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机的基面料上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8742发布日期:2018-07-13 17:4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机附属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机的基面料上胶结构。



背景技术:

采用复合机对双层面料进行复合的工艺中,例如海绵与布、立棉与布、海绵与海绵的复合,主要是通过粘合剂将两种面料粘合在一起。

现有的复合机例如在公告号为CN104191798A的发明中有所提到,该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面料复合机,包括第一放卷机构(设置于前侧的第一机架上)、第二放卷机构(设置于后侧的第二机架上)、粘合剂自动刮涂机构、复合机构和收卷机构。其能够对基层面料(由第一放卷机构放卷)和上层面料(由第二放卷机构放卷)进行复合。

上述复合机能够对两层面料或者海绵进行复合,以下提出一种放卷结构,用于复合机中能够将三种物料层进行复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机的基面料上胶结构,用于复合机中能够将三种物料层一次性进行复合,继而不需要进行两次复合,提高复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复合机的基面料上胶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中间的上胶机架、以及设置上胶机架上且用于对基面料的上表面进行上胶的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所述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包括具有刮刀的刮刀座、安装于第一机架且与所述刮刀相切配合的自动刷辊、从外部输入粘合剂的管道、安装于第一机架的刷涂导辊、以及驱动自动刷辊和刷涂导辊相离合的驱动机构,所述上胶机架还安装有用于对基面料的下表面进行上胶的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所述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形状、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位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的上方,且所述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呈相反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面料由上胶机架左侧的放卷机构水平向右传送,接着向上传送到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处时,基面料的左侧面上粘接剂;基面料继续被传送,经过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时,基面料的右侧面上粘接剂,由此,在基面料的正反面均上有粘接剂后,能够在复合机的复合机构处符合上、下两层面料。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自动刷辊两端的托架、以及用于驱动托架转动的摆动气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摆动气缸驱动托架转动进而实现自动刷辊靠近或者远离刷涂导辊,达到自动刷辊和刷涂导辊相离合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刮刀座转动连接于第一机架,且所述刮刀座与第一机架之间铰接安装有气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气缸活塞杆伸缩以驱动刮刀座旋转实现刮刀对自动刷辊的压力,调控自动刷辊表面粘接层厚度。

优选地,所述刷涂导辊设置有容纳硅油的腔体,所述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与腔体内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装置对硅油进行加热,刷涂导辊通过自身与硅油之间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对粘接剂进行加热,在一定温度下粘接剂的流动性强,扩散均匀,此外,粘度好提高了粘接效果,保证了基面料与其他层之间的粘接效果。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蓄电池和导热件,所述导热件穿入到腔体内且处于硅油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通直流电对导热件进行升温,导热件通过自身与硅油之间的热交换,使得硅油温度升高,刷涂导辊通过自身与硅油之间的热交换,从而使得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对粘接剂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相连接的导热丝和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穿出刷涂导辊且与蓄电池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导热丝直径较细,能够螺旋设置在腔体中,覆盖的空间大,从而快速对腔体内的硅油进行加热至一定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蓄电池固定连接于刷涂导辊的端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电池能过随着刷涂导辊转动,相比将蓄电池固定安装在上胶机架上或者固定在地面上,就不需要在蓄电池与导热件之间设置转动连接件从而克服刷涂导辊转动带来的干涉。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亦设置有加热装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些隔热效果好的基面料,单一地对正面或者反面进行加热,其通过热传导难以快速将热量传递到另一面,本实用新型在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上也设置了加热装置,如此,能够对基面料的两面进行加热,使得基面料正反两面的粘接剂均具有一定的温度,保证了粘接效果。

优选地,所述上胶机架还设置有保温炉,由上胶机架输送出的基面料经过所述保温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上胶机架输送出基面料被传送到复合机的复合操作处具有一段距离,粘接剂涂覆在物料表面容易凝固,通过保温炉的供热保温,防止粘接剂从半固态变成固态,保证了基面料与其他层之间的粘接效果。

综上所述:在复合过程,基面料的上表面上有粘接剂后能够与上层面料的下表面复合,基面料的下表面上有粘接剂后能够与下层面料的上表面复合,将三种物料层一次性进行复合,继而不需要采用两次复合,提高了复合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上胶机架去除侧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上胶机架;2、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1、刮刀座;211、容腔;22、自动刷辊;23、刷涂导辊;24、摆动气缸;25、托架;3、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4、保温炉;5、加热装置;51、蓄电池;52、导热丝;53、导电柱;6、基面料;7、承接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复合机的基面料上胶结构,包括设置于复合机中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之间的上胶机架1,上胶机架1分为上下两层。

上胶机架1的较左侧安装有用于对基面料6进行放卷的放卷机构,主要包括放卷辊和相应的驱动器,基面料6由放卷辊下方向右放卷。

参见图2,实施例包括的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和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分别安装于上胶机架1的上方和下方,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形状、结构均相同,所述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位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的上方,且所述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呈相反设置。

具体以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作详细阐述:参见图3,包括有左右对碾设置的自动刷辊22和刷涂导辊23,自动刷辊22通过辊轴连接于上胶机架1,并通过轴承实现以辊轴为转轴旋转。

还包括盒子状构造的刮刀座21,刮刀座21设置有储粘接剂的容腔211,刮刀座21外接有连通于容腔211内且输入粘合剂的管道;容腔211的下部固定有刮刀;自动刷辊22部分设置于内,表面浸没于粘接剂内,所述刮刀刀口抵触自动刷辊22表面;刮刀座21右上方通过水平的中轴转动连接于上胶机架1,刮刀座21底部与上胶机架1之间铰接安装有气缸连接;以中轴为转动点,控制气缸活塞杆伸缩以驱动刮刀座21旋转实现刮刀对自动刷辊22的压力,调控自动刷辊22表面粘接层厚度,例如活塞杆伸长,刮刀座21逆时针旋转,刮刀对自动刷辊22的压力增大,粘接层厚度减小。

还包括驱动自动刷辊22和刷涂导辊23相离合的驱动机构,主要为固定连接于刷涂导辊23两端弯刀型构造的托架25、以及用于驱动托架25转动的摆动气缸24;其中两个托架25的左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刷涂导辊23的两端、两个托架25的中部均通过轴转动连接于上胶机架1、以及两个托架25的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一摆动气缸24,摆动气缸24的底部转动连接于上胶机架1。

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的上胶过程:基面料6由上胶机架1左侧的放卷机构水平向右传送,通过承接辊7向上传送到两个辊之间,基面料6的左侧面上粘接剂。

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相比于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正如附图示出其包括的自动刷辊22和刷涂导辊23呈相反设置,并且对应的气缸、摆动气缸24、刮刀座21以及其余附属结构也随之改变位置。

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的上胶过程:基面料6经过第一粘接剂刮涂机构2后竖直向上传送,经过第二粘接剂刮涂机构3的自动刷辊22和刷涂导辊23之间时,基面料6的右侧面上粘接剂。

防止粘接剂从半固态变成固态,为了维持粘接剂的粘度,在上胶机架1的右侧设置了保温炉4,基面料6经过该保温炉4,由此,维持了粘接效果。此外,还在两个两根刷涂导辊23内部设置了加热装置5(可参见图4),刷涂导辊23的内部设置有容纳硅油的腔体,加热装置5包括蓄电池51和导热件,导热件穿入到腔体内且处于硅油中,导热件由导热丝52和导电柱53构成,导热丝52设置于腔体内并浸没于硅油中,两根导电柱53穿出刷涂导辊23且与蓄电池51的正负极相连接。蓄电池51固定安装在刷涂导辊23的轴上,蓄电池51能够随着刷涂导辊23发生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