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反转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4414发布日期:2018-07-24 23:1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炮膛清洗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同轴反转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温高压火药燃气的作用下,炮弹的滑动弹带上的铜微粒和火药残渣会被粘挂到炮膛内壁,积累多了就会影响射击精度严重时还会发生炸膛事故。而擦炮又是一件非常繁琐和辛苦的工作,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军队里,火炮的清洁工作都比较艰难。长期以来,我军火炮炮管的清洗一直是由士兵人力来完成的,一门火炮需要8-9名战士耗时6-8个小时,清洗火炮尤其是清洗线膛炮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标准不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同轴反转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清洗线膛炮不仅耗费人力多、耗时长、效率低,而且效果不理想、标准不统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轴反转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若干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所述清洗单元包括壳体和旋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刷洗套,所述刷洗套可沿正向或反转旋转。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一端端面设置有若干卡槽,另一端端面在与所述卡槽位置相对应的设置有若干卡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刷洗套长度比所述壳体长度短10cm,所述壳体上端面上开有卡扣槽,所述卡扣远离另一所述清洗单元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卡扣槽槽底,所述壳体上还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卡扣槽和所述壳体形成的隔层,所述壳体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卡扣连接,所述弹簧与所述卡扣连接位置距相邻所述清洗单元的距离大于所述通孔距离相邻所述清洗单元的距离。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刷洗套包括刷洗环,所述刷洗环内侧设置有内齿圈,所述壳体沿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与所述内齿圈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壳体内沿轴线设置有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沿轴线开有电机安装孔,所述电机安装孔内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所述主动齿轮。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盖,所述壳体在所述电机盖一侧设置有窝线槽。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减摩轮,所述减摩轮位于所述刷洗环和所述壳体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若干清洗单元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使用时可根据炮管长度和炮管距上次清洗时间自由选择将多少节清洗单元拼接在一起使用,同时,每个清洗单元统一规格,增加了炮膛清洗装置的互换性,有利于生产整备使用和维护,解决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清洗单元中的刷洗套可以沿正向或反向旋转,当炮膛清洗装置组装完毕,其中一部分清洗单元的刷洗套正向旋转,一部分清洗单元的刷洗套反向旋转,由于清洗装置单向旋转只能对膛线一面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而本实用新型中,清洗单元能够双向旋转,从而对膛线的两面均能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

由于膛线呈螺旋装,刷洗套旋转能够与膛线作用产生轴向力,本实用新型的正向旋转的刷洗套和反向旋转的刷洗套差速旋转,产生两个方向的轴向力不等,其中较大轴向力能够推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支撑轮为主动轮时会对膛线造成磨损降低火炮炮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刷洗套旋转产生的轴向力驱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减轻了支撑轮对膛线的磨损,延长了炮管的使用寿命,设置科学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不同的清洗单元通过卡扣和卡槽互相拼接在一起,将卡扣和卡槽对准即可完成拼接,缩短了对炮膛清洗装置的整备时间,在拆卸时将改锥或其他杆状工具从相邻两个刷洗套的间隙穿过通孔伸入卡扣槽内将卡扣顶起,卡扣将弹簧压缩,此时可将卡扣与卡槽分离,拆卸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3、本实用新型中刷洗套是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内齿圈而进行旋转的,齿轮传动效率较高、传动比稳定、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多个从动齿轮能保证齿圈在传动时的同轴度,减少刷洗套旋转过程中的轴向跳动,从而减少炮膛清洗装置在工作时的震动,设置科学合理。

4、本实用新型中窝线槽能够便于将电机电源线信号线和水管等窝入其中,简化了安转过程,节约了时间成本。

减摩轮能够将刷洗套撑起,减少刷洗套和壳体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刷洗套旋转过程中的轴向跳动,从而减少炮膛清洗装置在工作时的震动,设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刷洗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刷洗单元立体示意图;

图中:1-清洗单元,2-壳体,3-刷洗套,31-刷洗环,32-内齿圈,4-卡槽, 5-卡扣,6-卡扣槽,7-通孔,8-弹簧,9-从动齿轮,10-主动齿轮,11-电机安装孔, 12-伺服电机,13-电机盖,14-窝线槽,15-减摩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同轴反转式火炮炮膛清洗装置,包括若干清洗单元 1,清洗单元1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清洗单元1包括壳体2和旋转设置在壳体2上的刷洗套3,刷洗套3可沿正向或反转旋转。

本实用新型若干清洗单元1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使用时可根据炮管长度和炮管距上次清洗时间自由选择将多少节清洗单元1拼接在一起使用,同时,每个清洗单元1统一规格,增加了炮膛清洗装置的互换性,有利于生产整备使用和维护,解决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清洗单元1中的刷洗套3可以沿正向或反向旋转,当炮膛清洗装置组装完毕,其中一部分清洗单元1的刷洗套3正向旋转,一部分清洗单元1的刷洗套3 反向旋转,由于清洗装置单向旋转只能对膛线一面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而本实用新型中,清洗单元1能够双向旋转,从而对膛线的两面均能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

由于膛线呈螺旋装,刷洗套3旋转能够与膛线作用产生轴向力,本实用新型的正向旋转的刷洗套3和反向旋转的刷洗套3差速旋转,产生两个方向的轴向力不等,其中较大轴向力能够推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支撑轮为主动轮时会对膛线造成磨损降低火炮炮管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刷洗套3旋转产生的轴向力驱动炮膛清洗装置移动,减轻了支撑轮对膛线的磨损,延长了炮管的使用寿命,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壳体2的一端端面设置有若干卡槽4,另一端端面在与卡槽4位置相对应的设置有若干卡扣5。

进一步,刷洗套3长度比壳体2长度短10cm,壳体2上端面上开有卡扣槽 6,卡扣5远离另一清洗单元1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卡扣槽6槽底,壳体2上还开有通孔7,通孔7贯穿卡扣槽6和壳体2形成的隔层,壳体2与弹簧8一端连接,弹簧8另一端与卡扣5连接,弹簧8与卡扣5连接位置距相邻清洗单元1的距离大于通孔7距离相邻清洗单元1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不同的清洗单元1通过卡扣5和卡槽4互相拼接在一起,将卡扣5和卡槽4对准即可完成拼接,缩短了对炮膛清洗装置的整备时间,在拆卸时将改锥或其他杆状工具从相邻两个刷洗套3的间隙穿过通孔7伸入卡扣槽6 内将卡扣5顶起,卡扣5将弹簧8压缩,此时可将卡扣5与卡槽4分离,拆卸方便,降低了人工成本,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刷洗套3包括刷洗环31,刷洗环31内侧设置有内齿圈32,壳体2 沿环形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与内齿圈32啮合的从动齿轮9,壳体2内沿轴线设置有与从动齿轮9啮合的主动齿轮10。

进一步,壳体2内沿轴线开有电机安装孔11,电机安装孔11内设置有伺服电机12,伺服电机12连接主动齿轮10。

本实用新型中刷洗套3是通过伺服电机12带动主动齿轮10进而带动从动齿轮9和内齿圈32而进行旋转的,齿轮传动效率较高、传动比稳定、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多个从动齿轮9能保证齿圈在传动时的同轴度,减少刷洗套3 旋转过程中的轴向跳动,从而减少炮膛清洗装置在工作时的震动,设置科学合理。

进一步,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伺服电机12的电机盖13,壳体2在电机盖13一侧设置有窝线槽14。

本实用新型中窝线槽14能够便于将电机电源线信号线和水管等窝入其中,简化了安转过程,节约了时间成本。

进一步,壳体2上还设置有若干减摩轮15,减摩轮15位于刷洗环31和壳体2间。

减摩轮15能够将刷洗套3撑起,减少刷洗套3和壳体2间的摩擦力,减少了刷洗套3旋转过程中的轴向跳动,从而减少炮膛清洗装置在工作时的震动,设置科学合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