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便携式智能弹匣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16045发布日期:2021-03-19 10:54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便携式智能弹匣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便携式智能弹匣盒。



背景技术:

智能弹夹盒是为军、警部队日常执勤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实施枪弹分离管理所提供的技术装备,是为军、警部队提供一整套通过现场管控、网络监管的全国联网集中管理控制的枪弹分离任务管理解决方案。

军、警人员在执勤或执行使用枪械任务过程中,通过将弹匣装入智能弹匣盒中实现枪弹分离,现在有的弹匣盒稳定性差,对弹匣起不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无法精确的实现对枪弹分离的管控。

而管理干部通过手持移动式管理终端或固定式管理终端监控智能弹匣盒的状态,当发生条例规定的紧急情况时,执勤人员按下请求按钮,管理干部核实情况发出授权指令,智能弹匣盒自动打开,执勤人员取出弹匣,枪弹结合处理情况。

所有智能弹匣盒的任务状况和当前实时状态均通过军、警网系统集中到各级指挥管理机关,供各级指挥员监管控制,从而实现日常使用弹药的精确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便携式智能弹匣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便携式智能弹匣盒,包括本体、弹匣组件、控制组件、操作组件,所述本体内分别弹匣腔和控制腔,所述弹匣腔内安装有弹匣组件,位于弹匣腔的顶部端口处在本体的一侧通过销轴与弹匣翻盖的一侧活动铰接;所述控制腔内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处安装有操作组件,位于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处在本体的另一侧通过销轴与保护盖的一侧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弹匣组件包括第一骨架、支撑弹簧架、弹匣,所述弹匣腔内、弹匣翻盖内均设有减震软条,所述弹匣腔内两侧均布有第一骨架,所述弹匣腔内底部安装有倾斜放置的支撑弹簧架,所述支撑弹簧架的顶面放置有弹匣。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锂电池、控制板、无线模块、电控锁,所述控制腔内底部安装有锂电池,位于锂电池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控制板,位于控制板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无线模块,位于无线模块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第二骨架,位于第二骨架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电控锁,且所述电控锁的控制伸缩端伸入至弹匣腔内顶部。

优选地,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报警灯、显示屏、按钮,所述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中部设有报警灯,位于报警灯一侧在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设有显示屏,位于报警灯另一侧在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设有按钮。

优选地,所述弹匣翻盖的顶面设有推拉连接的弹药观察窗,所述本体、弹匣翻盖、保护盖的外侧面均匀铺设有塑料壳。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内中部设有灯罩,位于灯罩内侧在保护盖内设有按钮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弹匣组件的配合使用,方便了在弹匣腔内对弹匣进行限位固定,同时通过减震软条及支撑弹簧架的减震缓冲作用,提高了弹匣放置的稳定性;

2、通过控制组件与操作组件的配合使用,各自带元件电性连接,方便了对弹匣取放的精准控制,避免了误操作影响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弹匣盒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各元件的电性连接,实现了日常使用弹药的精确管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半剖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序号:本体1、塑料壳11、支撑弹簧架12、第一骨架13、减震软条14、弹匣2、弹匣翻盖21、弹药观察窗22、锂电池23、控制板24、无线模块25、第二骨架26、电控锁27、保护盖3、显示屏31、报警灯32、按钮33、按钮罩34、灯罩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为了解决弹匣盒稳定性差及日常使用弹药管控不便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自动控制的便携式智能弹匣盒,参见图1-4,包括本体1、弹匣组件、控制组件、操作组件,所述本体1为开口朝上的矩形盒状,本体1的材料为7075铝合金、改性增强pc塑料、tpu软胶,所述本体1内分别弹匣腔和控制腔,所述弹匣腔内安装有弹匣组件,位于弹匣腔的顶部端口处在本体1的一侧通过销轴与弹匣翻盖21的一侧活动铰接;所述控制腔内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处安装有操作组件,位于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处在本体1的另一侧通过销轴与保护盖3的一侧活动铰接,且所述保护盖3的另一侧与弹匣翻盖21的另一侧闭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匣组件包括第一骨架13、支撑弹簧架12、弹匣2,所述弹匣腔内、弹匣翻盖21内均设有减震软条14,所述弹匣腔内两侧均布有第一骨架13,所述弹匣腔内底部安装有倾斜放置的支撑弹簧架12,所述支撑弹簧架12的顶面放置有弹匣2,减震软条14配合支撑弹簧架12的使用,对弹匣2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同时第一骨架13增加了弹匣腔内的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锂电池23、控制板24、无线模块25、电控锁27,所述控制腔内底部安装有锂电池23,锂电池23的型号为dw-34,位于锂电池23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控制板24,控制板24的型号为6se7090-0xx85-1da0,位于控制板24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无线模块25,无线模块25的型号为s500wirelessmodule,位于无线模块25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第二骨架26,位于第二骨架26上方在控制腔内安装有电控锁27,电控锁27的型号为ms821,且所述电控锁27的控制伸缩端伸入至弹匣腔内顶部,第二骨架26增加了控制腔内的牢固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报警灯32、显示屏31、按钮33,所述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中部设有报警灯32,报警灯32的型号为bbj,位于报警灯32一侧在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设有显示屏31,显示屏31的型号为lb-7025a,位于报警灯32另一侧在控制腔的顶部端口内设有按钮33,报警灯32及显示屏31的配合使用,方便了指令的传送。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匣翻盖21的顶面设有推拉连接的弹药观察窗22,所述本体1、弹匣翻盖21、保护盖3的外侧面均匀铺设有塑料壳11,塑料壳11增加了整体的耐摔性及防护性;所述保护盖3内中部设有灯罩35,灯罩35方便了对报警灯32的保护,位于灯罩35内侧在保护盖3内设有按钮罩34,按钮罩34方便了对按钮33的保护。

实施例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锂电池23的电源输出端通过电源导线与控制板24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步骤二,无线模块25的控制输出端、按钮33的控制输出端分别通过多根电性导线与控制板24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模块25的控制输入端通过无线传输的模式与后台终端无线连接;

步骤三,控制板24的控制输出端分别通过多根电性导线与电控锁27的控制输入端、显示屏31的控制输入端、报警灯32的控制输入端电性连接;

步骤四,打开保护盖3,按下按钮33,请求指令传输至控制板24,通过无线模块25传输至后台终端,后台终端反馈信号后,传输新的指令给无线模块25,进而传输至控制板24上;

步骤五,控制板24传输指令至显示屏31及报警灯32,报警灯32亮起,控制板24控制电控锁27打开,使得弹匣2可动,使用者打开弹匣翻盖21,取出弹匣2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组件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弹匣盒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通过各元件的电性连接,实现了日常使用弹药的精确管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