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983发布日期:2019-01-05 00:0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屏蔽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膜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屏蔽效果稳定的屏蔽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数屏蔽膜是由纯铝箔、铝膜层通过胶液复合构成或铝膜层和纤维层通过胶液复合构成。这样的屏蔽膜在使用的过程中,裸露在表层的铝膜常因为物流运输或者工人施工时摩擦、碰撞或者频繁弯折等外力因素而发生损伤,进而导致屏蔽膜失去或者削弱屏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屏蔽效果稳定的屏蔽膜,以克服现有的多数屏蔽膜存在的铝膜容易外力破损,屏蔽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屏蔽膜,包括依次复合粘接的铝箔表层、玻璃纤维布层和压敏胶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铝箔底层,铝箔底层与所述压敏胶层复合粘接为一体。

进一步改进地,还包括依次复合粘接的第二压敏胶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第三铝箔层,第二压敏胶层与所述铝箔底层的底面复合粘接为一体。该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均为玻璃纤维布层。所述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均为玻璃纤维布层。上述铝箔表层和上述第三铝箔层的厚度为7微米;上述铝箔底层的厚度为80微米;该屏蔽膜的总厚度为340微米。

该屏蔽膜的生产流程为:1.铝箔表层为超薄铝箔,超薄铝箔(铝箔表层、第三铝箔层)和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玻璃纤维布层)采用复合工艺贴合而成构成铝箔玻璃纤维布;2.铝箔纤维布的纤维面经过涂布机上胶涂布制成铝箔玻璃纤维布胶卷;3.铝箔玻璃纤维布胶卷的带胶面经复合机贴合上述铝箔底层,压合、收卷成母卷;4.收卷后的母卷在铝箔底层的底面经复合机贴合铝箔玻璃纤维布胶带的带胶面,压合、收卷成产品大卷。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申请的屏蔽膜通过多层的铝膜的复合结构,使得屏蔽膜在实际使用中有效减少铝箔被外力破坏的概率,特别是三层铝箔结构的屏蔽膜,纤维布对铝箔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两侧纤维布的夹压固定,玻璃纤维可以起到的作用是缓冲、抗拉、受压、耐磨损等等,从而可以保护中间较厚铝箔,能够有效防止铝箔被各种外力因素破坏,从而使得屏蔽膜的屏蔽效果更为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屏蔽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二的屏蔽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屏蔽膜由铝箔表层1、纤维布层2、压敏胶层3和铝箔底层4依次复合粘接为一体构成;铝箔表层1的厚度为7微米,铝箔底层4的厚度为80微米。该纤维布层2为玻璃纤维布层2。该屏蔽膜的生产流程为:1.铝箔表层1为超薄铝箔,超薄铝箔(铝箔表层1、第三铝箔层7)和玻璃纤维布(纤维布层2和第二纤维布层6)采用复合工艺贴合而成构成铝箔玻璃纤维布(铝箔玻璃纤维布可直接采购成品);2.铝箔纤维布的纤维面经过涂布机上胶涂布制成铝箔纤维布胶卷;3.铝箔玻璃纤维布胶带的带胶面经复合机贴合上述铝箔底层4,压合、收卷成产品大卷。本实施方式的屏蔽膜通过多层的铝膜的复合结构,使得屏蔽膜在实际使用中有效减少铝箔被外力破坏的概率,从而使得屏蔽膜的屏蔽效果更为稳定、可靠。

实施方式二

参照图2,本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屏蔽膜由铝箔表层1、纤维布层2、压敏胶层3、铝箔底层4、第二压敏胶层5、第二纤维布层6和第三铝箔层7依次复合粘接为一体构成;铝箔表层1的厚度为7微米,铝箔底层4的厚度为80微米;本实施方式的屏蔽膜的厚度为340微米。该纤维布层2和第二纤维布层6均为玻璃纤维布层2。该屏蔽膜的生产流程为:1.铝箔表层1为超薄铝箔,超薄铝箔(铝箔表层1、第三铝箔层7)和玻璃纤维布(纤维布层2和第二纤维布层6)采用复合工艺贴合而成构成铝箔玻璃纤维布;2.铝箔纤维布的纤维面经过涂布机上胶涂布制成铝箔纤维布胶卷;3.铝箔玻璃纤维布胶带的带胶面经复合机贴合上述铝箔底层4,压合、收卷成母卷;4.收卷后的母卷在铝箔底层4的底面经复合机贴合铝箔玻璃纤维布胶带的带胶面,压合、收卷成产品大卷。本实施方式的屏蔽膜通过多层的铝膜的复合结构,使得屏蔽膜在实际使用中有效减少铝箔被外力破坏的概率,特别是三层铝箔结构的屏蔽膜,纤维布对铝箔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两侧纤维布的夹压固定,能够有效防止铝箔被各种外力因素破坏,从而使得屏蔽膜的屏蔽效果更为稳定、可靠。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