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2034发布日期:2021-02-18 21:2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油箱的底护板安装于汽车油箱的底部,随着汽车内饰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汽车内饰隔音、隔热要求的越来越高,汽车内饰件更加注重产品的高性能、环保以及美观。一般地,在油箱底护板的靠近油箱一侧的端面增加一层铝箔,来提高隔音、隔热以及美化的需求。
[0003]
目前,一般是直接将铝箔与底护板本体用订书针等固定件来固定,这种方式存在众多的缺陷:铝箔边角容易翘起;订书针容易将铝箔破坏,导致铝箔掉落;铝箔与本体容易错位;工人劳动强度大等。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将铝箔与底护板准确的固定粘结在一起的复合工装,实现底护板本体与铝箔自动化压合,复合后产品外形美观,平整,且有效节省劳动力。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上设有用于定位工件以及铝箔的定位机构;所述机架的上端设有安装架,所述的安装板上设有上模具以及驱动上模具竖向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模具上还设有用于加热上模具的加热组件,依次将工件、铝箔放置在下模具上时,驱动机构驱动加热后的上模具下行直至与下模具配合,铝箔下表面的pe膜受热融化以使得铝箔与工件复合粘结在一起。
[0006]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工装,是一种专用工装设备,专门用于油箱底护板上表面进行铝箔复合,具体的,该工装结构中设置上模具、下模具,在上模具上设置相应的加热组件,当底护板本体、铝箔依次放置定位在上模具中时,加热组件对上模具进行加热,加热至预设的温度后,驱动机构驱动上模具朝着下模具合模运动;当上模具压合在铝箔上表面之后,高温的上模具将热量传递给铝箔,铝箔的下表面的pe膜受热融化,在上模具压力作用下铝箔与底护板本体复合粘结在一起,此过程无需人工压制,并且铝箔与底护板本体能够完全平整的贴合在一起,复合效率高,且节省劳动力成本;并且在下模具上还设有相应的工件、铝箔定位机构,以使得铝箔与工件在复合粘结后不会发生位置偏移,保证外形美观度。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若干加热棒,所述的上模具包括上模座以及上模仁,所述上模座的下端设有安装框,所述的上模仁设在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的侧壁上设有与加热棒电连接的电控盒;所述的上模仁中设有若干通孔,若干所述加热棒插设在对应的通孔内。此结构中通过电控盒对上模仁的加热温度进行自动化控制,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
高工作效率。
[0009]
作为改进的,所述的上模仁上还设有若干监测孔,所述的监测孔内设有温感器,所述的温感器与电控盒电连接。温感器的设置进一步的提高的对于加热组件的自动化控制程度,使得整个工装操控更加便捷,节省劳动力。
[0010]
再改进的,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下模具上表面内凹形成的与工件曲面相配合的凹槽以及若干沿周向设置在下模具上表面的限位柱。凹槽以及限位柱的设置用于对工件、铝箔进行位置定位,提高复合粘结后的位置对准度,保证复合成品的贴合平整度以及外形美观度。
[0011]
再改进的,所述上模具上设有隔热防护组件,所述的隔热防护组件包括围设在上模具四周的侧壁以及设在上模具下方的底壁;开模时,所述的底壁水平位于侧壁的下端以形成闭合的腔体;合模时,所述的底壁与侧壁分离以使得上模具可以与下模具配合。由于上模具加热后具有较高的温度,该隔热防护组件设置后可以有效起到隔离防护作用,保证安全性能。
[0012]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底壁包括左右分布的两块底板,两块所述底板分别沿竖向可运动的铰接在侧壁的下端;所述上模具的前壁上铰接有两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底板的另一端铰接。
[0013]
再改进的,所述上模具的前壁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下端沿竖向设有若干插孔,两根所述的连杆通过同一插销转动配合在插孔内。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去除防护网的结构图。
[0016]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具以及相应的驱动结构的结构图。
[0017]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具以及相应的驱动结构的另一角度结构图
[0018]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模具结构示意图。
[0019]
图6是图2中x处放大结构图。
[0020]
其中,1-机架,2-安装板,3-下模具,3.1-凹槽,3.2-限位柱,4-安装架,5-上模具,5.1-上模座,5.2-上模仁,5.2.1-通孔,5.2.2-监测孔,5.3-安装框,5.4-电控盒,6-加热棒,7-温感器,8-侧壁,9-底壁,9.1-底板,9.1.1-第一底板,9.1.2-第二底板,10-连杆,11-连接板,11.1-插孔,12-插销,13-驱动缸,14-储气罐,15-平衡气缸,16-操作箱,17-底脚,18-叉车槽口,19-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端”、“下端”、“下表面”、“侧壁”、“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的,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只是为了方便描述,便于区分,并没有特指的含义。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配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箱底护板铝箔复合工装,包括机架1,该机架1主要由多根方形管拼装而成的矩形框架,该框架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焊接,也可以是螺接。并且为了工作人员的安全考虑,在机架1的后部以及两侧面均设有安全护网19。
[0025]
具体的,在述机架1的下端设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上设有下模具3,下模具3上设有用于定位底护板本体(工件)以及铝箔的定位机构。具体的,该定位机构包括下模具3上表面内凹形成的与工件曲面相配合的凹槽3.1以及若干沿周向设置在下模具3上表面的限位柱3.2;此凹槽3.1与底护板的外形相匹配,用于限定底护板的位置。如图6所示,各个限位柱3.2的位置与工件上预设的通孔相对应,在工件放置在下模具3上后,将预设的通孔位置插装在各个限位柱3.2上,对其进行径向限定。此结构中,在铝箔上与工件上各个预设孔对应的位置也会设置相应的通孔;这样在限定工件时,铝箔也被准确的限定在工件上表面,从而保证两者复合粘结后的位置精度,提高复合成品的美观度以及平整度。
[0026]
如图1、2所示,在该复合工装中,具有两个上模具5,两个下模具3,并且两个下模具3是整体式结构,即,此结构可以同时实现两个工件的铝箔复合动作。本实施例中,选择任意一个上模具5结构作为具体展开说明,而对另一个结构相同的部分则不再赘述。
[0027]
机架1的上端设有安装架4,安装板4上设有上模具5以及驱动上模具5竖向运动的驱动机构;上模具5上还设有用于加热上模具5的加热组件,依次将工件、铝箔放置在下模具3上时,驱动机构驱动加热后的上模具5下行直至与下模具3配合,铝箔下表面的pe膜受热融化以使得铝箔与工件复合粘结在一起,每次合模时加热组件将上模具5加热至150
°
左右,合模后,利用上模具5的热量将铝箔下表面贴近工件一面的pe膜融化,并且在上下模的压合作用下,铝箔与工件复合粘结在一起,复合成型后产品平整、美观。
[0028]
如图2所示,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缸13,驱动缸13竖向连接在安装架4上,驱动缸13的活塞杆连接在上模座5.1上端,为了方便安装,通常在上模座5.1的上端还设置一块上安装板,驱动缸13的活塞杆连接在上安装板上,上安装板与安装架4的顶板可相对移动,即上安装板是随着上模具5上下运动的。该驱动缸13可以是气缸、油缸或者电推缸等,本实施例中,驱动缸13为气缸,并且是传动更加稳定的气液增压缸,此结构中在机架1的顶部自带储气罐14,该储气罐14与气液增压缸通过相应的气管连通。另外的,为了使得上模具5上下运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直线性以及稳定性,在安装架4上的两端设有相应的平衡气缸15,平衡气缸15的活塞杆连接在上安装板上,实现对上模具5的水平位置的平衡调节作用。
[0029]
具体的,加热组件包括若干加热棒6,上模具5包括上模座5.1以及上模仁5.2,上模座5.1的下端设有安装框5.3,上模仁5.2设在安装框5.3内,安装框5.3的侧壁上设有与加热棒5.1电连接的电控盒5.4;上模仁5.2中设有若干通孔5.2.1,若干加热棒6插设在对应的通孔5.2.1内。另一方面的,上模仁5.2上还设有若干监测孔5.2.2,各个监测孔5.2.2内设有温感器7,温感器7与电控盒5.4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电控盒5.4具体是指内置相应控制器的控制元件。通过控制盒5.4、温感器7可以实现加热组件的自动化控制。即,可以对加热组件的
加热温度可以实时精准的监控与调整。
[0030]
再一方面的,由于上模具5是需要加热的部件,加热后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上模具5上还设置了相应的隔热防护组件。具体的,隔热防护组件包括围设在上模具5四周的侧壁8以及设在上模具5下方的底壁9;开模时,即上模具5上行至预设的位置,只有当上模具5上行至该位置时才开始进行加热,并且此状态时底壁9水平位于侧壁8的下端以形成闭合的腔体,如图3所示,从而起到对上模具5进行包围式的隔热、防护;上模具5下行至合模状态时,底壁9与侧壁8呈分离状态以使得上模具5可以与下模具3配合,实现对铝箔、底护板本体的复合粘结。
[0031]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底壁9包括左右分布的两块底板9.1,并且两块底板9.1分别沿竖向可运动的铰接在侧壁8的下端;上模具5的前壁上铰接有两根连杆10,连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底板9.1的另一端铰接。上模具5的前壁上设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下端沿竖向设有若干插孔11.1,两根连杆10通过同一插销12转动配合在插孔11.1内。
[0032]
具体的,如图3、4所示,将两块底板9.1沿左右方向依次记为第一底板9.1.1、第二底板9.1.2。第一底板9.1.1的左端与侧壁8的下端通过合页铰接,第一底板9.1.1的另一端靠近中间的位置与连杆10远离连接板11的一端铰接;同样的,第二底板9.1.2的右端与侧壁8的下端通过合页铰接,第二底板9.1.2的另一端靠近中间的位置于另一根连杆10远离连接板11的一端铰接。此结构中,上模具5上行时,带动连接板11上行,在两根连杆10的联动作用下,第一底板9.1.1、第二底板9.1.2慢慢的朝着上模具5底部位置靠近合拢,当上模具5上行至预设上限位置时,两块底板9.1呈水平状态,位于上模具5的正下方,并且与侧壁8形成一个封闭的外罩包裹在上模具5的外部,对其进行隔热防护。同样的,合模时,上模具5慢慢下行,带动连接板11往下运动,在两根连杆10的联动作用下,两块底板9.1靠近上模具5的内侧端被慢慢打开,在上模具5、下模具3合模时,两块底板9.1与侧壁8的两侧呈平行状态,即,不会干扰模具的合模动作,如图4所示。
[0033]
当然,此机构中在连接板11的下端设置多个插接孔11.1,用于调整连杆10的铰接点的位置,从而保证模具在开模、合模状态时,两块底板9.1与侧壁8能够同步的闭合与分开。
[0034]
如图2所示,在机架1的侧壁上还设有操作箱16,该操作箱16与各个驱动单元以及电控盒5.4均电连接,即,通过操作箱16即可实现整个工装的各个动作,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节省劳动力。
[0035]
此结构中在机架1的底部四个角位置还分别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底脚17,用于调整机架1的平行度。并且,在机架1的下端还设有叉车槽口18,方便整个工装的搬运,直接通过一台叉车即可实现。
[0036]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