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和使用该层叠体的窗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736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发明要求基于2015年06月12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願2015-119047号的优先权和该申请的利益,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本发明涉及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和使用该层叠体的窗玻璃,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将来自外部的热射线遮蔽功能的层叠体、通过使用该层叠体而具有遮蔽热射线的性质的平板玻璃以及夹层玻璃。



背景技术:

近来,关于地球温暖化急剧进行的知识得到普及,对地球温暖化的关心也日益高涨。其中,关于耗电的事项,特别是在日本有关室温调节的耗电受到关注。

在日本这样的四季分明的气候下,冬季还能应付,但是对于夏季的高温多湿,人体应付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地上建筑物、乘用车等车辆中的密闭的室内,由于持续受到直射日光的照射所以容易变成高温,因此为了在保持密闭状态的同时制造舒适的室内环境,需要高功率、高性能的空调设备。因此耗电量增加,进而导致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增大,其结果促进了地球温暖化。

鉴于这种情况,尽管为减少空调设备的耗电量进行了各种努力,但是仅通过使用这样的设备还不能成为足够的对策。

于是,提出有减少进入密闭的室内的直射日光,具体地说是减少向密闭室内进入的红外线进入量本身的想法。例如对平板玻璃实施某种处理,赋予其红外线遮蔽功能,并将其用作窗玻璃,由此即使在室内密闭时也可以遮蔽从窗户进入室内的红外线。由此,由于这样能够抑制室温的上升,所以无需以高频率和高功率使用空调设备,从而能抑制耗电量。

为了赋予平板玻璃这种遮蔽红外线的功能,在加工平板玻璃时,需要将特定的金属微粒(或称金属填料)混入制造平板玻璃时的原料中,但是会产生因杂质混入原料而使平板玻璃的制造本身变得困难这样的问题。

因此,提出了使用将具有遮蔽红外线的性质的功能性层层叠在平板玻璃的表面得到的层叠体的方案。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则能够同以往一样地制造平板玻璃。此外,作为层叠体,如果使用在透明的膜上预先层叠所述功能性层得到的功能性膜,则只要此后将功能性膜粘贴在平板玻璃上就能得到所期望的功能,所以不受窗户的形状的限制,都能自如地应对,相比于在平板玻璃上实施直接加工的方法,不易产生成本损失且是简便的,因此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方法。

作为具有这样的功能的层叠体,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体。该层叠体具有用金属氧化物层夹入银合金层的层结构。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银合金层不会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接触,能够防止银合金层的腐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036864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按照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层叠体,尽管防止了与空气中的氧的反应,但是由于银和银合金的标准电极电位比金属氧化物低,所以由于与金属氧化物层邻接会引起电子移动反应,所以会导致银合金层发生腐蚀。其结果,存在下述问题:外观恶化,热射线遮蔽效果劣化。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更简便地提供具有热射线反射性能和高可见光透过率、金属层不会腐蚀且耐久性高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以及使用该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平板玻璃或夹层玻璃。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其在透明基材的表面至少依次交替层叠有绝缘性的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层,所述的依次交替层叠至少进行一次,并且以所述金属保护层位于最表面的方式进行层叠,所述金属保护层由掺铝氧化锌和氧化钛的混合物形成,所述金属层由金属或者合金形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金属层由银或银合金形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金属保护层的膜厚为20nm以上50n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金属保护层的膜厚为20nm以上90n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金属层的膜厚为4nm以上13n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在所述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表面具有硬涂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透明基材是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酰亚胺、三醋酸纤维素、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尼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透明膜的厚度为12μm以上200μ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按照jisa5759测定的所述隔热层叠体的可见光透过率为70%以上,并且按照jisa5759测定的所述隔热层叠体的遮蔽系数为0.7以下,浸渍在5%nacl溶液中1000小时以上,通过目视未确认到腐蚀了的外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其是通过将技术方案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粘贴在平板玻璃的表面而形成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其是通过将技术方案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夹入平板玻璃而形成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涉及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在透明基材的表面至少实施一次至少依次交替进行绝缘性的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和金属层层叠工序,并且通过所述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形成最表面,所述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层叠由掺铝氧化锌和氧化钛的混合物形成的金属保护层,所述金属层层叠工序层叠由金属或者合金形成的金属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1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层为银或银合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1或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金属保护层的膜厚为20nm以上50n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1或技术方案12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金属保护层的膜厚为20nm以上90n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1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金属层的膜厚为4nm以上13n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1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具有硬涂层层叠工序,所述硬涂层层叠工序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层叠所述金属层的面相反的面侧上层叠硬涂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是技术方案11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透明基材是透明膜,所述透明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酰亚胺、三醋酸纤维素、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尼龙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构成,所述透明膜的厚度为12μm以上200μm以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其在平板玻璃的表面粘贴在技术方案11至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得到的层叠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其用平板玻璃夹入在技术方案11至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得到的层叠体。

发明效果

按照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能够提供在原样维持透过率和热射线遮蔽性能的同时具有耐腐蚀性的高耐久性的层叠体。这是因为在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中,在金属层的表面设有由将掺铝的氧化锌和氧化钛混合得到物质(以下记载为“zato”)形成的金属保护层。

按照以往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由于金属氧化物层与金属层邻接,存在因金属氧化物层导致金属层发生腐蚀、外观恶化、金属层的热射线遮蔽性能劣化等问题。可是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通过使用zato作为设置在金属层表面的金属保护层,不仅不会腐蚀金属层,还可以得到热射线遮蔽性能和透过率都不逊于以往的技术的层叠体。此外,由于zato溅射率也高,所以能高效地进行制造。即,按照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不损害光学特性和热射线遮蔽效果地简便地制造耐久性优异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由于使用所述层叠体的热射线遮蔽玻璃和夹层玻璃能持续长期维持性能,所以例如如果用于窗玻璃等时会得到很高的隔热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此所示的实施方式仅是一个例子,不一定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作为第一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其在透明基材的表面至少依次层叠有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层,所述的依次层叠至少进行一次,并且在最表面层叠金属保护层,所述金属保护层由zato形成。

以下,依次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材料。

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可以使用在以往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中使用的众所周知的透明基体,例如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酰亚胺、三醋酸纤维素、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尼龙、或者它们的复合物等透明膜、以及塑料板、玻璃板等。其中,如果是透明膜,则能通过辊输送进行连续加工,因此是优选的。此外,为了提高辊输送和层叠体的层间粘合率,本实施方式的透明基体可以使用表面设有易粘合层等功能层的材料、实施了电晕处理等表面处理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体使用pet膜。

另外,在此使用的透明基体的厚度,只要是作为以往的透明基体广泛使用的厚度即可。此时,使用透明膜作为透明基体时,优选的是,透明膜的厚度为12μm以上200μm以下。如果厚度小于12μm则操作性变差、作业效率降低。如果厚度大于200μm,则应力变强、卷对卷等的作业变得困难,因此加工条件受到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厚度为50μm。

在透明基材的表面层叠金属保护层。以下说明所述金属保护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保护层使用zato。为了提高以往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透过率,在后述的金属层的表面层叠有掺锡的氧化铟(ito)等透明金属氧化物,但是由于这样的金属氧化物与金属层邻接时会使金属层腐蚀,结果存在热射线遮蔽性能劣化、外观也变差的问题。

在此对腐蚀进行详细说明。

电子移动反应与腐蚀具有很大关系。以往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为了保护例如银等容易被空气中的氧和水分等腐蚀的金属层,通过在金属层的表面形成透明的金属氧化物层来使金属层不与氧和水分接触。可是,由于金属具有固有的标准电极电位,如果异种金属接触,则这些金属间会产生电位差,从而引起电子移动反应。由此,标准电极电位低的金属与其作为金属单质的情况相比,腐蚀被促进,发生所谓的电偶腐蚀。

为了抑制这样的因电子移动导致的腐蚀,可以考虑将标准电极电位比金属层低且形成钝化膜等而使其自身不易被腐蚀的金属作为金属保护层,或者使用最初就不发生电子移动的绝缘体作为保护层等。

可是,例如标准电极电位比银低且形成钝化膜的钛,尽管基于所述的理由不会引起金属层的腐蚀,但是由于如果形成能作为保护膜发挥功能的厚度则透过率降低,所以不能用于例如贴窗用的窗膜等要求透明性的用途。

如果作为绝缘体通过湿式涂布形成透明树脂并作为金属保护层,则由于不发生电子移动反应,所以不发生电偶腐蚀,但是在这种结构下,为了得到高透过率,需要形成用于调整折射率的多个层,需要耗费工数和时间,成本方面的好处少。此外,如果利用溅射法形成氧化钛和氧化铟等并作为金属保护层,由于得到的膜为绝缘体所以不会产生异种金属间的电偶腐蚀,但是这样的金属氧化物成膜率低,此外为得到高透过率的膜,需要细致地调整成膜条件,并且难以形成。

由于存在以上的问题,要求在维持以往的热射线遮蔽性能和高透过率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耐久性的、能更简便地制造的金属保护层。在此本发明人进行专心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使用zato作为金属保护层,不会使金属层腐蚀,能够简便地形成高透过且热射线遮蔽效果高的层叠体。

在本实施方式的金属保护层中使用的zato,因掺铝而具有导电性,溅射率高于以往使用的氧化钛等,此外成膜条件也比以往的简便,因此生产效率高。另外由于成膜后的膜为绝缘体,所以即使与金属层接触也不会腐蚀。此外,按照这样的金属保护层,无需像利用湿式涂布形成的透明树脂层那样,设置用于调整透过率的多个层,能够非常简便地得到高透过且耐久性高的金属保护层。

在此,金属保护层的厚度,优选的是20nm以上90nm以下,更优选的是20nm以上50nm以下。如果厚度小于20nm,则可见光区域中的光线透射率降低,如果厚度大于90nm,则红外线区域的反射率降低,热射线遮蔽效果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层叠了25nm。

在层叠的金属保护层的表面层叠金属层。接着说明所述金属层。

作为金属层使用的物质只要是具有热射线遮蔽性能的金属就没有限定,优选的是银和银合金。通过将这样的金属或者合金用于金属层,能够在维持可见光透过率的同时,得到高红外线反射率,即得到优异的热射线遮蔽效果。作为银合金,优选的是,使用含有选自钯、铜、金、钛和铋中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银合金。通过使用这样的银合金,相比于使用反应性高的银单质的情况,耐腐蚀性提高。此时,与以银单质的方式利用的情况相比,为了将可见光透过率确保为理想值并且保持也能维持耐腐蚀性的水平,含有元素相对于合金整体的含量,优选的是0.001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下。这是因为,如果为0.001重量%以下,则得不到因包含含有元素而应该得到的效果,此外如果为10重量%以上,则这时相比于利用银单质形成层的情况,不能将可见光透过率维持为相同水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在银中含有1.0重量%铋的ag-1.0wt%bi。

金属层的厚度优选的是4nm以上13nm以下。更优选的是8nm以上11nm以下。当为小于4nm的膜厚时,得不到热射线遮蔽效果,此外当大于13nm时,由于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减小,所以例如不适合窗玻璃等要求透过率的用途。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层的厚度为10.5nm。

所述金属保护层和所述金属层可以依次交替层叠多次。通过多次层叠,能够提高热射线遮蔽效果。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最表面如后所述必须是金属保护层。即,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至少具有透明基体/(金属保护层/金属层)n/金属保护层的结构,n为1以上的整数。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将金属层从空气中的氧和水分保护起来,并且能够维持高透过率。此外,优选的是,所述n为1以上4以下。这是因为:如果n=1,则能获得必要最小限的厚度,如果n超过4,则可见光透过率必然降低的同时,难以将整体的厚度设为所期望的薄度。

在金属层的表面如上所述进一步形成有金属保护层。这样,通过用金属保护层夹着金属层,能够防止金属层因与氧和水分接触而被腐蚀,此外,利用通过光学干涉得到的效果,可以使层叠体整体的可见光透过率和热射线反射率成为高效的可见光透过率和热射线反射率。关于所述最表面的金属保护层,由于与所述金属保护层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结构设为透明基材/(金属保护层/金属层)n/金属保护层,在能够通过金属层得到热射线遮蔽效果的同时,通过设置zato的金属保护层,能够得到耐久性和高透过率,能够简便地得到持续长期具有热射线遮蔽效果的层叠体。

此外,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的最表层的表面,层叠具有保护层(hardcoat)功能的硬涂层,能够成为进一步具备耐擦伤性能的层叠体。例如通过在透明基材的、与层叠有金属层等的面相反的面上设置硬涂层,在将层叠面贴合到窗玻璃上而成为热射线遮蔽玻璃时,能够防止擦窗和日常的处理等对最表面造成擦伤等而使外观恶化。因此可以利用涂布法等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方法层叠作为硬涂层性能物质的以往的众所周知的材料,该材料例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氟系树脂及其共聚物等众所周知的材料。此外,可以利用以往众所周知的方法以使硬涂层面朝向外侧的方式贴合以往已知的硬涂层膜。通过设置这样的硬涂层,不仅能够得到热射线遮蔽性能和耐久性,而且能够得到耐擦伤性。

在此,硬涂层的厚度,优选的是0.8μm以上10μm以下。这是因为,如果小于0.8μm,则不能充分得到耐擦伤效果,此外,如果为10μm以上,则会使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整体的厚度增加,不一定能得到合适的产品。

只要将如上所述地得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夹入两个平板玻璃间成为夹层玻璃,就可以使所述夹层玻璃具备热射线遮蔽层叠体所具有的性质。此外,如果使平板玻璃在表面粘贴有得到的层叠体,则能够使所述平板玻璃具备所述层叠体所具有的性质。此时,不论粘贴的面,优选的是,将平板玻璃和金属层等层叠面粘贴并使透明基材成为最表面。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能够防止层叠在透明基材上的层叠体因使用时的处理等剥离而使热射线遮蔽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劣化的情况。由于如果是所述的夹层玻璃和平板玻璃则具有热射线反射功能,因此例如对于窗玻璃使用了所述的玻璃的空间而言,相比于使用了没有任何功能的普通玻璃的情况,能够降低热射线进入室内的比例,所以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和热射线进入导致的室温上升,进而能够降低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等,所以其结果能够期待抑制耗电量这样的效果。

接下来,对使用以上所述的材料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依次执行:在透明基材的表面至少层叠zato的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在所述金属保护层的表面形成金属层的金属层层叠工序;以及在所述金属层的表面进一步层叠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工序。

作为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只要使用例如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干法涂布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在此使用了直流磁控溅射法。适当设定成膜条件,例如当通过使用由在掺杂2%铝的氧化锌中掺杂10%的氧化钛得到的zato构成的靶材的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金属保护层时,将室(chamber)内抽真空到1×10-4pa以下的程度,导入氩气等不活泼气体和0.5%的氧气,在0.2pa以上0.5pa以下进行溅射。关于基板温度,只要是不会因成膜损伤基材的温度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10℃。

作为金属层层叠工序,只要是例如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干法涂布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在此使用直流磁控溅射法。成膜条件可以根据成膜方法和靶的种类等适当设定。例如作为通过使用由ag-1.0wt%bi构成的靶材料的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ag-1.0wt%bi的金属层时的成膜条件,可以考虑如下的条件。即,将室内抽真空到1×10-4pa以下程度,导入氩气等不活泼气体,在0.2pa以上0.5pa以下进行溅射。关于基板温度,只要是不会因成膜损伤基材的温度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10℃。

当交替层叠多个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层时,只要交替进行所述的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和金属层层叠工序即可。

为了在最表层的金属层的表层形成金属保护层,执行所述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由于该工序与所述的金属保护层层叠工序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可以包括硬涂层层叠工序,所述硬涂层层叠工序在本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任意一方或者两方的最表层的表面设置硬涂层。作为硬涂层层叠工序,可以采用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湿式涂布法。通过湿式涂布法层叠的硬涂层,根据其种类为了使溶剂挥发,在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可以通过照射活性能量线亦即紫外线进行固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透明基材的与进行了金属层层叠工序等的面相反的面侧,利用棒涂布机法进行硬涂层层叠工序。

此外,所述的硬涂层层叠工序,可以通过将已有的硬涂层膜以使硬涂层成为最表面的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贴合。作为所述的贴合方法,使用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方法即可。

另外,通过在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上形成粘附层,可以得到能容易地赋予热射线遮蔽性能的粘附层叠体。作为粘附层层叠工序,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在与贴附对象贴合一侧,使用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湿式涂布法形成粘附层。具体地说,有凹版印刷法、逆转法、模具涂布法等。此外,此时通过在粘附层形成后对粘附层贴合剥离膜,可以防止异物附着在粘附层上。剥离膜只要使用以往已为公众所知的树脂膜即可,只要根据处理性、加工适应性、成本等进行适当选择即可。

以上,当按照jisa5759测定可见光透过率和遮蔽系数时,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可见光透过率为70%以上,遮蔽系数为0.7以下。此外,即使浸渍在5%nacl溶液中1000小时以上,目视观察时外观也没有发生腐蚀性的变化。这表示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层之间没有发生电偶腐蚀。即,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在热射线遮蔽性能和透过率都不逊于以往的产品的同时,能够抑制以往成为问题的金属层腐蚀。此外,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能够不损害光学特性和热射线遮蔽效果地简便地制造耐久性优异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此外,使用所述层叠体和所述的制造方法的热射线遮蔽玻璃及夹层玻璃,由于能持续长期维持性能,所以例如如果用于窗玻璃等时能够得到优异的隔热效果。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厚度50μm的pet膜上,使用在掺杂2%铝的氧化锌中掺杂10%的氧化钛得到的zato靶,向抽真空到1×10-4pa的室内导入氩气并将真空度设为0.2pa,在基板温度10℃的条件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了25nm的金属保护层1的膜。接着在形成膜的金属保护层的表面,使用由ag-1.0wt%bi构成的靶材料,向抽真空到1×10-4pa的室内导入氩气并将真空度设为0.2pa,在基板温度10℃的条件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了6.5nm的金属层的膜。进一步在该金属层的表面以与金属保护层1相同的条件形成了25nm的金属保护层2的膜,由此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2)

除了使金属层的膜厚为8n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3)

除了使金属层的膜厚为11n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4)

除了使金属保护层1和金属保护层2的膜厚为40n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5)

除了使金属层的膜厚为8nm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6)

除了使金属层的膜厚为11nm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7)

除了使金属保护层1和金属保护层2的膜厚为90nm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实施例8)

除了使金属层的膜厚为8nm以外,与实施例7同样地进行操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比较例1)

在厚度50μm的pet膜上,使用在氧化铟中掺杂10重量%的锡得到的ito靶,向抽真空到1×10-4pa的室内导入氩气并将真空度设为0.2pa,在基板温度10℃的条件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了28nm金属保护层1的膜。接着在形成膜的金属保护层1的表面,使用由ag-1.0wt%bi构成的靶材料,向抽真空到1×10-4pa的室内导入氩气并将真空度设为0.2pa,在基板温度10℃的条件下通过直流磁控溅射法形成了10nm金属层的膜。在其表面进一步以与金属保护层1相同的条件形成了28nm的金属保护层2的膜,得到了作为目标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

针对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对于得到的层叠体的可见光透过率,用uv-vi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solidspec3700duv”)测定了550nm的透过率(%)。各透过率的单位为%。按照jisa5759(2008)测定了可见光的透过率和反射率,日照光的透过率、反射率、吸收率和紫外线透过率,并根据这些值计算出遮蔽系数。进行荧光x射线的定量分析,从膜厚与荧光x射线强度的校正曲线计算出金属层和金属保护层的膜厚。关于耐久性,将各层叠体切割为30mm×50mm的试样,在5%nacl溶液中浸渍1000小时后,与浸渍之前同样地测定了可见光透过率和遮蔽系数。通过目视进行了外观评价,将发生了腐蚀的试样标记为×,将未发生腐蚀的试样标记为○。

以上的结果表示在表1中。

[表1]

根据以上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比以往的材料耐久性强,即使浸渍在nacl溶液中1000小时以上,外观也能够维持良好。

以下,详细地进行比较。

对于可见光透过率和遮蔽系数,实施例、比较例都没有大的差别。

可是,如果比较耐久性试验后的外观,则相比于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中都没有改变都是良好的外观,比较例1的外观产生了白化等外观不良。这是因为:由于因金属保护层和金属层邻接引起电偶腐蚀而使金属层发生了腐蚀,在表面产生细微的凹凸而引起漫反射造成外观产生白化。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8中,通过将zato用于金属保护层,即使与金属层邻接也不会产生电位差从而不会引起电偶腐蚀,因此能保持外观。

工业实用性

按照以上说明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由于能够得到在原样维持高透过率和热射线遮蔽性能的同时实现了耐久性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并且能够简便地制造该热射线遮蔽层叠体,所以能够以低成本提供具有高性能的红外线反射性能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这样的热射线遮蔽层叠体和使用了该层叠体的平板玻璃以及夹层玻璃,可以用作窗膜和建材的隔热材料。

关于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的具体记载仅是作为例示目的而进行的记载。所述的记载不意味着描述了本发明所有的方式,也并非基于实施方式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适当的变更、修正和变形,参照本发明记载的内容可以进行所述的变更、修正和变形以及等同的做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