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4496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的防水材料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各种工程建设,屋面、地面、地下室的防水工程应运而生,各种防水材料层出不穷,防水行业蓬勃发展。而高分子防水材料作为一种新型防水材料进入大家的视野,它以高技术、低成本、超环保的新型理念逐渐成为防水的潮流,从而在各种工程中广泛使用。

但是目前通用的高分子类防水卷材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防水卷材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与基面达到完全粘合,在潮湿的基层上无法完成施工,同时卷材搭接边部位易翘边、开裂,造成防水层的渗水与窜水,从而降低了防水的效果,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潮湿基层上施工、高粘结力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

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该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为多层层状结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层隔离膜层、下层自粘料层、红芯胎基层、上层自粘料层、上层隔离膜层。

优选的,下层隔离膜层为HDPE涂硅隔离膜。

优选的,上层隔离膜层为HDPE涂硅隔离膜。

优选的,HDPE涂硅隔离膜上覆有一层主体隔离膜,HDPE涂硅隔离膜与主体隔离膜是一体的,由刀切虚线相连,使用时可一起撕掉。

优选的,上层自粘料层为反应粘自粘料层。

优选的,下层自粘料层为反应粘自粘料层。

优选的,红芯胎基层为高强度树脂胎体。

本实用新型为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由反应粘自粘料与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复合而成,自粘料层在水泥、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蠕动渗入到水泥凝胶和混凝土毛细孔,形成物理吸附和卯榫作用,达到结合紧密、牢固粘结效果,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粘结力、可冷施工的自粘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施工自由度高、可在潮湿基面施工。

(2)本实用新型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施工便捷可靠,把水泥灰抹平后即可铺贴卷材。

(3)本实用新型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当受变形时,材料受拉一定范围内的胶粘层会发生窜动,增加拉伸截面积,保证基层断裂变形后,防水层完好。

(4)本实用新型的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若成品保护不当时,卷材表面虽受到破坏,但与粘结部位的胶粘层已与基面紧密地粘结在一起,留在基面的胶质也会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因此卷材在受到破坏后也不会窜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示意图。

图中:1、下层隔离膜层,2、下层自粘料层,3、红芯胎基层,4、主体隔离膜,5、上层隔离膜层,6、上层自粘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结合、简化,均为等效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该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为多层层状结构;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下层隔离膜层1、下层自粘料层2、红芯胎基层3、上层自粘料层6、上层隔离膜层5。

下层隔离膜层1、上层隔离膜层5为HDPE涂硅隔离膜;HDPE涂硅隔离膜上覆有一层主体隔离膜4,HDPE涂硅隔离膜与主体隔离膜4是一体的,由刀切虚线相连,使用时可一起撕掉;下层自粘料层2、上层自粘料层6为反应粘自粘料层;红芯胎基层3为高强度树脂胎体。

经检测,上述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不透水性:可达到0.6MPa以上,而普通薄型自粘卷材的不透水性是0.3MPa,本实用新型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的不透水性指标是普通薄型自粘卷材的2倍。

持粘性:本实用新型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持粘性测试值在60分钟以上,超出湿铺卷材国家标准要求的15分钟4倍。

黏结力:用本实用新型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将两个水泥块粘合在一起,拉力强度达到5654N。

拉伸力:用卷材拉力试验机对本实用新型非沥青基自粘防水卷材进行测试,拉伸力达到605N,高出国家Ⅱ型标准3倍。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