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6143发布日期:2021-03-23 10:4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



背景技术: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面料的导电效果较差,难以在面料内部内嵌电器元件进行使用,并且现有的面料还存在内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面料的导电效果较差,难以在面料内部内嵌电器元件进行使用,并且现有的面料还存在内部不便于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包括石墨烯纤维层、涤纶纤维层和粘胶纤维层,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胶粘层,且第一胶粘层的下方连接有软层,所述涤纶纤维层安装于软层的下方,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胶粘层,所述粘胶纤维层安装于第二胶粘层的上方且粘胶纤维层的上方固定有刺毛贴,所述刺毛贴的上方连接有圆毛贴,且圆毛贴的上方安装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上表面设置有凸条。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纤维层包括纬线条和经线条,且纬线条外侧缠绕有经线条,并且纬线条和经线条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梭织连接。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纤维层的内部开设有置物槽,且置物槽分别贯穿于第二胶粘层、粘胶纤维层和刺毛贴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软层的材质为太空记忆棉,且涤纶纤维层与软层之间形成全包围结构。

优选的,所述刺毛贴和圆毛贴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连接,且绝缘层通过刺毛贴和圆毛贴与粘胶纤维层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弹性橡胶,且凸条沿着绝缘层的外表面等距间隔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设置纬线条和经线条通过梭织的方式进行编织连接,而形成石墨烯纤维层,使得石墨烯纤维层整体紧密而挺硬,便于维持整个面料的挺阔感,并且石墨烯纤维层是由石墨烯纤维制成的,强度高,韧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便于应用于新型电子设备之中,有效扩展了整个面料的适用范围;

2.设置石墨烯纤维层、第二胶粘层、粘胶纤维层和刺毛贴对应的位置开设了置物槽,以便于方便后期从外部将微型电器元件置于石墨烯纤维层内部,通过石墨烯纤维层对微型电器元件进行供电使用,设置太空记忆棉形成的软层增强了整个面料的柔软度,使得面料使用时,更加柔软,更加舒适,且涤纶纤维层对软层进行包裹,涤纶纤维层位于最里侧,更加耐磨,有利于延长整个面料的使用寿命;

3.设置绝缘层利用刺毛贴和圆毛贴之间的粘接作用与粘胶纤维层进行连接固定,使得绝缘层相对粘胶纤维层可以拆卸,不仅结构简单,还为后期内置电器元件提供了方便,设置橡胶材质的绝缘层位于整个面料最外侧,有利于避免面料外侧漏电导电,并且设置的凸条有效提高了绝缘层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利于增强面料表面的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纤维层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纤维层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石墨烯纤维层;101、纬线条;102、经线条;2、第一胶粘层;3、软层;4、涤纶纤维层;5、第二胶粘层;6、粘胶纤维层;7、刺毛贴;8、圆毛贴;9、绝缘层;10、凸条;11、置物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包括石墨烯纤维层1、纬线条101、经线条102、第一胶粘层2、软层3、涤纶纤维层4、第二胶粘层5、粘胶纤维层6、刺毛贴7、圆毛贴8、绝缘层9、凸条10和置物槽11,石墨烯纤维层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胶粘层2,且第一胶粘层2的下方连接有软层3,涤纶纤维层4安装于软层3的下方,软层3的材质为太空记忆棉,且涤纶纤维层4与软层3之间形成全包围结构,设置太空记忆棉形成的软层3增强了整个面料的柔软度,使得面料使用时,更加柔软,更加舒适,且涤纶纤维层4对软层3进行包裹,涤纶纤维层4位于最里侧,更加耐磨,有利于延长整个面料的使用寿命;

石墨烯纤维层1的上表面连接有第二胶粘层5,粘胶纤维层6安装于第二胶粘层5的上方且粘胶纤维层6的上方固定有刺毛贴7,刺毛贴7的上方连接有圆毛贴8,且圆毛贴8的上方安装有绝缘层9,刺毛贴7和圆毛贴8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粘接连接,且绝缘层9通过刺毛贴7和圆毛贴8与粘胶纤维层6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设置绝缘层9利用刺毛贴7和圆毛贴8之间的粘接作用与粘胶纤维层6进行连接固定,使得绝缘层9相对粘胶纤维层6可以拆卸,不仅结构简单,还为后期内置电器元件提供了方便,绝缘层9的上表面设置有凸条10,绝缘层9的材质为弹性橡胶,且凸条10沿着绝缘层9的外表面等距间隔分布,设置橡胶材质的绝缘层9位于整个面料最外侧,有利于避免面料外侧漏电导电,并且设置的凸条10有效提高了绝缘层9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利于增强面料表面的防滑效果;

石墨烯纤维层1包括纬线条101和经线条102,且纬线条101外侧缠绕有经线条102,并且纬线条101和经线条1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梭织连接,设置纬线条101和经线条102通过梭织的方式进行编织连接,而形成石墨烯纤维层1,使得石墨烯纤维层1整体紧密而挺硬,便于维持整个面料的挺阔感,并且石墨烯纤维层1是由石墨烯纤维制成的,强度高,韧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便于应用于新型电子设备之中,有效扩展了整个面料的适用范围,石墨烯纤维层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槽11,且置物槽11分别贯穿于第二胶粘层5、粘胶纤维层6和刺毛贴7的内部,设置石墨烯纤维层1、第二胶粘层5、粘胶纤维层6和刺毛贴7对应的位置开设了置物槽11,以便于方便后期从外部将微型电器元件置于石墨烯纤维层1内部,通过石墨烯纤维层1对微型电器元件进行供电使用。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首先通过将纬线条101和经线条102梭织在一起,形成石墨烯纤维层1,并在石墨烯纤维层1的中间位置预留出一个置物槽11,然后在石墨烯纤维层1的下方涂抹一层第一胶粘层2,再在第一胶粘层2下方粘贴一层太空记忆棉形成软层3,再在软层3下方放置涤纶纤维层4,涤纶纤维层4对软层3进行包裹,然后再在石墨烯纤维层1上方涂抹一层第二胶粘层5,并在置物槽11的同样位置留出豁口,然后依次连接好粘胶纤维层6和刺毛贴7,并在置物槽11的同样位置留出豁口,再在刺毛贴7上方粘上刺毛贴7,并且在刺毛贴7的外侧固定好绝缘层9和凸条10,最后,可以掀开绝缘层9,使得刺毛贴7和圆毛贴8之间发生分离,再将电器元件置于置物槽11内部,再将刺毛贴7和圆毛贴8粘在一起,就这样完成整个石墨烯纤维梭织涤粘面料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