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粘压纹打孔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324发布日期:2018-09-18 22:14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粘压纹打孔无纺布。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由包括化学纤维和植物纤维等在以水或空气作为悬浮介质的条件下在湿法或干法抄纸机上制成,虽为布而不经纺织故称其为无纺布。无纺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强力好、透气防水、环保、柔韧、无毒无味,且价格便宜等优点。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等特点。该材料若置于室外经自然分解,其最长寿命只有90天,置于室内在8年内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故环保作用由此而来。

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属于环保产品,用途广泛,经济实惠。纺粘布与无纺布是从属关系。无纺布的制造有许多的生产工艺,其中纺粘法是其中的一种无纺布生产工艺。然而纺粘布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纤维梳理,纤维梳理的方向会影响纺粘布的韧性和通透性。纺粘布的结构上的差异性也会使得纺粘布实现多种表面防护功能,从而广泛应用于农用薄膜、制鞋、制革、床垫、子母被、装饰、化工、印刷、汽车、建材,家具等行业,及服装衬布,医疗卫生一次性手术衣,口罩,帽,床单,酒店一次性台布,美容,桑拿乃至当今时尚的礼品袋,精品袋,购物袋,广告袋等等。但在一些特殊场合的使用过程中,如在需要直接接触婴幼儿皮肤的过程中,对其柔软度具有相当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粘压纹打孔无纺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粘压纹打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所述无纺布主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无纺布主体包括第一无纺布层、防辐射层、熔喷纤维层、横向纤维层、纵向纤维层、第二无纺布层和亲水不饱和树脂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防辐射层,所述防辐射层下表面设置有熔喷纤维层,所述熔喷纤维层下表面设置有横向纤维层,所述横向纤维层下表面设置有纵向纤维层,所述纵向纤维层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亲水不饱和树脂层。

优选的,所述无纺布主体上设置有撕拉孔。

优选的,所述防辐射层设置为柔性镀银金属网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均设置为纺粘无纺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亲水不饱和树脂层,保证了该无纺布材料的柔软度,通过设置横向纤维层和纵向纤维层,交叉进一步保证了该无纺布的韧性及通透性,通过设置亲水不饱和树脂层,保证了该无纺布的透水性,防辐射层提高了该布料的防辐射性能,通过设置撕拉孔,在使用时无需对无纺布进行裁剪,就像撕纸巾一样将无纺布撕开即可,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无纺布主体;2-撕拉孔;3-通孔;4-第一无纺布层;5-防辐射层;6-熔喷纤维层;7-横向纤维层;8-纵向纤维层;9-第二无纺布层;10-亲水不饱和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粘压纹打孔无纺布,包括无纺布主体1,无纺布主体1上设置有通孔3,无纺布主体1包括第一无纺布层4、防辐射层5、熔喷纤维层6、横向纤维层7、纵向纤维层8、第二无纺布层9和亲水不饱和树脂层10,保证了该无纺布材料的柔软度,第一无纺布层4下表面设置有防辐射层5,防辐射层5提高了该布料的防辐射性能,防辐射层5下表面设置有熔喷纤维层6,熔喷纤维层6下表面设置有横向纤维层7,横向纤维层7下表面设置有纵向纤维层8,纵向纤维层8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无纺布层9,第二无纺布层9下表面设置有亲水不饱和树脂层10,无纺布主体1上设置有撕拉孔2,撕拉孔2在使用时无需对无纺布进行裁剪,就像撕纸巾一样将无纺布撕开即可,非常方便,防辐射层5设置为柔性镀银金属网层,第一无纺布层4和第二无纺布层9均设置为纺粘无纺布。

工作原理:通过设置亲水不饱和树脂层10,保证了该无纺布材料的柔软度,通过设置横向纤维层7和纵向纤维层8,交叉进一步保证了该无纺布的韧性及通透性,通过设置亲水不饱和树脂层10,保证了该无纺布的透水性,防辐射层5提高了该布料的防辐射性能,通过设置撕拉孔2,在使用时无需对无纺布进行裁剪,就像撕纸巾一样将无纺布撕开即可,非常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