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521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减振降噪
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设备运行,会产生严重的噪音和振动。相关技术中,采用降噪减振材料用以阻隔噪音和振动,然而其降噪减振效果有限,其减振效果往往只在低于某个频率的范围内有效。此外,相关技术中,降噪减振材料的密度较大,使用后会过多地降低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设备的承载能力。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抑振材料,所述的隔热抑振材料同时具有隔热、减振和降噪的功能,质量轻,无毒,无味,通用性强。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硬度、厚度、模量可调,不采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易燃易爆问题。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隔热抑振材料的应用,所述的隔热抑振材料可用于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隔热、减振降噪效果显著。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抑振材料,包括一层或多层泡沫垫高层,相邻泡沫垫高层之间分别通过阻尼层固定相连。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采用特定垫高减振结构,通过一层或多层泡沫垫高层组合使用,同时具有隔热、减振和降噪的功能,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减振降噪效果显著;此外,无毒,无味,对底材处理要求不高,通用性强。可选地,最上层泡沫垫高层的上表面通过阻尼层与橡胶层固定相连。可选地,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2mm以上,优选为5-30mm。可选地,所述泡沫垫高层的厚度为2mm以上,优选为5-80mm。可选地,所述阻尼层的厚度为0.1mm以上,优选为0.5-2mm。上述的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泡沫材料原料通过混料、浇注成型得到泡沫垫高层。可选地,在相邻泡沫垫高层中,在下层泡沫垫高层的上表面上和/或上层泡沫垫高层的下表面上分别涂布阻尼胶,将相邻泡沫垫高层粘合压实,得到阻尼层,使相邻泡沫垫高层固定相连。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通过采用不同原料及厚度,使硬度、厚度、模量可调,不采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易燃易爆问题。可选地,所述泡沫垫高层的材质包括硬质泡沫材料、软质泡沫材料和半硬质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聚酰亚胺泡沫材料、聚乙烯泡沫材料、酚醛泡沫材料和尿素甲醛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将橡胶进行炼胶、硫化,得到橡胶层;在橡胶层下表面和/或最上层泡沫垫高层的上表面分别涂布阻尼胶,将橡胶层和最上层泡沫垫高层粘合压实,得到阻尼层,使橡胶层和最上层泡沫垫高层固定相连。可选地,所述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橡胶的损耗因子为0.4以上,优选为0.7-1.2。可选地,所述硫化时硫化剂的添加量为橡胶质量的0.5%以上,优选为0.5%-5%。上述的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应用,所述隔热抑振材料用于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可用于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隔热、减振降噪效果显著。可选地,最下层泡沫垫高层与基层通过粘合层固定相连。可选地,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0.1mm以上,优选为0.5-2mm。可选地,在最下层泡沫垫高层的下表面和/或基层表面分别涂布粘合剂,粘合压实,得到粘合层,使最下层泡沫垫高层和基层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采用特定垫高减振结构,通过一层或多层泡沫垫高层组合使用,同时具有隔热、减振和降噪的功能,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减振降噪效果显著,可用于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此外,无毒,无味,对底材处理要求不高,通用性强。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通过采用不同原料及厚度,使硬度、厚度、模量可调,不采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易燃易爆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隔热抑振材料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和3所得隔热抑振材料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得隔热抑振材料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a-d依次分别为空白钢板、自由阻尼钢板、传统约束阻尼钢板、垫高阻尼钢板的时域波形图;图5为空白钢板、自由阻尼钢板、传统约束阻尼钢板、垫高阻尼钢板的1/3倍频程谱振动级值图;图6为不同泡沫垫高层厚度试样振动频谱图。附图标记:1-泡沫垫高层;2-阻尼层;3-橡胶层;4-粘合层;5-基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隔热抑振材料,包括一层或多层泡沫垫高层1,相邻泡沫垫高层1之间分别通过阻尼层2固定相连。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采用特定垫高减振结构,通过一层或多层泡沫垫高层1组合使用,同时具有隔热、减振和降噪的功能,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减振降噪效果显著;此外,无毒,无味,对底材处理要求不高,通用性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最上层泡沫垫高层1的上表面通过阻尼层2与橡胶层3固定相连。在最上层泡沫垫高层1上设置橡胶层3,有助于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的机械强度,在基材发生一定形变的情况下,也能使所得隔热抑振材料产生对应形变,有效耗散更多的振动能量,提高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降低结构振动水平。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层3的厚度为2mm以上,优选为5-30mm。采用特定厚度的橡胶层3,有助于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的机械强度,耗散更多的振动能量,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降低结构振动水平。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泡沫垫高层1的厚度为2mm以上,优选为5-80mm。采用特定厚度的泡沫垫高层1,有助于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能够有效吸声隔热,进一步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的减振和降噪效果。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层2的厚度为0.1mm以上,优选为0.5-2mm。采用特定厚度的阻尼层2,有助于提高相邻泡沫垫高层1之间以及最上层泡沫垫高层1和橡胶层3之间连接强度,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的机械强度。上述的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泡沫材料原料通过混料、浇注成型得到泡沫垫高层1。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相邻泡沫垫高层1中,在下层泡沫垫高层1的上表面上和/或上层泡沫垫高层1的下表面上分别涂布阻尼胶,将相邻泡沫垫高层1粘合压实,得到阻尼层2,使相邻泡沫垫高层1固定相连。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通过采用不同原料及厚度,使硬度、厚度、模量可调,不采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易燃易爆问题。本发明所述泡沫垫高层1可根据需要采用购买或自行制备等方式获得。所述泡沫垫高层1可根据成分的不同,采用现有技术相关方法制备得到根据需要,制备得到特定尺寸规格的泡沫垫高层1。比如:称量配料:按配方进行称量各种泡沫原料混合后,备用。混合:按配方将泡沫原料加入混料机,进行充分搅拌浇注泡沫材料:将搅拌好的材料排入模具,按所需工艺温度,压力,成型时间进行泡沫材料的成型,得到泡沫垫高层1。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泡沫垫高层1的材质包括硬质泡沫材料、软质泡沫材料和半硬质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聚苯乙烯泡沫材料、聚氨酯泡沫材料、聚氯乙烯泡沫材料、聚酰亚胺泡沫材料、聚乙烯泡沫材料、酚醛泡沫材料和尿素甲醛泡沫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特定成分的泡沫材料,有助于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能够有效吸声隔热,进一步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的减振和降噪效果。当采用2层以上泡沫垫高层1时,各层泡沫垫高层1所采用的泡沫材料成分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以调整得到不同的隔热、减振和降噪效果。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橡胶进行炼胶、硫化,得到橡胶层3;在橡胶层3下表面和/或最上层泡沫垫高层1的上表面分别涂布阻尼胶,将橡胶层3和最上层泡沫垫高层1粘合压实,得到阻尼层2,使橡胶层3和最上层泡沫垫高层1固定相连。本发明所述橡胶层3可根据需要采用购买或自行制备等方式获得。本发明所述炼胶、硫化,可采用现有技术常规方法进行,根据需要,制备得到特定尺寸规格的橡胶层3。比如:称量配料:按配方进行称量橡胶原料和硫化剂;炼胶:将橡胶原料和硫化剂加入炼胶机,进行混炼(时间可约为20min),后排出胶料,裁切。硫化:取混练好的胶片,按所需厚度进行裁切,载切成大小与模具型腔大小接近(略小),使重量略多(可约多出8%左右);放入预加热的准备模具中进行模压硫化(温度可为160℃,压力可为15-20mpa,时间可为20-25min)后,打开模具,取出产品,检验,得到橡胶层3。可选地,对所得橡胶层3与阻尼层2相连的一个面进行打磨,使其变得粗糙,以便更好的通过阻尼层2与泡沫垫高层1粘接。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丁基橡胶、异戊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乙丙橡胶和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不同成分的橡胶,有助于提高所得隔热抑振材料的机械强度,耗散更多的振动能量,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降低结构振动水平。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的损耗因子为0.4以上,优选为0.7-1.2。采用具有特定损耗因子的橡胶,有助于耗散更多的振动能量,进一步提高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降低结构振动水平。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硫化时硫化剂的添加量为橡胶质量的0.5%以上,优选为0.5%-5%。上述的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应用,所述隔热抑振材料用于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可用于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隔热、减振降噪效果显著。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最下层泡沫垫高层1与基层5通过粘合层4固定相连。所述基层5为相关设备的表面,优选为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飞行器的舱体内表面。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粘合层4的厚度为0.1mm以上,优选为0.5-2mm。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最下层泡沫垫高层1的下表面和/或基层5表面分别涂布粘合剂,粘合压实,得到粘合层4,使最下层泡沫垫高层1和基层5固定相连。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采用的各原料来源:聚苯乙烯泡沫垫高层1,生产商为莱芜兴达工贸有限公司;聚乙烯泡沫垫高层1,生产商为上海钟田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生产商为上海晶克实业有限公司;顺丁橡胶层3,生产商为南京永润橡塑有限公司;丁腈橡胶层3,生产商为慈溪市长河腾达塑胶制品厂;异戊橡胶层3,生产商为南京永固橡塑有限公司;阻尼胶,生产商为东莞市元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粘合剂,型号为chemlok213,生产商为美国lord公司。实施例1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结构如图1所示,在80mm厚的聚苯乙烯泡沫垫高层1上涂布一层阻尼胶,在阻尼胶上铺设1层2mm厚的顺丁橡胶层3(损耗因子为1.2),在室温下,粘合压实约12h,取出,所得阻尼胶层厚度为2mm,检验,包装。实施例2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结构如图2所示,取1层2mm厚的聚乙烯泡沫垫高层1和1层20mm厚的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在2mm厚的聚乙烯泡沫垫高层1上涂布一层阻尼胶,在阻尼胶上铺设20mm厚的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之后在20mm厚的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上涂布一层阻尼胶,在阻尼胶上铺设1层30mm厚的丁腈橡胶层3(损耗因子为0.4),在室温下,粘合压实约12h,取出,所得2mm厚的聚乙烯泡沫垫高层1和20mm厚的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之间的阻尼层2厚度为0.1mm,所得20mm厚的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和丁腈橡胶层3之间的阻尼层2厚度为1mm检验,包装。实施例3结构如图2所示,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区别在于,橡胶层3为厚度为5mm的异戊橡胶层3(损耗因子为0.7)。实施例4一种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结构如图3所示,取4层均为5mm厚的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将4层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依次叠放,在相邻两层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中的下层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上表面分别涂布一层阻尼胶,在室温下,将所得聚氨酯泡沫垫高层1和阻尼胶交替结构粘合压实约12h,取出,所得阻尼胶层厚度均为0.5mm,检验,包装。分别对空白钢板、自由阻尼、传统约束阻尼、垫高阻尼等四种不同的阻尼结构进行了振动测试,并与空白钢板式样记性了对比。空白钢板的尺寸仍为为500mm×40mm×3.5mm;以空白钢板为基材,附加一层5mm厚的顺丁橡胶层形成自由阻尼式样;在空白钢板表面刮涂传统材料(t54/t60舰船用阻尼材料),构成约束阻尼式样;空白钢板上粘结实施例1所得隔热抑振材料,形成垫高阻尼式样。测试梁被水平吊起,吊点在式样左右两端50mm处;拾振点和激振点分别在钢板面的左右两侧25mm处。试验方法采用自由梁单点锤击激振法。测试时,将式样用细鱼线悬吊起,吊点在式样左右两端50mm处;拾振点和激振点分别在钢板面的左右两侧25mm处,每次的激振力保持一致,测试示意图如图3。采用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的dasp智能数据采集和信号分析系统v10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将四类实验式样时域波形导出,分别得到空白钢板、自由阻尼钢板、传统约束阻尼钢板、垫高阻尼钢板的时域波形,如图4a、4b、4c、4d所示。由时域波形图可知,四类钢板式样振动衰减所需时间分别为5.50s、1.73s、1.29s、0.88s,与空白钢板、自由阻尼钢板及传统约束阻尼钢板相比,垫高阻尼钢板振动衰减时间分别缩短了84.0%、49.1%、31.8%;其振动加速度峰值分别为164.66m/s2、127.35m/s2、118.03m/s2、86.38m/s2,与空白钢板、自由阻尼钢板及传统约束阻尼钢板相比,垫高阻尼钢板振动加速度最大幅值分别下降了47.5%、32.2%、26.7%。从四类钢板式样时域波形图分析可得,垫高阻尼钢板与其他三类钢板式样相比振动衰减时间更短、加速度幅值更小。图5所示为四类式样1/3倍频程谱下的振动加速度级值曲线,为精确反应各频段下的振动加速度级值,分析数据所采用的计权方式为线性计权。由图5可知,空白钢板振动水平最高,振动级值曲线位于四条曲线的最上方,自由阻尼钢板次之,再其次是传统约束阻尼钢板,振动水平最低的是垫高阻尼钢板,振动级值曲线位于四条曲线的最下方。四类式样的振动总级值分别为151.67db、143.14db、140.42db、134.90db;垫高阻尼钢板与其他三类式样相比振动总级值分别下降了16.77db、8.24db、5.52db。为了进一步研究垫高阻尼减振效果与泡沫垫高层厚度的关系,将泡沫垫高层分别取6mm、12mm、18mm和24mm制成垫高阻尼试样进行振动测试。图6为不同泡沫垫高层厚度试样振动频谱图,如图6可知,第一个振动峰值出现在10hz以内,该峰值是由于锤击是刚体整体位移引起的,并非模态振动峰值,一阶模态振动从第二个峰值开始。如图6,6mm、12mm、18mm和24mm泡沫垫高层试样一阶模态的振动加速度分别为1.95m/s2,1.33m/s2,0.898m/s2和0.894m/s2。随着泡沫垫高层厚度的增加,一阶模态的振动加速度峰值呈现明显地下降趋势,而且二阶及三阶模态的振动加速度变化趋势与一阶模态基本相同。表1不同泡沫垫高层厚度试样各阶频率及损耗因子表1为不同泡沫垫高层厚度试样的各阶频率及损耗因子。6mm、12mm、18mm和24mm泡沫垫高阻尼试样一阶模态的损耗因子分别为9.0×10-2,16.3×10-2,17.4×10-2和19.1×10-2;二阶模态损耗因子分别为11.9×10-2,15.1×10-2,19.3×10-2和21.0×10-2。随着泡沫垫高层厚度的增加,各阶模态的损耗因子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综上所述,随着泡沫垫高层厚的增加(6-24mm),垫高阻尼式样的各阶模态的振动峰值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各阶损耗因子明显提高。说明在该泡沫垫高层研究厚度范围内,泡沫垫高层越厚,减振效果更佳。将传统约束阻尼和垫高阻尼进行了放大试验。采用1.6×1.3m钢板作为基材,分别做上述约束阻尼和垫高阻尼处理(在空白钢板表面刮涂传统材料(t54/t60舰船用阻尼材料),构成约束阻尼式样;空白钢板上粘结实施例1所得隔热抑振材料,形成垫高阻尼式样)。将钢板一端用钢绞线悬吊起,进行锤击测试,分析频率为10-1000hz,取三个测点分析其损耗因子,并选取第一个测点对其传递函数和时域波形进行分析。利用包络线求得损耗因子,将多次数据取平均值,汇总表格如表2所示:表2损耗因子测试结果空白钢板约束阻尼垫高阻尼1#测点3.06×10-42.7×10-22.8×10-22#测点1.91×10-41.5×10-26.8×10-23#测点3.19×10-44.9×10-25.7×10-2通过表2可以看出,空白钢板的损耗因子处于10-4数量级上,传统和垫高阻尼钢板在10-2数量级上,与空白钢板相比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垫高阻尼钢板三个测点的损耗因子都高于空白钢板和传统阻尼钢板,表明垫高阻尼钢板有更为明显的减振效果。对本发明各实施例所得隔热抑振材料进行烟密度等级和导热系数测试(测试结果由青岛理工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提供,检测依据为gb/t8627-2007《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和gb/t10295-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热流计法》),测试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52%,所得结果如下:表3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烟密度等级和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实施例烟密度等级/sdr导热系数/w/m·k实施例115.20.042实施例217.90.029实施例316.50.034实施例412.80.021通过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烟密度等级低,导热系数低,无毒不易燃,能够有效起到隔热效果。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通过提高损耗因子,有效降低振动程度,控制能量传递,充分起到隔热、减振和降噪的功能,其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减振降噪效果显著,可用于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设备的隔热减振降噪;此外,无毒,无味,对底材处理要求不高,通用性强。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时间短,施工速度快,通过采用不同原料及厚度,使硬度、厚度、模量可调,不采用有机溶剂,无毒、无易燃易爆问题。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是一类轻质材料,相较于常规的自由减振和约束减振,在大面积使用后,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同时,会极大提高承载能力。例如,本发明隔热抑振多功能材料表观密度80~600kg/m3,现有技术中常用常减振材料表观密度>1200kg/m3。考虑厚度因素,隔热抑振多功能材料面密度为常规减振材料的一半或计算,整体减重量可观。本发明选用环保无毒材料,通过海军相关的标准检测,达到无毒,无味;并可用于舰、船、艇内部的能力。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常温固化、硬度、厚度、模量可调,固化时间短,施工速度快;不含有机溶剂,无毒、无易燃易爆问题,对底材处理要求不高,通用性很强;(2)采用泡沫垫高层结构,附加质量小,减振性能优异,减振温域宽,减振降噪效果显著;(3)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质量有保证。本发明隔热抑振材料产品在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如各类飞机和空间飞行器的隔热减振降噪。除军事需求外,减振材料在民用经济部门也可发挥巨大作用,可广泛用于交通运输、桥梁、机械制造、环境工程、建筑等工程领域。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替换和修改。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