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7512发布日期:2019-03-02 02:3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靶光幕技术,特别是一种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通过在框架结构的一个对侧中的每一侧均设置两个接收机阵列以形成整个光学检测坐标面,能够避免出现一个接收机阵列需要折角设置的现象或两个前后错位的相邻接收机阵列存在的搭接耦合现象,便于每一侧各自进行独立密封,不再需要进行交叉衔接密封,降低了安装工艺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报靶精度和报靶可靠性,减少了使用维护所可能面对的故障。



背景技术:

光幕电子靶一般通过两个发射机和两个接收机阵列围成一个四边形光学检测坐标面,两个发射机的发射角均为90度,一个发射机位于右下角,另一个发射机位于左下角。对应右下角发射机的一个接收机阵列具有两条边即上边和左边,上边和左边在左上角衔接形成折角(例如垂直衔接角)。对应左下角发射机的另一个接收机阵列具有两条边即上边和右边,上边和右边在右上角衔接形成折角(例如垂直衔接角)。本发明人发现,折角结构处的光路密封难以实现,折角密封结构可能造成对45度对角线光路的接收干扰,增加安装和维护难度,而且,折角处接收机阵列的衔接精度在安装时也很难保证。即使将通过折角衔接的具有两条边的一个接收机阵列拆分成独立的两条边,即变成两个接收机阵列,然后进行前后错位设置,对于两个前后错位的相邻接收机阵列也仍然存在搭接耦合现象,即仍然需要交叉衔接密封。本发明人认为,如果在框架结构的一个对侧中的每一侧均设置两个接收机阵列以形成整个光学检测坐标面,不再需要在相邻侧设置接收机阵列(例如,只在左右两侧设置接收机阵列,而上侧和下侧均没有接收机阵列),这就能够在所述对侧的每一侧分别进行密封,不需要进行交叉衔接密封,降低了工艺要求,提高了可靠性。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通过在框架结构的一个对侧中的每一侧均设置两个接收机阵列以形成整个光学检测坐标面,能够避免出现一个接收机阵列需要折角设置的现象或两个前后错位的相邻接收机阵列存在的搭接耦合现象,便于每一侧各自进行独立密封,不再需要进行交叉衔接密封,降低了安装工艺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报靶精度和报靶可靠性,减少了使用维护所可能面对的故障。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的左侧部设置有第一接收机阵列和第二接收机阵列,所述框架结构的右侧部设置有第三接收机阵列和第四接收机阵列,所述框架结构的右侧下角设置有第一发射机,所述框架结构的右侧上角设置有第二发射机,所述框架结构的左侧下角设置有第三发射机,所述框架结构的左侧上角设置有第四发射机。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一发射机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二发射机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三发射机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四发射机形成光线收发对应。

所述框架结构为立体空间结构,所述立体空间结构包括前面层和后面层,所述前面层的左侧部设置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所述后面层的左侧部设置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所述前面层的右侧部设置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所述后面层的右侧部设置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所述立体空间结构的右侧下角设置所述第一发射机,所述立体空间结构的右侧上角设置所述第二发射机,所述立体空间结构的左侧下角设置所述第三发射机,所述立体空间结构的左侧上角设置所述第四发射机。

所述第一发射机位于所述前面层,所述第二发射机位于所述后面层,所述第三发射机位于所述前面层,所述第四发射机位于所述后面层。

所述第一发射机、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所述第三发射机和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二发射机、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所述第四发射机和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接收所述第一发射机发射的右下角左上射光线覆盖左下区域,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接收所述第二发射机发射的右上角左下射光线覆盖左上区域,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接收所述第三发射机发射的左下角右上射光线覆盖右下区域,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接收所述第四发射机发射的左上角右下射光线覆盖右上区域。

所述左下区域与所述右上区域具有光线重叠区域,所述左上区域与所述右下区域具有光线重叠区域。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一发射机通过第一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二发射机通过第二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三发射机通过第三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四发射机通过第四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一发射机通过第一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二发射机通过第二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三发射机通过第三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与所述第四发射机通过第四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和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均具有接收机前后双列错落密排结构,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和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各自具有独立的光路密封,或者进行组合光路密封,或者进行整体光路密封。

本发明技术效果如下:本发明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通过一个对侧中的每一侧设置双接收机阵列就能够形成整个光学检测坐标面,比现有技术中涉及的左、上、右3个接收机阵列侧边减少了一个接收机阵列侧边,即只有左右两个侧边具有接收机阵列,而没有上侧的接收机阵列,也没有下侧的接收机阵列,也就是说,能够避免出现一个接收机阵列需要折角设置的现象或两个前后错位的相邻接收机阵列存在的搭接耦合现象。这就便于每一侧各自进行独立密封,不再需要进行交叉衔接密封,降低了安装工艺难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报靶精度和报靶可靠性,减少了使用维护所可能面对的故障。

一个对侧中的每一侧设置双接收机阵列,同一侧的两个接收机阵列能够通过不同空间或不同波长或不同方向等方式进行隔离,以一对一的方式接收各自对应的发射机所发射的光线,实现在整个检测靶面内的检测光线的交叉覆盖,从而在整个靶面实现弹着检测。这种对应关系也可以通过四个收发组来理解。第一发射机对应第一接收机阵列组成第一收发组,第二发射机对应第二接收机阵列组成第二收发组,第三发射机对应第三接收机阵列组成第三收发组,第四发射机对应第四接收机阵列组成第四收发组。所述第一收发组、所述第二收发组、所述第三收发组、所述第四收发组相互交叉,覆盖整个检测区域。所述第一收发组和所述第二收发组通过空间区分,或波长区分,或方向区分进行隔离,以实现每一所述收发组的所述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只被本收发组的所述接收机阵列接收。所述第三收发组和所述第四收发组通过空间区分,或波长区分,或方向区分进行隔离,以实现每一所述收发组的所述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只被本收发组的所述接收机阵列接收。

对于空间区分的隔离方式说明如下:同一侧的两个收发组在安置时,在空间上隔离,保证每一个收发组的接收机阵列只能接收到本收发组的发射机发射的信号。比如将同一侧的两个收发组安置在前后两层上,第一收发组安置在前面,第二收发组安置在后面,第三收发组安置在前面,第四收发组安置在后面,这样即使所有收发组的波长相同,也可以通过空间隔离,形成交叉光幕。

对于波长区分的隔离方式说明如下: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收发组工作在不同的波长上,保证每一个收发组的接收机阵列只能接收到本收发组的发射机发射的信号。比如第一收发组的发射机发射波长650nm的光,第一接收机阵列只接收波长650nm的光,第二收发组的发射机发射波长940nm的光,第二接收机阵列只接收波长940nm的光,这样即使第一收发组和第二收发组安置在同一层,也可以形成交叉光幕。

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将接收机安置在两个对边上,在保证交叉光幕覆盖整个靶面的前提下,避免了接收机阵列的交叉衔接,从而避免了对交叉衔接的接收机密封,从而降低了生产工艺的要求,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1.接收机安置在相对的两侧。2.每侧包含至少2个接收机阵列。3.接收机阵列对应的发射机分别在该接收机阵列对侧的两端,分别照射前后错位的接收机阵列。4.接收机阵列只需要在每一侧分别进行密封,不需要进行交叉衔接密封,降低了工艺要求。5.光幕重叠:左下区域和右上区域光幕重叠,左上区域和右下区域光幕重叠,能够降低光幕衔接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本发明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示如下:1-前面;2-中间分界面;3-后面;4-前面层;5-后面层;6-(右侧下角)第一发射机;7-(右侧上角)第二发射机;8-(左侧下角)第三发射机;9-(左侧上角)第四发射机;10-左上角右下射光线(用于覆盖右上区域);11-左下角右上射光线(用于覆盖右下区域);12-右下角左上射光线(用于覆盖左下区域);13-右上角左下射光线(用于覆盖左上区域);14-(前面层左侧部)第一接收机阵列;15-(后面层左侧部)第二接收机阵列;16-(前面层右侧部)第三接收机阵列;17-(后面层右侧部)第四接收机阵列;18-立体空间结构右下角;19-立体空间结构左下角。20-立体空间结构(例如长方体空间结构等,立体空间结构属于框架结构的一种类型)。

206-(右侧下角)第一发射机;207-(右侧上角)第二发射机;208-(左侧下角)第三发射机;209-(左侧上角)第四发射机;210-左上角右下射光线(用于覆盖右上区域);211-左下角右上射光线(用于覆盖右下区域);212-右下角左上射光线(用于覆盖左下区域);213-右上角左下射光线(用于覆盖左上区域);214-(左侧部)第一接收机阵列(第一接收机阵列与第一发射机通过第一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例如第一发射机发射波长650nm的光,第一接收机阵列只接收波长650nm的光;或者,第一接收机阵列与第一发射机通过第一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215-(左侧部)第二接收机阵列(第二接收机阵列与第二发射机通过第二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例如第二发射机发射波长940nm的光,第二接收机阵列只接收波长940nm的光;或者,第二接收机阵列与第二发射机通过第二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216-(右侧部)第三接收机阵列(第三接收机阵列与第三发射机通过第三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这里第三匹配波长也可以与第一匹配波长例如650nm相同;或者,第三接收机阵列与第三发射机通过第三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217-(右侧部)第四接收机阵列(第四接收机阵列与第四发射机通过第四匹配波长形成光线收发对应,这里第四匹配波长也可以与第二匹配波长例如940nm相同;或者,第四接收机阵列与第四发射机通过第四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230-框架结构(例如长方形结构或长方体空间结构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2)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本发明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本发明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2所示,双侧双接收机阵列光幕,包括框架结构230(立体空间结构20也是一种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230的左侧部设置有第一接收机阵列14(或214)和第二接收机阵列15(或215),所述框架结构230的右侧部设置有第三接收机阵列16(或216)和第四接收机阵列17(或217),所述框架结构230的右侧下角设置有第一发射机6(或206),所述框架结构230的右侧上角设置有第二发射机7(或207),所述框架结构230的左侧下角设置有第三发射机8(或208),所述框架结构230的左侧上角设置有第四发射机9(或209)。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14(或214)与所述第一发射机6(或206)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15(或215)与所述第二发射机7(或207)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16(或216)与所述第三发射机8(或208)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17(或217)与所述第四发射机9(或209)形成光线收发对应。

如图1所示,所述框架结构为立体空间结构20,所述立体空间结构20包括前面层4和后面层5(立体空间结构20从前至后分为前面1和中间分界面2和后面3,立体空间结构20包括四个角部,例如立体空间结构右下角18和立体空间结构左下角19),所述前面层4的左侧部设置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14,所述后面层5的左侧部设置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15,所述前面层4的右侧部设置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16,所述后面层5的右侧部设置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17,所述立体空间结构20的右侧下角设置所述第一发射机6,所述立体空间结构20的右侧上角设置所述第二发射机7,所述立体空间结构20的左侧下角设置所述第三发射机8,所述立体空间结构20的左侧上角设置所述第四发射机9。所述第一发射机6位于所述前面层4,所述第二发射机7位于所述后面层5,所述第三发射机8位于所述前面层4,所述第四发射机9位于所述后面层5。

所述第一发射机6、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14、所述第三发射机8和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16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二发射机7、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15、所述第四发射机9和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17位于同一个平面上。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14(或214)接收所述第一发射机6(或206)发射的右下角左上射光线12(或212)覆盖左下区域,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15(或215)接收所述第二发射机7(或207)发射的右上角左下射光线13(或213)覆盖左上区域,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16(或216)接收所述第三发射机8(或208)发射的左下角右上射光线11(或211)覆盖右下区域,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17(或217)接收所述第四发射机9(或209)发射的左上角右下射光线10(或210)覆盖右上区域。所述左下区域与所述右上区域具有光线重叠区域,所述左上区域与所述右下区域具有光线重叠区域。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214与所述第一发射机206通过第一匹配波长(例如650nm)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215与所述第二发射机207通过第二匹配波长(例如940nm)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216与所述第三发射机208通过第三匹配波长(例如650nm)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217与所述第四发射机209通过第四匹配波长(例如940nm)形成光线收发对应。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214与所述第一发射机206通过第一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215与所述第二发射机207通过第二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216与所述第三发射机208通过第三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217与所述第四发射机209通过第四匹配方向角形成光线收发对应。

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14(或214)、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15(或215)、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16(或216)和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17(或217)均具有接收机前后双列错落密排结构,所述第一接收机阵列14(或214)、所述第二接收机阵列15(或215)、所述第三接收机阵列16(或216)和所述第四接收机阵列17(或217)各自具有独立的光路密封,或者进行组合光路密封,或者进行整体光路密封。

在此指明,以上叙述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创造,但并非限制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任何没有脱离本发明创造实质内容的对以上叙述的等同替换、修饰改进和/或删繁从简而进行的实施,均落入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