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贴膜及贴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7131发布日期:2019-10-09 00:04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贴膜及贴膜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贴膜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贴膜及贴膜支架。



背景技术:

TPU膜是在TPU颗粒料的基础上,通过压延、流延、吹膜、涂覆等工艺制成薄膜,而水凝膜是一种以TPU为基材以及配合水凝胶组成,水凝膜具有柔软性、能自动修复划痕(划破膜层无法修复)、水凝胶具有遇水粘性加强功能。TPU膜、水凝膜均属于手机保护膜中的软膜,但现有手机在贴软膜时,大多还是徒手贴膜,没有其他辅助工具,此方式贴手机膜容易将膜贴歪,进而影响手机的美观,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配合手机软膜使用的贴膜支架。通过贴膜支架用于限位软膜的位置,再将贴膜支架扣于手机上,实现手机贴膜,但此方式贴膜,需要将整个贴膜完整的对位于贴膜支架上,其贴膜的对位要求较高,不方便人们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人们给手机贴膜的手机贴膜和贴膜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贴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膜本体,所述膜本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表膜和底膜,所述底膜上设置有断面痕并通过断面痕隔断形成第一底膜片和第二底膜片,所述第二底膜片的两侧设置有耳挂端,所述耳挂端上设置有限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膜片和第二底膜片均设置有辅助标签。

进一步地,一种与上述一种手机贴膜配合使用的贴膜支架,包括手机框架,所述手机框架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槽,所述手机框架的两侧设置有与耳挂端位置相对应的耳座,所述耳座上设置有与对位孔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端。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槽上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槽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手机槽槽口处呈倒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手机贴膜的第二底膜片设有耳挂端,耳挂端上设置有限位孔,而本实用新型的贴膜支架上设置有耳座,耳座上设置有限位端,人们将耳挂端上的通孔插接于限位端上,可实现贴膜支架对手机贴膜的限位;由此,人们可先将手机放置于贴膜支架的手机槽内并使手机屏幕朝向手机槽槽口处,再将手机贴膜通过限位孔限位于贴膜支架上并使手机贴膜的底膜位于手机屏幕的表面,此时,人们可通过辅助标签将第一底膜片撕掉,在撕掉的同时利用硬纸片沿撕掉第一底膜片的方向用力刮表膜,使膜本体与手机屏幕紧密贴合,然后,将手机以及手机贴膜从贴膜支架上取出,通过辅助标签撕掉第二底膜片,撕的同时利用硬纸片沿撕掉第二底膜片的方向用力刮表膜,由此,可使整个膜本体与手机屏幕紧密贴合,最后撕下表膜,完成手机贴膜,由此,可解决现有贴膜支架对手机贴膜限位要求高的问题,进而方便人们将软膜对位贴于手机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贴膜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贴膜支架的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手机贴膜固定于贴膜支架上的示意图。

图4为将第一底膜片位置的手机贴膜掀起的示意图。

图5为手机贴膜从贴膜支架上取出的示意图。

图6为手机完成贴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机贴膜,包括膜本体2,所述膜本体2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表膜1和底膜3,所述底膜3上设置有断面痕32并通过断面痕32隔断形成第一底膜片35和第二底膜片36,所述第二底膜片36的两侧设置有耳挂端33,所述耳挂端33上设置有限位孔3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手机贴膜中,所述第一底膜片35和第二底膜片36均设置有辅助标签31,通过辅助标签31可方便人们将底膜3从膜本体2上撕下来。

请参照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与上述一种手机贴膜配合使用的贴膜支架,包括手机框架4,所述手机框架4内设置有用于放置手机的手机槽41,所述手机框架4的两侧设置有与耳挂端33位置相对应的耳座5,所述耳座5上设置有与对位孔34位置相对应的限位端6,所述限位端6可呈圆柱体、锥体等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贴膜支架中,所述手机槽41上设置有通孔42,当手机放置于手机槽41内时,可从贴膜支架的背面通过通孔42按压手机,可方便人们将手机从手机槽41上取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贴膜支架中,所述手机槽4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凸块7,当手机放置于手机槽41内时,凸块7挤压着手机,使手机与手机槽41的接触面积减小,也方便手机的放入手机槽41内。还有所述凸块7位于手机槽41槽口处呈倒角状,倒角状可呈倒斜角和导圆角,更加方便手机对位放入手机槽41内。

本实用新型手机贴膜的第二底膜片36设有耳挂端33,耳挂端33上设置有限位孔34,而本实用新型的贴膜支架上设置有耳座5,耳座5上设置有限位端6,人们将耳挂端33上的通孔34插接于限位端6上,可实现贴膜支架对手机贴膜的限位。

因此,人们可先将手机100放置于贴膜支架的手机槽41内并使手机100屏幕朝向手机槽41槽口处,再将手机贴膜通过限位孔34限位于贴膜支架上并使手机贴膜的底膜3位于手机100屏幕的表面,此时,人们可先将第一底膜片35位置的手机贴膜掀起,利用辅助标签31将第一底膜片35撕掉,在撕掉的同时利用片状物体(如硬纸片等)沿撕掉第一底膜片35的方向用力刮表膜1,使膜本体2与手机100屏幕紧密贴合,然后,将手机100以及手机贴膜从贴膜支架上取出,通过辅助标签31撕掉第二底膜片36,撕掉的同时利用硬纸片沿撕掉第二底膜片36的方向用力刮表膜1,由此,可使整个膜本体2与手机100屏幕紧密贴合,最后撕下表膜,完成手机贴膜。由此可解决现有贴膜支架对手机贴膜限位要求高的问题,进而方便人们将软膜对位贴于手机100上。其中,在需撕下表膜时,可撕下第一底膜片35或第二底膜片36上的辅助标签31粘贴于表膜1上,从而方便借助辅助标签31将表膜1从模本体2上撕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而对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