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近视功能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7219发布日期:2018-11-30 20:3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科技领域,特别涉及防近视功能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大部分人类依赖电子产品带来的便捷性,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多数数码产品屏幕散发的光线中含有大量高能短波蓝光,蓝光直接照射眼睛会伤害视网膜散,从而引起视力疾病。因此现在越来越多近视的人不仅与电子产品过度使用有关,还与大量的短波蓝光有关。而视力下降与散光的程度和类型密切相关。有轻度散光的人视力通常正常,中、高度散光则远、近视力均不好;现有的防近视功能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部分使用效果不大,效果单一,并且不能矫正和预防散光,并且大多数产品追求降低成本,保护层效果不大,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防近视功能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防近视功能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防近视功能膜,包括功能膜,所述功能膜的内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散热孔,所述功能膜的内部设置有隔离层,能够防水防尘和防静电,所述隔离层的底端设置有钢化玻璃层,可以防止屏幕被尖锐物品划伤,所述钢化玻璃层的底端设置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的底端设置有散光层,所述散光层的底端设置有防蓝光层,所述防蓝光层的底端设置有离型膜,且防蓝光层的内部设置有纳米层。

优选的,所述功能膜、隔离层、钢化玻璃层、防爆层、散光层、防蓝光层和离型膜的形状均为矩形,且功能膜、隔离层、钢化玻璃层、防爆层、散光层、防蓝光层和离型膜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的数量为六组,六组所述散热孔的形状均为椭圆形,且散热孔的厚度为一微米。

优选的,六组所述散热孔分别位于隔离层、钢化玻璃层、防爆层、散光层、防蓝光层和离型膜的内部靠近边缘处,六组所述散热孔的位置相同。

优选的,所述纳米层均匀分布在防蓝光层的内部,且散光层的厚度为三微米。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防近视功能膜,通过设置的散光层,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散光层调节光源的线路角度,对散光人士具有一定的矫正和预防作用,通过设置的防蓝光层与纳米层,能够在光源通过时,过滤掉长波蓝光,阻挡和吸收短波蓝光达到预防近视的效果,钢化玻璃层和防爆层的设置,能够满足显示屏免受尖锐物品划伤的意外,并且发生爆炸时,防止碎片飞溅划伤皮肤,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整个防近视功能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近视功能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近视功能膜的分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近视功能膜的防蓝光层的结构图。

图中:1、功能膜;2、散热孔;3、隔离层;4、钢化玻璃层;5、防爆层;6、散光层;7、防蓝光层;8、离型膜;9、纳米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防近视功能膜,包括功能膜1,所述功能膜1的内部靠近边缘处设置有散热孔2,方便电子产品的散热口不受阻碍,所述功能膜1的内部设置有隔离层3,能够防水防尘和防静电,所述隔离层3的底端设置有钢化玻璃层4,可以防止屏幕被尖锐物品划伤,所述钢化玻璃层4的底端设置有防爆层5,所述防爆层5的底端设置有散光层6,能够对散光人士具有一定的矫正和预防作用,所述散光层6的底端设置有防蓝光层7,所述防蓝光层7的底端设置有离型膜8,且防蓝光层7的内部设置有纳米层9,能够阻挡和吸收短波蓝光预防近视。

功能膜1、隔离层3、钢化玻璃层4、防爆层5、散光层6、防蓝光层7和离型膜8的形状均为矩形,且功能膜1、隔离层3、钢化玻璃层4、防爆层5、散光层6、防蓝光层7和离型膜8的大小相同;散热孔2的数量为六组,六组散热孔2的形状均为椭圆形,且散热孔2的厚度为一微米;六组散热孔2分别位于隔离层3、钢化玻璃层4、防爆层5、散光层6、防蓝光层7和离型膜8的内部靠近边缘处,六组散热孔2的位置相同;纳米层9均匀分布在防蓝光层7的内部,且散光层6的厚度为三微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防近视功能膜,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将功能膜1以离型膜8靠近显示屏的方向,对准散热孔2的位置,贴到电子产品的显示屏上,排除气泡确定紧贴在显示屏上,将电子产品的光源打开,此时,光源通过离型膜8到达防蓝光层7处,短波蓝光被防蓝光层7内部的纳米层9阻挡和吸收,而其他光源通过防蓝光层7到达散光层6,散光层6调节光源的线路角度,对散光人士具有一定的矫正和预防作用,最上层的隔离层3能够防水防尘和防静电,通过设置的钢化玻璃层4和防爆层5,能够满足显示屏免受尖锐物品划伤的意外,并且发生爆炸时,防止碎片飞溅划伤皮肤,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