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化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455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化保护膜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集防碎、防辐射、散热功能为一体的钢化保护膜。



背景技术:

触摸屏时代,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并且手机不离身,屏幕摔坏的机率越来越大,辐射越来越多,大屏幕因耗电大而产热多,需要一种新型的保护膜。同时,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行业直接由手机替代电脑完成工作,需要长时间用手机,并且很大一部分人把大屏幕手机当电视和游戏机,很容易摔坏手机和导致手机发烫,手机保护膜很有必要。单方面的保护膜只起到单方面的保护作用,单纯钢化膜可以起到抗刮的作用,但钢化膜易碎,也预防不了磕手机边角;而单纯防辐射膜只起到滤光,屏蔽一部分有害射线起到防辐射的作用,因而需要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保护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保护膜,其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保护膜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钢化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钢化玻璃层、防辐射涂层、石墨烯层及粘胶层,防辐射涂层涂覆于钢化玻璃层底面,石墨烯层涂覆于防辐射涂层底面,粘胶层位于石墨烯层之下。

所述钢化玻璃层的厚度为600~1200μm,所述防辐射涂层的厚度为15~30μm,所述石墨烯层厚度为0.335~100 nm。

所述钢化玻璃层的厚度为800~1000μm。

所述防辐射涂层的厚度为20~25μm。

所述石墨烯层由单层石墨烯制成,厚度为0.335~100 nm。

所述粘胶层是硅胶,厚度为20~30μm。

进一步,还包括一离型膜,所述离型膜覆设于所述粘胶层底面。

所述离型膜是PET,厚度为25~30μ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保护膜包括钢化玻璃层、防辐射涂层及石墨烯层,其中钢化玻璃层具有高强度起到抗刮的作用,结合防辐射涂层的滤波反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大部分有害辐射,单层石墨烯结构具有高透光率、高导热性、高强度以及高韧性,在不影响屏幕透光率的情况下起到导热的作用,避免因发热高温引起的机身内部硬件老化,同时高强度和韧性与钢化膜结合加强了保护屏幕的功能,且整体厚度小,轻薄耐用,综合性能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化保护膜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石墨烯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化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的钢化玻璃层1、防辐射涂层2、石墨烯层3及粘胶层4。其中钢化玻璃层1的顶面作为使用接触面,防辐射涂层2涂覆于钢化玻璃层1底面,石墨烯层3涂覆于防辐射涂层2底面,粘胶层4位于石墨烯层3之下以用于粘附于手机屏幕之上。钢化玻璃层1的厚度为600~1200μm,防辐射涂层2的厚度为15~30μm,石墨烯层3厚度为0.335~100 n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钢化玻璃层1的厚度为800~1000μ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防辐射涂层2的厚度为20~25μm,该防辐射涂层可以是市面上所习知的防辐射涂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考图2,石墨烯层3由单层石墨烯制成,厚度为0.335~100 nm。单层石墨烯是一层以蜂巢结构周期性紧密排列的碳原子构成的二维碳材料,具有高透光率、高导热性、高强度以及高韧性等优良的性能。具体的,可以将单层石墨烯制成浆料并直接涂覆于防辐射涂层2底面成膜。防辐射涂层2以及石墨烯层3的厚度小,增厚效果基本可以忽略,得到的钢化保护膜整体轻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粘胶层4为硅胶,厚度为20~30μ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钢化保护膜还可包括一离型膜5,离型膜5覆设于粘胶层4底面。离型膜5可为PET(聚酯薄膜),厚度为25~30μm。离型膜5覆设于粘胶层4底面,便于钢化保护膜的存储以及运输,在使用时,揭下离型膜5并直接粘附于电子产品,例如手机的屏幕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钢化保护膜,其中钢化玻璃层具有高强度起到抗刮的作用,结合防辐射涂层的滤波反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大部分有害辐射,单层石墨烯结构具有高透光率、高导热性、高强度以及高韧性,在不影响屏幕透光率的情况下起到导热的作用,避免因发热高温引起的机身内部硬件老化,同时高强度和韧性与钢化膜结合加强了保护屏幕的功能,综合性能好。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