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9256发布日期:2018-09-18 22:1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功能性膜(如PU膜,PUR膜,PTFE膜等)与织物复合成功能性能面料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具有防风,保暖,透湿,防水,透气,防生化等单一织物所不具有的多种功能,同时又不丧失织物所具有的外观,手感和力学性能。

膜与织物复合的常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液态含溶剂的胶水复合,另外一种是热熔胶(PUR,COPA,COPES)复合。

粘结剂(胶水或者热熔胶)在被粘结的两种物质表面有两种形态存在:点状粘合与面状粘合。点状复合时指粘合剂涂层是以点状不连续形态涂层到涂层底层表面,面状粘合是指涂层是粘合剂(胶水或热熔胶)以面状连续涂层带复合底布上。

毫无疑问,点状粘合能让功能性膜的特性保持和发挥更佳,对纺织品手感等性能恶化最少。因此,一般高性能复合纺织品都应该用点状涂层复合工艺。而刮涂等面状涂层工艺只能应用在特别低端对手感无要求的产品上。

功能性膜与纺织品最常见的复合方式就是胶水复合,它成本低,对膜和面料的适应性广泛,复合效果优良,特别是手感非常接近复合前的纺织品。如果要很好保护膜的另外一面,或者让功能性纺织品有更好纺织品触感和力学性能或者让膜的功能性(防风,透湿,透气,防水等性能)更持久,穿着舒适性更佳,就需要让膜的另一面也与纺织品复合。这样的双面复合高性能纺织品的结构就是:面层纺织品+点状胶水+功能性膜+点状胶水+底层纺织品的五层结构。

但是,胶水中挥发性有机溶剂VOC对大气污染严重,残留的VOC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因此从健康和环保角度来说,该工艺正处在被严格限制和淘汰过程中。

相对来说,热熔胶复合的含膜功能性面料,手感要差一些,但是不含溶剂,因此对人体和环境健康的危害极小,热熔胶复合工艺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的技术。其粘合过程基本都是靠热熔胶受热时的融化浸润扩展和冷却时凝固在膜及织物的被粘合表面,通过热熔胶的物理变化将两种物质的被粘结表面粘合在一起。但每一种热熔胶对膜和面料及其后整理效果之间的匹配性要求高,也就是产品适应性窄,技术掌握更困难。另外就是,热熔胶复合相对的温度都比较高,对膜性能的损伤远比胶水复合的大,对成品的手感影响也大一些。热熔胶复合目前常见的有热熔转移复合和粉点法复合两种工艺。

PUR热熔复合。它使用特殊成分的PUR热熔胶,虽然它的熔点较低,但它在热熔复合时还说需要加入少量的溶剂防止PUR液态胶固结在热熔雕刻辊筒上,它的粘合过程与纯粹靠物理变化形成粘合力的PA/PES等热熔胶不同,微量溶剂挥发后,它靠潮胶联或自交联形成粘合力。它结合了胶水复合和热熔胶复合各自的优缺点。虽然,手感和适应性较广泛,但环保安全性能和对膜及面料表面性能的匹配性,以及成品的耐洗耐用的使用性能方面都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膜与织物复合的功能性面料的生产方法。

本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包括面层织物、里层织物及位于面层织物与里层织物之间的功能性膜,面层织物的朝向功能性膜的面通过第一双点涂层与功能性膜粘结,里层织物的朝向功能性膜的面通过第二双点涂层与功能性膜粘结,所述的功能性膜为透气膜和不透气膜中的任意一种。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第一双点涂层包括与面层织物(粘结的第一浆点涂层以及与第一浆点涂层及功能性膜粘结的第一撒粉涂层。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第二双点涂层包括与里层织物粘结的第二浆点涂层以及与第二浆点涂层及功能性膜粘结的第二撒粉涂层。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第一浆点涂层密度与第二浆点涂层的密度相等。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第一浆点涂层密度与第二浆点涂层的密度不相等。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功能性膜厚度小于面层织物的厚度。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功能性膜厚度小于里层织物的厚度。

在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中,所述的面层织物和里层织物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该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涂胶:将判断好涂层面后的面层织物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并穿好布,通过双点涂层工艺在面层织物的涂层面上加工出第一双点涂层;以及将判断好涂层面后的里层织物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并穿好布,通过双点涂层工艺在里层织物的涂层面上加工出第二双点涂层;以及

复合:利用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复合,该步骤包括,调整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复合的参数;将里层织物穿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并吸附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里层织物设有第二双点涂层的面朝上;将功能性膜放在退卷位置上,穿好并吸在送布网格带上;将面层织物平铺在送布网格带上,并且面层织物设有第一双点涂层的面朝下;将三层放卷复合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加热至设定温度,开动复合机,使第一双点涂层与第二双点涂层复合在功能性膜的两侧,待充分冷却收卷;

其中,第一双点涂层与第二双点涂层均由以下步骤加工形成:

选用由计算机排列设计的双点涂层圆网;

通过双点涂层圆网先在涂层面上进行浆点涂层,浆点涂层的原料为聚丙烯酸酯且聚丙烯酸酯中添加增稠剂;以及

在浆点涂层上进行撒粉涂层加工:先在浆点涂层上撒粉,然后进行吹吸粉,以及在烘房中加热使热熔胶粉熔化从而与浆点涂层粘结,撒粉涂层的原料为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或者共聚酯类热熔胶。

进一步地,所述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复合的参数为:辊筒表面温度设定在135-138度,气压设定在预压2千克/平方厘米,后压辊2.5千克/平方厘米,车速设定在8-12米/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为梭织布,在对面层梭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梭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90孔/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7-0.2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按照底浆涂层量2-3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面层梭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6-7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一双点涂层的面层梭织布;

在对里层梭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里层梭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30孔/平方厘米、孔径0.15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按照底浆涂层量2-2.5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里层梭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4.0-5.5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里层梭织布。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梭织布与所述里层梭织均通过坯布织造、溢流染色以及定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而成,其中,在织造所述面层梭织布的坯布时,坯布经纬纱的规格为PES DTY 50D/48F X PES DTY 50D/72F,上机门幅188cm,上机经纬密:40x39根/cm,平纹1/1组织,坯布下机长度800米/卷;在织造所述里层梭织布的坯布时,坯布经纬纱的规格为PES DTY 30D/24F X PES DTY30D/36F,上机门幅196cm,上机经纬密36x30根/cm,平纹1/1组织,坯布下机长度850米/卷。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为针织物,对面层针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针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20孔/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按照底浆涂层量3-3.5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面层针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6.0-7.5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一双点涂层的面层针织布;

对里层针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里层针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80孔/平方厘米、孔径0.13m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按照底浆涂层量1.5-2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里层针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4.5-6.0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二双点涂层的里层针织布。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针织物及所述里层针织物均通过坯布织造、溢流染色以及定型的生产工艺生产而成,其中在织造所述面层针织物的坯布时,选用30英寸44针双面圆机织造坯布,组织选用平纹汗布组织,纱线选用涤纶DTY15D/12F网络丝,织布线长0.1826厘米/圈,下机重量20千克/卷;在织造所述里层针织物的坯布时,选用30英寸48针单面圆机织造坯布,组织选用平纹汗布组织,纱线选用涤纶PES DTY 20D/24F,平织布线长1.568mm/圈,下机重量18千克/卷。

进一步地,所述织物为经编衬纬印花布,对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20孔/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7-0.2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按照底浆涂层量2.5-3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7.5-9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一双点涂层的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

对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30孔/平方厘米、孔径0.15m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按照底浆涂层量1.5-2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成品撒粉涂层量4.5-6.0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二双点涂层的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

进一步地,所述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通过坯布织造、溢流染色、定型以及转移印花的工艺生成而成;所述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通过坯布织造、溢流染色以及定型的工艺生成而成;在织造所述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的坯布时,选用28针经密的经编衬纬机织造坯布,经纬纱规格为PES DTY 30D/24F X PES DTY50D/48F,上机门幅86英寸,上机纬密17.5根/cm,12/10二针经平组织,坯布下机长度1000米/卷;在织造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的坯布时,选用卡尔迈耶公司的HKS型号28针经密的经编衬纬机织造坯布,经纬纱规为PES DTY 20D/24F X PES DTY 20D/24F,上机门幅86英寸,上机纬密18.5根/cm,12/10经平组织,坯布下机长度1100米/卷。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膜为PU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其所述面料由上述的生产方法生产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涤纶弹性坯布为涤纶针织弹性坯布或涤纶机织弹性坯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种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涂层不含溶剂,无有机发挥性气体VOC排放或残留,相对于以前常见的胶水复合或者其他交联性复合工艺,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安全。可以达到或者符合欧盟REACH法规标准和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的最严格的附件6的要求。改善了生产操作环境条件。

2:双点涂层的涂层量小,粘合牢固,对内外层纺织品手感等性能影响较小,在功能性膜表面粘结面积小,对膜的透湿透气弹性及手感影响都较普通单纯热熔胶复合产品小。产品手感较普通热熔胶复合好,粘合牢固,耐洗耐穿,不容易起泡脱胶。

3:涂层与复合分步进行,增加了涂层后纺织品的质检和测试工序,更便于控制复合纺织品质量。

4:改进了以往热熔胶复合时底布基本都只能是亲水表面性能的问题,让外层面料拒水防污,更方便清洁,更耐脏,耐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膜与织物复合的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性膜与织物复合的面料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该面料包括面层织物1、里层织物2及位于面层织物1与里层织物2之间的功能性膜3。面层织物1的朝向功能性膜3的面通过第一双点涂层4与功能性膜3粘结,里层织物2的朝向功能性膜3的面通过第二双点涂层5与功能性膜3粘结。

第一双点涂层4包括与面层织物1粘结的第一浆点涂层42以及与第一浆点涂层42及功能性膜3粘结的第一撒粉涂层44。

第二双点涂层5包括与里层织物2粘结的第二浆点涂层52以及与第二浆点涂层52及功能性膜3粘结的第二撒粉涂层54。

所述的第二双点涂层5包括与里层织物2粘结的第二浆点涂层52以及与第二浆点涂层52及功能性膜3粘结的第二撒粉涂层54。

第一浆点涂层42密度与第二浆点涂层52的密度相等。

第一浆点涂层42密度与第二浆点涂层52的密度不相等。

功能性膜3厚度小于面层织物1的厚度。

功能性膜3厚度小于里层织物2的厚度。

面层织物1和里层织物2的材质相同或者不同。

如图2所示,上述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由以下生产方法制造而成。该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织物织造。该步骤具体包括:面层织物1织造以及里层织物2织造。需要说明的是,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面料其制造出来的衣物不一样,每种类型的面料中的织物和其他类型的面料中的织物种类不同。织物的种类可以为梭织布、针织布及经编衬纬印花布等,对于不同类型的织物,其制造工艺不同,织物织造的具体过程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在进行进一步展开描述。

B:涂胶:将判断好涂层面后的面层织物1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并穿好布,通过双点涂层工艺在面层织物1的涂层面上加工出第一双点涂层4;以及将判断好涂层面后的里层织物2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并穿好布,通过双点涂层工艺在里层织物2的涂层面上加工出第二双点涂层5。

其中,第一双点涂层4与第二双点涂层5均由以下步骤加工形成:

b1:选用由计算机排列设计的双点涂层圆网。

b2:通过双点涂层圆网先在涂层面上进行浆点涂层,浆点涂层的原料为聚丙烯酸酯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

b3:在浆点涂层上进行撒粉涂层加工,撒粉涂层的原料为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或者共聚酯类热熔胶,然后进行吹吸粉,以及在烘房中加热使热熔胶粉熔化从而与浆点涂层粘结。

其中,加工第一双点涂层4的双点涂层圆网的规格为:圆孔密度90-120/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6-0.2mm;加工第二双点涂层5的双点涂层圆网的规格为:圆孔密度130-180/平方厘米、孔径0.13-0.16mm,壁厚0.16-0.17mm。

C、复合:利用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复合。该步骤具体包括,调整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复合的参数:辊筒表面温度设定在135-138度,气压设定在预压2千克/平方厘米,后压辊2.5千克/平方厘米,车速设定在8-12米/分钟;将三层放卷复合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加热至设定温度;将里层织物2穿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并吸附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里层织物2设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面朝上;将功能性膜3放在退卷位置上,穿好并吸在送布网格带上;将面层织物1平铺在送布网格带上,并且面层织物1设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朝下;开动复合机,使第一双点涂层4与第二双点涂层5复合在功能性膜的两侧,待充分冷却收卷。

鉴于以上所述,与功能性膜的两面复合的织物通常包括梭织布、针织布及经编衬纬印花布,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的面料用于男装风衣或者夹克衫,功能性膜两面复合针织布的面料应用于户外运动衫,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经编衬纬印花布的面料应用于防钻绒的羽绒服。以下将对上述三种功能性膜两面复织物的布料的生产方法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的面料

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的面料主要适用于男装风衣或者夹克衫。高档风衣及防雨透湿夹克衫三层复合面料要求布面平整,经向可以感觉一点弹性,纬向为了穿着运动舒适性需要明显弹性,要求面层具有适当防水易去污特性,透湿率达到2000克/平方米x24h(透湿性能参数表述方法,指在特定仪器和方法下每平方米面料24小时可以透过的水蒸汽量大于2000克),耐水压大于10000mmH2O(耐水压达到10000mm水压高度而不破坏或者透水的耐水压单位的表述方法),干湿摩擦色牢度超过3.5级,耐磨性能超过4级,平方克重在70-180克。它既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又具有防风防雨透湿弹性,很适合用于男女秋冬高档功能性风衣或者夹克等外套面料。

为此,需要进行面层和里层复合底布的组织设计,原材料选择,设计织布和染整理工艺,双点涂层原材料选择和工艺设计,功能性膜的性能选择,以及复合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风衣面料需要平整度好,手感细腻,所以面层与里层纺织品选择梭织平纹1/1组织最好,而且它经纬交织紧密,抗勾丝耐磨性能良好,防水防污整理效果良好。涤纶低弹丝有良好的弹性和性价比,强度高,色牢度好,结合需要的平方克重范围,优选15D-100D,F数在12-96F的涤纶轻网或者中网低弹丝作为经纬纱材料。考虑到需要的成品弹性和抗勾丝抗劈裂性能要求,上机经纬密在(27x44)x(25x40)根/厘米范围,根据膜宽决定的平纹复合布上机门幅在185-200cm范围。

双点涂层底浆选择高牢度高耐洗的无粉底浆聚丙烯酸酯或者聚氨酯PU类型,热熔胶选择与膜材粘合牢度高、耐洗度高的co-PA。考虑到面层与里层平纹底布较薄而平整,因此涂层圆网网孔选择计算机点排列,孔密度在75-200孔/平方厘米。

功能性膜的性能是功能性纺织品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根据需要的弹性,透湿,防水,厚度,强度,优选PU膜。PU膜的平方克重在8-20克,断裂伸长率在200%以上,透湿能力大于2000克/平方厘米x24h,耐水压大于1000mmH2O。

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的面料的生产具体步骤如下:

在上述步骤A中,面层织物1为梭织布,在织造作为面层的梭织布的坯布时,坯布经纬纱的规格为PES DTY 50D/48F X PES DTY 50D/72F,上机门幅188cm,上机经纬密:40x39根/cm,平纹1/1组织,坯布下机长度800米/卷。

作为面层的梭织布所需要染的颜色例如为藏青色,在溢流染色时,先加入除油助剂,在84-92度热水进布,完毕后升温至94度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80度以下排水,然后进水升温至68度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加入染色助剂后按照1.5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度,保温30分钟,然后按照1.5度/分钟降温至80度,加入1-2g/l还原清洗剂和1g/l的片碱NaOH,再升温至85-90度进行还原清洗并保温25分钟,然后降温至70度排液。然后进热水升温至60度洗涤15分钟,排液。然后再进温水加入0.5g/l冰醋酸,50度酸洗15分钟,然后出布放在布车中进入定型工艺。其中,除油剂的配方为:去油灵,2g/l;纯碱NaCO3,4g/l;染色助剂的配方为:1.5-2g/l的匀染分散螯合三和一多效染色剂;0.6-0.8g/l的染色酸DA。

在定型工艺中,先将经过溢流预缩精炼或者染色的坯布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开幅工序放在添加定型助剂的定型轧车内定型。定型工艺定型轧车的车速40-50米/分钟,出布门幅150cm,定型温度190-198度。面层梭织布定型后,经纬密50x46根/cm、平方克重在62-63克/平面米,成品率在85%,拒水度在70-80,在无张力状态下,180度干热经纬向收缩率<-2%,外观平整,手感柔软滑爽,弹性良好。定型助剂的配方如下:硅油,8g/l;拒水防污剂,25g/l;抗静电剂,1.5g/l;冰醋酸,0.5-1g/l。

在上述步骤A中,里层织物2同样为梭织布,在织造作为里层的梭织布的坯布时,坯布经纬纱的规格为PES DTY 30D/24F X PES DTY 30D/36F,上机门幅196cm,上机经纬密36x30根/cm,平纹1/1组织,坯布下机长度850米/卷。

作为里层的梭织布需要染的颜色例如为藏青,在溢流染色时,因为里层布料色牢度要求大于3.5级即可,染色前可以不除油。因此,在84-92度热水进布,完毕后升温至94度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80度以下排水。然后进水升温至68度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加入染色助剂后按照1.5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度,保温30分钟,然后按照1.5度/分钟降温至80度,加入1-2g/l的还原清洗剂和1g/l的片碱NaOH,再升温至85-90度进行还原清洗并保温25分钟,然后降温至70度排液。然后进热水升温至60度洗涤15分钟,排液。然后再进温水加入0.5g/l的冰醋酸,50度酸洗15分钟,然后出布放在布车中进入定型工序。其中,染色助剂的配方为:匀染分散螯合三和一多效染色剂,1.5-2g/l;染色酸DA,0.6-0.8g/l。

在定型工艺中,先将经过溢流预缩精炼或者染色的坯布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开幅工序放在添加定型助剂的定型轧车内定型。在定型时,定型轧车的车速40-50米/分钟,出布门幅149cm,定型温度190-198度。里层梭织布在定型后,经纬密47.3x37.5根/cm,平方克重在34-35克/平方米,成品率在80%,拒水度在70-80,无张力状态下,180度干热经纬向收缩率<-2%,外观平整,手感柔软滑爽,弹性良好。定型助剂的配方为:硅油蓬松柔软剂,20g/1;抗静电剂,1.0g/l;冰醋酸,0.5-1g/l。

在上述步骤B中,对面层梭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梭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90孔/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7-0.2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底浆中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为20-25%,按照底浆涂层量2-3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面层梭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6-7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控制总涂层量在8-10克/平方米;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层梭织布。面层梭织布涂层后的门幅在148-149cm,平方克重在70-73克/平方米。

在上述步骤B中,对里层梭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里层梭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30孔/平方厘米、孔径0.15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底浆中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为20-25%,按照底浆涂层量2-2.5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里层梭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4.0-5.5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控制总涂层量在6-8克/平方米;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里层梭织布。里层梭织布涂层后的门幅在148-149cm,平方克重在41-42克/平方米。

功能性膜的性能是功能性复合纺织品的主要来源。因此,正确选择恰当的膜的品种和规格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决定了复合产品的防风,透湿,防水,透气等关键性能,对复合制品的弹性,手感和摩擦声响都有重要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超薄PU防水透湿弹性膜(因为是做开放式外套面料,不需要选择昂贵的透气防风透湿防水的弹性PU膜)。本实施例中选择日本DIC公司防水透湿防风弹性PU膜,其关键性能指标为:厚度0.02mm;平方克重10-12克/平方米,透湿性能>4200克/平方米x24h,防水性能>10000mmH2O,断裂伸长率>300%。

在上述步骤C中,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的气压设定在预压2千克/平方厘米,后压辊2.5千克/平方厘米,车速设定在8-12米/分钟,辊筒表面温度设定在135-138度;待辊筒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将里层梭织布穿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开动网格带下的吸风机并调节好适当吸风量平整地轻轻吸住里层梭织布,里层梭织布设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面朝上;将功能性膜3放在退卷位置上,穿好并吸在送布网格带上;将面层梭织布平铺在送布网格带上,面层梭织布设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朝下;开启复合机,使第一双点涂层4与第二双点涂层5复合在功能性膜的两侧,待充分冷却收卷后,裁去不整齐的两边,使成品门幅在144-145cm。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设定复合机内部加热器温度在240-250度,使得辊筒表面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的面料性能参数,除满足常规面料的强度,耐磨性,抗勾丝劈裂,色牢度指标外,外观平整度和手感柔滑度外,其他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门幅144cm;平方克重125-128克/平方米,透湿性能>2400克/平方米x24h,防水性能>50000mmH2O,10Nx3cm经纬弹性:经>5%、纬>10%。

经测试,经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的面料耐干洗5次,外观4级以上;耐40度机洗10次,外观4级。

经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梭织布很适合秋天男装风衣和夹克衫用。如果要作为冬天防风保暖外套的多层服装的外层面料,可以将外层面料适当加厚加重,如改为将纱线75D弹力丝,或加密加重,涂层的圆网规格和涂层量也可能需要做相应调整。里层也可以加密加重成50D弹力丝,并可能需要相应调整圆网规格和涂层量。如果要做女装风衣或者夹克,需要减轻减薄面里层底布,比如面层可以改外30D弹力丝并适当调整密度和平方克重,当然也可能需要调整双点涂层的圆网规格和涂层量;里层可以改为20D弹力丝并适当调整密度和平方克重,当然也可能需要调整双点涂层的圆网规格和涂层量。

实施例二:功能性膜两面复合针织布的面料

该类面料用于制造户外运动衫,具有防风透气透湿防水的优点。

功能性膜两面复合针织布的面料的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在上述步骤A中,面层织物1为针织布,在织造作为面层的针织布时,选用厦门PILOTELLI公司30英寸44针双面圆机织造坯布,组织选用平纹汗布组织,纱线选用涤纶DTY 15D/12F网络丝,织布线长0.1826厘米/圈,下机重量20千克/卷。

在溢流染色时,先加入除油助剂,在84-92度热水进布,完毕后升温至94度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80度以下排水,然后进水升温至68度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加入染色助剂后按照1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度,保温30分钟,然后按照1.5度/分钟降温至80度,加入1-2g/l的还原清洗剂和1g/l的片碱NaOH,再升温至85-95度进行还原清洗并保温25分钟,然后降温至70度排液。然后进热水升温至60度洗涤15分钟,排液。然后再进温水加入0.5g/l的冰醋酸,50度酸洗15分钟,然后出布放在布车中进入定型工艺。其中,除油剂的配方为:去油灵,2g/l;纯碱NaCO3,4g/l;染色助剂的配方为:1.5-2g/l的匀染分散螯合三和一多效染色剂;0.6-0.8g/l的染色酸DA。

在定型工艺中,先将经过溢流预缩精炼或者染色的坯布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开幅工序放在添加定型助剂的定型轧车内定型。在定型时,定型轧车的车速40-50米/分钟,出布门幅150cm,定型温度190-198度。定型后的面层针织布,经纬密27.5x60圈/厘米,平方克重在49-50克/平方米,拒水度在70-80,在无张力状态下,180度干热经纬向收缩率<-2%,外观平整,手感柔软滑爽,弹性良好。定型助剂的配方如下:硅油,8g/l;拒水防污剂,25g/l;抗静电剂,1.5g/l;冰醋酸,0.5-1g/l。

在上述步骤A中,里层织物2同样为针织布,在织造作为里层的梭织布时,选用厦门PILOTELLI公司30英寸48针单面圆机织造坯布,组织选用平纹汗布组织,纱线选用涤纶PES DTY 20D/24F,平织布线长1.568mm/圈,下机重量18千克/卷。

在溢流染色时,因为里层布料色牢度要求大于3.5级即可,染色前可以不除油。84-92度热水进布,完毕后升温至94度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80度以下排水。然后进水升温至68度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加入染色助剂后按照1.5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度,保温30分钟,然后按照1.5度/分钟降温至80度,加入1-2g/l的还原清洗剂和1g/l的片碱NaOH,再升温至85-90度进行还原清洗并保温25分钟,然后降温至70度排液。然后进热水升温至60度洗涤15分钟,排液。然后再进温水加入0.5g/l的冰醋酸,50度酸洗15分钟,然后出布放在布车中进入定型工艺。其中,染色助剂的配方为:1.5-2g/l的匀染分散螯合三和一多效染色剂;0.6-0.8g/l的染色酸DA。

在定型工艺中,先将经过溢流预缩精炼或者染色的坯布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开幅工序放在添加定型助剂的定型轧车内定型。在定型时,定型轧车的车速40-50米/分钟,出布门幅156cm,定型温度195-205度,为了防止卷边,需要浆切边。里层针织布定型后,经纬密27x60圈/厘米、平方克重26-27克/平方米,开拒水度在65-75,在无张力状态下,180度干热经纬向收缩率<-2%,外观平整,手感柔软滑爽,弹性良好。定型助剂的配方如下:硅油蓬松柔软剂,20g/l;抗静电剂,1g/l;冰醋酸,0.5-1g/l。

在上述步骤B中,对面层针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针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20孔/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底浆中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为20-25%,按照底浆涂层量3-3.5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面层针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6.0-7.5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控制总涂层量在9-11克/平方米;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层针织布。面层针织布涂层后的门幅在148-149cm,平方克重在60-61克/平方米。

在上述步骤B中,对里层针织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里层针织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80孔/平方厘米、孔径0.13m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底浆中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为20-25%,按照底浆涂层量1.5-2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里层针织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4.5-6.0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总涂层量控制在6-8克/平方米;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里层针织布。里层针织布涂层后的门幅在148-150cm,平方克重在34-36克/平方米。

功能性膜的性能是功能性复合纺织品的主要来源。因此,正确选择恰当的膜的品种和规格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决定了复合产品的防风,透湿,防水,透气等关键性能,对复合制品的弹性,手感和摩擦声响都有重要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超薄PU防水透湿弹性膜(因为是做开放式外套面料,不需要选择昂贵的透气防风透湿防水的弹性PU膜)。本实施例中选择日本DIC公司防水透湿防风弹性PU膜,其关键性能指标为:厚度0.02mm;平方克重10-12克/平方米,透湿性能>5500克/平方米x24h,防水性能>10000mmH2O,断裂伸长率>200%。

在上述步骤C中,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的气压设定在预压2千克/平方厘米,后压辊2.5千克/平方厘米,车速设定在8-12米/分钟,辊筒表面温度设定在135-138度;待辊筒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将里层针织布穿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开动网格带下的吸风机并调节好适当吸风量平整地轻轻吸住里层针织布,里层针织布设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面朝上;将功能性膜3放在退卷位置上,穿好并吸在送布网格带上;将面层针织布平铺在送布网格带上,面层针织布设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朝下;开启复合机,使第一双点涂层4与第二双点涂层5复合在功能性膜的两侧,待充分冷却收卷后,裁去不整齐的两边,使成品门幅在144-145cm。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设定复合机内部加热器温度在240-250度,使得辊筒表面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针织布的面料性能参数,除满足常规面料的强度,耐磨性,抗勾丝劈裂,色牢度指标外,外观平整度和手感柔滑度外,其他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门幅144cm;平方克重90-94克/平方米,透湿性能>3000克/平方米x24h,防水性能>50000mmH2O,10Nx3cm经纬弹性:经>10%、纬>40%。

经测试,经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针织布的面料耐干洗5次,外观4级以上;耐40度机洗20次,外观4级。

经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针织布很适合户外运动衫用。如果要作为冬天防风保暖外套的多层服装的外层面料,可以将外层面料适当加厚加重,如改为将纱线20D或者30D弹力丝,或加密加重,涂层的圆网规格和涂层量也可能需要做相应调整。里层也可以加密加重成30D弹力丝,并可能需要相应调整圆网规格和涂层量。

实施例三: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经编衬纬印花布的面料

该类面料用于制造方钻绒时尚羽绒服,具有防风透气透湿防水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经编衬纬印花布的面料的具体生产方法如下:

在上述步骤A中,面层织物1为经编衬纬印花布,在织造作为面层的经编衬纬印花布时,选用卡尔迈耶公司的HKS型号28针经密的经编衬纬机织造坯布,经纬纱规格为PES DTY 30D/24F X PES DTY 50D/48F,上机门幅86英寸,上机纬密17.5根/cm,12/10二针经平组织,坯布下机长度1000米/卷。

在溢流染色时,先加入除油助剂,在84-92度热水进布,完毕后升温至94度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80度以下排水。然后进水升温至68度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加入染色助剂后按照1.5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度,保温30分钟,然后按照1.5度/分钟降温至80度,加入1-2g/l的还原清洗剂和1g/l的片碱NaOH,再升温至85-90度进行还原清洗并保温25分钟,然后降温至70度排液。然后进热水升温至60度洗涤15分钟,排液。然后再进温水加入0.5g/l的冰醋酸,50度酸洗15分钟,然后出布放在布车中进入定型工艺。其中,除油剂的配方为:去油灵,2g/l;纯碱NaCO3,4g/l。染色助剂的配方为:1.5-2g/l的匀染分散螯合三和一多效染色剂;0.6-0.8g/l的染色酸DA。

在定型工艺中,先将经过溢流预缩精炼或者染色的坯布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开幅工序放在添加定型助剂的定型轧车内定型。在定型时,定型轧车的车速40-50米/分钟,出布门幅152cm,定型温度190-198度。定型后的坯布,经纬密16x21.5根/cm,平方克重在38-40克/平方米,成品率在80.5%左右,拒水度在70-80,在无张力状态下,180度干热经纬向收缩率<-2%,外观平整,手感柔软滑爽,弹性良好。定型助剂的配方如下:硅油,8g/l;拒水防污剂,25g/l;抗静电剂,1.5g/l;冰醋酸,0.5-1g/l。

经过定型后的坯布平整柔软,可以在非涂层面进行涤纶转移印花工艺印花,转移印花工艺是一种将印花纸图案上的分散染料在高温下热升华转移到涤纶纤维内部的环保工艺,无需固色和再次水洗的工艺。坯布经转移印花后,门幅稍微缩至148cm,需要控制热转印时的张力,防止经向弹性损失太大。定型后的坯布经转移印花后,形成经编衬纬印花布。

在上述步骤A中,里层织物2同样为经编衬纬印花布,在织造作为里层的经编衬纬印花布时,选用卡尔迈耶公司的HKS型号28针经密的经编衬纬机织造坯布,经纬纱规为PES DTY 20D/24F X PES DTY 20D/24F,上机门幅86英寸,上机纬密18.5根/cm,12/10经平组织,坯布下机长度1100米/卷。

在溢流染色时,因为里层布料色牢度要求大于3.5级即可,染色前可以不除油。84-92度热水进布,完毕后升温至94度保温15分钟。然后降温至80度以下排水。然后进水升温至68度加入染料和染色助剂。加入染色助剂后按照1.5度/分钟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30度,保温30分钟,然后按照1.5度/分钟降温至80度,加入1-2g/l的还原清洗剂和1g/l的片碱NaOH,再升温至85-90度进行还原清洗并保温25分钟,然后降温至70度排液。然后进热水升温至60度洗涤15分钟,排液。然后再进温水加入0.5g/l的冰醋酸,50度酸洗15分钟,然后出布放在布车中进入定型工艺。其中,染色助剂的配方为:1.5-2g/l的匀染分散螯合三和一多效染色剂;0.6-0.8g/l的染色酸DA。

在定型工艺中,先将经过溢流预缩精炼或者染色的坯布进行脱水处理,再经过开幅工序放在添加定型助剂的定型轧车内定型。在定型时,定型轧车的车速40-50米/分钟,出布门幅149cm,定型温度195-205度。坯布定型后即为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其经纬密16x23根/cm、平方克重21-22克/平方米,成品率在80%左右,拒水度在70-80,在无张力状态下,180度干热经纬向收缩率<-2%,外观平整,手感柔软滑爽,弹性良好。定型助剂的配方如下:硅油蓬松柔软剂,20g/l;抗静电剂,1g/l;冰醋酸,0.5-1g/l。

在上述步骤B中,对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20孔/平方厘米、孔径0.22-0.24mm、壁厚0.17-0.2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底浆中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为20-25%,按照底浆涂层量2.5-3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7.5-9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总涂层量控制在10-12克/平方米;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涂层后的门幅在148-149cm,平方克重在48-52克/平方米。

在上述步骤B中,对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涂胶时,将判断好涂层面的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放在双点涂层机的退卷架上穿布,双点涂层机的车速设定在20-30米/分钟;选用计算机排列的孔密度130孔/平方厘米、孔径0.15mm、壁厚0.16-0.17mm的双点涂层圆网;选用聚丙烯酸脂且聚丙烯酸酯要先与水按照一定的固含量调配好后添加增稠剂形成底浆,底浆中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为20-25%,按照底浆涂层量1.5-2克/平方米的量调整好机器参数,通过圆网将聚丙烯酸底浆转移至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的涂层面上;选用共聚酰胺类热熔胶且共聚酰胺类热熔胶的粒径为80-170um,在撒粉机的粉斗放入共聚酰胺类热熔胶,按成品撒粉涂层量4.5-6.0克/平方米的量调节撒粉机和吹吸粉机的参数,控制总涂层量在6-8克/平方米;烘房升温至170-185度开始涂层生产,即制得具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涂层后的门幅在7-148cm,平方克重在29-30克/平方米。

功能性膜的性能是功能性复合纺织品的主要来源。因此,正确选择恰当的膜的品种和规格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决定了复合产品的防风,透湿,防水,透气等关键性能,对复合制品的弹性,手感和摩擦声响都有重要影响。在本实施例中,选择超薄PU防水透湿弹性膜(因为是做开放式外套面料,不需要选择昂贵的透气防风透湿防水的弹性PU膜)。本实施例中选择日本DIC公司防水透湿防风弹性PU膜,其关键性能指标为:厚度0.02mm;平方克重10-12克/平方米,透湿性能>4200克/平方米x24h,防水性能>10000mmH2O,断裂伸长率>300%。

在上述步骤C中,三层放卷复合机热压的气压设定在预压2千克/平方厘米,后压辊2.5千克/平方厘米,车速设定在8-12米/分钟,辊筒表面温度设定在135-138度;待辊筒表面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将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穿在送布传送网格带上,开动网格带下的吸风机并调节好适当吸风量平整地轻轻吸住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里层经编衬纬印花布设有第二双点涂层5的面朝上;将功能性膜3放在退卷位置上,穿好并吸在送布网格带上;将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平铺在送布网格带上,面层经编衬纬印花布设有第一双点涂层4的面朝下;开启复合机,使第一双点涂层4与第二双点涂层5复合在功能性膜的两侧,待充分冷却收卷后,裁去不整齐的两边,使成品门幅在144-145cm。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通过设定复合机内部加热器温度在240-250度,使得辊筒表面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

通过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经编衬纬印花布的面料性能参数,除满足常规面料的强度,耐磨性,抗勾丝劈裂,色牢度指标外,外观平整度和手感柔滑度外,其他主要性能指标如下:门幅144cm;平方克重79-83克/平方米,透湿性能>3500克/平方米x24h,防水性能>60000mmH2O,10Nx3cm经纬弹性:经>10%、纬>22%。

经测试,经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经编衬纬印花布的面料耐干洗5次,外观4级以上;耐40度机洗20次,外观4级。

经上述方法加工而成的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经编衬纬印花布的面料是一种舒适度很高的印花防钻绒功能性面料,适合做时装类羽绒服。因为特殊的经编衬纬面料结构,在保持高弹性防风防水透湿保暖前提下,面料保型性能优异,穿着舒适。膜内层超薄的纬编平纹超细高密弹性织物很好保护了膜的耐久耐用性能,也能防止羽绒在两层间随气过分快速移动,保护了羽绒。如果需要,也可以在染整时附加抗菌或者防螨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细菌分解羽绒服产生的异味。

本实用新型的种功能性膜两面复合织物的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涂层不含溶剂,无有机发挥性气体VOC排放或残留,相对于以前常见的胶水复合或者其他交联性复合工艺,对环境友好,对人体安全。可以达到或者符合欧盟REACH法规标准和OEKO-TEX standard 100标准的最严格的附件6的要求。改善了生产操作环境条件。

2:双点涂层的涂层量小,粘合牢固,对内外层纺织品手感等性能影响较小,在功能性膜表面粘结面积小,对膜的透湿透气弹性及手感影响都较普通单纯热熔胶复合产品小。产品手感较普通热熔胶复合好,粘合牢固,耐洗耐穿,不容易起泡脱胶。

3:涂层与复合分步进行,增加了涂层后纺织品的质检和测试工序,更便于控制复合纺织品质量。

4:改进了以往热熔胶复合时底布基本都只能是亲水表面性能的问题,让外层面料拒水防污,更方便清洁,更耐脏,耐穿。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