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IP板稳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136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SIP板制造设备,具体是一种SIP板稳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制造SIP板的时候每生产一批板( 6块),就需要6个小时的保压时间,否则新材板与EPS之间的胶粘结就会不牢,由于没有专业的保压设备,保压作业只能由制造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保压作业,现有的保压稳压设备实际上均为液压装置,然而市面上非常优秀的液压装置大多造价非常昂贵,一般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低价格的液压装置非常不稳定,因此难以满足厂家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IP板稳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IP板稳压设备,包括挤压箱体和保压水箱,所述挤压箱体采用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保压水箱安装在挤压箱体的上方,保压水箱的上表面连接安装在顶梁上的提升机,通过提升机带动保压水箱升降;所述保压水箱的下表面设有与挤压箱体上端开口大小相同的压板,压板的底面上安装有用于挤压的上模板;所述挤压箱体的内侧设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凹槽,利用凹槽可以实现SIP板的限位固定;安装底板的底面与挤压箱体的内底面之间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实现压力检测;所述保压水箱通过送水管和回水管连接主水箱,且所述的送水管和回水管上均安装有水泵,利用送水管和回水管并配合水泵实现保压水箱的抽水和加水,通过加水实现保压水箱的增重;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待加工的SIP板放入安装底板的凹槽内,然后将空的保压水箱下降至挤压箱体内,且让上模板与SIP板相贴合,此时在利用送水管和水泵向保压水箱内注水,直至达到需求的压力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挤压箱体外壁上的压力传感器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挤压箱体采用钢材制成,整体强度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整体造价低廉,适合中小厂家,同时整体在不保证漏水的情况下即可保证整体的稳压效果不便,整体技术要求低,因此非常适合小厂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SIP板稳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挤压箱体、2-保压水箱、3-压板、4-上模板、5-安装底板、6-压力传感器、7-送水管、8-回水管、9-水泵、10-主水箱、11-顶梁、12-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SIP板稳压设备,包括挤压箱体1和保压水箱2,所述挤压箱体1采用上端开口的方形盒体,保压水箱2安装在挤压箱体1的上方,保压水箱2的上表面连接安装在顶梁11上的提升机12,通过提升机12带动保压水箱2升降;所述保压水箱2的下表面设有与挤压箱体1上端开口大小相同的压板3,压板3的底面上安装有用于挤压的上模板4;所述挤压箱体1的内侧设有安装底板5,安装底板5上设有凹槽,利用凹槽可以实现SIP板的限位固定;安装底板5的底面与挤压箱体1的内底面之间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6,利用压力传感器6实现压力检测;所述保压水箱2通过送水管7和回水管8连接主水箱10,且所述的送水管7和回水管8上均安装有水泵9,利用送水管7和回水管8并配合水泵9实现保压水箱2的抽水和加水,通过加水实现保压水箱的增重;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待加工的SIP板放入安装底板5的凹槽内,然后将空的保压水箱2下降至挤压箱体1内,且让上模板4与SIP板相贴合,此时在利用送水管7和水泵9向保压水箱2内注水,直至达到需求的压力即可。

所述压力传感器6连接挤压箱体1外壁上的压力传感器显示器。

所述挤压箱体1采用钢材制成,整体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将待加工的SIP板放入安装底板5的凹槽内,然后将空的保压水箱2下降至挤压箱体1内,且让上模板4与SIP板相贴合,此时在利用送水管7和水泵9向保压水箱2内注水,直至达到需求的压力即可,稳压结束后,将保压水箱2内的水抽至主水箱10内,然后利用提升机12将保压水箱2提升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