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水下电子拦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6883发布日期:2018-07-24 23:47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水下电子拦阻系统,属于电子拦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海上装备发展以及海上安全环境的日益严重,海上的重要目标,如大型舰船、船舶、海上钻井平台、码头、人造岛礁、特殊军事用途海域等民用、军用设施的警戒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港口位置固定,重点要害部位多,区域范围广,自身防范难度大。因此,针对海上的重要目标的拦阻系统的研究设计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以保证海上重要目标安全的水上水下电子拦阻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水下电子拦阻系统,包括水上阻拦装置、水下阻拦装置、监控控制装置和集控中心;

所述水上阻拦装置包括浮力支架、安装在浮力支架上的水上防护网以及通过锚链连接在浮力支架上的若干锚钩;所述浮力支架由横梁和固接在横梁下方的浮体构成,所述横梁的上方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插装水上防护网的插座;所述水上防护网包括若干立柱以及安装在相邻两个立柱之间的第一柔性单元网组成,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插座相匹配的插接头从而形成插接结构;

所述水下阻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浮体上的水下防护网,所述水下防护网由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二柔性单元网以及设置在第二柔性单元网下端的配重链条构成,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采用同一根完整的网目绳编制而成,所述网目绳的绳芯是含有防水绝缘层的金属导线,所述绳芯的周围拧绕有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丝层;

所述监控控制装置由与第二柔性单元网一一对应的多个控制单元构成;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芯片、低压电源、限流电阻、控制电源、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低压电源为电压小于36V的直流电源;所述控制芯片通过通讯线缆与集控中心链接;所述低压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串接有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的金属导线、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所述控制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串接有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和第二限流电阻,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第二限流电阻之间的节点与所述控制芯片的I/O口连接;在使用时,所述控制芯片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第一继电器的通断,当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的金属导线断开时,所述控制芯片的I/O口检测到输入电平的变化,此时激发控制芯片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集控中心。

本发明对于来自海上方向的港口安全威胁设置安全防护拦阻系统来保护港口安全最可行、最有效的防御方式。通过在港界水域周围和防波堤口门处设置水面围栏和障碍,可以限制各种船舶在港口内的航行速度,可以使攻击者无法高速接近港口设施和港内停泊的船舶,在水下设置阻拦装置也可以防止水下潜艇或蛙人等在水下进行攻击。本发明在使用时,所述水下电子拦阻装置在接触海床的部位放置配重链条,需保证配重链条触底,同时所述水上阻拦装置的浮力支架上通过锚链连接有若干锚钩,通过锚钩进行定位。

本发明将所述水下阻拦装置采用同一根完整的网目绳编制而成的第二柔性单元网相互连接制成,所述网目绳的绳芯为金属导线,当蛙人剪断网目绳时,与相应第二柔性单元网串接的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失电,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动作,此时所述控制芯片的I/O口检测到输入电平的变化,从而激发控制芯片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集控中心,所述集控中心可根据需要释放带有声纳的遥控无人船到入侵目标位置对入侵目标进行精确探测与识别,从而保证海上重要目标安全。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监控控制装置还包括高压电源和第三继电器,所述高压电源为电压大于36V的直流电源,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依次串接有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的金属导线和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集控中心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第三继电器的通断。这样,当集控中心得知某第二柔性单元网断开时,可通过接通第三继电器对该第二柔性单元网施加高压直流电,对被切割位置进行放电,进行强电防御。

优选的,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口还连接有报警LED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集控中心连接的图像识别跟踪装置以及与所述图像识别跟踪装置连接的报警装置,所述图像识别跟踪装置监测到有蛙人攀爬拦阻网时,通知报警装置进行报警,并可由所述集控中心实时显示攀爬区域实时图像。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水下防护网上设置有防蛙人粘钩。所述防蛙人粘钩可随海流浮动,一旦蛙人靠近,即被粘钩牢牢钩住,可防止蛙人潜入目标区。

为了便于布放,所述浮体上设有拖曳装置,所述拖曳装置由牵引环以及用于连接牵引环与浮体的多根牵引绳构成。

优选的,所述浮体为固体式浮体或自动充气式浮体。当所述浮体为自动充气式浮体时,其底部设有配重块。

优选的,所述横梁下方设有多个羊角挂桩,所述水下防护网上设有可挂接在所述羊角挂桩上的悬挂绳圈。

优选的,所述浮体上设有反光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监控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浮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拖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浮体1,横梁2,羊角挂桩2-1,立柱3-1,第一柔性单元网3-2,锚链4,锚钩5,第二柔性单元网6,报警装置7,配重链条8,集控中心9,控制单元10,控制芯片11,通讯线缆12,拖曳装置13,牵引环13-1,牵引绳13-2,卸扣13-3,主拉板13-4,防蛙人粘钩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水上水下电子拦阻系统,如图1-4所示,包括水上阻拦装置、水下阻拦装置、监控控制装置30和集控中心9。

所述水上阻拦装置包括浮力支架、安装在浮力支架上的水上防护网以及通过锚链4连接在浮力支架上的若干锚钩5;所述浮力支架由横梁2和固接在横梁2下方的浮体1构成,所述横梁2的上方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插装水上防护网的插座;所述水上防护网包括若干立柱3-1以及安装在相邻两个立柱3-1之间的第一柔性单元网3-2组成,所述立柱3-1上设有与插座相匹配的插接头从而形成插接结构;

所述水下阻拦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浮体1上的水下防护网,所述水下防护网由相互连接的多个第二柔性单元网6以及设置在第二柔性单元网6下端的配重链条8构成,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6采用同一根完整的网目绳编制而成,所述网目绳的绳芯是含有防水绝缘层的金属导线,所述绳芯的周围拧绕有高分子复合材料纤维丝层;

所述监控控制装置包括与第二柔性单元网6一一对应的多个控制单元10;所述控制单元10包括控制芯片11、低压电源(图2中+24V电源)、限流电阻R1、控制电源(图2中上方的+5V电源)、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低压电源可选电压小于36V的直流电源,本实施例中为24V电源;所述控制芯片11与集控中心9通过通讯线缆12链接;所述低压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串接有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6的金属导线、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图2中K1和K2)、第一限流电阻R1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KA2;所述控制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串接有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A1和第二限流电阻R2,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A1、第二限流电阻R2之间的节点与所述控制芯片11的I/O口连接;在使用时,所述控制芯片11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第一继电器的通断,当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6的金属导线断开时,所述控制芯片11的I/O口检测到输入电平的变化,此时激发控制芯片11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集控中心9。

所述浮体1为固体式浮体或自动充气式浮体。本实施例中采用自动充气式浮体,其底部设有配重块1-1,所述浮体1上设有反光贴1-2。

优选的,所述横梁2下方设有多个羊角挂桩2-1,所述水下防护网上设有可挂接在所述羊角挂桩2-1上的悬挂绳圈。

本实施例还可以作以下改进:

1)所述控制芯片11的输出口还连接有报警指示灯,当所述控制芯片11的I/O口检测到输入电平的变化,通过报警指示灯报警提醒,报警指示灯以1Hz/s的频率闪烁,并驱动报警喇叭。

2)所述水下防护网上设置有多层防蛙人粘钩20。所述防蛙人粘钩20可随海流浮动,一旦蛙人靠近,即被粘钩牢牢钩住,可防止蛙人潜入目标区。

3)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便于布放浮体1,所述浮体1上设有拖曳装置13,所述拖曳装置13由牵引环13-1以及用于连接牵引环13-1与浮体1的多根牵引绳13-2构成,牵引绳13-2可通过卸扣13-3与浮体1上的主拉板13-4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其改进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所述监控控制装置还包括高压电源和第三继电器,所述高压电源为电压大于36V的直流电源(图2中+48V的电源),所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依次串接有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3、所述第二柔性单元网6的金属导线和第三继电器的常开触点K4,所述集控中心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第三继电器的通断。这样,当集控中心9得知某第二柔性单元网6断开时,可通过接通第三继电器对该第二柔性单元网6施加高压直流电,对被切割位置进行放电,进行强电防御。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