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5215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震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地下室的工程防水,以及地铁、隧道、公路桥梁等市政及水利设施的工程防水中,目前的防水卷材抗破坏力差,易出现刺破或撕裂现象,需耗费人力、物力进行修补,缩短了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造成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而目前常用的防水卷材为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根据防水卷材应用的场所的不同,需要给防水卷材一定的特殊性能,比如在沿海地区和高盐碱地区,因为受盐碱侵蚀,建筑物的防水工程要求比一般的建筑物防水标准更高,尤其要求防水材料要具有优异耐盐碱腐蚀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够长时间处于高盐碱环境中仍保持良好防水性能,能够抵抗高温和严寒。此外,对于防水卷材的防震效果的要求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完美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建造过程或者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磕碰,势必会对铺设好的防水卷材的完整性存在一定的威胁,因此,要求防水卷材具有一定的抗震作用,保证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不受碰撞破损的影响,而现有的报道中没有对防水卷材防震效果的研究。

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既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又具有较好的高韧性防震效果的防水卷材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及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震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所述防震防水卷材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还具有优异的防震效果,能够避免因碰撞或者撞击导致的防水卷材的破损或者失效,进一步保护建筑不受撞击损坏,此外,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上表面设有韧性防水层,其中,所述弹性缓冲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以及弹性缓冲层与韧性防水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层连接;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有自粘防水层,所述自粘防水层下表面还设有保护层。

优选地,所述基材层为玻纤毡层,能够增强防水卷材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缓冲层为eva泡沫层,具有质轻和较好的弹性,能够大大提高防水卷材的防震效果。

优选地,所述韧性防水层为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层,在石墨烯的作用下不仅优化了天然橡胶的高弹和高韧性,还使得改性后的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防水防腐效果,进而保证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优选地,所述自粘防水层为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为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层,石墨烯的改性作用不仅加强了eva泡沫胶水的粘结性能,还使得粘结层具有较好的防水侵蚀作用。

优选地,所述保护层为pe层。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防震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玻纤毡基材层上表面涂覆一层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eva泡沫层,泡沫层的厚度为0.5~2mm;再在eva泡沫层的上表面涂覆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再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层,改性天然橡胶层厚度为0.6~0.8mm;在玻纤毡层的下表面涂覆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沥青层厚度为0.4~0.6mm,并在沥青层的另一表面粘结pe保护膜,即得所述防震防水卷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防震防水卷材,采用eva泡沫层作为弹性缓冲层,由于eva泡沫层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再加上eva泡沫具有质轻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防水卷材,不仅能够增加防水卷材的减震缓冲作用,还可以避免防水卷材高重量导致的搬运困难,增强了防水卷材的人性化设计。

(2)本发明采用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作为韧性防水层,由于石墨烯具有片层共轭结构,层层叠加形成致密的防腐层,能够有效抑制水对涂膜的浸润与渗透,与天然橡胶改性应用于防水卷材,大大提高了防水卷材的防水、防腐效果;此外,由于石墨烯优异的力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使得改性后的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韧性及环境稳定性。

(3)粘结剂层采用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层,由于石墨烯的独特结构,使得改性的eva泡沫胶水不仅具有较强的粘结牢固性,增强保护膜各层之间的粘结牢固性,避免了因粘结不牢导致的翘起、脱胶现象,为防水卷材的长效使用提供保障。此外,由于石墨烯的存在,还使得粘结层具有较好的防水侵蚀的作用,为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提供保障。

(4)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防震防水卷材具有较好的弹性缓冲作用及高韧性和优异的防水防腐效果,符合目前市场需求,且所述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所述防震防水卷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基材层,2、弹性缓冲层,3、韧性防水层,4、粘结层,5、自粘防水层,6、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防震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所述防震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1,所述基材层1上表面设有弹性缓冲层2,所述弹性缓冲层2上表面设有韧性防水层3,其中,所述弹性缓冲层2与所述基材层1之间以及弹性缓冲层2与韧性防水层3之间均通过粘结层4连接;所述基材层1下表面设有自粘防水层5,所述自粘防水层5下表面还设有保护层6。

其中,所述基材层1为玻纤毡层,能够增强防水卷材的强度;所述弹性缓冲层2为eva泡沫层,具有质轻和较好的弹性,能够大大提高防水卷材的防震效果;所述韧性防水层3为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层,在石墨烯的作用下不仅优化了天然橡胶的高弹和高韧性,还使得改性后的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防水防腐效果,进而保证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所述自粘防水层5为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所述粘结层4为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层,石墨烯的改性作用不仅加强了eva泡沫胶水的粘结性能,还使得粘结层具有较好的防水侵蚀作用;所述保护层6为pe层。

本发明所述防震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玻纤毡基材层上表面涂覆一层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eva泡沫层,泡沫层的厚度为1.2mm;再在eva泡沫层的上表面涂覆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再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层,改性天然橡胶层厚度为0.6mm;在玻纤毡层的下表面涂覆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沥青层厚度为0.5mm,并在沥青层的另一表面粘结pe保护膜,即得所述防震防水卷材。

实施例2: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种防震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所述防震防水卷材,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上表面设有弹性缓冲层,所述弹性缓冲层上表面设有韧性防水层,其中,所述弹性缓冲层与所述基材层之间以及弹性缓冲层与韧性防水层之间均通过粘结层连接;所述基材层下表面设有自粘防水层,所述自粘防水层下表面还设有保护层。

其中,所述基材层为玻纤毡层,能够增强防水卷材的强度;所述弹性缓冲层为eva泡沫层,具有质轻和较好的弹性,能够大大提高防水卷材的防震效果;所述韧性防水层为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层,在石墨烯的作用下不仅优化了天然橡胶的高弹和高韧性,还使得改性后的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防水防腐效果,进而保证了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所述自粘防水层为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施工方便、防水效果好;所述粘结层为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层,石墨烯的改性作用不仅加强了eva泡沫胶水的粘结性能,还使得粘结层具有较好的防水侵蚀作用;所述保护层为pe层。

本发明所述防震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玻纤毡基材层上表面涂覆一层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eva泡沫层,泡沫层的厚度为0.5mm;再在eva泡沫层的上表面涂覆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再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层,改性天然橡胶层厚度为0.8mm;在玻纤毡层的下表面涂覆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沥青层厚度为0.6mm,并在沥青层的另一表面粘结pe保护膜,即得所述防震防水卷材。

实施例3:

所述防震防水卷材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防震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在玻纤毡基材层上表面涂覆一层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eva泡沫层,泡沫层的厚度为2mm;再在eva泡沫层的上表面涂覆石墨烯改性eva泡沫胶水粘结层,然后再在粘结层上表面粘结石墨烯改性天然橡胶层,改性天然橡胶层厚度为0.6mm;在玻纤毡层的下表面涂覆自粘sbs改性沥青层,沥青层厚度为0.4mm,并在沥青层的另一表面粘结pe保护膜,即得所述防震防水卷材。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防震防水卷材不仅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还具有优异的防震效果和高韧性,能够避免因碰撞或者撞击导致的防水卷材的破损或者失效,进一步保护建筑不受撞击损坏,为建筑和防水卷材的完整性及防水效果提供了保障,符合目前市场需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所述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