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电晕染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8400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尤其是一种局部电晕染薄膜。



背景技术:

电晕染也就是采用电化学方法将染料以晕染的方式着色于织物或者塑料膜上。电化学染色用于织物上,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本文不赘述,但是电化学染色运用于塑料薄膜时存在两个问题:1)大部分塑料膜导电率稍低且不透水,难以通过电场提高上染速率;2)大部分的塑料膜受力后容易形变,不可以通过捆扎等方式进行局部染色。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电化学局部染色的塑料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局部电晕染薄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材、底色层和电镀层,所述基材顶面压合有底色层,所述底色层顶面压合有电镀层,所述电镀层为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其作用是使得电场可以提高电化学溶液中电镀层上染速率,所述电镀层顶面涂覆有保护胶,所述保护胶为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其作用是通过保护胶的涂覆屏蔽了电镀层上不需要染色的区域,且染色完成后可以轻易剥离。文中所述的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为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局部电镀的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专利号ZL201280022768.8)所记载的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文中所述的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为王洪奎先生公开在《电镀与精饰》, 2011, 33(4):32-34《用于局部电镀的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中记载的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

所述基材为非透明PVC卷材。

所述底色层为彩色ABS卷材,其作用是作为基础色,凸显晕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将染缸放入恒温水浴锅;

2)将正负极电极分别置入染缸内的左右两侧壁;

3)将电化学液体染料注入染缸;

4)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染缸并没入染料中;

5)因为电极是静止的,所以为了提高晕染效果,手动提拉本实用新型;

6)将本实用新型取出,室温干燥后玻璃保护胶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可电镀的电镀层实现塑料膜对于电化学染料的结合,然后通过可阻挡电化学染料接触电镀层的保护胶实现局部染色,并且保护胶本身可以承受电击,最后通过保护胶的可剥离特性保持塑料膜表面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材;2、底色层;3、电镀层;4、保护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局部电晕染薄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材1、底色层2和电镀层3,所述基材1顶面压合有底色层2,所述底色层2顶面压合有电镀层3,所述电镀层3为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其作用是使得电场可以提高电化学溶液中电镀层上染速率,所述电镀层3顶面涂覆有保护胶4,所述保护胶4为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其作用是通过保护胶4的涂覆屏蔽了电镀层3上不需要染色的区域,且染色完成后可以轻易剥离。文中所述的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为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局部电镀的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专利号ZL201280022768.8)所记载的可电镀透明塑料薄膜;文中所述的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为王洪奎先生公开在《电镀与精饰》, 2011, 33(4):32-34《用于局部电镀的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中记载的可剥过氯乙烯保护胶。

所述基材1为非透明PVC卷材。

所述底色层2为彩色ABS卷材,其作用是作为基础色,凸显晕染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