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水复合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4947发布日期:2018-11-20 21:2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防水复合片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防水复合片材。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建筑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防水复合片材,但是现有的防水复合片材只能对一侧的表面进行防水,如专利200620115917.7、201420689677.6等无法对两侧的表面进行防水,防水的效果较差。在如一侧施工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或者材料质量问题都会导致渗水,达不到双保险的作用。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的极大的不便,降低了防水复合片材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防水复合片材,此防水层具备两侧防水的特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防水复合片材,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第一粘合层、基板、第二粘合层、第二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的横截面积等于基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丙纶非织布面层、聚乙烯防水层、聚乙烯醇缩丁醛防水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水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无纺布放水层、硫化橡胶层、隔离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层防水层,防水效果好,方便使用,提高了防水复合片材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通过数层的材料叠加,增强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粘合层对基板和防水层进行粘合,防止剥离脱落。第二防水层设置隔离膜,当两个防水复合片材叠在一起时,起到隔离的作用,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防水复合片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第一防水层;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层;4-聚乙烯醇缩丁醛防水层;5-聚乙烯防水层;6-丙纶非织布面层;7-第二防水层;8-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9-无纺布防水层;10-硫化橡胶层;11-第一粘合层;12-第二粘合层;13-隔离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防水层2、第一粘合层11、基板1、第二粘合层12、第二防水层7。

其中,第一防水层2如图2所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丙纶非织布面层6、聚乙烯防水层5、聚乙烯醇缩丁醛防水层4、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层3。

其中,第二防水层7如图3所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8、无纺布放水层9、硫化橡胶层10、隔离膜13。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7的横截面积等于基板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粘合层11、第二粘合层12用于基板1和防水层之间的粘合,避免第一防水层2、第二防水层7的脱落。

第一防水层2通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层3、聚乙烯醇缩丁醛防水层4、聚乙烯防水层5和丙纶非织造布面层6的配合使用,对该防水复合片材的顶部起到防水的效果。第二防水层7通过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层8、无纺布防水层9、硫化橡胶层10的配合使用,对该防水复合片材的底部起到防水的效果,从而达到两面防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