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体撕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23557发布日期:2020-02-04 10:3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片体撕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设备领域,涉及一种片体撕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系统中会使用到贴有双面胶带的片体,片体可能是软包电芯,软包电芯上的胶带是为了便于将电芯与外壳或其它电芯粘连起来;片体还可能是加热片,加热片是贴在电芯与电芯之间或贴在电池模块的两端,使得锂电池工作在正常温度中。

在对片体进行贴附之间,需要将片体上的双面胶带撕开,传统的撕胶工序是由人工完成的,撕胶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在对片体进行贴附之间,需要将片体上的双面胶带撕开,传统的撕胶工序是由人工完成的,撕胶效率低,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片体撕胶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片体撕胶装置,该片体撕胶装置包括:上料机构、片体处理机构、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上料搬运装置和料盒,上料搬运装置在料盒与片体处理机构之间移动,和/或,上料搬运装置在片体处理机构与下料机构之间移动;料盒中的片体上贴有双面胶带,双面胶带由胶层和隔离层组成;片体处理机构位于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之间,片体处理机构将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撕下;下料机构在片体处理机构和下料工位之间移动,下料机构将撕胶后的片体搬运至下道工序。

通过片体处理机构实现片体的自动撕胶,由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实现待撕胶的片体的上料工作和撕胶后的片体的下料工作,不需要人工完成撕胶工序,提高了撕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可选的,片体的两侧设有极耳,片体上有两条垂直于极耳延伸方向的双面胶带;片体放置在片体处理机构的处理台面上,处理台面上放置的片体的双面胶带朝下;片体处理机构包括撕胶装置和整平装置;撕胶装置位于处理台面的下方;整平装置分别设置在撕胶装置的两侧,与片体的极耳位置对应;整平装置对极耳进行整平;整平装置与撕胶装置之间间隔第一预定距离的间隙,片体上双面胶带的位置对应间隙的区域,撕胶装置从间隙处将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向下撕下。

通过整平装置将极耳整平,保证了极耳在后道工序没有变形的情况,通过将片体上双面胶带的位置对应整平装置和撕胶装置间隔的间隙区域,便于撕胶装置夹住隔离层进行剥离。

可选的,整平装置包括间距调节组件和第一压紧组件;间距调节组件对整平装置与撕胶装置之间间隔的第一预定距离进行调节;第一压紧组件位于处理台面上方,第一压紧组件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第一压紧组件在间距调节组件调节完成后对应极耳的位置,第一压紧组件下降靠近处理台面将片体的极耳压平。

通过间距调节组件对整平装置与撕胶装置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进行调节,使得整平装置与撕胶装置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片体撕胶与极耳整平工作。

可选的,撕胶装置包括支架、升降组件、旋转组件、横移组件和夹爪组件;支架的顶部包括顶板,顶板用于承载片体;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横移组件设置在顶板的下方,升降组件固定安装在横移组件的活动部上,旋转组件固定安装在升降组件的活动部上,夹爪组件固定安装在旋转组件两侧的旋转部上;旋转组件带动夹爪组件旋转,升降组件带动旋转组件升降,横移组件带动升降组件沿双面胶带的延伸方向横移;夹爪组件与顶板承载的片体上双面胶带的位置对应,夹爪组件用于夹住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在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的协作配合下将隔离层撕下。

通过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配合调节旋转组件的位置,以适应双面胶带的位置,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夹爪组件旋转,可以通过机器实现剥离动作,通过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的配合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片体的双面胶带隔离层的剥离。

可选的,片体的两侧设有极耳;片体撕胶装置还包括检测清理机构,检测清理机构检测片体上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以及对极耳进行清洗。

通过检测清理机构检测片体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对前道撕胶工序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了撕胶质量,对极耳进行清洗可以防止焊接的时候极耳上面有污渍,影响焊接效果。

可选的,片体撕胶装置还包括中转机构,中转机构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往返运动;检测清理机构设置在撕胶位与出料位之间,检测清理机构在中转机构将撕胶后的片体从撕胶位输送至出料位的过程中对片体进行检测清理;下料机构在出料位将撕胶清理后的片体搬运至下道工序。

通过中转机构带动片体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往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置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的检测清理机构可以对片体进行检测清理。

可选的,检测清理机构包括检测器和清洗装置;中转机构包括翻转组件、第二压紧组件和驱动组件;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平台和旋转气缸,翻转平台的两端与旋转气缸的旋转部固定连接;翻转平台用于承载片体,旋转气缸带动翻转平台翻转180度;第二压紧组件设置在翻转平台上,将片体压紧在翻转平台上;驱动组件与翻转组件连接,带动翻转组件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移动;检测器设置在翻转组件的移动路径中,与翻转平台上承载的片体的双面胶带的位置对应,检测器位于翻转平台所在平面的下方,用于检测翻转平台承载的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清洗装置设置在翻转组件的移动路径中,与翻转平台上承载的片体的极耳位置对应,清洗装置对翻转平台翻转前后承载的片体的极耳的两面进行清洗。

通过翻转平台带动片体翻转180度,可以使得清洗装置对极耳的两面进行清洗,通过将检测器设置在翻转平台的下方,在翻转平台带动片体移动的过程中,检测器可以从下方检测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是否剥离。

可选的,翻转组件在翻转位翻转,翻转位与检测清理机构相距第二预定距离。

通过将翻转位和检测清理机构间隔第二预定距离,可以避免检测清理机构阻碍翻转平台的翻转动作。

可选的,下料机构包括吸取组件和移动组件;吸取组件安装在移动组件上,吸取组件用于吸取或释放片体;移动组件带动吸取组件移动。

可选的,片体处理机构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废料盒用于回收撕下的双面胶带的隔离层。

通过废料盒回收撕下的双面胶带的隔离层,可以保持产线的整洁。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片体撕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片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料盒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片体处理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撕胶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中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下料机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片体撕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上料机构;11、上料搬运装置;12、料盒;20、片体处理机构;30、下料机构;31、吸取组件;32、移动组件;40、片体;41、双面胶带;42、极耳;50撕胶装置;51、支架;52、升降组件;53、旋转组件;54、横移组件;55、夹爪组件;56、顶板;60、整平装置;61、间距调节组件;62、第一压紧组件;70、检测清理机构;71、检测器;72、清洗装置;80、中转机构;81、翻转组件;82、第二压紧组件;83、驱动组件;84、翻转平台;85、旋转气缸;90、废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对片体进行贴附之间,需要将片体上的双面胶带撕开,传统的撕胶工序是由人工完成的,撕胶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针对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片体撕胶装置及方法,通过片体处理机构实现片体的自动撕胶,由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实现待撕胶的片体的上料工作和撕胶后的片体的下料工作,不需要人工完成撕胶工序,提高了撕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下面结合图1至图7对本申请提供的片体撕胶装置及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片体撕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片体撕胶装置包括:上料机构10、片体处理机构20、下料机构30。上料机构10包括上料搬运装置11和料盒12。

上料搬运装置11在料盒12与片体处理机构20之间移动,上料搬运装置11将料盒12中的片体40搬运至片体处理机构20,和/或,上料搬运装置11在片体处理机构20和下料机构30之间移动,上料搬运装置11将片体处理机构20上撕胶后的片体40搬运至下料机构30。

结合参考图2,料盒12中的片体40上贴有双面胶带41,双面胶带41由胶层和隔离层组成。隔离层的一部分伸出片体40外部,便于隔离层撕下。

可选的,如图2所示,片体40的两侧设有极耳42,片体40上有两条垂直于极耳延伸方向的双面胶带41。在实际应用中,片体40可以是加热片或软包锂电池的电芯。结合参考图3,其示出了料盒12的示意图。料盒12根据片体40的极耳42位置和双面胶带41的粘贴位置在两侧设计非对称的挡板,使得片体40只能以一个方向放入料盒12中,挡板可以对放反的片体40进行干涉,从而保证料盒12中的片体40的双面胶带41都是向下的。

片体处理机构20位于上料机构10和下料机构30之间,片体处理机构20将片体40上双面胶带41的隔离层撕下。片体40放置在片体处理机构20的处理台面上,处理台面上放置的片体40的双面胶带41朝下。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4,片体处理机构20包括撕胶装置50和整平装置60;撕胶装置50位于处理台面的下方,整平装置60分别设置在撕胶装置50的两侧,与片体40的极耳42位置对应;整平装置60对极耳42进行整平;整平装置60与撕胶装置50之间间隔第一预定距离的间隙,片体40上双面胶带41的位置对应间隙的区域,撕胶装置50从间隙处将片体40上双面胶带41的隔离层向下撕下。

由于片体40的极耳42分别位于片体40的两侧,对应的,两个整平装置60分别对两侧的极耳42进行整平。整平装置60和撕胶装置50之间间隔第一预定距离产生一个空隙,由于撕胶装置50从下方撕下隔离层,因此空出的间隙可以便于撕胶装置50执行撕胶动作。

可选的,如图4所示,整平装置60包括间距调节组件61和第一压紧组件62;间距调节组件61对整平装置60与撕胶装置50之间间隔的第一预定距离进行调节;第一压紧组件62位于处理台面上方,第一压紧组件62在竖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第一压紧组件62在间距调节组件61调节完成后对应极耳42的位置,第一压紧组件62下降靠近处理台面将片体40的极耳42压平。

间距调节组件61通过机械调节改变整平装置60与撕胶装置50之前的距离,使得第一压块组件62对应极耳42的位置。另外,通过调整整平装置60与撕胶装置50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片体40上的双面胶带41的位置对准间隙,从而便于撕胶装置50从间隙位置撕下隔离层。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5,撕胶装置50包括支架51、升降组件52、旋转组件53、横移组件54和夹爪组件55;支架51的顶部包括顶板56,顶板56用于承载片体40;升降组件52、旋转组件53和横移组件54设置在顶板56的下方,升降组件52固定安装在横移组件54的活动部上,旋转组件53固定安装在升降组件52的活动部上,夹爪组件55固定安装在旋转组件53两侧的旋转部上;旋转组件53带动夹爪组件55旋转,升降组件52带动旋转组件53升降,横移组件54带动升降组件52沿双面胶带41的延伸方向横移;夹爪组件55与顶板56承载的片体40上双面胶带41的位置对应,夹爪组件55用于夹住片体40上双面胶带41的隔离层,在旋转组件53、升降组件52和横移组件54的协作配合下将隔离层撕下。

在实际应用中,横移组件54带动整体移动至双面胶带41的下方,升降组件52上升,带动旋转组件53和夹爪组件55升至高位,夹爪组件55将露在片体40外的隔离层夹住,升降组件52下降,横移组件54带动整体移动至旋转位,旋转组件54带动夹爪组件55旋转,直到夹住的隔离层被完全撕下,撕下后夹爪组件55松开,释放撕下的隔离层。

采用旋转组件53带动夹爪组件55旋转的设计,可以减少单纯使用横移组件54直线运动进行撕胶动作的距离,从而节省设备占用的空间。

可选的,旋转组件53可以是旋转气缸,横移组件54可以是横移电机,升降组件52可以是升降气缸。

可选的,夹爪组件55可以包括夹爪和夹合气缸,通过夹合气缸控制夹爪的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夹紧或释放的动作。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1,片体撕胶装置还包括检测清理机构70,检测清理机构70检测片体40上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以及对极耳42进行清洗。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1和图6,片体撕胶装置还包括中转机构80,中转机构80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往返运动;检测清理机构70设置在撕胶位与出料位之间,检测清理机构70在中转机构80将撕胶后的片体40从撕胶位输送至出料位的过程中对片体40进行检测清理;下料机构30在出料位将撕胶清理后的片体40搬运至下道工序。

在撕胶装置50撕下隔离层时,中转机构80移动至靠近撕胶装置50的位置,上料机构10将撕胶后的片体40搬运至中转机构80上之后,中转机构80带着片体40向远离撕胶装置50的方向移动。

可选的,检测清理机构70包括检测器71和清洗装置72;中转机构80包括翻转组件81、第二压紧组件82和驱动组件83;翻转组件81包括翻转平台84和旋转气缸85,翻转平台84的两端与旋转气缸85的旋转部固定连接;翻转平台84用于承载片体40,旋转气缸85带动翻转平台84翻转180度;第二压紧组件82设置在翻转平台84上,将片体40压紧在翻转平台84上;驱动组件83与翻转组件81连接,带动翻转组件81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移动;检测器71设置在翻转组件81的移动路径中,与翻转平台84上承载的片体40的双面胶带41的位置对应,检测器71位于翻转平台84所在平面的下方,用于检测翻转平台84承载的片体40上双面胶带41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清洗装置72设置在翻转组件81的移动路径中,与翻转平台84上承载的片体40的极耳42位置对应,清洗装置72对翻转平台84翻转前后承载的片体40的极耳42的两面进行清洗。

在实际应用中,中转机构80带着撕胶后的片体40移动过程中,设置在与双面胶带41移动路线中的检测器71可以对隔离层是否撕下进行检测,设置在极耳42移动路线中的清洗装置72对极耳42的一面进行清洗,在中转机构80翻转后,清洗装置72对极耳42的另一面进行清洗。

可选的,翻转组件81在翻转位翻转,翻转位于检测清理机构70相距第二预定距离。

为了避免检测清理机构70对翻转组件81的翻转动作造成干扰,因此中转机构80在经过检测清理机构70后会继续向前运动第二预定距离至翻转位,在翻转位翻转后返回检测清理机构70清洗极耳42的另一面,清洗完毕后中转机构80带动片体40运动至出料位。

可选的,检测器71可以是色标传感器,双面胶带的隔离层与胶层的颜色不同,通过色标传感器检测双面胶带周围图像的颜色可以判断隔离层是否被撕下。

可选的,清洗装置72可以是等离子清洗装置,通过对极耳42进行清洗,可以防止焊接时极耳42上面有污渍,影响焊接效果。

可选的,第二压紧组件82可以包括压紧板和气缸,气缸带动压紧板运动,实现压紧板的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压紧动作可以将片体40固定在翻转平台84上,在翻转平台84翻转时避免了片体40发生位置偏移的问题。

翻转平台84上设置有与片体40形状对应的镂空区域,使得片体40在翻转平台84翻转前后,下方的清洗装置72都能接触到片体40的极耳4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如图1所示,等离子清洗装置位于片体40的极耳42的运动路径的下方,在极耳42运动过程中,等离子清洗装置对极耳42向下的一面进行清洗,待极耳42翻转后,等离子清洗装置对极耳42的另一面进行清洗。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等离子清洗装置还可以设置在极耳42的运动路径的上下两侧,在极耳42的运动过程中,等离子清洗装置对极耳42的两面同时进行清洗。

下料机构30在片体处理机构20和下料工位之间移动,下料机构30将撕胶后的片体40搬运至下道工序。

可选的,下料位置可以是输送电芯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可以是输送带、辊轮或升降步进装置。

可选的,若片体40是加热片,下料机构30可以将加热片搬运至电芯或电池模块的表面,通过撕胶后的胶层贴合。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7,下料机构30包括吸取组件31和移动组件32;吸取组件31安装在移动组件32上,吸取组件31用于吸取或释放片体40;移动组件32带动吸取组件31移动。

可选的,下料机构30还可以包括旋转组件,用于带动吸取组件31在运动过程中旋转预定角度。

可选的,结合参考图1,片体处理机构20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90,废料盒90用于回收撕下的双面胶带41的隔离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片体撕胶装置,通过片体处理机构实现片体的自动撕胶,由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实现待撕胶的片体的上料工作和撕胶后的片体的下料工作,不需要人工完成撕胶工序,提高了撕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另外,通过整平装置将极耳整平,保证了极耳在后道工序没有变形的情况,通过将片体上双面胶带的位置对应整平装置和撕胶装置间隔的间隙区域,便于撕胶装置夹住隔离层进行剥离。

另外,通过间距调节组件对整平装置与撕胶装置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进行调节,使得整平装置与撕胶装置的位置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片体撕胶与极耳整平工作。

另外,通过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配合调节旋转组件的位置,以适应双面胶带的位置,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夹爪组件旋转,可以通过机器实现剥离动作,通过旋转组件、升降组件和横移组件的配合可以适应不同型号的片体的双面胶带隔离层的剥离。

另外,通过检测清理机构检测片体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对前道撕胶工序的工作进行监督,保证了撕胶质量,对极耳进行清洗可以防止焊接的时候极耳上面有污渍,影响焊接效果。

另外,通过中转机构带动片体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往返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置在撕胶位和出料位之间的检测清理机构可以对片体进行检测清理。

另外,通过翻转平台带动片体翻转180度,可以使得清洗装置对极耳的两面进行清洗,通过将检测器设置在翻转平台的下方,在翻转平台带动片体移动的过程中,检测器可以从下方检测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是否剥离。

另外,通过废料盒回收撕下的双面胶带的隔离层,可以保持产线的整洁。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片体撕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从料盒中逐片吸取待撕胶的片体,将吸取的片体搬运至片体处理机构的处理台面上,使得片体上的双面胶带朝下。

由于撕胶装置从下方撕下隔离层,因此片体搬运至片体处理机构的处理台面时需要将双面胶带朝下,以便撕胶装置进行撕胶动作。

可选的,将吸取的片体搬运至片体处理机构的处理台面上之后,还包括:将整平装置的第一压紧组件调节至对应片体的极耳位置;下降第一压紧组件,通过第一压紧组件的压力将片体的极耳整平。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相同规格的片体,将整平装置的第一压紧组件调节至对应片体的极耳位置只需要执行一次,在更换片体时,需要对第一压紧组件的位置重新进行调节。

步骤120,通过撕胶装置的夹爪从水平方向夹紧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向下旋转夹紧后的夹爪,使得夹爪带动双面胶带的隔离层从胶层上剥离。

这里的夹爪在旋转、升降、横移动作的配合下将夹住的隔离层剥离。

可选的,通过撕胶装置的夹爪从水平方向夹紧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向下旋转夹紧后的夹爪,使得夹爪带动双面胶带的隔离层从胶层上剥离之后,还包括:通过与片体的极耳对应位置的清洗装置对极耳的一面进行清洗,将极耳翻转180度,通过清洗装置对极耳的另一面进行清洗;或者,通过与片体的极耳对应位置的清洗装置对极耳的两面同时进行清洗。

若对极耳进行翻转清洗,则可以节省清洗装置占用的空间,若对极耳两面同时清洗,则可以提高极耳的清洗效率。

步骤130,将撕胶后的片体搬运至下料机构,由下料机构将撕胶后的片体搬运至下道工序。

可选的,将撕胶后的片体搬运至下料机构之前,还包括:在撕胶后的片体的搬运过程中,通过检测器在片体的移动路径中检测片体上双面胶带的隔离层是否被撕下;当检测到隔离层被撕下时,继续搬运片体移动至下料机构;当检测到隔离层未被撕下时,暂停产线动作并发出警报。

增加检测器对隔离层是否被撕下进行检测,可以保证机器自动撕胶的质量,当检测到隔离层未被撕胶时,表明前道撕胶工序存在问题,可能夹取位置不对,可能撕胶动作不彻底不足以完全撕下隔离层,因此需要暂停生产避免返工,同时通过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检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片体撕胶方法,通过机器实现片体的自动搬运、撕胶和下料,不需要人工完成撕胶工序,提高了撕胶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另外,通过检测器在片体的移动路径中检测隔离层是否被撕下,可以为片体的自动撕胶提供监督机制,保证片体撕胶质量,并且在出故障时及时发出警报进行提醒。

另外,通过单面清洗装置配合极耳的翻转动作,可以减少清洗装置的数量,同时实现极耳的双面清洗效果,通过双面清洗装置对极耳进行清洗,可以提高极耳的清洗效率。

另外,通过整平装置的第一压紧组件下降将极耳整平,可以纠正极耳的变形情况,保证了后道工序的焊接质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发明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