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张的开窗覆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97563阅读:5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张的开窗覆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的开窗覆膜方法。



背景技术:

开窗覆膜是纸张的覆膜工艺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其除了具有覆膜产品的优点外,还使被纸张包装的商品具有可视性。

现有的纸张开窗覆膜方法,步骤为:

a、先将印刷好的纸张进行开窗,即在预定的开窗位置模切出窗口并清除模切产生的废料。

b、通过涂布胶辊对已开窗口的纸张涂刷油性胶水。

c、通过上下施压辊将步骤b制成的纸张与bopp薄膜进行热压压合,完成开窗覆膜。

另外,在实施上述现有的纸张开窗覆膜方法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其一,用于覆膜的bopp薄膜的厚度一般应在0.03—0.04mm之间,透明度应在90%以上,且热收缩率要小。

其二,上机前,应检查bopp薄膜是否在保质期内,薄膜上的涂胶层是否均匀,表面是否被划伤,压伤。薄膜的涂胶面要穿过加热滚筒并面向印刷品。

其三,橡胶辊和加热滚筒一定要保持洁净,两边的压力平衡辊必须转动灵活。

其四,根据纸张厚度调节和确定输纸辊的间隙。

其五,根据产品尺寸选择不同宽度的bopp薄膜,同时应根据产品的要求调节好侧拉规。

其六,调节好导膜辊,使薄膜两边的张力一致,薄膜的表面平展无皱褶。

上述现有的纸张开窗覆膜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因是通过涂布胶辊对已开窗口的纸张进行涂胶,其涂胶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开窗覆膜的质量。如果涂胶量过少,会出现开胶,粘合不牢的现象。如果涂胶量过多,窗口边缘就会有胶水溢出。而且只要是对窗口进行涂胶,其产品的窗口位置或多或少都会有胶水出现,这就直接影响产品的卫生安全和外观。

第二,由于涂胶后,纸张需晾干之后才能进行覆膜,而此晾干时间的长短,就要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涂胶量的大小,以及环境的温湿度来决定,其控制难度很大。

第三,因涂胶与覆膜不能联线同时生产,因此涂胶后转覆膜工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纸张表面擦花的问题。并且涂胶后的纸张不能大量堆叠,因大量堆叠会出现纸张上下粘连、粘花的问题。只能使用网架进行小量隔层晾干。当订单量大时,生产难度极大。

第四,因是用模切开窗后的纸张进行涂胶,而开窗后的纸张会因开窗而变的不平整,使得涂胶效果不均匀,整个纸张表面有些位置胶水过量,而有些位置胶水过少,造成产品有些出现开胶,有些又出现溢胶的问题。

如果上述现有的纸张开窗覆膜方法应用于银卡纸,则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因食品包装要求必须使用水性胶水进行覆膜,而水性胶水在银卡纸上覆膜会出现胶水痕的现象是无法解决的。

第二,为了防止印刷时出现粘花过底,印刷时的喷粉会较多,以利用喷粉起到干燥作用,使纸张表面粗糙度变高会影响粘合剂的流延性(流平和延展),导致涂胶不均,会造成因薄膜压不实而导致最终产品表面出现雪花斑点和光泽不一的亮点或“起雾”。

第三,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纸张在热覆膜后,纸张冷却收缩后使用开窗位置的薄膜出现起皱,窗口边缘出现起泡。

第四,窗口位置容易出现胶水溢出,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张的开窗覆膜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纸张的开窗覆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窗覆膜方法包括:

步骤一、采用其中一面预涂有热熔胶的双面电晕膜,将该双面电晕膜的另一面通过冷贴胶水与待开窗覆膜的纸张的表面进行粘合,实现所述双面电晕膜对所述纸张的满版覆膜,以得到前期半成品;

步骤二、对所述前期半成品进行开窗,即:在所述前期半成品的预定位置模切出窗口,并清除模切产生的废料,以得到中期半成品;

步骤三,采用至少一面设有共聚聚丙烯的热封膜,将该热封膜设有共聚聚丙烯的一面覆在所述中期半成品的热熔胶上,并通过热压辊将所述热封膜与中期半成品热压粘合在一起,以得到所述纸张经过开窗覆膜后的成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一中,在所述双面电晕膜与纸张进行粘合时,所述双面电晕膜预涂有热熔胶的一面朝上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热压辊直接压在所述热封膜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热封膜的厚度在0.2mm至0.7mm之间,所述热压辊的温度在80℃至85℃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所述热封膜的厚度为0.35mm,所述热压辊的温度在80℃至85℃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纸张为银卡纸,所述冷贴胶水为食品级水性冷贴胶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先用冷贴胶水实现双面电晕膜对纸张的满版覆膜,使得纸张的表面形成一层带有热熔性的热熔胶,并在开窗后,再将热封膜覆在前述热熔胶层上,利用热压辊熔化前述热熔胶层以与热封膜具有胶粘性的共聚聚丙烯粘合,以使得热封膜与双面电晕膜可靠的粘合在一起,实现了纸张的开窗覆膜,令纸张获得了被其包装的商品具有可视性的功能;

由于本发明采用冷贴胶水实现双面电晕膜对纸张的满版覆膜后,再进行开窗,避免了先开窗后涂胶而因纸张不平整造成涂胶不均匀(涂胶不均匀,会使得纸张表面有些位置胶水过量,而有些位置胶水过少,令产品部分位置出现开胶,部分位置出现溢胶)的问题,且满版覆膜时冷贴胶水的涂覆量易于控制,避免涂胶量过少出现开胶粘合不牢的现象、涂胶量过多则就会有胶水溢出的问题,因此,本发明降低了纸张开窗覆膜的工艺难度;

由于本发明采用冷贴胶水实现双面电晕膜对纸张的满版覆膜,该过程中无需进行加热,而双面电晕膜则仅需较低的温度熔化热熔胶即能够与热封膜的共聚聚丙烯粘合,使得纸张在开窗覆膜过程中的热胀变形较小,因此,纸张在冷却后不会出现收缩变形,确保了热封膜和双面电晕膜在开窗位置不会出现起皱和起泡,使得开窗覆膜成品效果好;

由于本发明的步骤一至步骤三可以连续进行,无需如现有技术那般等待油性胶水晾干,因此,本发明提高了纸张开窗覆膜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工艺难度低、开窗覆膜成品效果好、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第二,本发明优选采用厚度在0.2mm至0.7mm之间的热封膜,并采用温度在80℃至85℃之间的热压辊进行热压,进一步确保了纸张在开窗覆膜过程中的热胀变形小。

第三,本发明采用食品级水性冷贴胶水粘合双面电晕膜与银卡纸,食品级水性冷贴胶水能够有效渗透过墨层与纸张之间的孔隙进行粘合,保证产品不会出现假性粘合,成品也不会出现起泡,起雾。

第四,本发明采用两面均设有共聚聚丙烯的热封膜,利用热封膜的粘性,使得本发明得到的开窗覆膜成品与客户烟包膜热封时一起良好粘连,起到食品包装防尘、防开启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步骤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步骤一所制成的前期半成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步骤二所制成的中期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步骤三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步骤三所制成的成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纸张的开窗覆膜方法,其发明构思为:该开窗覆膜方法包括:

步骤一、如图1所示,采用其中一面预涂有热熔胶4的双面电晕膜3,将该双面电晕膜3的另一面通过冷贴胶水2与待开窗覆膜的纸张1的表面进行粘合,实现双面电晕膜3对纸张1的满版覆膜,以得到前期半成品,其中,在粘合时,通过压辊6将双面电晕膜3压在纸张1上,以确保该两者粘紧,该步骤一制成的前期半成品参见图2;

步骤二、对前期半成品进行开窗,即:在前期半成品的预定位置模切出窗口w,并清除模切产生的废料,以得到中期半成品,该步骤二制成的中期半成品参见图3;

步骤三,如图4所示,采用至少一面设有共聚聚丙烯的热封膜5,将该热封膜5设有共聚聚丙烯的一面覆在中期半成品的热熔胶4上,并通过热压辊7将热封膜5与中期半成品热压粘合在一起,以得到纸张1经过开窗覆膜后的成品,该步骤三制成的成品参见图5。

在上述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本发明采用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一中,在双面电晕膜3与纸张1进行粘合时,双面电晕膜3预涂有热熔胶4的一面朝上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热压辊7直接压在热封膜5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热封膜5的厚度在0.2mm至0.7mm之间,热压辊7的温度在80℃至85℃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步骤三中,热封膜5的厚度为0.35mm,热压辊7的温度在80℃至85℃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纸张1为银卡纸,冷贴胶水2为食品级水性冷贴胶水。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例如,纸张1还可以采用其它材质的纸张,在不要求用于食品包装时,冷贴胶水2也可采用其它无需热熔的胶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