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耐酸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7580发布日期:2018-11-02 23:58阅读:9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耐酸容器。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耐热耐酸容器是必不可少的化工设备。目前,常用的耐酸耐热容器,容器壁包括三层:外层是碳钢的外壳,中层是在碳钢的内表面制作的隔离层,如搪铅、贴耐酸石棉板、贴自硫化丁基橡胶等,内层是用耐酸的钠或钾水玻璃材料粘贴的一到多层的耐酸砖。这种耐热耐酸容器,外层碳钢起支撑作用,中层隔离层主要是防渗隔离作用,以保护外层碳钢不受内层的腐蚀。但这种结构的耐热耐酸容器,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外层为碳钢层,为防止酸液对碳钢造成腐蚀,必须在碳钢层与耐酸砖中间设置隔离层。多层结构设置,导致制作过程繁琐且制作进程缓慢,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另外,粘接形成的耐酸砖间由于砖缝太多容易导致酸液渗漏,从而缩短容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耗时短且隔离防渗效果好的耐热耐酸容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简便、耗时短且隔离防渗效果好的耐热耐酸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耐酸容器,容器壁包含外隔离层和耐热耐酸层,所述外隔离层由耐酸塑料构成,所述耐热耐酸层由钢筋和水玻璃材料浇筑形成,所述外隔离层内表面与所述耐热耐酸层紧密连接或紧密接合,所述水玻璃材料包括水玻璃胶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一种或多种。

较佳地,所述塑料选自pvc、pe和pp中的一种。

较佳地,所述外隔离层内表面设置有筋条,所述筋条嵌入所述耐热耐酸层。在浇筑形成耐热耐酸层的过程中,外隔离层内表面的筋条可以镶嵌在耐热耐酸层中,这样能够增加外隔离层与耐热耐酸层结合的紧密性。

较佳地,所述筋条呈间隔排列。

较佳地,将所述外隔离层内表面进行表面处理,以此增强外隔离层内表面与水玻璃材料的粘合力。

较佳地,所述表面处理包含物理表面处理和/或化学表面处理。物理表面处理如打磨处理,可增强外隔离层内表面的毛糙度。化学表面处理如硫酸-重铬酸钾处理液进行处理,使表面引入极性基团,可形成增强结合力的化学基团。

较佳地,所述外隔离层内表面涂刷有环氧树脂。

较佳地,所述水玻璃选自钠水玻璃、钾水玻璃中的一种或两种。

较佳地,所述水玻璃材料中还含有耐酸的无机空心微珠。在这些水玻璃材料中加入耐酸的无机空心微珠,即无机耐酸材料构成的微小的空心珠,这样有利于降低耐热耐酸层的导热率,从而可较少耐热耐酸层的厚度,同时降低耐热耐酸容器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加快制作进程。

较佳地,所述钢筋表面设置有防腐层。在钢筋表面设置防腐层以起到防腐作用,增长钢筋的使用寿命。

较佳地,所述防腐层包含耐热环氧树脂。耐热环氧树脂可同时起到防腐和耐热的作用,对钢筋起到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耐热耐酸容器中,耐酸塑料构成的外隔离层,可以起到耐酸、防渗作用,减少了需要另外在外层碳钢上形成防渗隔离层的步骤,简化了工艺流程。由钢筋和水玻璃材料浇筑形成的耐热耐酸层,不仅具有支撑作用,也具有防渗、耐酸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耐热耐酸容器只有两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制作难度,对工厂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耗时短且隔离防渗效果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耐热耐酸容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关于容器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耐热耐酸容器100,包括筒体101和容器盖102,筒体101为容器壁围成的具有顶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容器盖102与筒体101顶端可拆卸连接并可将筒体101顶端开口密封。如图2所示,容器壁包括外隔离层1、耐热耐酸层2,外隔离层1由耐酸塑料构成,耐酸塑料可选用pvc、pe和pp中的一种,具体的使用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选择。内层的耐热耐酸层2由钢筋21和水玻璃材料22浇筑形成。外隔离层1内表面设置有筋条11,筋条11可增强外隔离层1与耐热耐酸层2的连接强度。筋条11的形状、个数及排列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例如选择t型筋条,呈间隔排列,t形筋条的方向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外隔离层1与耐热耐酸层2除通过筋条11提高连接紧密性外,也可采用粘接的方式来使外隔离层1与耐热耐酸层2紧密接合。参见图2,在外隔离层1内表面上可以涂刷环氧树脂12,环氧树脂12可提高外隔离层1与水玻璃材料22的粘合力。此外,也可通过对外隔离层1内表面进行物理表面处理和/或化学表面处理的方式来增强外隔离层1与水玻璃材料22的粘合力。在容器制作过程中,先将外隔离层1与钢筋21制作排列好,随后再浇筑水玻璃材料22形成耐热耐酸层2。进一步地,为减少酸性溶液对钢筋21的腐蚀,在钢筋21的表面设置有防腐层,具体地,防腐层可采用涂刷环氧树脂的方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环氧树脂在进一步的优选上,可以选择耐热环氧树脂,这样既可以对钢筋21起到防腐作用,又可以增强钢筋21的耐热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延长钢筋21的使用寿命。水玻璃材料22可以为含有水玻璃的胶泥、砂浆、混凝土等,且为了提高耐热耐酸层2的隔热效果,在这些水玻璃材料22中加入耐酸空心微珠,以代替胶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粉体、骨料等,耐酸空心微珠的添加可降低水玻璃材料22的导热率,从而减少耐热耐酸层2的厚度,同时也降低容器的重量。水玻璃可选用钠水玻璃、钾水玻璃中的一种或两种。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于本发明的耐热耐酸的容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耐热耐酸的容器,容器的容器壁由两层构成,外隔离层为15mm厚的pp板,耐热耐酸层为耐酸的钠水玻璃胶泥与钢筋浇筑成的整体,厚度200mm。在pp板的内表面间隔200mm用15mmpp板材制作高度30mm、宽度50mm的纵向t型筋条,间隔500mm用15mmpp板材制作高度30mm、宽度50mm的横向t型筋条;所有的pp板材在使用前把与水玻璃胶泥接触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粗糙,然后用硫酸-重铬酸钾处理液进行处理,使表面引入极性基团而极化,以增加与水玻璃胶泥的粘合力;钢筋直径14mm,表面用环氧树脂涂刷两遍,按照200mm的间距进行布置,钢筋与耐热耐酸层的内表面的距离为120mm,支好模板,用钠水玻璃胶泥进行浇筑,经过养护完全硬化并用40%硫酸涂刷水玻璃材料表面4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后即得耐热耐酸容器。

实施例2

一种耐热耐酸的容器,容器的容器壁由两层构成,外隔离层为15mm厚的pp板,耐热耐酸层为耐酸的钾水玻璃混凝土与钢筋浇筑成的整体,厚度200mm;在pp板的内表面间隔200mm用15mmpp板材制作高度30mm、宽度50mm的纵向t型筋条,间隔500mm用15mmpp板材制作高度30mm、宽度50mm的横向t型筋条;所有的pp板材在使用前把与水玻璃接触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粗糙,然后用硫酸-重铬酸钾处理液进行处理,使表面引入极性基团而极化,并且表面再涂刷一遍环氧树脂,以增加与水玻璃材料的粘合力;钢筋直径14mm,表面用耐热的双酚s环氧树脂涂刷两遍,按照200mm的间距进行布置,钢筋与耐热耐酸层的内表面的距离为120mm,支好模板,用钾水玻璃混凝土进行浇筑,经过养护完全硬化并用40%硫酸涂刷水玻璃材料表面4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后即得所述的容器。

实施例3

一种耐热耐酸的容器,容器的容器壁由两层构成,外隔离层为15mm厚的pvc板,耐热耐酸层为耐酸的钾水玻璃砂浆混凝土与钢筋浇筑成的整体,厚度200mm;在pvc板的内表面间隔200mm用15mmpvc板材制作高度30mm、宽度50mm的纵向t型筋条,间隔500mm用15mmpvc板材制作高度30mm、宽度50mm的横向t型筋条;所有的pvc板材在使用前把与水玻璃接触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粗糙,然后用硫酸-重铬酸钾处理液进行处理,使表面引入极性基团而极化,并且表面再涂刷一遍环氧树脂,以增加与水玻璃材料的粘合力;钢筋直径16mm,表面用环氧树脂涂刷两遍,按照200mm的间距进行布置,钢筋与耐热耐酸层的内表面的距离为120mm,支好模板,用钾水玻璃砂浆(其中的粉体用sio2-al2o3空心微珠置换)进行浇筑,经过养护完全硬化并用40%硫酸涂刷水玻璃材料表面4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少于4小时)后即得所述的容器。

根据实施例1~3提供的耐热耐酸容器100中,塑料构成的外隔离层1,可以起到防渗作用,减少了需要另外在外层碳钢上形成防渗隔离层的步骤,简化了工艺流程。由钢筋21和水玻璃材料22浇筑形成的耐热耐酸层2,不仅具有支撑作用,也具有防渗、耐酸的效果。此外,提供的耐热耐酸层2,整体性更好、结构性更强,且浇筑形成的耐热耐酸层2由于中间没有粘接形成的耐酸砖间的缝隙,其防渗效果更好。再者,提供的耐热耐酸容器100只有两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制作难度,对工厂的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耗时短且隔离防渗效果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