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单片隔热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2535发布日期:2018-11-02 23:1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玻璃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单片隔热玻璃。



背景技术:

玻璃是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是用多种无机矿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钡、石灰石、长石、纯碱等)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辅助原料制成的。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广泛用于建筑、日用、艺术、医疗、化学、电子、仪表、核工程等领域。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玻璃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多样化,人们对玻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单片玻璃虽然有质轻的优点,但是存在隔热性能较差,且耐紫外线能力弱,使用寿命较短,容易出现裂痕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玻璃进行一定的改进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单片隔热玻璃,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和隔热性能,且能够反射紫外线,有效延长使用寿命,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单片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外层,所述玻璃外层内部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内部填充有丙烯酸树脂,所述玻璃外层两侧设置有内嵌凹槽,所述内嵌凹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纤维团,所述纤维团外周连接有若干纤维束,所述纤维束之间填充有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表面覆盖有玻璃附加层,所述玻璃附加层的表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薄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纤维团位于内嵌凹槽的其中一个拐角内侧,所述纤维束以纤维团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内嵌凹槽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抗紫外线薄膜采用的是反射类材料氧化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粘结层采用的是环氧树脂材料,且粘结层的厚度不小于1.2毫米。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纤维束是直径在0.4-0.6毫米之间的圆筒实心柱状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纤维团和纤维束,纤维束与粘结层紧密连接,增加结构稳定性,使得玻璃更加坚固不易出现裂痕,设置隔热板和丙烯酸树脂,丙烯酸为热反射型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设置抗紫外线薄膜,能够反射绝大部分紫外线,避免紫外照射影响玻璃内层结构,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外层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纤维团及纤维束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外层;2-隔热板;3-丙烯酸树脂;4-内嵌凹槽;5-纤维团;6-纤维束;7-粘结层;8-玻璃附加层;9-抗紫外线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单片隔热玻璃,包括玻璃外层1,所述玻璃外层1内部设置有隔热板2,所述隔热板2内部填充有丙烯酸树脂3,所述玻璃外层1两侧设置有内嵌凹槽4,所述内嵌凹槽4内部固定安装有纤维团5,所述纤维团5外周连接有若干纤维束6,所述纤维束6之间填充有粘结层7,所述粘结层7表面覆盖有玻璃附加层8,所述玻璃附加层8的表面设置有抗紫外线薄膜9。

优选的是,所述纤维团5位于内嵌凹槽4的其中一个拐角内侧,所述纤维束6以纤维团5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内嵌凹槽4内部;所述抗紫外线薄膜9采用的是反射类材料氧化锌;所述粘结层7采用的是环氧树脂材料,且粘结层7的厚度不小于1.2毫米;所述纤维束6是直径在0.4-0.6毫米之间的圆筒实心柱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通过设置纤维团和纤维束,纤维束以纤维团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内嵌凹槽内部,纤维束与粘结层紧密连接,增加结构稳定性,使得玻璃更加坚固不易出现裂痕,即使破裂了也会粘附在纤维束上,不会飞溅扎伤人们;设置隔热板和丙烯酸树脂,丙烯酸为热反射型材料,使得本实用新型整体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设置抗紫外线薄膜,能够反射绝大部分紫外线,避免紫外照射影响玻璃内层结构,有效延长该玻璃的使用寿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