公式设为相等,可以计算用于消除重像所需的楔角:。通常,如下实现这种楔角:在复合玻璃板1中,将楔形中间层F插入第一玻璃层GS1和第二玻璃层GS2之间,见图3。为简单起见,通常可以假设折光率n是恒定的,因为中间层F和玻璃板GS1、GS2的折光率相差相当小以致由该小差异几乎没有效应。这一理念也适用于曲面挡风玻璃。通常,为简单起见,为基准眼睛点设定入射角和曲率半径,并将用其测得的楔角用于整个挡风玻璃。但是,在大型复合玻璃板1(所谓“全景玻璃”)和/或更高度曲面的复合玻璃板1的情况下,这种方法不再足够,以致在此通常必须确定在垂直方向上变化的楔角分布。然后,例如通过沿复合玻璃板的假想垂直中心线逐点计算和可能的插值法,可以确定补偿楔角特性δ。为了计算重像角η和相应的局部补偿楔角δ,可以选择如检测规程ECER43Annex3中推荐用于确定重像角的装置。在这种装置的情况下,当驾驶者的头部在垂直方向上从较低位置向上端位置移动时,测定重像角。换言之,驾驶者的视线始终保持水平。但是,替代或额外地,可以选择由驾驶者的平均不变位置(眼睛点)计算重像角的装置,其中驾驶者穿过挡风玻璃的视角改变。在此可以将不同测定变型方案的结果甚至以加权方式转化成总体结果。示例性楔角特性,即依赖于与发动机边缘(即与复合玻璃板1的下端)的距离的楔角分布显示在图4中。在此可清楚看出,根据上述公式优化的对于假想虚拟中心线的楔角δ在示例性挡风玻璃中在下端首先以小于0.15mrad的值开始并随着与发动机边缘的距离的递增,即朝复合玻璃板1的上端,递增至大于0.4mrad的值。在一种示例性方法中,依赖于复合玻璃板1的局部入射角和局部曲率半径以计算方式确定用于补偿重像所需的楔角,并确定由此产生的重像角η分布。例如,对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1,重像角η的可能结果显示在图8中。在此,将示例性复合玻璃板1绘制到xy坐标系上,其中横轴指示相对于复合玻璃板1的中心的距离,且纵轴指示相对于底面(未显示)的距离。应该注意,该板的图示不一定对应于其实际安装,而是描绘在该图中以使存在尽可能大的投影面。在此,所得重像角以弧分示出。对于平视显示器,出现与重像现象类似的问题,其被称作幻像。图2借助光束图像描绘在反射中的幻像形成的原则性关系。在此,假设曲面玻璃板1。曲面玻璃板1在光束进入曲面玻璃板1的位置处具有曲率半径R。现在从代表平视显示器HUD的光源3发出光。该光沿光束Ri从内部以角度Θ射到玻璃板1上并在此以相同角度Θ再次反射。反射光束Rr到达观察者的眼睛2。这一光束路径被描绘为实线。从观察者的视角看,光源3看起来虚拟地位于位置3,即在玻璃板1前面。这被描绘为光束Rv。除这种第一光束外,另一光束也到达观察者的眼睛2。这一光束R'i同样源自光源3。但是,这一光束R'i根据已知折射定律在空气/玻璃内部界面上透入玻璃板1并在玻璃/空气外部界面上反射,然后该光束穿过内部界面并作为光束R'r到达观察者的眼睛2。内部界面因此是指更靠近观察者的界面,而外部界面是指距观察者更远的界面。这一光束路径被描绘为虚线。从观察者的视角看,光源3看起来虚拟地也位于位置3'',即同样在玻璃板1前面。这被描绘为光束R'v。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可以改变楔角以使在外部界面上反射的光束R'r和在内部界面上反射的光束Rr相对于观察者的眼睛2重叠,即在外部界面上反射的光束在射在内部界面上的光束的反射位置处离开。但是,如果这如根据现有技术常规的那样仅对单个眼睛位置进行,由其测定的楔角产生非最佳的结果。这尤其可通过平视显示器主要针对的驾驶者的体型和坐姿非常不同以致存在多种可能的眼睛位置来解释。这显示在图5中。在此,在图5的右侧描绘两个可能的眼睛位置2和2a。依赖于眼睛位置2或2a产生图像位置3'或3'a。平视显示区HUDB中的甚至参与图像生成的光学过程的板区域(“活性区”)也依赖于眼睛位置2、2a。作为模型,投影仪图像3和虚像3'、3'a可理解为整面矩形。在该图中画出从眼睛位置2、2a到矩形的角的连接线。这些连接线与该板的交点产生梯形的角,其作为模型应描述该板的“活性区”。这些梯形在该图中示例性描绘在玻璃板1上的平视显示区HUDB内。因此,该虚拟显示器依赖于眼睛位置位于不同位置,并且相应地对于眼睛位置的每一种可能存在最优化楔角的不同值。此外,在此应该提到,仅为幻像而优化的楔角通常造成重像的过补偿以致由此造成的重像在观察者的察觉和/或法定检验规程的遵循和/或就重像而言的客户规范的遵循方面仍成问题。图6对于眼睛2相对于复合玻璃板1的不同位置描述了上述梯形(作为“活性”区)形式的HUD在平视显示区HUDB内的所得位置。为了更好的区分,用不同类型的线显示这些梯形。为清楚起见,对许多梯形示出相对于梯形的角测得的相关楔角并相对于与发动机边缘的距离在左侧输入。例如,在图8中绘制垂直切割线(Schnittlinie)Y400、Y400'和Y600、Y600'和Y0。图7对于这些垂直切割线Y400、Y400'和Y600、Y600'和Y0展示相对于平视显示区HUDB的距离的楔角特性的可能的最佳分布。对于图7中的特性的每一种可容易看出,其在每种情况下是连续和非线性的。也可容易推导,对于与下缘的特定距离的水平楔角特性从Y400平稳变成在Y0的值。对于割线(Schnitt)Y0、Y600和Y600'的垂直楔角特性进行优化以降低在透射中的重像。这有利于在HUD区域HUDB外的割线,因为在该处不必为了补偿在反射中的幻像作出贡献。所示割线是示例性的并且特别取决于机动车模型。也可容易推导,对于与下缘的特定距离的水平楔角特性从Y400平稳变成在Y600的值。从图6中也容易为各个切割线确定相应的楔角特性。在一种示例性方法中,依赖于复合玻璃板1的局部入射角和局部曲率半径以计算方式确定用于补偿重像所需的楔角,并确定由此产生的楔角分布。例如,对于机动车的复合玻璃板1的平视显示区HUDB,位移察觉到的幻像的可能结果显示在图9中。这种平视显示区HUDB相当于图8中的左侧部分HUDB(和在镜像中,也相当于右侧部分HUDB)。这种镜像对称设计的优点在于,相同的板同样适用于靠右行驶国家的车辆和靠左行驶国家的车辆。但是,原则上,该板也可以不对称设计,其中优选仅在安装位置中位于驾驶者位置前方的那一半板中布置HUDB。就此而言,横轴又涉及与复合玻璃板1的中心的距离。但是,在此,纵轴涉及平视显示区HUDB的最深点。该图现在显示以毫米计的初始图像与二次图像之间的距离。借助这样的热塑性薄膜F,可以容易地根据要求在各个所需位置处将在透射中的重像以及在反射中的幻像减至最低。因此,甚至可以实现大型平视显示区HUDB。不限制普遍性,还可以提出,热塑性薄膜F不仅在第一区段A2内提供对幻像以及可能的对重像的优化,还可以例如提出,在第一区段A2外的区域中使热塑性薄膜F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楔角特性,其具有恒定或至少在一些区段中可变的楔角以防止在透射中的重像。示例性的楔角特性Y400或Y400'描绘在图10中。在此,在下半部,对于与发动机边缘的特定距离,使用菱形描绘根据示例性复合玻璃板1的上述关系式确定的用于优化在透射中的重像的优化楔角分布。在区段A2中也作为实线显示为了幻像而优化的分布。现在可以将这两条曲线相互接近,其中在此为了优化而存在大的开放空间。例如如图10中所示在相对于作为过渡区的第一区段A2而言的“外部区域”A1和A3中使用,其中在区段A1的区域中例如出现重像的轻微过补偿,且其中在区段A3的区域中出现轻微欠补偿。可以在能够无缝过渡到第一区段A2的区段A1和A3中的点划线中提供可能的楔角特性。在此,可以考虑不同因素,因此例如可为希望的是,在第一区段A2中将重像比幻像更多降至最低,然后可以例如使区段A2中以实线描绘的曲线移向菱形曲线或借助合适的近似解法使这两条曲线彼此对齐(angleichen)。在此,也可以考虑其它参数,如最大楔角或最大楔角变化。这样的参数可以例如由于复合玻璃板1的厚度变化不允许超过最大值而造成。其它区段中的楔角特性也可容易是纯线性的并例如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固定楔角。优选地,对于如图7中所示的第一区段A2,设计楔角特性以使在热塑性薄膜的第一区段A2的中心(即例如在Y400)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大于在第一区段A2内的不同水平位置(即例如Y390或Y410)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这通常也适用于区段A2外,即复合玻璃板1的平视显示区HUDB外的所有其它区域。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还可以提出,如图7中所示,在第一区段内在热塑性薄膜F的中心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Y400在0.75mrad至0.15mrad之间变化,而在热塑性薄膜F的中心处在垂直方向上的楔角Y0在0.6mrad至0.1mrad之间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从下端到上端的楔角可以被理解为是与下端或与上端的距离的函数,其中该函数是例如至少二次函数。在本发明中,通过对于各种眼睛位置依赖于复合玻璃板1的局部入射角和局部曲率半径以计算方式确定用于补偿第一区段A2中的幻像所需的垂直楔角,可以特别容易确定楔角特性。例如对于特定数量的垂直区,例如在边缘和中心处确定由此产生的垂直楔角分布。此外,如果这尚未发生,依赖于复合玻璃板1的局部入射角和局部曲率半径以计算方式确定用于补偿第一区段中的幻像所需的水平楔角,并确定由此产生的水平楔角分布。此外,现在依赖于复合玻璃板1的局部入射角和局部曲率半径以计算方式确定用于补偿重像所需的楔角,并确定由此产生的楔角分布。为简单起见,在后一步骤中特别可以仅对于单个垂直特性,例如Y0确定这些值,因为通常,对于其它垂直特性的值,例如特性Y400的值仅微不足道地不同与此。因此,可以使计算工作保持易操作。这种热塑性薄膜F可含有至少一种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氯乙烯(PVC)、聚氟乙烯(PVF)、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丙烯酸酯(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氨酯(PUR)和/或它们的混合物和共聚物的材料。在此,适用于热塑性薄膜F的材料的选择可以例如取决于该薄膜在一定薄膜厚度下在折光率和可实现的强度方面的性质。原则上,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热塑性薄膜F材料。为了将重像减至最低,在通常以一定角度用于机动车建造中的复合玻璃板1中时,如下楔角特性是优选的,其中在垂直方向上在下缘的楔角小于在上缘的楔角,即在发动机罩附近的楔角小于在常见机动车的车顶边缘附近的楔角。为了制造,本发明的热塑性薄膜F特别有利地在下缘具有小于1毫米,优选小于0.9毫米的厚度,优选具有大于0.3毫米,特别大于0.6毫米的厚度。因此,该薄膜可以以被证明适宜的方式用于制造复合玻璃板1,而不需要增加成本的特殊设备。因此,甚至可以在第一玻璃层GS1和第二玻璃层GS2之间用本发明的热塑性薄膜F获得如图3中所示的复合玻璃板1的结构。这种复合玻璃板1具有1毫米至8毫米,优选3.5至5.3毫米的厚度,并因此可以容易地像传统复合玻璃板那样进一步加工。在此,复合玻璃板1的第一玻璃层GS1和/或第二玻璃层GS2通常具有选自大约1毫米至3毫米,优选1.4毫米至2.6毫米的范围的厚度。这确保所要求的防裂和/或隔音性质。借助该热塑性薄膜F,可由此以被证明适宜的方式制造复合玻璃板1,其中获得第一玻璃层GS1和第二玻璃层GS2,其中将热塑性薄膜F置于第一玻璃层GS1上,并使用高压釜法将第二玻璃层GS2置于该热塑性薄膜上。此后,在高压釜中并在热和压力的作用下将热塑性薄膜F与第一玻璃层GS1和第二玻璃层GS2接合。当然,本发明的热塑性薄膜F不仅可用于高压釜法,还可例如用于真空热炉法或类似的无高压釜法。原则上也可以在安置后首先仅将第一玻璃层GS1与热塑性薄膜F接合,并在此后才放置第二玻璃层GS2并与预先接合到玻璃层GS1上的热塑性薄膜F接合。由此制成的热塑性薄膜F可用在机动车中的复合玻璃板1中,特别是作为用于显示平视显示器的挡风玻璃,或用于建筑物或作为信息显示器。例如在图5中可以看出在平视显示装置中的用途。在此,投影仪作为光源照亮配有本发明的热塑性薄膜F的复合玻璃板1的示例性平视显示区HUDB。在平视显示区HUDB中将投影仪的幻像减至最低,而整个复合玻璃板1也还降低在透射中的重像(未显示)。因此,本发明能够改进平视显示器在大量眼睛位置的幻像最小化,而不在平视显示区HUDB外生成明显更多的幻像。此外,借助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在平视显示区HUDB中以及在其它区域中降低在透射中的重像。此外,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大的平视显示区HUDB以及更复杂的挡风玻璃设计。尽管在附图中通常仅描绘平视显示区HUDB,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提供更多平视显示区HUDB,例如用于右舵车和左舵车或甚至用于不同用途,如资讯娱乐系统和驾驶辅助系统。还可以提出,例如在基本用于资讯娱乐的平视显示区HUDB的情况下,仅提供幻像的最小化,而对于驾驶辅助系统,既追求幻像的最小化,又追求重像的最小化。因此,本发明能够改进平视显示器在大量眼睛位置的幻像最小化,而不在平视显示区HUDB外生成明显更多的幻像。此外,借助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在平视显示区HUDB中以及在其它区域中降低在透射中的重像。此外,用本发明可以实现更大的平视显示区HUDB以及更复杂的挡风玻璃设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