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毛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7735发布日期:2019-11-12 21:33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毛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巾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菌毛巾。



背景技术:

市场上有不少材质的毛巾看上去很干净,但实际上都对人体皮肤有伤害,尤其对于女性而言,虽然说用来大量的护肤品,但是由于细菌都隐藏在你洗脸擦脸所用的护肤巾上了,你原本洗净的脸,再用含有细菌的毛巾一擦后,细菌又沾染到了皮肤上,而且自身无法发觉,对于男性来说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选用一款有抑菌功效的毛巾显得尤为重要。

一般的抗菌毛巾在保证抗菌作用的同时无法保证毛巾的柔软性,亲切性,以及无刺激性,只能从产品原料本身去设计抗菌性,但是仍然会有部分细菌附着在表面,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毛巾,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毛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抗菌毛巾在保证抗菌作用的同时无法保证毛巾的柔软性,亲切性,以及无刺激性,只能从产品原料本身去设计抗菌性,但是仍然会有部分细菌附着在表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毛巾,包括毛巾本体,所述毛巾本体的内部中心设置有面料本体,且面料本体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抗菌面料层,所述抗菌面料层的外侧表面紧密贴合设置有纳米材料层,所述毛巾本体的边缘通过缝合连接有包边层,所述包边层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且包边层的下端前侧表面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绒面,所述包边层的左右两端上方均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且包边层的左右两端下方前侧表面均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绒面,所述毛巾本体的外表面等间距设置有标线。

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抗菌面料层和纳米材料层构成完整的毛巾本体,且抗菌面料层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面料材质,抗菌面料层和纳米材料层均关于面料本体的上下两侧表面设置有2组,且抗菌面料层和纳米材料层之间为粘贴连接。

优选的,所述面料本体包括竹纤维丝和棉纤维丝,竹纤维丝的表面交错设置有棉纤维丝,并且竹纤维丝和棉纤维丝垂直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的宽度尺寸分别大于第一魔术贴绒面和第二魔术贴绒面的宽度尺寸,且第二魔术贴绒面和第一魔术贴绒面均粘贴连接在包边层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绒面均关于包边层左右对称设置有2组,且包边层与第一魔术贴绒面和毛巾本体的长度尺寸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标线等分包边层设置在毛巾本体的外表面,且标线在毛巾本体上等间距设置有5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抗菌毛巾,在保证抗菌作用的同时可以保证毛巾的柔软性,亲切性,以及无刺激性,不用时可以缩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避免部分生命力强的细菌附着在表面;

1.设置有面料本体、抗菌面料层和纳米材料层,通过竹纤维丝和棉纤维丝的交织组合可以大大的增加其柔软性,且将抗菌面料层和纳米材料层结合,可以很好的提高毛巾的无毒、抗菌和吸湿等效果;

2.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一魔术贴绒面,通过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一魔术贴绒面的连接作用,方便在将毛巾折叠好后将前后侧进行密封包裹,避免部分生命力强的细菌附着到前后侧折叠的缝隙内;

3.设置有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绒面,通过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绒面的连接作用,方便在将毛巾折叠好后将左右侧进行密封包裹,避免部分生命力强的细菌附着到左右侧折叠的缝隙内;

4.设置有标线,通过标线的作用方便在不使用时对毛巾进行折叠,使折叠的更加整齐,从而可以使包裹的更加完全,对细菌进行全面的遮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毛巾本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料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绒面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第一魔术贴勾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毛巾本体;2、面料本体;201、竹纤维丝;202、棉纤维丝;3、抗菌面料层;4、纳米材料层;5、包边层;6、第一魔术贴勾面;7、第一魔术贴绒面;8、第二魔术贴勾面;9、第二魔术贴绒面;10、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毛巾,包括毛巾本体1、面料本体2、抗菌面料层3、纳米材料层4、包边层5、第一魔术贴勾面6、第一魔术贴绒面7、第二魔术贴勾面8、第二魔术贴绒面9和标线10,毛巾本体1的内部中心设置有面料本体2,且面料本体2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抗菌面料层3,抗菌面料层3的外侧表面紧密贴合设置有纳米材料层4,毛巾本体1的边缘通过缝合连接有包边层5,包边层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勾面6,且包边层5的下端前侧表面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绒面7,包边层5的左右两端上方均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勾面8,且包边层5的左右两端下方前侧表面均连接有第二魔术贴绒面9,毛巾本体1的外表面等间距设置有标线10。

如图2中面料本体2、抗菌面料层3和纳米材料层4构成完整的毛巾本体1,且抗菌面料层3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面料材质,抗菌面料层3和纳米材料层4均关于面料本体2的上下两侧表面设置有2组,且抗菌面料层3和纳米材料层4之间为粘贴连接,很好的提高毛巾的无毒、抗菌和吸湿等效果,如图3中面料本体2包括竹纤维丝201和棉纤维丝202,竹纤维丝201的表面交错设置有棉纤维丝202,并且竹纤维丝201和棉纤维丝202垂直交错设置,大大的增加其柔软性。

如图4-5中第一魔术贴勾面6和第二魔术贴勾面8的宽度尺寸分别大于第一魔术贴绒面7和第二魔术贴绒面9的宽度尺寸,且第二魔术贴绒面9和第一魔术贴绒面7均粘贴连接在包边层5的外表面,方便将毛巾折叠起来后,第一魔术贴勾面6和第二魔术贴勾面8能够分别粘贴连接第一魔术贴绒面7和第二魔术贴绒面9,如图1中第二魔术贴勾面8和第二魔术贴绒面9均关于包边层5左右对称设置有2组,且包边层5与第一魔术贴绒面7和毛巾本体1的长度尺寸均相等,方便将折叠后产生的缝隙完全的密封起来,避免细菌的附着。

如图1中标线10等分包边层5设置在毛巾本体1的外表面,且标线10在毛巾本体1上等间距设置有5组,使折叠的更加整齐,从而可以使包裹的更加完全,对细菌进行全面的遮挡。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抗菌毛巾时,首先当不使用该毛巾时,可以将毛巾沿着5组标线10的位置进行折叠,折叠后将第一魔术贴勾面6缠绕在前侧表面并最终与第一魔术贴绒面7粘贴连接上,从而通过第一魔术贴勾面6将折叠后的前后侧缝隙进行密封,将两侧的第二魔术贴勾面8与第二魔术贴绒面9粘贴连接,从而通过第二魔术贴勾面8将折叠后的左右侧缝隙进行密封,且第一魔术贴勾面6和第二魔术贴勾面8的材质均与抗菌面料层3的材质相同,可以很好的避免细菌的浸入,使用时通过抗菌面料层3的作用增加柔软性,且有抑菌除臭的功能,且通过纳米材料层4增加无毒、抗菌和吸湿效果,以上便完成该抗菌毛巾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