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金属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580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金属制板,涉及金属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一些特殊场合使用的金属制板,尤其是需要与外部环境接触并可能存在挤压或冲撞的场合时,需要一些特殊的金属纸板,不仅需要其板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以及较轻的重量,且还需要能延长在挤压或撞击的过程中的力的直接传递过程,避免对板体内的人员或设备造成损害,而目前大部分的金属制板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而,现有的金属制板适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具有较好结构强度且重量轻的金属制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复合型金属制板,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以及中部加强层,第一金属板置于第二金属板上部,中部加强层置于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之间,在所述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的表面均设有一层耐磨层,所述中部加强层包括上加强板层以及下加强板层,所述上加强板层与第一金属板的下部板体焊接固定,所述下加强板层与第二金属板的上部板体焊接固定,所述上加强板层以及下加强板层分别包括多条上加强筋以及下加强筋,且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组合安装时,多条上加强筋与多条下加强筋之间上下交错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上加强筋以及下加强筋之间均相互平行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下部板体上设有与下加强筋配合的上条形凹槽,第二金属板的上部板体上设有与上加强筋配合的下条形凹槽。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条形凹槽以及下条形凹槽内均设有橡胶缓冲垫。

作为优选,在所述上加强筋以及下加强筋之间形成的空隙内设有隔热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所述复合型金属制板采用在金属板体之间设置加强筋板层,因而不仅有效提高整体金属制板的结构强度,且还能有效减轻整个板体的重量,另外还能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以及经济效益,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复合型金属制板,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二金属板2以及中部加强层,第一金属板1置于第二金属板2上部,中部加强层置于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之间,在所述第一金属板1以及第二金属板2的表面均设有一层耐磨层3,所述中部加强层包括上加强板层以及下加强板层,所述上加强板层与第一金属板1的下部板体焊接固定,所述下加强板层与第二金属板2的上部板体焊接固定,所述上加强板层以及下加强板层分别包括多条上加强筋6以及下加强筋7,且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组合安装时,多条上加强筋6与多条下加强筋7之间上下交错分布。

实际应用时,上加强筋以及下加强筋能能对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起到支撑以及加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有效提高整体的金属板的结构稳定性,而且有效减轻了整体加强板的整体重量,节约材料成本,实用性和经济效益高。

为方便安装,所述上加强筋6以及下加强筋7之间均相互平行设置,且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在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上设置内凹的螺纹孔,继而将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螺栓紧固连接,且方便拆卸。

而进一步地,为提高整体结构使用时的稳定性,且提高金属板的减震缓冲效果,所述第一金属板1的下部板体上设有与下加强筋配合的上条形凹槽8,第二金属板2的上部板体上设有与上加强筋配合的下条形凹槽9,在所述上条形凹槽以及下条形凹槽内均设有橡胶缓冲垫。

作为优选方案,还在所述上加强筋6以及下加强筋7之间形成的空隙内设有隔热层10,因而使得金属纸板起到有效隔热作用。

上述复合型金属制板采用在金属板体之间设置加强筋板层,因而不仅有效提高整体金属制板的结构强度,且还能有效减轻整个板体的重量,另外还能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实用性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