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响应式闭气环和分离风阻面的抛射物弹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5104发布日期:2019-09-17 21:42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响应式闭气环和分离风阻面的抛射物弹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射物利用弹道枪(炮)发射获得一定速度的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响应式闭气环和分离风阻面的抛射物弹托。



背景技术:

当利用弹道枪将抛射物发射出去,以便获得一定的速度这一技术行为,往往由于抛射物的材质、形状和口径等原因,无法与发射器身管及发射药筒进行匹配,达到滑行稳定、闭气良好等目的,而需要借助弹托完成上述目的。使用时,抛射物置于弹托托槽(孔)内,再将弹托与药筒在发射器膛内结合。发射后,弹托将推动抛射物飞出枪(炮)口,这时需要弹托尽快与抛射物分离并偏离抛射物飞行弹道,以免造成抛射物与弹托命中靶标同一位置,给后续命中效应研究造成困难,同时,弹托的分离不能对抛射物造成扰动,以免影响抛射物飞行轨迹。从弹托所承担的功能可以确定,其应具备以下特征:1.有效闭气,提高火药利用效率;2.减少摩擦,以便获得更高初速;3.可靠、及时分离,避免影响实验效果。现有技术缺点:

缺点一:现有弹托一般采用等口径闭气技术,弹托与身管为过盈配合,造成膛内摩擦力大,膛内压力往往从预切分离狭缝的连接部位冲出,使弹托在膛内就解体破坏,造成发射失败;缺点二:由于现有弹托膛内摩擦力大,且摩擦力受弹托加工精度影响较大,致使弹托出枪(炮)口的速度散布较大,不利于实验状态控制;缺点三:由于现有弹托膛内摩擦力较大且难以控制,在发射低速抛射物时,往往由于火药推力不足以克服摩擦力,造成弹托留膛故障。缺点四:现有弹托的分离是依靠弹托飞出枪(炮)口后,弹托前腔空气压力增高来进行弹托分离,弹托前腔空气压力又往往受到飞行速度影响,往往在低速发射状态由于前腔压力不足造成弹托分离不彻底或分离迟滞,影响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响应式闭气环和分离风阻面的抛射物弹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预切分离狭缝、风阻斜面、抛射物托槽、响应式闭气环、锋刃尾裙和弹托底凹,所述壳体的中线部分设置两侧贯穿的所述预切分离狭缝,所述风阻斜面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风阻斜面的中部设置有抛射物托槽,所述响应式闭气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响应式闭气环位于所述抛射物托槽的位置,所述响应式闭气环的边缘形状为锋刃尾裙,所述锋刃尾裙的中部形成所述弹托底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响应式闭气环和分离风阻面的抛射物弹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弹托有以下三方面独特设计:一是将传统的等口径闭气设计更改为响应式闭气环;二是将闭气段缩短,减少摩擦表面积;三是在弹托前腔设计分离风阻斜面。响应式闭气环设计就是在弹托底部设计响应变形尾裙,未发射时,弹托闭气环与枪(炮)膛为微间隙配合,发射时,受火药气体作用,尾裙将向周向伸展,使闭气环与枪膛紧密结合,由于变形部位的锋刃结构,使摩擦面积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缺点一、缺点二、缺点三所述问题发生;分离风阻斜面的设计则会使相同的弹托前腔压力条件下,受入腔气流在分离风阻面法向分量作用,使分离力矩更大,弹托分离更及时,更彻底,避免缺点四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立体图。

图中:1-壳体、2-预切分离狭缝、3-风阻斜面、4-抛射物托槽、5-响应式闭气环、6-锋刃尾裙、7-弹托底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预切分离狭缝2、风阻斜面3、抛射物托槽4、响应式闭气环5、锋刃尾裙6和弹托底凹7,所述壳体的中线部分设置两侧贯穿的所述预切分离狭缝,所述风阻斜面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底部,所述风阻斜面的中部设置有抛射物托槽,所述响应式闭气环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所述响应式闭气环位于所述抛射物托槽的位置,所述响应式闭气环的边缘形状为锋刃尾裙,所述锋刃尾裙的中部形成所述弹托底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步骤完成:

步骤一

材料选择:一般应选择铝合金或尼龙等具备一定强度且密度较小的材料作为弹托材料。目的是利用低密度材料的惯性小,速度衰减快,出枪口后尽快与抛射物分离。

步骤二

结构设计:弹托依据发射器口径设计,主体为圆柱体,包括弹托前腔、分离风阻斜面、弹托底凹、自响应闭气环、锋刃尾裙、预切分离狭缝。

各结构设计的功能介绍及工作原理:

弹托前腔:一是提供放置抛射物的通道;二是出枪口后利用入腔空气形成局部高压区,将弹托分离。

分离风阻斜面:分离风阻斜面位于前腔底部,该设计主要是能充分利用入腔气流的冲击力,使冲击力在风阻斜面的法向分量产生弹托分离力矩,提高弹托分离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弹托底凹:弹托底凹主要是使发射火药气体在底凹处形成涡流,形成局部高压区,并产生径向压力,激励响应式闭气环工作。

响应式闭气环:响应式闭气环采用等口径间隙配合设计,未工作时,闭气环与枪膛属间隙配合,发射时,受弹托底凹处火药气体压力作用,弹托材料的力学特性使闭气环产生周向延伸,致使闭气环与枪膛产生过盈配合,达到闭气作用,提高火药气体的做功效力,使在相同的发射药用量前提下,获得更高的抛射物初速。

锋刃尾裙:为了防止闭气环与枪膛产生过大的摩擦力,将尾裙裙边截面设计为楔形,即锋刃尾裙。目的是使闭气环的变形量是渐变的,以发射方向为前端,闭气环的变形量从后端到前端是逐渐减小的,这样使过盈配合的紧密程度从后向前也是逐渐减小的,从而有效减少闭气环与枪膛的滑动摩擦力。从而达到既有效闭气又减少摩擦的目的。

预切分离狭缝:预切分离狭缝是弹托部件的通用设计,在分离力矩作用下,弹托狭缝会沿狭缝向底部扩展,直至完全断裂,完成弹托解体分离。由于预切狭缝既关系到弹托分离的可靠性,又关系到膛内的弹托结构强度,因此进行预切时,在保证发射时的膛内弹托完整性前提下,尽量切除多余连接材料。

步骤三

加工制作: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弹托,可采用棒材,在加工中心上完成。若采用尼龙材料,一是采用尼龙棒材,机加完成;二是采用预制模具,注塑完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