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1685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贴合模具领域,尤其涉及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数位化生活的流行,各种如行动通讯装置、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及平板型电脑等3C产品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在3C产品中以手机尤为普遍,现有的手机产品中以显示屏以触控显示为主流,而在这些触控显示屏中多采用结构,曲面屏的特殊设计具有新颖性与质感佳,又可增加弧形边角触控功能带来出色的触控手感、无线充电机能,并能解决天线布置空间不足及增强收讯功能,使产品更美观出色,产品设计差异化使消费者更能青睐。

为了更好的保护手机的曲面显示屏,通常在该显示屏上覆盖一层盖板,该盖板通常将曲面玻璃盖板和保护膜贴合而成。

在现有技术中将玻璃盖板与保护膜贴合过程中,利用人工将玻璃盖板与保护膜贴合,贴合过程中由于玻璃盖板和保护膜为硬性接触,使得玻璃盖板与保护膜贴合时,容易产生气泡,贴合不紧密,影响贴合质量,同时贴合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手机盖板在曲面位置贴合不紧密、贴合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及其工艺。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用于将玻璃盖板和保护膜贴合使之形成手机盖板,包括上模,垫膜以及下模,所述上模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收容玻璃盖板并为玻璃盖板提供支撑,所述玻璃盖板包括一平面区域以及弯曲的边角区域;下模包括基体,承载件以及弹性件,所述基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于底板边缘,底板和侧板之间形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弹性件容置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设置于底板和承载件之间;所述垫膜位于上模和承载件之间;

垫膜包括承载部,承载部包括相对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所述上表面面向上模,待贴合的保护膜放置于承载部的上表面,承载部的下表面承载与承载件,承载件给予承载部以弹性支撑;所述垫膜还包括一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环设于承载部四周,并与所述下模接触卡合,以在合模方向上为卡接部提供支撑;所述垫膜为弹性垫膜,在外力作用下,所述垫膜发生弹性形变,且弹性形变力由与保护膜接触位置向四周扩散。

优选地,玻璃盖板平面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上表面的最高点,玻璃盖板弯曲边角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上表面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存在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垫膜的弹性系数。

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的支撑区域对应玻璃盖板的平面区域。

优选地,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具有粘性。

优选地,所述上模与一真空吸附装置相连,用于真空吸附凹槽内的玻璃盖板。

优选地,所述上模设置有加热件,用于对玻璃盖板整体区域或者对玻璃盖板弯曲的边角区域加热。

优选地,所述承载件与所述垫膜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道防滑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盖板贴合工艺,通过前述的手机盖板贴合模具来实现,包括:步骤S1,提供待贴膜玻璃盖板,将玻璃盖板固定在上模的凹槽中;步骤S2,提供待与上述玻璃盖板贴合的保护膜,并将保护膜定位在垫膜的承载部的上表面;及

步骤S3,将上模与下模进行合模,实现保护膜与玻璃盖板贴合。

优选地,步骤S1中玻璃盖板通过真空吸附装置固定在凹槽中和/或步骤S2和步骤S3之间还包括步骤S21,对玻璃盖板进行加热后进行合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机盖板贴合模具有如下的优点:

1、通过在上模设置有凹槽用于容纳玻璃盖板M,给玻璃盖板M提供面支撑力从而确保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的紧密贴合。

通过在下模基体形成一容纳空间,一承载件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且承载件可以在容纳空间内弹性位移,保护膜N承载于所述承载件;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承载件给予保护膜N弹性支撑,从而实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承载件弹性下沉,给予保护膜一定的弹性缓冲,使得合模压力逐渐增大,从而将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之间的贴合有一定的压力适应过程,进而使空气在压力由小变大过程中充分挤压排出,使得保护膜N紧贴与玻璃盖板M的表面,且无气泡产生。

通过胶质材料制成的垫膜,垫膜具有一定的弹性,给予保护膜一定的弹性缓冲,二次缓冲使得保护膜N可以紧贴于垫膜上表面。

2、垫膜上表面为一个非平面结构,玻璃盖板平面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上表面的最高点,玻璃盖板弯曲边角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上表面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存在高度差。在上模和下模合模过程中,玻璃盖板M先与保护膜N最高点相接触,然后逐渐由点到面的扩散,使得贴合压力由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的最高点向弯曲边角部分的最低点扩散,从而将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之间的空气由最高位置逐渐向四周边角最低点位置处挤压,进一步使得保护膜N紧贴与玻璃盖板M的表面,且无气泡产生。

3、垫膜承载部的上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待贴合保护膜与承载部上表面接触时可以对保护膜进行粘附定位,从而待贴合保护膜与承载部上表面接触时可以对保护膜进行可分离式粘附定位,即可以防止保护膜移位,又可以简单分离。

4、在上模设置有加热件,加热件可以对凹槽内的玻璃盖板M进行加热,使得在玻璃盖板M和待贴合的保护膜N 相接触时,可以利用玻璃盖板M所带的温度软化与之贴合的保护膜N,从而保证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贴合紧密,进一步加热件贴合于凹槽弯曲的边角部分,确保凹槽与玻璃盖板M接触的弯曲边角部分受热均匀,进一步保证贴合的效果。

5、上模通过真空吸附将玻璃盖板M固定于凹槽内,防止在贴合过程中玻璃盖板M移位影响贴合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上述模具的贴合工艺,具有该模具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将要用于贴合的玻璃盖板M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图1A中沿着Ⅰ-Ⅰ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图1A中沿着Ⅱ-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D是本本发明用于与玻璃盖板M贴合的保护膜N结构示意图。

图1E是本发明图1D中沿着Ⅲ-Ⅲ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F是本发明手机盖板贴合模具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图手机盖板贴合模具的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沿着Ⅳ-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C是图2B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图手机盖板贴合模具的垫膜结构示意图。

图3B是图3A沿着Ⅴ-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图手机盖板贴合模具的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B是下模宽度方向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C是图4B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D是下模的承载件结构示意图。

图4E是下模、垫膜与保护膜N以及玻璃盖板M贴合时在宽度方向的结构配合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模、下模、垫膜与保护膜N以及玻璃盖板M贴合时结构配合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A是垫膜与保护膜N以及玻璃盖板M贴合时结构配合第一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垫膜与保护膜N以及玻璃盖板M贴合时结构配合第二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A是图6B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保护膜N以及玻璃盖板M贴合时边角弯曲边角位置与其他结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C是保护膜N以及玻璃盖板M贴合时边角弯曲边角位置贴合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手机盖板贴合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或“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上”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A-1C,M是待贴合的玻璃盖板M,本实施例中,该玻璃盖板M为矩形,其四条边位置是弯曲的弧形设计,中间为平面设计,且该玻璃盖板M的的a,b,c,d四个角与形成该四个角的两条相交边之间均是弧面过渡,该玻璃盖板M即是我们通常所称之为的3D玻璃盖板M。更具体地,从图1B的剖面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玻璃盖板M长度方向的相对两边弧形设计,从图1C的剖面视角我们可以看到玻璃盖板M宽度方向的相对两边弧形设计。可以理解,玻璃盖板M也可以是中间为平面,任意一条,两条或者三条边为弧形弯曲的2.5D玻璃。

请参阅图1D-1E,N是待与玻璃盖板M相贴合的保护膜N,该保护膜N可以是防爆膜、防静电膜或者隔热膜等,保护膜N为矩形,用于与玻璃盖板M相贴合,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完成贴合后,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的尺寸相当。可以理解保护膜N的大小可以根据待贴合的玻璃盖板M的大小来选择。

请参阅图1F,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盖板贴合模具10,用于将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贴合使之形成手机盖板,使得手机盖板拥有更为优异抗摔和防刮性能,可以更好的保护手机的显示屏。手机盖板贴合模具10包括上模30,垫膜50、定位件70以及下模90。上模30用于定位并吸附待贴合的玻璃盖板M,防止玻璃盖板M在与保护膜N贴合过程中移位,影响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的贴合的效果,从而影响手机盖板的质量。垫膜50夹持在上模30和下模90之间,保护膜N 放置于垫膜50上,且垫膜50可以相对下模90弹性位移。上模30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定位孔305,定位件70穿设于定位孔305,将上模30与下模90定位固定,防止上模30和下模90位移,且上模30在合模方向上可相对下模90沿定位件 70移动。定义合模反向即是上模30在定位件70的定位作用下向下模90位移的方向。在进行手机盖板贴合前,上模30 预先对玻璃盖板M的边角弯曲部分进行加热,使得上模30 和下模90在外力作用下合模时,玻璃盖板M的余热可使与玻璃盖板M边角弯曲位置处的对应的保护膜N受热微变形更好的与玻璃盖板M边角弯曲位置处紧密贴合形成手机盖板。

请参阅2A-2C,上模30为一个矩形块结构,在上模30 与下模90相配合的端面302上开设有凹槽301,该凹槽301 形状与玻璃盖板M形状相匹配,即凹槽301的四周边角位置是弯曲的弧形设计,中间为平面设计,四个角均是弧面过渡,用于容纳玻璃盖板M,在上模30与下模90合模,上模 30给予玻璃盖板M硬性支撑,从而使得放置于垫膜50上的保护膜N更好的与玻璃盖板M相贴合。

上模30上还设置有通孔307,该通孔307贯穿上模30 与凹槽301连通,真空吸附装置(图未示)通过该通孔307 吸附放置于凹槽301内的玻璃盖板M。

在上模301的凹槽301边角位置处上方设置有加热件 303,加热件303为环状结构,大小与凹槽301环形边角相匹配。用于对吸附在凹槽301内的玻璃盖板M弯曲的边角位置进行加热,使玻璃盖板M弯曲的边角位置带有一定的温度,利用该温度使与玻璃盖板M弯曲的边角位置贴合的保护膜N微变形,从而使与玻璃盖板M弯曲的边角位置贴合的保护膜N带有更好的柔性,这样保护膜N在玻璃盖板M边角位置处贴合的效果更紧密。

进一步,为了保证加热件303对与凹槽301贴合的玻璃盖板M弯曲边角位置处受热均匀,加热件303为片状结构且与凹槽301的边角等弧度弯曲设置,且与凹槽301的边角处面贴合接触,使得加热件303的温度传递到玻璃盖板M边角位置处的效果更好。

为了确保对保护膜N的加热效果,加热件303的加热温度优选在60℃-80℃之间。在这个温度区间内,保护膜N 的软化温度最佳,同时也不会因温度过高造成保护膜N的溶毁。

作为一个变形,玻璃盖板M可以利用胶体沾粘的方式固定于凹槽301内,实现与上模30的相对固定,即在凹槽 301的底部设置有黏胶件,黏胶件可以是黏胶带或者是黏胶片,将玻璃盖板M贴合于黏胶件实现玻璃盖板M在凹槽 301内的固定。

请参阅图3A-3B,垫膜50为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粘性的胶质材料制成,优选为硅胶。垫膜50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可以变形,给予保护膜N弹性支撑,使得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的贴合效果更好,垫膜50与下模90结构卡合,用于承载保护膜N。垫膜50与保护膜N相接触时,由于垫膜50 的粘性定位作用,保护膜N可以停留在与垫膜50接触的面上而不会滑动,使得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贴合接触时对位准确,增强贴合效果。

具体地,垫膜50包括承载部501以及卡接部503。承载部501和卡接部503一体成型。卡接部503环形设置于承载部501的四周,用于与下模90形成结构卡合,防止垫膜50 发生位移,影响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的贴合质量。承载部 501是一个四角倒圆的矩形块,其大小与上模30的凹槽301 大小相匹配,凹槽301在合模方向上的投影与承载部501 的投影重合或近似重合且凹槽301在合模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承载部501的投影面积。

承载部501包括上表面5011、下表面5013以及四个侧面5015。上表面5011用于承载保护膜N。承载部501的下表面5013为一个平面,与下模90面相接触,下模90给予承载部501面支撑,支撑力度更为均匀。承载部501的四个侧面 5015呈弧形设置,与上表面5011圆弧过渡,从而与玻璃盖板M边角弯曲位置处更好的匹配,以便于和保护膜N更好的贴合。

同时,由于承载部501的上表面5011具有一定的粘性,对保护膜N进行可分离式粘附定位,即可以防止保护膜N 移位的同时,又可以简单实现保护膜N与承载部501上表面 5011的分离。

请参阅图4A-4C,下模90与上模30结构配合,用于压合保护膜N和玻璃盖板M。下模90包括基体组件901,弹性件903以及承载件905。弹性件903是弹簧或者具有弹簧结构的元件。承载件905与弹性件903固定连接,弹性件903 给予承载件905以弹性支撑,在外力作用下,承载件905 可以在合模方向上弹性位移。

具体地,基体组件901包括基体9011,第一卡框9013 以及第二卡框9015。基体9011包括底板9021和侧板9023。底板9021为一个平面的矩形板,侧板9023与底板9021连接,且环形设置于底板9021边缘位置,与底板9021配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9012。垫膜50的承载部501下表面5013 的面积大于容置空间9012开口的面积。作为变形,底板 9021和侧板9023的连接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焊接或结构卡合实现牢固连接。

第一卡框9013、第二卡框9015与基体9011的侧板9023 依次贴合设置。第一卡框9013以及第二卡框9015均为中间开设有矩形开口的矩形板,且第一卡框9013的中间开口的尺寸大于第二卡框9015的中间开口的尺寸,同时第一卡框 9013的开口以及第二卡框9015的开口均大于容置空间 9012的开口。因此,第一卡框9013、第二卡框9015与基体 9011的侧板9023共同形成环形卡槽9025。卡槽9025与垫膜 50的卡接部503形成结构卡合,使得垫膜50可以卡位于基体9011。

可以理解,作为结构变形,第一卡框9013、第二卡框 9015与基体9011的侧板9023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即基体组件901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卡槽9025和容纳空间 9012成型于基体组件901。

请再参阅图4A,在第二卡框9015四个角设置有第二定位孔9017,第二定位孔9017与第一定位孔305一一对应匹配,定位件70通过第一定位孔305与第二定位孔9017匹配,实现上模30和下模90的定位。

请再参阅图4B-4C,多个弹性件903均匀设置于容纳空间9012内,弹性件903一端与底板9021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件905固定连接,给予承载件905弹性支撑,使得承载件 905所受到的弹性力度更为均匀,从而保证与承载件905 接触的垫膜50受到的弹性力度更为均匀。在底板902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件9022,弹性件903与定位件9022一一对应,结构配合牢固连接于底板9021,或者弹性件903通过焊接实现与底板9021的连接。

请参阅图4D,承载件905的长度方向尺寸略小于容纳空间9012长度方向尺寸,承载件905宽度方向尺寸略小于该容纳空间9012宽度方向尺寸,从而承载件905在可以在外力作用下跟随弹性件903在合模方向上同步位移。

由于垫膜50的卡合部503与下模90的卡槽9035形成卡位,同时垫膜50的承载部501下表面5013与承载件905上表面接触,受到与承载件905接触的弹性件903的弹性支撑,从而在受到沿合模方向向下的外力作用时,弹性件903在合模方向上发生弹性形变,与弹性件903连接的承载件905 随着在合模方向上发生同步位移,使得与承载件905接触部分的垫膜50的承载部501跟随弹性件903同步位移。

同时,垫膜50上表面5011为一个非平面结构,玻璃盖板M的平面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501上表面5011的最高点,玻璃盖板M弯曲边角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501上表面5011 最低点之间存在高度差。合模时,给予保护膜N一定的弹性缓冲,使得合模压力逐渐增大,从而将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之间的贴合有一定的压力适应过程,进而使空气在压力由小变大过程中充分挤压排出。且由于玻璃盖板M先与保护膜N最高点相接触,然后逐渐由点到面的扩散,使得贴合压力由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的最高点向弯曲边角部分的最低点扩散,贴合压力由点到面的扩展,从而将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之间的空气由最高位置逐渐向四周边角最低点位置处挤压,进一步使得保护膜N紧贴与玻璃盖板M的表面,且无气泡产生。

进一步,弹性件903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垫膜50的弹性系数,即弹性件903产生弹性形变所需受到的力小于垫膜50发生弹性形变所需受到的力。配合垫膜50卡合部503 与下模90的结构卡合作用,进一步确保在合模过程中合模压力由点到面的扩展,从而保证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的贴合是由点到面的扩展,进而拥有良好的贴合效果。

再进一步,为了增大承载部501与承载件905之间的摩擦力度,防止承载部501在保护膜N与玻璃贴合时相对位移,在承载件905与垫膜50的下表面5013相接触的面上开设有多道纵横交错的防滑槽9051,多道防滑槽9051形成防滑面,进一步增大垫膜50与承载件905之间的摩擦力。

请参阅图4E,承载件905与承载部501的接触面为矩形面,承载件905给予承载部501弹性支撑,因此,弹性支撑面为矩形面,矩形面支撑区域对应玻璃盖板M的平面区域,使得玻璃盖板M平面区域处与保护膜N均匀受力接触。

进一步,由于弹性件903的弹性系数小于所述垫膜50 的弹性系数,即在受到相同外力条件下,弹性件903先发生弹性形变。

具体的,将保护膜N和玻璃盖板M压合贴紧时,与承载件905相接触的承载部501弹性下沉,卡合部503与下模90 形成结构卡合,可以稍微阻止承载部501的边缘区域下沉,从而贴合压力由保护膜N与承载部501最高点位置向四周扩散,使得保护膜N的最高点先与玻璃盖板M接触,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面与玻璃盖板M贴合,使两者贴合时空气由最高点逐渐向四周完全排出,真正做到无气泡紧密贴合的效果。

请参阅图5以及图6A-6B以及图7A-图7C,应用本发明所述模具10在将保护膜N贴合到玻璃盖板M上时,首先将玻璃盖板M放置到上模30的凹槽301内,然后利用真空吸附装置将玻璃盖板M吸附固定在凹槽301内。然后将保护膜N对位放置到垫膜50上的承载部501上表面5011,上表面5011 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待贴合保护膜N与承载部501上表面 5011接触时可以对保护膜N进行可分离式粘附定位,即可以防止保护膜N移位,又可以简单分离。

进一步的,运用定位件70将上模30与下模90初步定位,然后将上模30沿合模方向压向下模70。当上模30接触到垫膜50时,玻璃盖板M的平面区域先与保护膜N最高点相接触,由于垫膜50所需的弹性形变力度比弹性件903大,即合模压力先达到弹性件903的形变压力,弹性件903先发生弹性形变,使得与承载件905相接触的垫膜50承载部501区域部分跟随弹性件903位移形变,确保玻璃盖板M跟保护膜N的贴合从最高点向整个保护膜N面扩散,即在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贴合过程中贴合受力情况是由保护膜N的最高点逐渐向四周扩散受力,即是由点接触逐渐扩展到与四周的面接触贴合,使得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贴合时空气由保护膜 N与玻璃盖板M接触的点逐渐向四周挤压排出,从而保证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的贴合效果。

此外,由于垫膜50粘性作用,可以对承载在垫膜50 的承载部501上的保护膜N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防止与承载部501接触的保护膜N偏移,进一步确保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准确的贴合。

进一步,在上模30的凹槽301弯曲的边角位置处,环形贴合设置有加热件303,加热件303对放置于凹槽301内的玻璃盖板M的弯曲边角进行加热,合模时,利用热力对与玻璃盖板M弯曲边角相接触的保护膜N进行热处理,使得与玻璃盖板M弯曲边角接触的保护膜N易于形变,便于与玻璃盖板M弯曲边角贴合接触,使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贴合更紧密。

请参阅图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机盖板贴合工艺20,该手机盖板贴合工艺20利用前述的手机盖板贴合模具10 来实现保护膜N与玻璃盖板M的贴合,包括:

步骤S1:提供待贴膜玻璃盖板M,将玻璃盖板固定在上模30的凹槽301中。

该玻璃盖板M可以是2.5D玻璃或者3D玻璃,玻璃盖板M 的边缘带有曲面部分。

步骤S2:提供待与上述玻璃盖板M贴合的保护膜N,并将保护膜N定位在垫膜50的承载部501上表面5011。

步骤S4:将上模30与下模90进行合模,实现保护膜N 与玻璃盖板M的贴合。

具体的,定位件70将上模30与下模90定位,对上模30 施加于合模方向的作用力F,也即将上模30压向下模90的作用力,在力F的作用下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紧密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和步骤S4之间还存在一个步骤 S3。

步骤S3:对玻璃盖板M进行加热到达一定温度后,然后再进行合模。

对玻璃盖板M的加热温度优选为60℃-80℃。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步骤S1中该玻璃盖板M可以是通过真空吸附装置固定在上模30的凹槽301中,或通过黏胶粘贴固定在凹槽301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手机盖板贴合模具 10具有如下的优点:

1、通过在上模设置有凹槽用于容纳玻璃盖板M,给玻璃盖板M提供面支撑力从而确保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的紧密贴合。

通过在下模基体形成一容纳空间,一承载件放置于该容纳空间内,且承载件可以在容纳空间内弹性位移,保护膜N承载于所述承载件;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承载件给予保护膜N弹性支撑,从而实现上模和下模合模时,承载件弹性下沉,给予保护膜一定的弹性缓冲,使得合模压力逐渐增大,从而将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之间的贴合有一定的压力适应过程,进而使空气在压力由小变大过程中充分挤压排出,使得保护膜N紧贴与玻璃盖板M的表面,且无气泡产生。

通过胶质材料制成的垫膜,垫膜具有一定的弹性,给予保护膜一定的弹性缓冲,二次缓冲使得保护膜N可以紧贴于垫膜上表面。

2、垫膜上表面为一个非平面结构,玻璃盖板平面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上表面的最高点,玻璃盖板弯曲边角区域所对应的承载部上表面最低点,所述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存在高度差。在上模和下模合模过程中,玻璃盖板M先与保护膜N最高点相接触,然后逐渐由点到面的扩散,使得贴合压力由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的最高点向弯曲边角部分的最低点扩散,从而将玻璃盖板M与保护膜N之间的空气由最高位置逐渐向四周边角最低点位置处挤压,进一步使得保护膜N紧贴与玻璃盖板M的表面,且无气泡产生。

3、垫膜承载部的上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从而待贴合保护膜与承载部上表面接触时可以对保护膜进行粘附定位,从而待贴合保护膜与承载部上表面接触时可以对保护膜进行可分离式粘附定位,即可以防止保护膜移位,又可以简单分离。

4、在上模设置有加热件,加热件可以对凹槽内的玻璃盖板M进行加热,使得在玻璃盖板M和待贴合的保护膜N 相接触时,可以利用玻璃盖板M所带的温度软化与之贴合的保护膜N,从而保证玻璃盖板M和保护膜N贴合紧密,进一步加热件贴合于凹槽弯曲的边角部分,确保凹槽与玻璃盖板M接触的弯曲边角部分受热均匀,进一步保证贴合的效果。

5、上模通过真空吸附将玻璃盖板M固定于凹槽内,防止在贴合过程中玻璃盖板M移位影响贴合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上述模具10的贴合工艺20,具有模具10相同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