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蕾丝花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223发布日期:2018-12-07 21:57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蕾丝花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布料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蕾丝花布。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衣物的追求不再局限于穿着的本身属性,对于衣服的舒适性、外观以及搭配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蕾丝面料由于其外观美丽,深受人们喜爱。

传统的蕾丝面料的结构包括底网层及蕾丝面料层,底网层呈镂空网状,底网层由涤纶纤维丝编织构成,蕾丝面料层编织在底网层上且构成有若干花纹图案。为了增加花纹图案的美观度,通过在花纹图案的轮廓外增设有边线,但是传统边线的结构强度低、容易变形,当蕾丝面料水洗后,边线皱褶不易复原,大大影响了蕾丝面料的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边线结构强度,弹性复原能力强的蕾丝花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蕾丝花布,包括底网层、蕾丝面料层及外边层,所述底网层呈镂空网状,底网层由涤纶纤维丝编织构成,蕾丝面料层编织在底网层上且构成有若干花纹图案,外边层通过边线沿着花纹图案轮廓盘绕构成,边线通过涤纶纤维丝和花纹图案固定,边线包括内芯及外圈,外圈呈中空状,内芯和外圈过盈配合,内芯包括芯线及套设芯线外的套圈,芯线和套圈上均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通孔,套圈外壁上缠绕有贯穿通孔的第一丝线,第一丝线螺旋排布于套圈上,第一丝线外均布有若干和外圈内壁抵触的挤压线,挤压线由氨纶纤维制成,挤压线外捆绑有第二丝线,第二丝线的两端分别和芯线内通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芯当中的芯线插于套圈内,再利用第一丝线将芯线和套圈进一步连接固定,特别是第一丝线螺旋排布在套圈外,能大大提高了内芯的结构稳定性,增强了内芯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当内芯具备极强的物理性能时,大大提高了边线的物理性能。

内芯上设置了由氨纶纤维制成的挤压线,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拉伸性能,利用第二丝线将挤压线捆绑于芯线上构成一体,提高了边线的抗皱褶能力及弹性复原能力。第二丝线在连接过程中,将其两端头贯穿套圈和芯线的通孔,提高了第二丝线的装配稳定性。再利用外圈套于第二丝线外,锁紧内芯。外圈和内芯配合后大大提高了边线的结构强度,当其皱褶后能快速复原,是传统的边线复原速度的3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线由氨纶纤维制成,所述第一丝线和第二丝线有涤纶纤维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故而将芯线通过其制成,提高边线的弹性复原能力。涤纶纤维具备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强,抗拉能力强,故而第一丝线和第二丝线采用涤纶纤维制成,确保了内芯的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圈由天丝棉纤维制成,套圈外涂有纳米抗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圈为边线最外层和外界摩擦,受影响最大,由于天丝棉纤维具有柔软悬垂、触感独特、飘逸动感、透气透湿、素雅光泽的特性,故而套圈采用天丝棉纤维制成。再者在套圈外涂上纳米抗菌层提高边线的使用寿命,降低边线霉变发黄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丝线和第二丝线均有两根涤纶丝相互螺旋缠绕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双涤纶丝缠绕制造成单根丝线,大大大提高了第一丝线和第二丝线的抗压、抗拉等物理性能,进而提高了边线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边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具体结构:包括底网层1、蕾丝面料层2及外边层,底网层1呈镂空网状,底网层1由涤纶纤维丝编织构成,蕾丝面料层2编织在底网层1上且构成有若干花纹图案,外边层通过边线3沿着花纹图案轮廓盘绕构成,边线3通过涤纶纤维丝和花纹图案固定。

边线3包括内芯32及外圈31,外圈31呈中空状,内芯32和外圈31过盈配合,内芯32包括芯线3a及套设芯线3a外的套圈3b,芯线3a和套圈3b上均开设有若干相互连通的通孔,套圈3b外壁上缠绕有贯穿通孔的第一丝线4,第一丝线4螺旋排布于套圈3b上,第一丝线4外均布有若干和外圈31内壁抵触的挤压线5,挤压线5由氨纶纤维制成,挤压线5外捆绑有第二丝线6,第二丝线6的两端分别和芯线3a内通孔连通。

内芯32当中的芯线3a插于套圈3b内,再利用第一丝线4将芯线3a和套圈3b进一步连接固定,特别是第一丝线4螺旋排布在套圈3b外,能大大提高了内芯32的结构稳定性,增强了内芯32的抗压及抗扭的能力。当内芯32具备极强的物理性能时,大大提高了边线3的物理性能。

内芯32上设置了由氨纶纤维制成的挤压线5,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拉伸性能,利用第二丝线6将挤压线5捆绑于芯线3a上构成一体,提高了边线3的抗皱褶能力及弹性复原能力。第二丝线6在连接过程中,将其两端头贯穿套圈3b和芯线3a的通孔,提高了第二丝线6的装配稳定性。再利用外圈31套于第二丝线6外,锁紧内芯32。外圈31和内芯32配合后大大提高了边线3的结构强度,当其皱褶后能快速复原,是传统的边线3复原速度的3倍。

芯线3a由氨纶纤维制成,所述第一丝线4和第二丝线6有涤纶纤维制成。

由于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故而将芯线3a通过其制成,提高边线3的弹性复原能力。涤纶纤维具备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强,抗拉能力强,故而第一丝线4和第二丝线6采用涤纶纤维制成,确保了内芯32的结构稳定。

套圈3b由天丝棉纤维制成,套圈3b外涂有纳米抗菌层。

套圈3b为边线3最外层和外界摩擦,受影响最大,由于天丝棉纤维具有柔软悬垂、触感独特、飘逸动感、透气透湿、素雅光泽的特性,故而套圈3b采用天丝棉纤维制成。再者在套圈3b外涂上纳米抗菌层提高边线3的使用寿命,降低边线3霉变发黄的可能性。

第一丝线4和第二丝线6均有两根涤纶丝相互螺旋缠绕构成。

采用双涤纶丝缠绕制造成单根丝线,大大大提高了第一丝线4和第二丝线6的抗压、抗拉等物理性能,进而提高了边线3的结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