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16110发布日期:2020-11-06 12:23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尼丝纺布,具体是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属于尼丝纺布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尼丝纺又称尼龙纺,为锦纶长丝制织的纺类丝织物。具有平整细密,绸面光滑,手感柔软,轻薄而坚牢耐磨,色泽鲜艳,易洗快干等特性,主要用作男女服装面料,尼丝纺为锦纶长丝制织的纺类丝织物;面料成分为100%尼龙;经纬线原料采用70d。织物组织为平纹组织、变化组织(菱形格、锦纶六边格、尼龙牛津格)。

现有一些尼丝纺布在使用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尼丝纺布结构较为简单、功能单一,容易表面沾上空气中的灰尘,增加不干净的情况,同时尼丝纺布防绒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包括尼丝纺布层、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透气层、透气孔、竹炭纤维层、负离子纤维层和防尘透气膜;其中所述尼丝纺布层底侧复合有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且尼丝纺布层顶侧复合有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所述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顶侧复合有透气层,且透气层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层顶侧复合有竹炭纤维层,且竹炭纤维层顶侧复合有负离子纤维层;所述负离子纤维层顶侧复合有防尘透气膜层。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透气孔在透气膜表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与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结构一致,且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与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位于尼丝纺布层相对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尼丝纺布层厚度是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厚度的五倍,且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厚度是透气层厚度的三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透气层厚度是竹炭纤维层厚度的两倍,且竹炭纤维层厚度是负离子纤维层厚度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负离子纤维层厚度是防尘透气膜厚度的三分之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结构简单、设计新颖,设置的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以及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的作用下,便于提高对尼丝纺布整体的阻绒效果,设置的防尘透气膜的作用下,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防尘透气效果,实用性价值较高。

2.设置的透气层的作用下,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透气性能,设置的竹炭纤维层的作用下,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效果,设置的负离子纤维层的作用下,通过该纤维所释放产生的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负离子对人体保健作用,满足使用者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气层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尼丝纺布层,2、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3、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4、透气层,401、透气孔,5、竹炭纤维层,6、负离子纤维层,7、防尘透气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防尘防绒尼丝纺布,包括尼丝纺布层1、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2、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透气层4、透气孔401、竹炭纤维层5、负离子纤维层6和防尘透气膜7;其中所述尼丝纺布层1底侧复合有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2,且尼丝纺布层1顶侧复合有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所述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顶侧复合有透气层4,且透气层4表面开设有透气孔401;所述透气层4顶侧复合有竹炭纤维层5,且竹炭纤维层5顶侧复合有负离子纤维层6;所述负离子纤维层6顶侧复合有防尘透气膜7层。

所述透气孔401数目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透气孔401在透气膜表面均匀分布,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透气效果;所述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2与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结构一致,且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2与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位于尼丝纺布层1相对侧表面,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防绒效果;所述尼丝纺布层1厚度是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厚度的五倍,且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厚度是透气层4厚度的三分之一,便于使用;所述透气层4厚度是竹炭纤维层5厚度的两倍,且竹炭纤维层5厚度是负离子纤维层6厚度的两倍,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抗菌抑菌以及透气效果;所述负离子纤维层6厚度是防尘透气膜7厚度的三分之二,提高尼丝纺布的防尘透气效果,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在尼丝纺布层1相对侧分别复合有第一涤纶防绒底布层2以及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的作用下,便于提高对尼丝纺布整体的阻绒效果,同时在第二涤纶防绒底布层3顶侧复合有透气层4的作用下,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透气性能,通过在透气层4顶侧复合有竹炭纤维层5的作用下,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吸湿透气、抑菌抗菌的效果,且在竹炭纤维层5顶侧复合有负离子纤维层6的作用下,通过该纤维所释放产生的负离子对改善空气质量、环境具有明显的作用,同时负离子对人体保健作用,满足使用者需求,同时在负离子纤维层6顶侧复合有防尘透气膜7的作用下,提高尼丝纺布整体的防尘透气效果,实用性价值较高。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