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皮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1607发布日期:2019-12-20 19:09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真皮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仿真皮面料。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对织物之使用已相当广泛。如衣物、鞋子、床单、桌布等,皆可见织物存在。在多种织物材质中,对功能性之考虑并非单一,往往须具备多种功能特性。因此,复合材料之织物之使用已为趋势。其中复合材料的聚酯纤维由于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性好、热塑性好、耐磨性好、耐旋光性好等优越特性,故成为织物之复合材料相当好的选择之一。而且聚酯纤维为材料基底所衍生之织物种类繁多,除单纯聚酯纤维织物外,尚存在有众多和各种纺织纤维混纺或交织的产品,此恰可弥补纯聚酯纤维织物的不足,发挥更好的产品性能。举例而言,聚酯纤维织物正朝向仿毛、仿丝、仿麻、仿鹿皮等合成纤维天然化的方向发展。

聚酯纤维虽于功能上具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使用,然而除对功能性需求外,对所形成织物之外观图案亦须兼备。习知于织物上形成色彩变化之图案,多使用染色或印色方式,然其工艺过于复杂,且对原物料造成严重耗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将简易形成外观图案的仿真皮面料及其制造方法,以满足工业需求。

一种仿真皮面料,其包括一块底布,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布上的透明层。所述底布包括多个经线和多个纬线,以及多个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的热塑性纤维区域和非热塑性纤维区域。所述经线为热塑性纤维,所述纬线为非热塑性纤维。所述透明层仅设置在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上,以使底布形成明暗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厚度大于非热塑性纤维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层与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成一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皮面料通过设置在所述底布的透明层,使所述底布形成明暗变化。所述底布包括多个经线和多个纬线,以及多个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的热塑性纤维区域和非热塑性纤维区域,另外,热塑性纤维在加热时形成流动变形,冷却后保持一定形状,在加工时,通过加温、加压使得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上形成所述透明层,可想而知,所述透明层仅设置在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上,以使底布形成明暗变化,使所述底布形成类似皮质或油蜡的效果。由此,该仿真皮面料工艺简单,节约原料,且可简易形成各种图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皮面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仿真皮面料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皮面料的结构示意图。所述仿真皮面料包括一个底布10,以及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布上的透明层20。所述仿真皮面料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组装组件等等,其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

所述底布10包括多个经线11和多个纬线12,以及多个由经线11和纬线12编织而成的热塑性纤维区域13和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其中所述述经线11为热塑性纤维,所述纬线12为非热塑性纤维。由此,所述底布10由热塑性纤维线材和非热塑性纤维线材编织而成。而且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由热塑性纤维编织而成,所述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由非热塑性纤维编织而成。其中热塑性纤维就是在加热时形成流动变形,冷却后保持一定形状的纤维,而非热塑性纤维就是在加热、加压下均不发生变化的纤维,而且热塑性纤维的材质为热塑性聚酯制成。另外,所述经线11与所述纬线12将所述底布10编织时采用提花结构,其提花就是底布10以经线11、纬线12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为一种现有技术,再此不再赘述。且通过提花结构的编织,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厚度大于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此外,在加工时对所述底布10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处理,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在加热及加压后,将形成所述透明层20。其中温度在130度至160度之间,时间为1-3分钟。

可想而知的是,所述透明层20与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一体连接,且所述透明层20罩设于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21的外侧。由于所述透明层20对光线的反射,使得底布10形成明暗变化,其为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21的亮度较高,所述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的亮度较暗,以形成明暗变化。当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与所述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本身具有颜色时,其中热塑性纤维区域13与所述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的颜色可相同或不同,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皆与所述透明层20搭配,形成明暗变化,使所述底布10形成类似皮质或油蜡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仿真皮面料通过设置在所述底布10的透明层20,使所述底布10形成明暗变化。所述底布10包括多个经线11和多个纬线12,以及多个由经线11和纬线12编织而成的热塑性纤维区域13和非热塑性纤维区域14,另外,热塑性纤维在加热时形成流动变形,冷却后保持一定形状,在加工时,通过加温、加压使得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上形成所述透明层20,可想而知,所述透明层20仅设置在所述热塑性纤维区域13上,以使底布10形成明暗变化,使所述底布10形成类似皮质或油蜡的效果。由此,该仿真皮面料工艺简单,节约原料,且可简易形成各种图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