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用高分子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203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与修复作用的高分子复合膜,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用高分子复合膜,属于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由于其整体性好,模塑性佳,耐久性、耐火性优异、工程造价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土木建筑工程。然而由于混凝土塑性收缩、结构地基沉降、施工中温差变化大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裂缝。这些裂缝也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尤其是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目前针对混凝土裂缝的修复方法主要有树脂灌注、表面封闭、灌浆、嵌塞、粘贴、钢筋加强、自闭合法、密封剂和涂料表面浸渍等方法,其中树脂灌注、灌浆及嵌塞方法主要通过向混凝土裂缝中灌注树脂或混凝土等材料,或嵌塞适宜的材料实现裂缝的修复;表面封闭、粘贴、密封剂和涂料表面浸渍方法主要采用密封带、密封剂、涂料等材料对混凝土结构表面进行密封,从而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等侵入裂缝,达到修补目的;钢筋加强主要是通过机械方法防止裂缝的继续扩大,实现修复;自闭合法则是在存在湿气并且没有拉应力作用的条件下,依靠混凝土自身与空气中的湿气和二氧化碳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合拢裂缝,进而达到裂缝修复的目的。虽然以上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混凝土裂缝的修复,但这些方法主要针对裸露混凝土结构表面的修复,对于已进行防水施工、保温施工或饰面的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修复仍需要将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施工结构破坏再进行修复,不仅施工繁琐困难,费时费力,建筑物的外观、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及安全性也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困难的问题,设计开发出一种对混凝土结构起防护与修复作用的高分子复合膜,该复合膜预埋于建筑物混凝土结构表面,不仅可修复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空隙及裂缝,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等进一步侵入裂缝,还可对因施工不当引起的自身防护层破损进行自我修复,同时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构成一层防水、抗渗的防护膜,可替代传统的建筑防水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及建筑结构的长期抗渗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用高分子复合膜,该复合膜由修复层与主防护层相复合而成。

所述修复层是由遇水膨胀的高吸水纤维无纺布制成。

所述主防护层是由HDPE、PE、PVC、EPDM、TPO、TPE、TPV、TPU、EVA、ECB、CPE高分子片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遇水膨胀的高吸水纤维无纺布由普通纤维无纺布浸渍高吸水性树脂制成,或由普通纤维与高吸水纤维混纺制成。

所述普通纤维为棉纤维、粘胶纤维、聚乙烯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或绵纶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主防护层通过淋膜工艺、或热压工艺、或胶黏剂粘结方式与修复层相复合。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用高分子复合膜,其应用方法如下:

1.应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隧道、侧面及地上建筑既有混凝土结构防护时:在防水、保温、饰面等施工之前,将所述高分子复合膜修复层朝向混凝土结构层,使修复层与混凝土结构表面相接触,通过机械固定或胶黏剂粘结方式将高分子复合膜固定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然后在主防护层表面进行保温施工或饰面施工。

2.应用于地下等后浇混凝土结构防护时:将所述高分子复合膜防护层朝向基础层,修复层朝向后浇混凝土层,平铺于基础层表面或通过机械固定或胶黏剂粘结方式固定于基础层表面,然后在修复层表面进行后浇混凝土施工。

3.应用于具有防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制备时:将所述高分子复合膜置于模具内部,防护层朝向模具内表面,平铺于模具内表面或通过机械固定或胶黏剂粘结方式固定于模具内表面,然后在已固定高分子复合膜的模具内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与高分子复合膜修复层接触,按期养护后形成具有防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及特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修复材料相比,其特点在于:当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期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因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高分子复合膜自身破损而透湿或渗水时,高分子复合膜的修复层将吸水膨胀形成凝胶,并通过吸水膨胀时产生的压力堵塞裂缝,进而对混凝土裂缝或自身破损处进行填充修复。此外,修复层膨胀时产生的压力将进一步防止混凝土结构的透湿、渗水情况的发生。其修复层遇水膨胀后不仅可修复混凝土结构表面的空隙及裂缝,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等进一步侵入裂缝,还能对因施工不当引起的防护层破损进行自我修复,使修复后复合膜起到更好的防护层作用。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层可在混凝土结构表面构成一层防水、抗渗的防护膜,可替代传统的建筑防水层。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有利于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防护,可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性及建筑结构的长期抗渗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用高分子复合膜,该复合膜由修复层1与主防护层2相复合而成。

所述修复层1是由厚度为1-10mm的遇水膨胀的高吸水纤维无纺布制成。

所述主防护层2是由厚度为0.1-1.5mm的HDPE、PE、PVC、EPDM、TPO、TPE、TPV、TPU、EVA、ECB、CPE高分子片材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遇水膨胀的高吸水纤维无纺布由重量份额为20-80%的普通纤维无纺布浸渍高吸水性树脂制成,或由重量份额为10-80%普通纤维与高吸水纤维混纺制成。

所述普通纤维为棉纤维、粘胶纤维、聚乙烯纤维、涤纶纤维、丙纶纤维或绵纶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主防护层2通过淋膜工艺、或热压工艺、或胶黏剂粘结方式与修复层相复合。

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混凝土结构防护与修复用高分子复合膜,其应用方法如下:

1.应用于预制混凝土结构、隧道、侧面及地上建筑既有混凝土结构防护时:在防水、保温、饰面等施工之前,将所述高分子复合膜修复层朝向混凝土结构层,使修复层与混凝土结构表面相接触,通过机械固定或胶黏剂粘结方式将高分子复合膜固定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然后在主防护层表面进行保温施工或饰面施工。

2.应用于地下等后浇混凝土结构防护时:将所述高分子复合膜防护层朝向基础层,修复层朝向后浇混凝土层,平铺于基础层表面或通过机械固定或胶黏剂粘结方式固定于基础层表面,然后在修复层表面进行后浇混凝土施工。

3.应用于具有防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制备时:将所述高分子复合膜置于模具内部,主防护层朝向模具内表面,平铺于模具内表面或通过机械固定或胶黏剂粘结方式固定于模具内表面,然后在已固定高分子复合膜的模具内注入混凝土,使混凝土与高分子复合膜修复层接触,按期养护后形成具有防护功能的预制混凝土构件。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举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若干变体。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