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式立体射击训练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99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热辐射式立体射击训练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击训练装置,特别是一种适于夜间射击训练的热辐射式立体射击训练靶。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弹射击训练中,靶体采用有平板式或立体式结构,当采用立体形靶体时,能够使射击者在靶体的多个方位进行射击训练,但是当处在光线较暗或夜间,无法通过肉眼直接清晰的观察目标时,需要通过红外瞄准器对能够发出类似人体热辐射源进行瞄准射击来达到训练目的,而常规的训练靶无法在夜间使用,更不能呈现出立体目标的效果,无法模拟实战中现实敌人,也无法帮助射击者进一步提高实战的射击水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辐射式立体射击训练靶,解决了传统实弹射击训练靶不能在夜间模拟类似人体射击目的问题,其能够模仿形成立体的热辐射靶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热辐射式立体射击训练靶包括立体靶身,技术要点是:在所述靶身内设置有空腔结构,在空腔内设置有热辐射组件,热辐射组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表面覆盖有多股碳纤维电热线编制的电热网布,电热网布通过导线与供电电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板面朝向靶体前部的主支撑板,在沿主支撑板厚度方向设置纵向的副支撑板。

优选的,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组成为横截面为十字形、T形或L形的结构。

优选的,在电热网布两侧边缘设置导电带,导电带为碳纤维电热线两端与细铜丝编织形成的带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立体形靶身的空腔内设置热辐射组件,并形成立体形热辐射目标,模仿人体目标,使射击训练者能够在光线较暗或夜间进行多方位的射击训练,进一步提高实战的射击水平,并且该热辐射组件,在受到子弹射击后,不易损坏,仍然能够起到热辐射目标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结构图;

图3是电热网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1靶身、2热辐射组件、2-1支撑板、2-11主支撑板、2-12副支撑板、2-2电热网布、2-3电导线、2-4导电带。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一种热辐射式立体射击训练靶,包括靶身1,靶身可以采用立体人形结构,在靶身内设置有空腔结构,在空腔内设置有热辐射组件2,热辐射组件包括设置的支撑板2-1,支撑板表面覆盖有由多股碳纤维电热线编制的电热网布2-2,覆盖可以采用包裹或粘贴的形式,电热网布通过导线2-3和控制开关与供电电池连接,如图3所示,在电热网布两侧边缘设置导电带2-4,导电带为碳纤维电热线两端与细铜丝编织成的带状,二者一次编织成型,导电带的宽度与厚度,以及铜丝直径、数量决定了碳纤维编织电热网布的功率和发热温度,达到自限温效果。电热网布2-2由导电带下端通过导线正负极连接至底座本体12v蓄电池的正负极,发热功率为30瓦,其温升上限被定制在40℃,这是既要考虑到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也要兼顾到靶体对热量的吸收与衰减。同时,这个温度还远低于发泡聚氨酯硬泡在200℃的软化点。如图2所示,支撑板2-1包括板面朝向靶体前部的主支撑板2-11,在延主支撑板厚度方向设置纵向的副支撑板2-12。主支撑板和副支撑板可组成横截面为十字形、T形或L形的结构,图2中支撑板12-1结构为T形,其他结构未示出,支撑板采用PVC板切割并焊接出一个“T”形支架,可以裁剪合适尺寸的电热网布覆盖在支撑板的单侧表面,热辐射组件通电升温后能在射手的红外热成像瞄准器中呈现出一个立体的目标,这不仅能显示目标的高度和宽度,也能呈现出目标的厚度;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被一发子弹击穿两个弹孔而加速破损的概率。将热辐射组件用塑料螺栓、螺母,垫片固定在躯干组件后部空腔,躯干框架的正面安装胸腹板做封闭,躯干框架的后背面不做封闭,以便于及时更换热辐射组件。

该电热网布用多根碳纤维电热线编织为一股,再由多股以经纬结构编织而成电热网布,所以在每平方厘米均被一发9毫米弹药穿孔的情况下仍能继续发热。供电蓄电池隐藏在由防弹钢板制成的移动底座内部不会被击中。该热辐射组件,只有在进行夜间的实弹射击训练时才被通电使用。由于碳纤维编织的电热网布造价低廉,可在因弹孔过多而导致发热降低时予以报废更换。PVC板与电源导线也极其便宜,可在多次命中损毁后随时更换。该热辐射组件在室内和室外环境均可使用。打启电源控制开关,热辐射组件通过传导和辐射的方式向整个靶体传导热量。当进行夜晚实弹射击训练时,射手使用热像仪从任何方位都能观瞄到一个具有粉红色热成像特征的目标。综上所述,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